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馬雲的新零售“騙局”

莊崇灃

前言:筆者參加一個為時近兩年,投資約5000萬元的新零售項目運作後的心痛領悟,目前項目還在進行中。

目前很多新零售項目最終無法落地,甚至很快夭折,最根本的原因在於簡單粗暴地做夢和幹著自摸自嗨的“偽新零售”,說白了就是和之前的020模式一樣,認為線上線下相互導流,這其實是一種做夢的模式,2016年前後幾乎全數的020商戶倒閉就是這麼簡單的原因。其原因在於大多數人根本沒有正確去理解或者故意曲解馬雲說的“線上線下結合”的真正含義。

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馬雲的新零售“騙局”

最近三年阿里京東獲客成本

真正的新零售最起碼一開始是線上必須先給線下導流(因為線下實在是沒有流量了嘛),通過一定的時間(甚至需要很長的時間)把線上的用戶沉澱下來,再通過營銷手段深入挖掘這些用戶的價值,讓其不斷的復購,盒馬鮮生、小米之家、優衣庫其實都是通過這樣的策略。畢竟線上獲客的方式比較簡單,至少到目前,搞一些促銷活動,或者花大錢買流量就可以了,但是要獲得線下流量卻沒那麼容易,有時候拼命花錢都沒什麼結果。所以,盒馬鮮生和優衣庫70%的流量來自線上也就沒什麼奇怪了。最近一年來,大家有沒有感覺到,我們到哪裡去消費,不管是哪個商戶,服務員都會拼命叫你關注公眾號或者加入他們的小程序,馬上給你打幾折或者用多少現金馬上可以抵扣,就是因為每個商戶都認識到沉澱用戶的重要性。

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馬雲的新零售“騙局”

小米之家的新零售策略

因此,真正要先讓線下門店把坪效提升起來,把引流的成本降下來,實現真正的“新零售”,最關鍵的第一步就是要有強大的線上流量,先把線上用戶吸引過來(最少要交易過一次),然後在把這些用戶分流到各個區域的線下門店進行體驗或者提貨等。

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馬雲的新零售“騙局”

優衣庫線上下單,線下試穿、提貨

目前新零售玩得最成功的就是盒馬鮮生(阿里新零售標杆)、優衣庫和小米之家,其原因無疑就是這三家原先就有強大的線上流量。並且,新零售的另外一個因素,就是還必須有要足夠多的線下門店,讓門店無限接近消費者才能實現;優衣庫在中國門店數量眾多,2017年4月份已經突破500家,所以很容易讓線上用戶找到附近的線下門店去體驗(試穿)和提貨,所以一炮成功,也就成為阿里宣傳新零售的樣板。盒馬鮮生和小米之家如出一轍,在某個區域試點成功後,拼命在全國開店,就是這麼簡單的道理。

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馬雲的新零售“騙局”

小米之家

沒事不要亂來什麼“新零售”,前期沒有強大線上流量支持的話,最後都會死的很慘。看看果小美、猩便利、GOGO小超等的下場,再看看騰訊投資永輝花了42億,京東也花了43.1億元入股了永輝超市(超級物種),其實就是“騰京系”為了對標阿里系的盒馬鮮生。

結果呢,永輝股價持續暴跌(2018年10元31日,永輝超市跌幅一度達到7.95%,截至收盤,永輝超市下跌2.19%,報7.14元/股),雖然採取高達16億元的回購等措施也絲毫不能打動投資者冰涼的心,因為騰訊京東和永輝根本就沒有形成行業或者說流量互補啊,作為直接打手的京東本身就缺流量,怎麼給永輝流量呢?沒有線上流量支持的永輝根本起不了什麼波瀾,和盒馬鮮生是阿里親生兒子的身份(投入無上限),要錢給錢要流量給流量,能比嗎?

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馬雲的新零售“騙局”

盒馬鮮生

自從2016年10月馬雲提出新零售這個概念,一時間酒店會議室、咖啡廳、各種培訓班,充斥在高樓矮房和大街小巷,網絡、朋友圈各種各樣的磚家叫獸導師(騙子)到處都在講新零售,這些人到處向中小企業主兜銷焦慮感,倒是賺個盆滿缽滿。但是,現實卻是殘酷的,沒有幾家企業能把新零售真正做得好的,有人甚至質疑新零售是阿里巴巴給行業挖的大坑,特別是盒馬鮮生的瘋狂擴張(但幾乎不公佈相關數據,讓其他跟隨者雲裡霧裡),這樣足以給其他電商造成極大的焦慮感,除了阿里的新零售,京東也急急忙忙提出“無界零售”對標阿里的新零售,蘇寧也提出“智慧零售”,國美也提出“共享零售”,等等。兩年時間過去了,結果呢?結果這些跟隨者就是那在邯鄲學步,亦步亦趨,深深陷入泥潭而不能自拔,摸不出什麼門道,甚至根本不知道路在何方。

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馬雲的新零售“騙局”

阿里新零售版圖

打個比喻,大家可能就會明白。阿里、優衣庫、小米人家天生就是30米、10米、5米身高的個子(假如用市值來衡量的話),他哥仨在那邊喊,過河啊過河啊(新零售啊新零售啊),河水深3米,京東、永輝、蘇寧、國美這些就1米不到的個頭,也跟著跳進去,差點淹死,拼命掙扎著,就說是阿里給挖的坑;其他如果小美、猩便利等等那些連10公分身高都不到的,也跟著哭著喊著我要過河我要過河,不死翹翹才怪。其實互聯網歷來不就是這樣的玩法嗎,從千團大戰,到滴滴快的大戰,到共享單車大戰,最後不都是再比誰更能活得長?當然背後還是取決於資本,誰燒的錢更多,搞到的流量更多,誰就能笑到最後(想想司馬懿吧,不僅耗死了曹操開始,耗死了曹操兒子,直到耗死了曹操的孫子,他終於得到了他要的東西)。

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馬雲的新零售“騙局”

蘇寧智慧零售

做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條件好吧,別整天瞎嚷嚷要新零售舊零售的,沒有馬雲的命,卻偏偏要患這樣的病,那上帝也沒辦法了。說白了,阿里就是想通過資本和流量把其他人耗死。騰訊的主業是社交,投資新零售只是防禦性質的,怕的是不投新零售這塊的話,到時候阿里把這塊全佔了,但是騰訊是不可能把所有的力量ALL IN 在這上面的,最多就是在外面養幾個乾兒子(拼多多、京東、趣頭條、美團等),由他們去跟阿里打。

而阿里卻不同,阿里的主業是電商,是零售,這是他的命根子。阿里全資收購餓了麼、大潤發,全資投資盒馬鮮生,阿里集團最牛的這些人都直接進入餓了麼、大潤發董事會,結果當然就不同了。

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馬雲的新零售“騙局”

黃明端:我戰勝了所有對手,卻輸給了時代

其實要看阿里是不是特別重視某塊業務,看看組織架構就知道了。阿里巴巴董事局副主席蔡崇信進入餓了麼董事會,而餓了麼目前是阿里新零售“本地生活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阿里收購大潤發,不到3個月的時間,就已經把董事會的6人換變。緊接著,阿里巴巴CEO張勇接任大潤發主席,創始人黃明端離職。

回來說流量,有人說,21最貴的是人才,對大型企業確實是,但是對中小微企業來說,流量才是最貴的。新零售其實就是一場線上到線下搶劫流量的遊戲(因為線上流量已經到了天花板了),目前線上的商業佔比只有20%,80%還是在線下,比如手機這樣的品類,算是比較適合在線上銷售的,線上的佔比也只有21.8%。但是隨著線上成本越來越高,線上就想往線下擴展,獲得更多的流量,這才有了新零售之說。但是你要搶劫線下的流量也要有本事啊,線下流量那麼分散,不是誰都能搶得到的,沒有一定的實力,根本搶劫不了好吧。這好比一個3歲的小孩要從一個19歲的年輕人手裡搶劫一把手機,可能嗎?反過來就輕而易舉。阿里就是這樣一個年輕力壯的富一代。

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馬雲的新零售“騙局”

星巴克2018年3月門店數

在舉個例子,看看線上流量重要不重要。星巴克牛吧,截止2018年8月,星巴克在中國擁有3400家門店。那麼多門店,但是新一季度財報顯示,2018年三季度營運利潤率從26.6%下降到19%,下降達7.6個百分點,中國區門店同店銷售同比下降2%,統計還顯示,這是星巴克中國市場9年來首次營運利潤下降。這就是星巴克選擇做外賣的根本原因,畢竟形勢比人強啊,面對國內其他咖啡外賣和奶茶等其他飲料對茶飲料市場的蠶食,一貫標榜口味的星巴克也不得不低下高傲的頭。換句話說,星巴克這樣的巨頭在線下都很難生存下去了,因為沒有線上流量的夾持嘛。

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馬雲的新零售“騙局”

星巴克與阿里巴巴全面戰略合作

但是星巴克為什麼會選擇和阿里巴巴合作做外賣而不選擇美團,美團在外賣的市場佔有率達到60%(美團上市前最後一次記者會上,美團CEO王興透露)。原因是阿里的流量是美團不能望其項背的,而且阿里是全生態發力新零售的,這才是星巴克最終選擇阿里而不是騰訊系的美團根本原因。星巴克和阿里達成戰略合作後,星巴克新零售智慧門店將與星巴克星享俱樂部會員系統打通。這意味著消費者既可以在淘寶、天貓、支付寶、餓了麼、盒馬、口碑等阿里新零售生態裡,也可以在星巴克自有App下單。

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馬雲的新零售“騙局”

2017年3月,我在《新社群 新思維 新零售》這本書的序言寫到,新零售和2003年的“淘寶”是一個樣子,那時候馬雲叫大家做淘寶,很多人說馬雲是搞傳銷是騙子。但這次不同了,很多人把馬雲提出的“新零售”當作人生最後一次屌絲逆襲的機會,可能嗎,做夢吧。沒有盒馬、優衣庫、小米、星巴克這種命(原來就有強大的線上流量,或者有幾百幾千家的線下門店),你就不要整天哭著喊著要做新零售了好吧。

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馬雲的新零售“騙局”

不過也不是完全沒有機會,可以學大潤發、餓了麼啊,賣身阿里,其實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家樂福也接受騰訊的入股),畢竟在商言商,幹不過阿里,你可以選擇和阿里合作啊,前有銀泰、蘇寧,後有大潤發、居然之家,當然後面還有很多很人在排隊等著阿里(BAT)的垂青,不是嗎?當然,前提是BAT要看上你。還有一個辦法,中小企業可以傍大款,抱BAT的大腿,比如劉強東王興(王興那麼牛的人,不也是抱了馬化騰的大腿),雖然接受騰訊的成為大股東的事實,但是保持相對獨立的發展(拼多多也差不多,只是騰訊是第二大股東而已)。

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馬雲的新零售“騙局”

阿里CEO張勇

當然,對於中小微企業而言,成為BAT的生態合作者是最現實的,也是目前最可行的辦法。作為互聯網雙巨頭,阿里CEO張勇和騰訊CEO馬化騰同日(10月31日)發表分別致股東信。

張勇在信中表示:

互聯網和數字技術讓商業模式發生變革,而新零售更是改變了傳統商業模式;同時,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增強的背景之下,品牌、商家和企業共同面臨挑戰。阿里將通過“阿里巴巴商業操作系統”的零售雲、營銷雲、金融雲、物流雲等雲化基礎設施,幫助企業客戶完成全面的數字化轉型,在數字經濟時代為中小企業創造新的價值和機遇。

而馬化騰也強調:

騰訊將紮根消費互聯網,擁抱產業互聯網。騰訊開放戰略在移動互聯網下半場的新目標,就是要做好“連接器”,為各行各業進入“數字世界”提供最豐富的“數字接口”;還要做好“工具箱”,提供最完備的“數字工具”;同時更要做好“生態共建者”,提供雲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礎設施。

事實上,在新零售上,阿里巴巴和騰訊有完全不同的佈局思路:

阿里巴巴在商業上的基因比較強,騰訊主要做社交,很難去做商業拓展,所以它通過投資去連接。阿里巴巴所有的業務都圍繞著商業,所以它的進化的能力比較強,有點像亞馬遜,不斷的進化、迭代,使它能成為一個偉大的公司。騰訊的業務收入來源更多元,遊戲、社交網絡增值、支付,這意味著它的流量比阿里多,但是變現能力相對差一點,這是騰訊急於做商業的原因,需要提高變現的效率。

所以,做新零售的話,目前還是儘量去擁抱阿里的大腿比較有前景一點。阿里巴巴的發展策略有幾個關鍵詞:大平臺、小前端、富生態、共治理。其實,有機會成為阿里“富生態”的服務商或者合作伙伴也是一種很好的選擇,這好比在整個熱帶雨林的生態系統裡,各種生物都能活得很好,而在沙漠生態系統,只有少數的生物可以生存。承接一些阿里巴巴做不了或者不願意做的事情,照樣可以活得很好,畢竟,在資本寒冬面前,中小微企業的第一要務就是活下去。

到這個時候,你還會認為馬雲提出的新零售是個騙局?那是你虛不受補,沒有正確理解馬雲說提出這個戰略的前提和言外之意——我有足夠的錢和足夠的線上流量,我想耗死誰就耗死誰!

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沒事不要整天把新零售掛在嘴上。

2018年11月1日

備註:通過這段時間的思考,我認為,新零售的本質是去中心化,這個是對於中小企業獲客而言;而對於中小企業本身,異業合作和一起構建生態才是最好的生存方式。也就是現在很多人說的“B端賦能,C端裂變”的一種補充和解讀吧,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一起探討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