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皇后樣貌不出眾,為何一直受朱元璋寵愛?

用戶68736148


朱元璋雖然是一位才能出眾的開國之君,但作為從元末亂世成長起來的“狠人”,他殺起人來是絲毫不手軟:胡惟庸案,誅殺三萬餘人;藍玉案,誅殺一萬五千人,儼然鐵石心腸。然而,這個冷血的“殺人狂魔”卻在自己的原配馬皇后去世時痛哭流涕,可見他對馬皇后感情之深。為何馬皇后樣貌不出眾,還一直受朱元璋寵愛?

首先,他與馬皇后是患難之交。開國功臣中,得以善終的寥寥幾人中,有一位名叫湯和,他沒有什麼亮眼的戰績,也沒有舉世無雙的才華。他之所以能夠善終,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他與朱元璋從小一起長大,而正是他的一紙書信,讓原本打算當一輩子和尚的朱元璋走上起義之路。從湯和的遭遇可以看出,朱元璋還是個念舊情的人,並非完全是個冷血動物。

朱元璋參加起義不久,為起義軍領袖郭子興所看重,他甚至把養女馬秀英許配給了朱元璋,原本在亂世苟活性命便已經是奢望的朱元璋,面對婚配的意外之喜,當然是興高采烈,而馬秀英也十分的賢惠,對朱元璋關懷備至。

其次,馬皇后對他有救命之恩。朱元璋迎娶了起義軍領袖的養女做新娘,眼看就要平步青雲,然而好景不長,郭子興受自己的兒子挑撥,將朱元璋關了起來,不給他東西吃,企圖餓死他。馬秀英為了讓朱元璋吃上熱騰騰的大餅,就把剛剛烙好的餅藏在胸口,以探監之名偷偷給朱元璋送過去。而後又是馬秀英去苦苦哀求郭子興,朱元璋才被放了出來。這一事件中,馬秀英救了朱元璋的命,也完全得到了朱元璋的心。

到了中原局勢逐漸明瞭後,朱元璋的主要對手剩下了陳友諒。在一次和陳友諒的作戰中,朱元璋身受重傷,情急之下,馬秀英背起朱元璋就跑。二人之子、目睹這一事件的日後太子朱標將這幅景象畫成了畫隨身攜帶,一次朱元璋與他鬧矛盾,追著朱標要打,朱標馬上將懷中畫像丟到地上,朱元璋看後不禁慟哭,以後再也不打朱標了。

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在南京登基,馬秀英成了馬皇后。不必為戰爭奔波,馬皇后卻更忙了,作為後宮之主,她要時刻為后妃們做典範。對待皇子公主,她嚴厲而慈愛。她的小兒子朱橚性格桀驁,當他被分封到開封做王時,馬皇后脫下舊衣服並取來一根木杖,對被派去監督的江貴妃說:“周定王有過錯,可以披衣杖責。如敢違抗,馳報朝廷。”對公主們,她也要求勤勞節儉。

她對子女嚴格,對自己則更加苛刻。為了以身作則,她的衣服洗了又洗,破舊也不換新的,後來更是自己在宮中織布,送給上年紀的老人。她不但關心後宮,還經常和朱元璋探討國事,在朱元璋震怒,想要從重處罰大臣官吏時婉言寬慰,就如長孫皇后勸諫唐太宗一般。

洪武十五年(1382),馬皇后病危,群臣建議祭祀,找良醫診治。馬皇后卻說:“死生,命也,禱祀何益!且醫何能活人!使服藥不效,得毋以妾故而罪諸醫乎?”她認為生死都是命運的安排,坦然面對生死,並且自知無藥可醫,擔心醫生會因治不好她被降罪而拒絕了找良醫的建議。

到了生命的最後時刻,朱元璋問她有什麼想說的,她沒有談兒女情長,只是說:“願陛下求賢納諫,慎終如始,子孫皆賢,臣民得所而已。”不久,馬皇后去世,享年五十一歲。她死之後,朱元璋再沒有立過皇后。

馬皇后樣貌雖然不出眾,還有著一雙未經纏足的自然的“大腳”,但她溫柔賢淑,識大體明善惡,不但德才兼備還與朱元璋患難與共,不離不棄,甚至幾次救他性命。試問這樣的女子,有誰會不寵愛?


鄧海春


中國曆朝歷代開國皇帝中,出身於布衣的只有兩個人,也就是劉邦與朱元璋。他們都是從平民百姓出身,歷經千辛萬險才取得天下的。

他們的發家經歷很相似,都是最底層起家,都是從小被人看賤,都是善於用人,都是心狠手辣,都是有成的開國君主等等。甚至具體到家庭,他們也都神似,都有個很能幹的老婆,在攀登權力的道路上仰仗甚多。

唯一的不同,就大而言,我倒覺得,又恰恰在與這“原配夫人”的關係與結局上:劉邦自得權勢後,就和老婆呂后貌合神離,結果也處置不當,導致身後大好江山差點因呂氏垮臺;朱元璋呢,即便位登九五,還是和馬後情投意合,馬後也盡心輔佐,留下美名,給明代後宮、乃至其制度設計,都做了很好的基礎表率。

看史,劉朱二帝,都討論過前朝何以亡、自身何以興的問題,同時他們也都是在重視接受前朝政治遺產的同時,損益自身,修修補補,以顯示新氣象的開創之主。但在對待感情、防範後宮等等方面,以呂、馬二後為例看,確實有很大異同吧。


朱元璋這人,很矛盾。他論性情,固然有小農暴起帶來的猜忌、殘忍的問題,可也有布衣情結、重情重義的一面。

馬皇后其人,史稱其樣貌不出眾,在粉黛三千的後宮,確還一直受到朱元璋寵愛,既反常又正常。反常是對一男人兼皇帝的性質來說的,正常是從人性方面去推測的。

這層人性,就是說朱元璋有他重情義的一面,他對馬皇后有濃厚的感恩之心,馬皇后又是絕頂聰明、深明大義的好妻子,況朱元璋不算太好色,結果就自然而成。這些,用現在的話老說,他們是患難夫妻,關係上早已既是夫妻,又是最值得信任的親人。

是以,說白了,他對馬皇后,與其說是寵愛,不如說是感激和信任。“大凡以色事人者,色衰而愛弛,愛弛則恩絕”,這是古人早已說明白的了。對於帝王家而言,稍微理智一定的都會清楚,錢與女人是最不缺的東西,感恩與信任,才是最需要,也最穩固的感情基礎。

這樣的組合,在帝王中也並非特例,我們還可以找出李世民與長孫皇后這一對模範夫妻來。


馬皇后是朱元璋的結髮夫妻。她還是一無所有,也似乎一無是處的時候,嫁給他的。

彼時的朱元璋,不過郭子興帳下一手下,貌醜人窮,沒幾人正眼看他。馬皇后出身卑微,父母雙亡,心地善良,亂世中的閱歷也讓她有著過人的見識,自許給朱元璋之後,是抱著從一而終、匡扶人傑的願望的。在此後的數十年歲月中,她與朱元璋顛危相扶,患難與共,為他盡心盡力,獻才獻智,生兒生女,最後輔送著他走上權力頂峰。

馬皇后有很多可傳的故事。比如,當初郭子興猜忌朱元璋,一度將他給抓了起來,不給飯吃,是馬皇后偷偷裝熱炊餅揣懷裡送監,才救了老朱一命,還把自個給燙傷了。諸如此類感人實例,馬皇后一生,不知有多少。

再比如,朱元璋在前線和超級敵手陳友諒對抗的時候,馬皇后也毫不懈怠,以一女流,親至危地,安撫軍心,鼓動士氣,慰勞家屬,使得三軍將士感戴。當後來朱元璋成就功業,後宮美女如雲之際,馬皇后也是賢良淑德,從不爭風吃醋,也無後戚干政,是足以讓任何人心服口服的。

歷代王朝,如何管好後宮始終是讓帝王至為煩心之所。我們可以看到,有太多重大的政治變故都起在後宮,明初的後宮,乃至往後的明代後宮,數百年沒有母后臨朝,沒不曾有外戚擅權,除了朱元璋的厲法有效之外,不能不說馬皇后也有垂範的貢獻。

對著馬皇后的這些,她的帝王丈夫,尤其是朱元璋先生這樣多疑到徹底高處不勝寒的帝王,不可能不感激,不敬愛,不信任。當馬皇后去世時,貴為帝王的老朱竟然痛哭流涕,並且此後的後宮都不再設立皇后,一定是有這懷念的心思在裡頭的。


說起來,朱元璋也不是一個專情的男人。甚至看他定下的”祖訓“、《明史紀事本末.開國規模》等,不難看他是一個極度歧視女性也對之很殘忍的帝王。但他的人生中,似乎確實又愛且只愛過馬皇后一人。

《明史.后妃傳》裡,記載朱元璋的后妃,共有四個,即馬皇后、孫貴妃、李淑妃、郭寧妃,都是早期和朱就結配的。從《明史.諸王傳》看,他有子26個,其中提到的生母就有16位,這其中還不包括只生了女兒的母親。那他曾經睡過的后妃,究竟有多少,我們根本無法知道。

從這些信息也可以看出,要說他純男女感情而言,對馬皇后有多麼“寵愛”,有多麼深情,有多麼專一,肯定是離題萬里的。我們只能大體說,他這麼一個人,以殘忍暴戾在史上著稱,但是對馬皇后確實有著難得的人性展示,也可以說是情深義重吧。拋開男女情色需求的一面,他也沒有太對不住馬皇后的地方。

這也許正是朱元璋這人矛盾,也讓人疑惑的地方。我想的是,他畢竟是出身平民的皇帝, 過去明史專家吳晗寫《朱元璋傳》,反覆修改,都不能讓毛先生滿意,就是說談朱元璋,忽視了他這一善的面相,不真實也不完整。

比如他濫殺功臣,但是看他《大誥武臣》,他對底層士兵被軍官欺凌非常心痛;比如他在位時,大案不斷,朝野上下人人自危,但是他要搞的,是貪官汙吏,還有大權在握的臣下,確實從不殺無辜百姓,等等。

我多年來,陸續讀了不少朱元璋,可總感覺讀不懂他,總不知道哪一個“朱元璋”才真實,原因大概也在這裡吧。他與馬皇后的往事,我暫且讀出的,也只是人性的複雜,而不是感人的愛情故事。

午間,偷閒


劉愚愚


好女人是正能量!借這個問題來聊聊“贊成大業,母儀天下”的馬皇后。

馬皇后是郭子興老友馬三的小女兒。馬三是條好漢,原是宿州閔子鄉信豐裡的富戶,因為嫉惡如仇,好打不平,遭惡人追殺,不得已帶著小女兒逃到定遠投奔郭子興。郭子興揭竿起義時,作為生死兄弟,馬三沒有猶豫,隨即潛回宿州幫郭子興拉人馬,不料中途染病,含恨撒手人寰。

郭子興將馬三小女收為義女,並讓自己的二夫人張氏親自撫養,不光是因為和馬三有兄弟交情,更主要的是馬氏自小就“善承人意,知書精女紅”,是個難得的女子。

也正因為如此,當朱元璋在軍中嶄露頭角後,郭子興才會將馬氏許配給他,讓他做了自己的半個兒子。

打天下的艱難時期,馬氏做了什麼,讓朱元璋慶幸有內助之功?

馬氏自從嫁給朱元璋以後,就同這位將來的帝王患難與共。

郭子興一度受人挑撥、猜忌,有段時間經常貶斥朱元璋。馬氏便拿出自己的積蓄獻給郭子興正室張氏,求這位義母在郭子興面前為朱元璋說好話。

朱元璋遭到郭子興監禁,不得進食時,馬氏便從廚房偷出炊餅給朱元璋偷偷送去,怕炊餅涼了,她還特意暖在自己胸口,為此胸都遭燙傷了。

後來朱元璋出征遇到災荒缺糧,馬氏就想盡辦法地儲蓄乾糧醃肉,讓朱元璋隨時都有一口吃的,而她自己卻經常忍餓不吃,史書上的說法是“而己不宿飽”。

很長一段時間,馬氏還是朱元璋的隨軍秘書,朱元璋行軍作戰的文書、軍令和隨手寫下的札記,都交給她保管,她從來都是整理得井井有條,朱元璋需要查詢,她“即於囊中出而進之,未嘗脫誤”。

朱元璋率部渡江後,與陳友諒、張士誠接仗頻繁,馬氏便率領軍中女眷縫紉衣褥,分給將士。

陳友諒奔襲應天時,馬氏“盡發宮中金帛犒士”,盡力去鼓舞軍中士氣。

在仁德方面,馬氏更是為朱元璋贏得人心,苦心孤詣地說過很多、做過很多——

她時常告誡朱元璋,“定天下在得人心”,“用兵焉能不殺人,但不嗜殺,則殺亦罕也。”

參軍郭景祥守和州,有人告發他兒子有弒父叛心,朱元璋聞訊大怒,執意要殺這個不孝子。馬氏出面阻勸說,聽傳聞,動殺心,不是明君所為。朱元璋於是派人調查,果然冤枉了郭景祥兒子。

李文忠守嚴州,楊憲告發他有不法行為,朱元璋立時要將他召回,命其移守揚州。馬氏又出面勸阻說,嚴州邊臨敵境,撤換將帥必須慎重,文忠有威信,疑他不如信他,朱元璋照著馬氏的建議做,李文忠果然不負信任,“卒成克杭之功”。

因為這些,朱元璋登基稱帝后,不僅把馬氏封為皇后,更把她比作唐太宗的長孫皇后。朱元璋曾由衷地說:“家有良妻,猶國之良相。”

馬皇后卻說:“陛下既不忘妾之貧賤,願無忘群臣百姓於艱難。且妾安敢比長孫皇后,但願陛下以堯舜為法耳!”

有一天,馬皇后在宮中侍坐,同朱元璋談起往昔的艱辛,朱元璋動情地說:“吾與爾跋涉艱難,備嘗辛苦,今日化家為國,無心所得,上感天地之德,祖宗之恩,然亦爾內助之功也!”

馬皇后卻說:“陛下一念救民心,格乎皇天,天命眷之,祖宗佑之,妾何力之有?但願陛下不忘窮約之時而警戒於治安之日,妾亦不忘相從於患難而謹飭於朝夕!”

富貴難守美德!馬皇后在成為一國之母后,更是慈德昭彰,這是任何美貌無法比擬的,說朱元璋寵愛她明顯輕了,馬皇后用她的大愛換來了朱元璋一生的敬愛!

馬皇后正位中宮後,勤勉異常,不僅如此,她還召集女史,問漢唐以來哪家皇后最賢,何代家法最正?女史說趙宋王朝的皇后大多賢惠,家法最正。於是馬皇后命女史集其家法賢行,效法行事。

見朱元璋殺戮過重,馬皇后屢次勸諫:“陛下於人才固能各隨其短長而用之,然猶宜赦小過以全其人。”

因馬皇后苦心相勸,朱元璋刀下留人的軼事就太多了。

說個“心喪”的軼事——侍講學士宋濂致仕還鄉,由於孫子宋慎捲進胡惟庸案受到連坐,被逮到京師判了死刑。

馬皇后念及宋濂教太子讀書的功勞,向朱元璋求情,遭到拒絕。

於是,馬皇后就不飲酒,不吃肉,朱元璋問她為那般?

馬皇后說,妾哀痛宋學士之刑,想代兒子為老師服“心喪”。

如此悲憫誠心,終於打動了朱元璋。

上下幾千年,真正陪布衣打天下併成功的女人其實就兩位,一位是大漢的呂后,一位是大明的馬皇后。但呂后卻由當初的忍辱負重變成了後來的殘暴嗜權,而馬皇后卻是一生嚴守內規,不僅自己不幹朝政,而且不私親族,不讓孃家人受惠做官,這一點怎能不讓朱元璋欣慰,怎能不因欣慰而格外珍重!

洪武十五年八月,馬皇后身染重病,朱元璋寢食不安,群臣禱祀山川,遍求名醫。然而馬皇后最終卻在不肯就醫下過早地謝世了。

馬皇后為何不肯就醫?

因為她深知朱元璋的殘暴,擔心一旦服藥無效,醫生將受牽連,她是用自己的死來成全朱元璋的仁德,這是怎樣的千古大愛。


黑句本


俗話說,糟糠之妻不可棄。貧苦百姓出身的朱元璋非常明白這一點。馬皇后和朱元璋的關係與一般帝王和皇后不一樣,他們之間的關係已經不能用夫妻來限定了,他們患難與共、相濡以沫,可以說沒有馬皇后的默默付出,就沒有朱元璋後來的大明王朝。

明太祖孝慈高皇后馬氏,她的真實名字我們已經無法考證,我們暫且就稱她為馬皇后或者馬姑娘吧。

馬皇后本是郭子興的養女,是朱元璋的結髮妻子,他們夫妻倆恩愛有加。由於朱元璋在郭子興麾下屬於寄人籬下過日子,雖然朱元璋有膽識,也非常有能力,深得郭子興賞識,但難免會遭人嫉妒,長此以往也讓郭子興對朱元璋這個義子猜忌起來。

在朱元璋被郭子興關押,差點被餓死的情況下,是這個姓馬的姑娘冒死給他送飯。為了讓丈夫能吃上熱乎的大餅,馬姑娘竟然偷偷烙餅,還將滾燙的大餅藏在懷中,以至於把自己胸部都燙傷了。

《明史》中的記載是:

“竊炊餅,懷以進,肉為焦”。

馬姑娘救朱元璋於危難當中,在朱元璋與陳友諒大戰期間,馬姑娘還獻出了自己所有的首飾和財物去犒勞慰問軍屬,安撫戰死將士的遺孤遺孀,還組織婦女們為將士們縫補衣物。

馬姑娘的行為極大地鼓舞了朱元璋的士氣,也讓朱元璋可以安心在前線作戰沒有後顧之憂。朱元璋是個眼明腦快的聰明人,他當然明白妻子的所做作為和重要性。

朱元璋創建大明王朝後,這個姓馬的姑娘自然就成了馬皇后。當上皇后的馬姑娘依然勤儉節約,她體恤民間疾苦,常常苦口婆心的勸諫朱元璋。在對待人才和治國方針方面,馬皇后也提出了她的獨到見解:

“願得賢人共理天下”。

朱元璋對此是大大的讚賞,並且奉為自己的座右銘。試想一下,對於這樣的女人,朱元璋有什麼理由不寵愛她。

朱元璋和馬皇后已經超越了普通夫妻的感情,他們集愛情、親情和知己於一身,兩人已經誰也離不開誰。

眾所周知,朱元璋在稱帝后為保大明江山,不惜對開國功勳元老痛下殺手。而馬皇后是一個有慈悲心腸的人,她多次成功阻止了朱元璋濫殺功臣的行為。

朱文正、李文忠和宋濂都是被馬皇后在朱元璋的屠刀下救出來的。

馬皇后只是一個平凡的女子,她相貌平平,還有一雙大大的腳(元末明初女子以裹腳為美)。但她對朱元璋始終不忘初心,無論貧窮還是富貴,無論是太平盛世還是身處艱難險阻當中,馬皇后始終堅守自己的承諾——願得一人心白首不分離!

後來馬皇后生病了,她知道自己已病入膏肓,她拒絕御醫們來給她治病,因為她怕自己死後會牽連很多御醫。如果這些御醫因為自己而死,那天底下不知又有多少無辜之人死於病痛折磨了。

心地善良的馬皇后不願看到這樣的結果,最終馬皇后含笑去世了。

馬皇后的離開對朱元璋打擊非常大,連父母去世都沒讓他流淚,因為父母死了哭是沒有用的,那時候的朱元璋需要堅強。

馬皇后不在了,朱元璋的精神支柱似乎也就此崩塌,只有嚎啕大哭才能釋放他自己極度悲痛的情緒。

朱元璋寵愛馬皇后不是因為她的外貌,而是愛這個人。馬皇后去世後朱元璋再也沒有立過皇后,這個大明的創始人沒有了賢內助,也在偏激和猜疑中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醉愛談歷史


馬氏相貌不出眾,但是朱元璋是真的醜啊。


朱元璋流傳下來的畫像算是鞋拔子臉還是豬腰子臉?這張臉絕對稱不上好看,朱元璋投奔郭子興,郭子興第一次見朱元璋就:子興奇其狀貌


於是郭子興就留下了這個長得很奇特的朱元璋,當自己的親兵,朱元璋很能打,逢戰必勝。在當時的義軍中這就是人才啊,算是技術性選手,對於這種人要大力拉攏。

而人間有一種最親近的關係叫裙帶關係,但是把自己的女兒嫁給相貌奇特的朱元璋,郭子興有點不捨,於是想起自己還有個養女,是自己好朋友馬公的女兒馬氏。


於是做主把馬氏嫁給了朱元璋。


朱元璋窮苦出身,小時候差點沒餓死,對家庭很珍惜,馬氏雖然長相一般,還有一雙當時看來有點不和禮法的大腳,但是朱元璋不太在乎這些,他只要有個女人知冷知熱就挺好。


馬氏是郭子興的義女,因為有了這層姻親關係,兩人成親後郭子興更加信任朱元璋了,朱元璋在郭子興的小團體裡迅速升職加薪,成了郭子興的心腹愛將。


後來郭子興去世後,朱元璋繼承或者說奪取了郭子興的大部分班底,這個班底後來幫助朱元璋問鼎天下。

朱元璋從一個大頭兵到獨當一面的大將,這期間肯定有馬氏出力斡旋的功勞。


後來,朱元璋戰功日隆,手下有了一幫小兄弟,郭子興擔心他做大,對他開始提防起來。期間有人向郭子興說朱元璋的壞話,郭子興馬上派人抓起朱元璋,把他投進監獄。


馬氏展開積極營救,走了上層路線,說服的郭子興的妻子,通過枕頭風讓郭子興解除了對朱元璋的猜忌。


子興嘗信讒,疑太祖。後善事其妻,嫌隙得釋。


被郭子興關起來這段日子,朱元璋水米不進,每日愁思慘淡,馬氏從廚房偷了剛出鍋的饅頭給朱元璋吃,由於要把藏饅頭藏在懷裡,肉都燙的焦紅,為了讓朱元璋吃飽,馬氏藏起乾糧肉乾給朱元璋吃,自己則飢一頓飽一頓的。


這份恩情朱元璋記著。後來經常提起,把馬皇后比作唐太宗的長孫皇后。


所謂家有賢妻男人不做橫事,朱元璋當了皇帝后,顯現出他的另外一面,刻薄寡恩,手下大臣稍不順其心的就猜忌疑心,喊打喊殺的,馬皇后往往會從中斡旋,化解老朱的戾氣。

史書記載的馬皇后就曾經救了郭景祥,救了李文忠,救了宋濂,救了沈萬三,很多必死之人由於馬氏的善心,而活命。


朱元璋和馬氏的感情更像是患難夫妻的天然的信任:我知道你這麼做一定是為我好。朱元璋後來娶了很多女人,但是再沒有對誰有這種無條件的信任。


洪武十五年馬氏去世後,朱元璋後宮不再設立皇后。而朱元璋晚年開始大殺四方,由於馬皇后去世,再沒有人能夠勸住他了。


==============================


薛白袍


歷史上的朱元璋是一個殘暴嗜殺的人,不管是跟他一起打江山的功臣,還是為他誕下子嗣的妻妾,都被他屠殺殆盡。即使是出於穩固江山的考慮,他也擺脫不了殘酷帝王的嫌疑。

而唯獨有一人,他愛她,敬她,願意為她改變原則多次破例。她就是朱元璋的糟糠之妻——馬皇后。

這個世上沒有無端端的愛和恨,他與馬皇后之間的情感糾葛還得從朱元璋貧窮困苦時說起……

朱元璋在25歲那年投靠了郭子興,因為能力出眾得到郭子興的賞識,還把自己的養女馬秀英(就是後來的馬皇后)嫁給朱元璋。後來卻因能力太出眾遭到郭子興的嫉恨。他把朱元璋囚禁起來,打算餓他幾天再把他殺了。

而馬皇后則經常潛入廚房,將剛出鍋的烙餅藏在懷裡,偷偷給朱元璋,自己的胸口卻被燙得通紅。她還主動討好郭子興的小妾,讓她在郭子興面前求情,後來才把朱元璋放了。

朱元璋在前線征戰時,她便帶著婦女在後方縫衣做鞋;如果前方打了勝仗,她便拿出自己家裡的財物犒勞士兵。即使在大富大貴之後,她仍然保持簡樸的作風,不驕不奢,並勸朱元璋不要忘記民間的疾苦。

更難得可貴的是,她阻止了朱元璋的很多惡行。

朱元璋要殺朱文正,她勸朱元璋,朱文正是你的侄子,立有大功,請不要殺他。

朱元璋要殺李文忠,她勸朱元璋,李文忠是你的外甥,留他一命吧。

朱元璋要殺宋濂,她跪求朱元璋,宋濂是太子的老師,老百姓尚且尊師,何況是帝王呢?

她用她的大愛去關懷每一個她認識或者不認識的人,將他們從屠刀下拯救出來。因為她比朱元璋更懂得人命的可貴。

包括在重病後,她自知很難醫治好,拒絕大夫為她醫治。朱元璋問她原因,她說:人的生死由天決定,大夫只能醫病,不能醫命。如果讓大夫為我醫治,服藥無效,陛下一定會遷怒於大夫,這是我不想看到的。

這個女人,從未嫌棄他出身貧賤,跟著他南征北戰,無論環境多險惡都一如既往地遵守自己的承諾。經過那麼多的磨難,朱元璋的心早已像鐵石一樣堅硬,可那一刻,他還是掉下了眼淚。


拾遺歷史


朱元璋和馬皇后之間,可是相濡以沫的真愛呀。他們既可以同患難,也可以共富貴。如果相互之間沒有真感情,馬皇后早就被冷落了。

馬皇后的父親馬公早逝,郭子興與馬公有莫逆之交,就收養了馬皇后。馬皇后認了郭子興為義父。朱元璋投奔郭子興後,郭子興見朱元璋能力出眾,就將義女許配給了朱元璋。

朱元璋出身寒微,當時還是郭子興的部下,能夠娶到馬皇后這樣子的妻子,也算是高攀了。而馬皇后也並沒有因為朱元璋的出身,而小看朱元璋,而是謙恭謹慎,體貼入微,將朱元璋照顧的無微不至。

朱元璋曾因被人構陷,引起郭子興猜忌,被關了禁閉,還被斷了口糧,不給飯吃。馬皇后為了讓朱元璋有熱飯吃,就偷偷的做了炊餅,藏於懷中,趁熱帶給朱元璋。由於炊餅很熱,馬皇后的胸口都被燙傷了。馬皇后節省了自己的口糧給朱元璋,朱元璋得到了溫飽,而馬皇后自己倒是經常食不果腹,忍飢挨餓。

馬皇后對朱元璋的尊重,以及對朱元璋所付出愛,對於飽經苦難的朱元璋而言,會在心中永遠埋下了一個既有尊嚴,又包含著希望,溫暖而又充滿愛的種子。這個愛的種子,不管在何時被朱元璋想起來,都是一種溫暖。這種愛,不管任何人得到,都是捨不得再失去的,更不要說歷盡滄桑,嚐遍人間的人清冷暖的朱元璋了。

馬皇后除了對朱元璋的愛之外,還曾經救過朱元璋的命。朱元璋與陳友諒作戰時,被對方追擊受傷。馬皇后見狀,背起朱元璋就跑,將朱元璋救了出來。這件事,還被後人作為了馬皇后是天足(沒有裹腳,正常發育)的證據。

此外,馬皇后還精心撫育數十名朱元璋的養子,為朱元璋一統天下,提供了人才。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鎮守雲南,忠心為國的黔寧王沐英。

在朱元璋稱帝后,馬皇后還堅持不讓朱元璋尋訪馬氏宗親,堅決不扶持外戚。這一點,讓非常在意權力的朱元璋也非常的安心。

同時,馬皇后雖然會過問政事,但是從來不會越位,不會對朱元璋的治國之策提出反對。馬皇后反而是經常勸諫朱元璋要少行殺戮,多多招納和愛惜人才。這一點也讓朱元璋非常安心,讓朱元璋覺得自己在發怒要殺人時,聽馬皇后的準沒錯。所以,馬皇后的建言,朱元璋沒有不採納的。

再加上馬皇后非常勤儉,也非常符合朱元璋反對奢侈浪費的風格。而且馬皇后也從來不爭風吃醋,治理後宮有方,這也讓朱元璋的後院非常安穩。

有這麼一個愛著自己,事事為自己著想,還善於治家,又能幫助自己的賢內助,朱元璋如何會不寵愛呢。

因此,當馬皇后去世後,朱元璋痛哭不已,而且誓言不再冊立皇后。可見,朱元璋雖然對皇權有著超乎常人的眷戀,甚至是不惜大肆製造殺戮,但是在內心深處,並非一個完全薄情寡義,毫無人性的暴君。如果朱元璋感受不到愛,也不知道感恩,即使馬皇后再好,也不會得到如此多的寵愛。

曾為連理枝,曾為比翼鳥,誓死到白頭,永遠不分離。朱元璋和馬皇后,正好印證了一句話,愛是相互的,兩個人的相互付出,才會永久!


奕天讀歷史


朱元璋的妻子馬氏的確生得不漂亮,長相樸實無華,像路邊的野花,不引人注意。

長得不怎麼樣,也就罷了,在那個以三寸金蓮為美的男權社會里,她由於幼年喪母,父親馬公雖說疼愛她,卻不懂得給她纏足,結果任由她一雙腳板子自由生長,生生被方圓十里笑話,還給她起了個外號——馬大腳。

不漂亮,腳還大,擱那個看腳又看臉的年代,馬氏的條件實在是太寒磣了,想要嫁個好人家,忒難。

(馬氏劇照)

然而,馬氏後來不光做了皇后,一生還頗得皇帝朱元璋的器重和寵愛。朱元璋對她常常也是言聽計從,完全不是呂后那樣的命運。這是怎麼回事呢?

馬氏家裡是鄉里的富豪,父親馬公算得上是個遊俠,平時仗義疏財,救人於危難,再加上他又不善於經營,所以家當漸漸地敗落了。

就在此時,馬公又行俠仗義惹了人命官司。不得已,只得外出避禍。但馬公膝下有個拖油瓶,就是女兒馬氏。

馬氏出生不久,她母親就因病去世了。馬公獨自撫育馬氏,從此也沒有想過續絃。現在自己要亡命天涯了,總不能讓才幾歲的馬氏跟著自己擔驚受怕吧。所以,他就把馬氏託付給了有生死之交的好兄弟郭子興,讓馬氏做了郭子興的義女。

馬氏性格淳善,又聰慧招人疼。郭子興和夫人都很喜歡她,視她為親生。特別是後來,得知馬公死在異鄉後,郭子興想到當年收養馬氏時的諾言,更加對馬氏憐愛有加,希望不要辜負了馬公。

1352年,郭子興眼見元末亂世,大家紛紛自立山頭,他家大勢大,佔盡天時地利,所以振臂一呼,起兵反元。

(未發跡之前的朱元璋)

小夥子朱元璋就是此時成了郭子興的手下。

朱元璋精明能幹,人又聰明有勇謀,郭子興很喜歡他,認為他將來必能為己所用,所以有心拉攏他,便把馬氏嫁給他。從此後,朱元璋就成了郭子興的心腹,不光忠心還特別好使。

朱元璋為人低調,打仗衝第一,論功站最後,又不貪不佔,還愛做善事,收了不少義子。

馬氏對朱元璋的行為大為讚賞,對這些義子視同己出,照顧起來也不偏不倚,感動的這些義子,個個都要為朱元璋出生入死。

郭子興看到了可不樂意了,再加上聽了幾句讒言,愈發容不下朱元璋,覺得這小子是想騎到他頭上,所以處處刁難。

馬氏見丈夫處處被掣肘,於是拿出體己錢,送給義母及孃姨,請她們多在郭子興面前替朱元璋美言。最後她看實在沒辦法,便隨朱元璋南下,另起爐灶了。

朱元璋是個文盲,馬氏便負責軍中的文書。她不光對朱元璋旗下的將士們噓寒問暖,還常常規勸朱元璋不可亂殺無辜,亦不可攻城掠地後做出擾民的行為。也正因為如此,朱元璋在以後的革命中,獲得極高的讚譽。

(攻打陳友諒)

但革命的的道路總是崎嶇難行的,最難的一次,是和陳友諒的對戰。

當時陳友諒已兵臨城下,城中的官兵眼見對方的將士如蝗蟲一般黑壓壓地迫在城下,深知難以取勝。一些官兵倉皇中就要收拾了細軟出逃。

就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候,馬氏再次把自己的體己錢全部拿出來,召來將士,鼓動軍心,最終感動了所有將士。大家一鼓作氣,打了一場以少勝多的漂亮仗。

1368年,朱元璋終於奪得天下,建立了大明政權。

朱元璋得了天下做了皇帝,對一直隨他南征北戰,默默地在他身後支持著他的馬氏感激不盡。把馬氏封為皇后。

(登基稱帝封后)

苦盡甘來,馬氏卻並不因為做了皇后而放縱奢侈,反而依舊保持節約儉樸的本性。不管是對後宮嬪妃,還是對其他皇子皇女,都關懷有加,常常告誡他們,一定要愛惜財物,做仁厚孝順的人。

朱元璋年老時兇殘嗜殺,馬氏也時常設法保護朝臣和後宮內人。在馬氏的勸說下,不少人得以免去一死。

朱元璋一向寵愛馬氏,曾想將馬氏的家人封官進爵,卻遭到馬氏的阻攔。

後來,馬氏得了病。朱元璋不光請來名醫,還親自端湯喂藥。馬氏的病卻不見起色,朝臣們憂心忡忡,紛紛請求要為馬氏行祈禱祭祀之禮。馬氏得知後,淡然一笑說:“死生命也,禱祀何益?”阻止了這件勞民傷財的事情。

馬氏臨死前,朱元璋慟哭不止,問她還有什麼未盡之言?

此時的馬氏已非常虛弱,但她還是喃喃地說道:“願陛下求賢納才,慎終如始。”

這樣一個心繫天下,賢惠旺夫的媳婦,朱元璋能不寵愛她嗎?

(參考史料:《明史》)


張生全精彩歷史


馬皇后樣貌不出眾,似乎已是眾所周知,因為史書上對她面貌的記載確實鳳毛麟角,但是我們從她的大腳可見一斑,因為古代社會是要裹腳的,女兒的美麗與否與腳的大小不無關聯。但是我們要知道美貌這並不意味著一切,正如很多人所說的,心靈美才是真正的美。

那麼朱元璋為何會對她百般寵愛呢?在我看來,主要是因為他做的這20件事情,感動到了朱元璋。俗話說,事實勝於雄辯,我們不妨把馬皇后在三段時期所做的事實羅列如下:

艱苦歲月

第一、由於皇后比較仁慈並且好讀史書,朱元璋曾讓她收集掌管雜記,雖然戰事頻繁但是馬皇后從來都沒有忘記過。

第二、一次由於收成不好,再加上郭子興的懷疑,朱元璋被監禁起來,並斷絕飲食,馬皇后得知消息後,偷偷地懷揣熱餅送給朱元璋,以致胸脯上的肉都被燙傷。

第三、郭子興曾經聽信讒言,懷疑朱元璋,馬皇后則從中周旋,親近郭子興的愛妻張氏,在張氏的調節之下,最終才冰釋前嫌。

第四、朱元璋佔據江寧之後,與陳友諒、張士誠邊境相接,戰事十分緊急,馬皇后親自率領家屬為前線戰士縫衣製鞋,積極做好軍隊的後勤工作。

第五、陳友諒進犯龍灣的時候,為了鼓舞軍士們的戰鬥士氣,馬皇后將自己的黃金布帛全部拿來犒賞軍士。

第六、朱元璋攻克太平之後,馬皇后妻子率領將士的妻妾過江。

第七、馬皇后經常儲存一些幹糖和醃肉,使朱元璋不至於捱餓,但是自己卻常常吃不飽。

皇后年華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建立大明王朝,馬皇后自此成為了真正的皇后。

第一、一次朱元璋在大臣們面前稱讚馬皇后為長孫皇后,馬皇后謙虛推辭並鼓勵他不要忘記君臣共度的艱難歲月。

第二、馬皇后勤於治理內宮,因為知道宋代比較賢良的皇后比較多就讓人抄寫宋代宮中的家法,早晚閱覽,三省其身。

第三、朱元璋治理朝政有的時候會感情用事,殺戮功臣。馬皇后則經常在背後苦苦相勸,正是在她的勸說之下,郭景祥、李文忠、宋濂、還有沈萬三等才得以倖免。

第四、每逢乾旱的時候,馬皇后帶領宮人吃素,為了祈禱降雨,每逢荒年,馬皇后則吃粗麥飯、野菜羹,後來她還勸服朱元璋不能一直賑災而應該提前積蓄糧食。

第五、一次朝臣在宮內吃飯,馬皇后嘗過飯菜發現不對口,就勸朱元璋要厚待朝臣,而自己對待這些大臣們的婦人像家人一樣。

第六、馬皇后知道太學學生生活不錯很欣慰,但是因為擔心太學學生的家人沒有生活來源,便勸服朱元璋供給太學學生的家人糧食。

第七、元朝大都攻陷,將領獻寶給朱元璋,馬皇后則勸服朱元璋,真正的寶貝不是其他而是賢能人士。

第八、太祖每次吃飯之前,馬皇后都會親自檢查。

第九、馬皇后的衣服雖然破舊不堪但是仍然不忍心更換,還效仿元世祖皇后,把弓弦煮後練織成帳子、被子,賜給孤寡老人,剩餘的布帛和次等絲做成衣裳送給嬪妃,並教育他們種桑養蠶的艱難。

第十、所有的嬪妃宮女生了子女之後都一律厚待,沒有區別,因此,我們才發現,馬皇后管理後宮的這段時間,沒有什麼爭寵之事發生,大家各安其好。

第十一、朱元璋要尋訪馬皇后的宗族親戚封爵賞官,馬皇后堅決推辭,認為官祿私給外戚是非法之事。

臨終之際

第一、生而為人,無不怕死,但是馬皇后染病之後,大臣們請求祭祀祈禱,尋求良醫,馬皇后則認為,生死有命,祈禱無用,還認為再好的醫生也無法治好一個將死之人。並且叮囑朱元璋自己死後千萬不要因她之死而歸罪醫生。

第二、臨終之前,朱元璋問馬皇后還有什麼話說,馬皇后根本沒有想到自己,而是囑咐他,一定要求賢人,衲忠諫,自始至終,子孫賢能,臣民各得其所。

這就是馬皇后的一生所作所為,作為妻子,她曾與朱元璋同甘共苦,生死與共,甚至疼愛丈夫勝於自己;作為皇后,他常常規勸朱元璋勿以濫殺,善待賢能,她還以身作則勤儉持家,愛民如子。

因此,在我看來,儘管她可能相貌平平,但是無論我們怎麼讚美她都不過分,這一點或許朱元璋比我們看得更清楚,因此朱元璋寵愛她自是當然,而且朱元璋在她死後慟哭不止,不再立後也自在情理之中。


四木說史


一個女人出嫁後贏得丈夫的愛,應該分為兩類。一類是靠德行而贏得的“敬愛”,一類是靠美色而贏得的“寵愛”。馬皇后當屬前者,而非是寵愛!

元末,農民起義反元鬥爭風起雲湧,遊方的小和尚朱元璋為了生存投入義軍首領郭子興軍中。郭子興因其勇武、忠義收為親兵,並將義女馬姑娘下嫁與他。

朱元璋因馬姑娘的原因,進一步受到郭子興重用,逐漸鍛鍊增長了自己的能力、建立了自己的軍中威望,為後來推翻元朝、掃除群雄、一統天下,奠定了基礎。

馬姑娘一心輔佐夫君。在多次朱元璋危難之時,捨命相救。有馬姑娘,才有朱元璋的後來,所以朱元璋對馬姑娘的感情,有感恩與敬重。這是不美色所能取代的。

明朝建立後,馬皇后論姿色自然比不上朱元璋後宮的年輕妃嬪。但她有的是朱元璋對她多年的患難真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