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爭後,如果清朝堅決不同意和日本談判,那時的日本能把清朝滅了嗎?

我想淹死在學海里


不可能做到的。

光從軍事實力對比看:清朝北洋艦隊已經全軍覆沒,最西化的李鴻章淮軍也損失殆盡,老湘軍(湖南巡撫吳大徵部)也被證明戰鬥力不堪;而日軍陸海軍都基本保持完整,雖然供給有一定困難,但畢竟繳獲不少,不足部分靠搶掠以戰養戰也能支撐一段。咬一咬牙,殺進北京城,為山縣有朋哥哥奪了鳥位其實沒有太大的難度。

問題是這不是中世紀戰爭,不是中日雙方兩家的事,列強不可能允許鬼子搶奪最大蛋糕,鬼子也沒膽量硬扛——戰後俄法德三國“干涉還遼”就證明了這點。

只是以滿清朝廷之無能閉塞,它們不可能知道還有這個外力可借。即使知道它們也不敢借,因為滿清向來防內賊重於外寇,他更害怕戰亂持續有人乘機起事。


真正鱷魚不哭


甲午戰爭,如果清朝堅決不與日本談判,日本能把清朝滅了嗎?

1894年甲午戰爭,日本與清朝在陸上已經從朝鮮打到了東北,在海上已經殲滅了北洋海軍,正在準備進攻北京,開展直隸大決戰。接著打下去,八國聯軍入侵中國的局面將提前上演,天津和北京肯定無法守住,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可能逃亡山西或者蒙古。

但日本也不能滅掉清朝,日本兵力已經用盡,無力擴大戰果,經濟也面臨崩潰,再打下去,日本也會難以為繼。所以日本會主動收縮戰線,鞏固日佔區,極大可能會在東北華北扶植成立自治政府,而且政府將以漢人為主體。八國聯軍進入北京,還有人主動歡迎跪拜新主子,中國從來不缺仰仗侵略者作福作威的漢奸,汪精衛式的政府會提前成立。

在這個過程中,光緒皇帝將取得真正的權力,慈禧將徹底失勢。但接下去,由於清政府撤到漢族核心區域,遠離東北龍興之地,漢族官僚將逐漸掌握主動,袁世凱式的人物將提前出現,要麼清政府徹底漢化,要麼主動退位或者被推翻。

而在南方,由於漢族官僚已經牢固的掌握了地方實權,數年後敢於組織東南互保,當時也很有可能會組織成立漢人為主體的自治政府。這樣,中國有可能分裂為至少三個實體政權,即日本人扶植的傀儡政權、清政府、南方政府,這樣真的是“國將不國”了。

所以,作為清政府,能夠割地賠錢搞定的事情,一定不能再打下去。再打下去即使能救中國,大清卻要先完了。

甲午戰爭,充分暴露了清政府外強中乾的本質,既昧於世界大勢,不知己也不知陂,戰前盲目樂觀,狂妄自大,戰中舉止失措,一潰千里,和談則割地賠款,喪權辱國。自以為辦洋務經濟發展頗有成就,可思想政治制度不變革,經濟發展再好也是枉然!


鄭說豫見


我是小心,與你分享。

首先回答題主問題,日本時不可能將清朝滅亡的。

清朝末年,對外戰爭基本上是連戰連敗,面對列強的大炮機槍,清朝軍隊只有被動挨打的分,所以才有了後來的洋務運動。

19世紀60年代,以李鴻章為首的洋務派大臣領導了民族救亡運動——洋務運動,這場運動成果無疑是巨大的,從此中國邁入了工業化的大門,對外戰爭出現過幾次勝利,比如:左宗棠收復新疆(當時新疆的浩罕國是俄羅斯屬國);中法戰爭的勝利。這兩次戰爭的勝利給了清朝極大的鼓舞。

1894年,日軍悍然入侵朝鮮,日本,這樣一個撮爾小國,上千年來一直對中國俯首稱臣,對於日本的進攻,清政府是沒有放在眼裡的,盲目自信,就開戰了。等到日本節節勝利,清政府又急不擇路,慌忙賠款了事。

那麼,清朝如果對日本態度強硬一點,日本就真的能夠佔領中國全境嗎?當然不能夠,如果日本真能佔領中國全境,那麼他也不會接受賠款。那麼雙方在害怕什麼?

清朝打不起:

如果清朝不割地賠款,那麼日本侵略中國的戰爭將提前上演,雖然日本國小,靠日本本土資源是不可能支撐起如此大規模的戰爭的,但是日本可以搶啊!因此,清政府能夠做的就是堅壁清野,不讓日本從中國佔領區得到一丁點好處。而日本若攻打天津,進而進攻北京,如果將這些地方堅壁清野掉,那將是一個浩大的工程,而清政府自身的號召力是不能完成這些的。

其次,如果日本攻入北京,慈禧和光緒必然要逃亡,應該會逃亡西安等地,慈禧會在逃亡地建立一個滿人政府;而日本會在佔領區建立一個親日政府,就比如抗日戰爭時期的汪偽政府;除這兩個政府之外,各地的漢人力量看見天下大亂,自然也會紛紛揭竿而起、裂土而治,小政權不斷,就以最好的情況來說,漢人鐵板一塊,就建立一個政府。這樣一來,清朝將分為三個國家。而這三個國家無疑以漢人建立的政權根基最為牢固,畢竟在這塊土地上生活了幾千年了,而漢人政權會以誰為主要進攻對象?顯然是:攘外必先安內,漢人政權會將清朝是做主要進攻對象。如此一來,清朝也許還沒等到日本侵略,就會被漢人打趴下。而清朝之前處理太平天國運動的罪犯所用的手段,漢人也許就會以牙還牙,這個是不堪設想的。

日本打不起:

日本打不起的理由有兩點:

一是自身國土資源小,無力支撐起如此大規模的戰爭。日本,撮爾小國,從未有過統一幾億人口而不發生亂亂象的經歷。對於侵略中國全境這個設想,日本沒有做好充足的心裡準備。

二是日本害怕列強插手。當時列強都想要瓜分中國的土地、資源,所以列強不會允許清王朝滅亡。要知道,當時的日本海軍不算太強,甲午戰爭日本軍費開支巨大,是不能夠耗得起一場列強戰爭的。

所以,如果中國強硬,日本不可能侵略中國全境,中國也不能將日本打趴下,最後的結果就是清朝國將不國,日本灰溜溜的逃回本土,這是一個雙輸的局面。

另外,清朝政府晚年基本上可以用“投降慣了”來形容。清政府打贏了中法戰爭,卻依舊對法國賠償。這樣一個軟弱無能的政府怎麼能夠對日本強硬起來?


心說歷史


如果其他列強不干涉,真的能,而且還是非常輕鬆愉快的那種。

通過對比一鴉、二鴉,以及後面的八國聯軍侵華,非常容易就能得出這個結果。甲午戰爭中的日軍,可以把十個清朝加一起滅了。

比如說一鴉,英軍7000人在江浙登陸,清朝想盡了一切辦法,各省聯軍,地方部隊,八旗全都不要命的往上填,愣是拿對面一點辦法沒有。最後英軍一路打到南京,不說滅掉清朝吧,起碼肢解沒問題。

後面的二鴉就更不得了了,英法聯軍兩萬人,直接打到了北京。八里橋之戰,法軍撇下英軍單獨擊潰了僧格林沁的滿蒙聯軍。哪有什麼還手之力?

後面的八國聯軍侵華,聯軍真正參戰打入北京的部隊也就16000人,其中8000人是日本人。直接把首都都佔了,慈禧和光緒偽裝成苦力從東華門出逃。

甲午戰爭的時候,清朝還沒學習德、日進行陸軍改革(所以說袁世凱真的很厲害,近中國近代陸軍之父),陸軍的戰鬥力說是“東亞病夫”都是在誇他。和列強的軍隊交戰,哪怕人數是對面的十倍,戰爭局勢依然是一邊倒。不,那都不能算是戰爭,可以形容為單方面的屠殺。可以去看一下清法戰爭,馮子材三萬多人的部隊,依託著防禦工事,在兩千多法軍面前照樣只能被動挨打。

封建軍隊,哪怕拿著火槍他依舊是封建軍隊,在近代軍隊面前不具備任何抵抗能力。可以瞭解一下一鴉中英國人的刺刀戰,清軍可以冒著火炮衝鋒,但只要英軍拿出刺刀前進,清軍立刻崩潰。

甲午戰爭中的日本陸軍,足足有二十多萬。武器就不說了,各有千秋。但日軍戰術、機動能力、作戰意志都遠遠超過清軍。所以當時清朝最精銳的淮軍在朝鮮一路潰退,跑到了鴨綠江邊上才算完。中間光緒還派了他舅舅帶兵去救援,剛到山海關,就集體開溜了。

北洋艦隊覆滅後,日軍完全可以走當初英法聯軍走過的老路。帶上兩萬人從北塘登陸,進攻大沽炮臺,拿下天津。天津沒了,還想守北京?開玩笑呢?事實上,日本當年也是這麼威脅清政府的。

清政府不是傻子,兩億兩白銀做點啥不香?好端端的能賠給昔日看不上的小國,完全是因為不賠的後果承擔不起。政權在,錢遲早能再從底下撈回來。政權沒了,那真的是什麼都沒了。

至於說列強的態度,甲午戰爭的時候光緒低三下四的召見在北京的各國使節,沒用。清朝狂妄自大慣了,臨時抱佛腳,想什麼呢?但是呢,列強可以允許日本從清朝身上割肉,卻絕不會允許他覆滅清朝。沙俄的三國還遼態度已經很明確了。

還有,不要以為日本在二戰時是軸心國國就很厲害。在當時資本主義的主要強國裡,日本依舊是弟中弟,意大利的國民生產總值都領先他一大截。真正坐莊的還是英法美俄德,都有各自的小心思,清朝站隊自保還是很容易的。比如說左宗棠收復新疆、清法戰爭,清朝都是站英國這邊,損失都是微乎其微。甲午戰爭之後又站隊沙俄(這個保護傘明顯不靠譜,居然想黑吃黑)......永遠有隊伍站,無非就是割肉而已。

歡迎下方討論,如有不足之處,還望指正


看不見的角落


甲午戰爭可以說是清朝所有對外戰爭的最大恥辱了,被一個自己一直瞧不上的國家打的毫無還手之力,而且還是在自己擁有亞洲第一艦隊的情況下,這應該是當時除了日本人認為可以勝利,別人都沒有想到的。但是失敗了,敗的還很徹底,耗費十幾年心血打造的亞洲第一艦隊全部覆沒,實在令人痛惜。那麼甲午戰爭後,清朝不同意與人本談判,日本能把清朝消滅麼?我說這是不可能的。

戰爭打的是什麼是一個國家的國力一個國家的國民意志,那麼在當時清朝(應該是大清帝國)和日本的是什麼情況呢?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到,在戰爭的後期北洋水師已經被打殘了,日本已經在在山東登路,並且也已經佔領了北洋水師的大本營威海衛,解除了北洋水師的武裝。完全控制了附近所有的炮臺,日本陸軍完全可以和海軍配合向南進攻北京。在北方的戰爭主要是路上的戰爭日本已經佔領了整個遼東半島,尤其是佔領了堅固的旅順要塞。這個要塞是清政府花費了十幾年的時間打造的拱衛京師的一座堅固要塞,與對面山東的登州共同構成了渤海灣的一道屏障。旅順要塞的陷落完全打開了進入渤海灣的通道,日本聯合艦隊可以毫無阻攔的進入渤海直到天津。如果戰爭繼續推進的話,應該是一路日軍從北面攻打錦州山海關,進入關內。南面日軍應該會從山東進攻。日本的聯合艦隊會在水上配合或者直接進攻大沽炮臺。

但是日軍的進攻態勢完全緩和了,甲午戰爭從1894年7月開始到1895年2月日本完全佔領遼東半島,短短半年的時間日軍就從漢城打到了東北的營口,轉戰一千多公里的戰線佔領了朝鮮以及遼東半島以及山東半島的一部分,兵力損耗以及補給線都很難為計。日本在經過明治維新以後建立起了自己的現代化軍隊,但在當時也就是有6個常備師團以及一個近衛師團和20多萬的預備役部隊。在整個戰爭中也只是投入了17萬部隊,面對廣大的佔領區這點部隊很快就捉襟見肘。還有後勤保障,由於這麼長的戰線後勤到現代都是一個難題,有人會說怎麼不在佔領區掠奪。在當時的東北可沒有後來張作霖的時候那麼富裕,當時東北也就是剛剛在開發中。由於清政府的“柳條邊”政策東北地區在清政府入關以後都沒有進行開發,在當時中國還是屬於落後地區估計要不是清朝的龍興之地早就讓清政府割讓出去了。中國的主要財富還是集中在東南地區,因此日本撈不到什麼好處。日本國內也出現了危機。

日本為了打這場戰爭已經耗費了一億兩白銀,這其中還有很多的外國借款,雖然日本經過了明治維新有了很大的發展,積累了很厚的家底但是面對中國這個龐然大物還是很寒酸的。日本用在戰爭上的開支基本上是自己3年的財政收入綜合,這是一筆很大的開支如果繼續打下去就要大量借外債了,經濟就會被外國人所控制,中國就是這樣一步步走到現在地步的,日本是不會看到那個局面。只能暫緩進攻,正好這時候中國也做出了服輸的姿態,順水推舟。

加入日本一直打下去的話,他是不會滅掉清朝的,還會自損八百。清朝即使失去了首都,還有很大的戰略後方,只不過相當於八國聯軍事件早了幾年發生吧了,本來八國聯軍也是以日本人為主力。到時候清朝會依託東南的財力還有各處的援軍繼續與日本戰鬥。估計日本早就因為兵力以及經濟原因崩潰了,因此日本不能把清朝滅亡。


天堂暴雨


如果清政府拒絕投降,並且遷都到西安或者成都,那麼日本可以攻佔北京及周邊地區,但是無法徹底滅掉清朝。

在馬關談判的同事,日本也做好了談判不成功的準備。3月7日,日本大本營正式執行直隸大決戰計劃,組建徵清大總督府,參謀總長小松宮出任徵清大總督,為進攻北京做準備。

按照日本大本營制訂的計劃,日軍首先在旅順集結部隊,其中包括7個師團下屬的80個步兵大隊,14個騎兵中隊,40個野戰炮兵中隊,13個工兵中隊,總計大約10萬部隊。然後這些部隊將在楊河口一線登陸,經山海關向北京發起進攻。

由於此時近衛師團和第4師團還駐守在日本本土。因此徵清大總督府首先徵調了70多艘輪船,開始將徵清大總督府和這兩個師團運往旅順。而在遼東等地的日軍也開始向旅順集中。

4月18日,徵清大總督府的成員在旅順登陸,才知道前一天中日雙方簽署了《馬關條約》,清政府已經承認戰敗,於是直隸大決戰停止執行。

在4月的時候,由於此前戰鬥主要是在遼陽一帶,因此清政府把直隸防軍、湘軍等主力部隊都抽調去了遼陽等地。直隸一帶只有後來從各地抽調來的部分練軍、防軍,還有原來駐守北京的一些部隊,總兵力不過4、5萬。其中很大一部分還是八旗部隊,戰鬥力堪憂。

從之前清軍和日軍戰鬥的結果,結合北京附近雙方的兵力對比看,如果日軍真的繼續執行直隸大決戰計劃,清軍沒有任何可能打贏,日軍攻佔北京毫無懸念。但是攻佔北京不等於清朝滅亡。

在庚子事變時,八國聯軍照樣攻佔了北京,慈禧和光緒跑到了西安。如果甲午戰爭日本攻打北京,慈禧和光緒肯定也不會死守,一樣會逃跑。而日本雖然可以集結起10萬大軍攻打北京,但是加上其他地方的佔領軍,這也是能動用部隊的上限了。

實際上在近衛師團和第4師團投入戰鬥以後,日本國內只有一個新組建的第7師團駐守,兵力不到1萬,可以說是傾巢出動。而日軍要在維持對北京附近地區佔領的情況下,很難集結起足夠的兵力遠征西安,因此慈禧和光緒躲在西安並不危險,更談不上滅亡了。

當然,日本可以利用海上優勢襲擾江浙沿海,迫使清政府投降,不過滅亡清政府真的做不到。


不沉的經遠


在甲午戰爭後期,當時旅順和威海衛被攻陷,日軍逼近山海關的時候,清朝假如不同意和談,那麼率先頂不住可能是日本,只要清廷同意遷都,不管是往西還是往南都可以,日軍可能會攻陷北平,但是也僅僅止步於此了,因為當時日本兵力不足,根本無法守住更多的地方。

畢竟佔領一片土地需要人力,中國面積廣大,若繼續戰爭,日軍則會有極長的戰線,非常龐大的戰區、日本當時的國力無法支撐,中國完全可以用龐大的國土面積和眾多的人口拖垮日本。

在《走向共和》馬關條約談判那一段李鴻說的很對,日本雖強,終究是彈丸小國,它沒有那個能力去徹底的戰勝中國。甲午戰爭之前,日本國內就是分為兩派的,因為甲午戰爭只要開戰,對於日本來說,就是要賭國運了,就沒有回頭路了,所以主戰派、主和派吵的不可開交,天皇也不知道聽誰的,主戰派雖然自己覺得算勝算很大,但涉及到日本國運,國內又有很大的反對聲音,所以一開始他們就沒有徹底擊敗中國的打算,只是想和列強那樣,一起瓜分蛋糕,而不是自己獨吞。

甲午戰爭開戰之後,日本在戰爭上取得了很大的優勢,但是後勤物資消耗太大,已經打了大半年,日本國力已經慢慢撐不住,日本國內經濟壓力很大,而且從開戰到打到這時候,日本內閣反戰呼聲越來越高,反戰派從最開始就不同意賭國運!再看戰事,日本天皇和政府高官雖然都知道打了不少勝仗,但是打過的地方相比於清朝完全動不了清朝的根本,而且由於當時列強在華的利益關係錯綜複雜,大有插手之勢,到時候日本就有騎虎難下之勢了。

甲午戰爭不到兩個月,英國就率先提出了調停,美國也在作為中間人推動和談,俄國則在遠東地區增援部隊,對日本虎視眈眈。列強進一步增強他們在東亞的軍事力量,這都是為了實現干涉目標而做的武力威脅。特別是英國,直接派出了10000噸級的戰列艦和7500噸級的大型巡洋艦,這樣的軍事力量,日本絕對不敢假裝看不見,選擇忽視。

但是當時實際情況是中國能與日本耗的起,但是清廷耗不起,那個一頓飯108道菜的老太太和狂躁怯懦的皇帝更加耗不起。

慈禧和光緒為首的統治集團清楚的記得,當初他們的祖宗正是趁著李自成打下了北京,崇禎又上吊自殺,在大明朝群龍無首的機會,吳三桂打開山海關,滿清才得以入主中原統一全國。現在日本人又把兵鋒指向山海關,他們自然是擔心明朝滅亡的舊事發生在自己身上,迫不及待的就想議和。

馬關談判一開始,酷愛干政的慈禧就立刻躲了起來,爛攤子甩給了光緒。滿清的權貴,不管是博學鴻儒,還是皇親勳貴,一個個也三緘其口。心裡雖然急著想投降,但總得做出忠貞烈女的樣子,哭爹喊孃的叫道與倭賊勢不兩立,卻又心癢難耐的等著議和,可以繼續著他們醉生夢死的寄生生活,他們把這一爛攤子全部壓在李鴻章的身上。

有人說甲午戰爭是李鴻章一人與日本之間的較量,這話頗有幾分道理,諷刺的是,李鴻章的北洋軍在與日本的作戰過程中,還被當時山東巡撫的人給坑了,李鴻章的各路政敵,在甲午戰爭中想盡心思拖李鴻章後腿,暗中阻礙後勤,拒不發糧的現象很多,朝中不少的大臣都費盡心思對李鴻章落井下石。

李鴻章早在開戰前就瞭解日本全國舉債備戰,當時日本的海軍聯合艦隊的總體力量都已經超過了北洋海軍,陸軍裝備也更新換代。李鴻章判斷北洋軍取勝難度大,這是正確的評估,同時李鴻章也看出了日本人的賭局的風險之所在,所以他一直堅持通過西方列強的干涉進行外交。李鴻章的想法就是拖字訣,耗垮日本。但是慈禧和光緒不聽,朝中大臣也都罵李鴻章畏戰,最後的結果就是李鴻章硬著頭皮出戰,戰事還沒有真正的出結果,就急著投降和談,在這樣的情況下,李鴻章把別人能做的都做了,別人做不了他也做了。

綜上所述,拖不起的其實是日本,如果清政府能遷都堅持持久抗戰,戰敗的必是日本。可惜千瘡百孔的清廷沒有信心堅持下去,最終妥協了事,鉅額的戰爭賠款,徹底養肥了日本,使得它國力大增,徹底甩開了中國,最後更是全面侵略中國。


一個老男人歷史


想搞明白這個問題先要清楚甲午戰爭的背景,甲午戰爭的背景是中國進行洋務運動近三十年,而日本通過明治維新走上資本主義道路也剛好近三十年,甲午戰爭的爆發本質是日本資本主義化道路之後想入侵中國進行的一次試探性戰爭,當時日本並沒有直接威脅中國,而是通過入侵中國的附屬國朝鮮向中國進行挑釁。

所以通過背景分析當時的日本並沒有很強大,畢竟它走上資本主義道路也不過不到三十年,所以在這場戰爭之初日本是沒有信心的,它們沒有敢直接入侵中國,而是通過入侵朝鮮對中國進行試探性的挑釁。

以當時雙方的軍事實力來說,其實清政府已經進行洋務運動三十幾年了,和日本的資本主義化進程差不多,但是日本是從本質上進行了資本主義制度革新化,而清政府只是重金購買的西方淘汰裝備和戰艦,清政府愚昧的認為購買西方武器就可以革新除弊,實際上就是因為請政府的本質觀念沒有改變,所以造成了同樣是三十年的發展之路,清政府只是買到了西方先進裝備的皮毛,而日本是從本質上進行了改變,通過新制度革新了科技和裝備技術。

再有就是清政府對日本海軍不夠重視,其實在甲午海戰之前,臺灣巡撫劉銘傳、兩江總督沈葆楨等有識之士就已經上書朝廷,希望清政府重視日本海軍力量,而劉銘傳和沈葆楨上書清政府之時,日本是在舉全國之力發展軍備,當時的日本著重發展軍備尤其是海軍力量難道真的只是為了侵略小小的朝鮮半島嗎?很明顯那是不可能的,日本的野心和胃口就是想吃掉中國,但是愚昧的清政府和敗家老孃們慈禧卻不把劉銘傳和沈葆楨等人的話放在心上,反而藉口經費開支緊張削減了軍費支出,而在經費緊張期間,敗家老孃們過大壽可從來沒簡樸過,都是從奢侈為主。

所以在日本一心舉全國之力發展海軍力量的時候,清政府還不重視日本的發展,反而還削減了軍費支出,這樣一來一往,清政府的北洋水師實力如何能和日本海軍相比?

在甲午海戰中清政府失敗的主要原因有三:

其一不重視日本的海軍力量,清政府中央權力階層腐朽墮落,雖然洋務運動搞了近三十年,但是軍費開支的重要性總會排在老佛爺等王公貴族享受比如過大壽後面,導致清政府的戰艦和裝備比日本海軍力量差了很多;

其二就是清政府中央內部權力派系紛爭,以翁同龢為首的清流派對洋務派為首的李鴻章進行攻擊,施加壓力,由於翁同龢是光緒帝老師,所以光緒帝是力挺翁同龢,甲午戰爭很多戰略失誤都是由中央混亂的指揮所構成,而這些戰略失誤可以說都是黨派爭端而帶來的;

其三就是清政府沒有從本質上進行革新變法,洋務運動只是徒有其表,學的西方的皮毛,沒有在本質上進行改變,所以戰敗。

分析完甲午海戰,再來看看如果甲午海戰清政府拒絕賠款的話,那麼日本能滅掉清政府嗎?答案是肯定的不可能。

你可以想象一下抗日戰爭時期日本的軍事力量要比甲午海戰時期厲害得多,但是它滅掉了民國政府了嗎?同樣道理,中國幅員遼闊,日本軍隊真想滅亡清政府,它需要很長的補給線和很多的兵力,日本沒有這個力量。

如果清政府拒絕賠款,繼續硬挺著,日本真拿它沒辦法,因為中國幅員遼闊,一旦日本軍隊登陸的話涉及到補給和兵員問題,日本是很難徹底滅掉清政府的,所以清政府真拒絕賠款的話日本頂多繼續侵佔中國製海權,然後入侵中國的港口城市。

但是以慈禧為首的清政府權力階層對列強已經是害怕極了,本來只怕西方列強,這回發現三十多年的洋務運動在日本面前不堪一擊,所以他們又開始害怕這個東方列強,他們只想求破財免災,息事寧人。

說白了甲午戰爭賠款完全是清政府的軟弱無能成就了日本一躍成為資本主義列強,要知道在甲午戰爭三十多年以前日本也是和中國一樣飽受西方列強侵略,日本險些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如果不是出現了明治天皇,那日本可能比朝鮮還慘。

而清政府懦弱無能讓同樣備受西方欺凌的日本一躍翻身,在甲午海戰之後西方列強終於認可了日本成為世界資本主義軍事強國的地位,其實西方列強很好奇同樣學習三十多年的中國和日本誰究竟能成為下一個列強,很可惜無能的清政府只需到了皮毛,也正是因為甲午海戰以後西方列強越來越認為中國軟弱可欺,對中國的侵略和勒索更加的肆無忌憚。這就是人必自侮而後被人侮之,自己都不圖振作自強,那麼別人還會對你手軟嗎?

即使戰敗後清政府的權力階層也從來沒有反思過為何洋務運動三十年打不過同樣資本主義化三十年的日本,因為他們是不想像日本一樣從根本上改變本質,歷史不是沒給過中國人和清政府自強的機會,而是當權的清政府根本沒有去珍惜,所以在甲午海戰之後就註定了清政府必將走向敗亡之路。


小島知風


導語:甲午戰爭以1894年7月25日豐島海戰的爆發為開端,至1895年4月17日《馬關條約》簽字結束。這場戰爭以中國戰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告終。中國清朝政府迫於日本軍國主義的軍事壓力,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馬關條約》。

如果清朝堅決不同意和日本談判,日本能不能把清朝滅亡?要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要分析下雙方在甲午之後的軍力:

在甲午戰敗後,清廷一度心灰意冷,撤銷海軍衙門和各地海軍學堂,解散戰後倖存的海軍人員,清朝給外人看來就是一蹶不振的狀態。很多人錯誤的認為此戰之後清朝就不再有抵抗的能力了,其實大清一直在考慮新的抵抗方案,臨時組建海軍肯定無法實現,清朝雖有近三十年洋務歷程,但工業基礎依然極差。如果要組建海軍,仍需再購置艦船。這筆軍費朝廷已經無力承擔。組建陸軍成為一個更加可行的方案。跟以往不同,清朝決議組建更貼近現代化的新式陸軍,以重振國力。

晚清時,湘軍和淮軍雖然都採用新式槍炮裝備軍隊,但軍隊體制基本沒有太大改變,張之洞是晚清洋務變革中的重要大臣,在甲午戰爭後,他便開始著手籌劃組建新式陸軍的事情。他在南京效仿德國軍隊,組建了一支大約3250人左右的新式陸軍,名為自強軍。

跟過去清朝舊式軍隊不同,自強軍以德軍為效仿對象,分為13營,每營250人,分為5哨。13營當中步兵營八個,馬隊營兩個,炮兵營兩個,工兵營一個,相當於有獨立兵種。張之洞組建的這支軍隊,從兵源到操練,跟舊式軍隊有很大不同,而且還有專門的工兵營,這是清朝軍隊中較為少見的情況。按照德國軍隊編制而言,自強軍的數量大約是正常德軍四分之一編制左右。

其實,當時不只張之洞組建新式陸軍,在稍早以前,胡燏棻就在天津組建另一支新式陸軍。當時北洋戰爭仍未結束,但形勢已十分危急,清朝在德國顧問漢納根建議下,決意組建新式陸軍,讓胡燏棻在天津山東河北等地招募兵源。次年二月,胡燏棻組建了一支4750人左右的定武軍。這支軍隊從軍隊到槍炮,都是引自外國,但基本體制仍是淮軍舊制,沒有太大改變。

自此,大清擁有八個步兵營,兩個馬隊營,兩個炮兵營,一個工兵營,和一支4750人左右的定武軍,共計8000人左右,武器都是使用德國裝備。

我們再來看一下日本在甲午戰爭之後的兵力:在甲午戰爭大勝之後日本人的慾望被一步步擴大,開啟了備用的侵略擴張計劃——直隸決戰。 日本陸軍準備了七個常備師團,以及39個步兵大隊和6個騎兵小隊的後備部隊。根據計劃,七個常備師團和三分之一的後備師團都將派往前線戰場,共計109300人。

雙方兵力如此懸殊, 也難怪李鴻章看了日本人運兵船,大量的日本士兵被運往清國之後,心驚膽戰,趕緊打電報回去。 清政府在得知日本人是真的要打北京了,剛剛經歷甲午戰敗,早已經沒有信心打下一戰了。清政府決定,籤條約,不管條約有多苛刻。 最終,清政府與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決定割讓遼東半島、臺灣和澎湖列島。

但是並非說清朝就會就此滅亡,西方列強已經虎視眈眈,八國聯軍也早已按捺不住,他們絕不對任由日本獨佔中國,所以日本並不會真的就下定決心滅掉清朝。


古今傳說


甲午之戰是1894年。

朝鮮稱之為清日戰爭,西方史學界稱之為第一次中日戰爭。

甲午之戰是1894年。

朝鮮稱之為清日戰爭,西方史學界稱之為第一次中日戰爭。

甲午戰爭後,如果清朝堅決不同意和日本談判,那時日本就能把清朝滅了嗎?

我的答案是可以的。

甲午戰爭是在什麼背景下爆發的?

1894年,朝鮮爆發東學黨起義,朝鮮政府軍節節敗退,被迫向宗主國清朝乞援,日本乘機也派兵到朝鮮,蓄意挑起戰爭。並在豐島海戰中惡意擊毀清軍船艦,造成清軍死傷1100餘人,而日方無一人傷亡。

我們要問,為什麼日本有底氣去隨意凌辱清朝。

第一:日本從明治維新後開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對外積極侵略擴張,確定了以中國為中心的“大陸政策”;而打擊清朝一直是明治維新後的日本的國策。這時候的日本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憲政體。經濟上推行“殖產興業”,學習歐美技術,進行工業化浪潮,並且提倡“文明開化”、社會生活歐洲化,大力發展教育等。這次改革使日本成為亞洲第一個走上工業化道路的國家,逐漸躋身於世界強國之列。

而此時的清朝是一個通過洋務運動迴光返照的帝國,政治腐敗,人民生活困苦,官場中各派系明爭暗鬥、爾虞我詐,國防軍事外強中乾,紀律鬆弛;先後經歷了經過兩次鴉片戰爭的失敗,以及太平天國的打擊,內外交困。

第二:軍事上日本已經建立近代化軍隊,進行武士道教育。實行徵兵制,建立一支崇尚“武士道”精神、效忠天皇的軍隊。陸軍參考德國訓練,海軍參考英國海軍編;並於1872年頒佈徵兵令,凡年齡達20歲以上的成年男子一律須服兵役。一般服役3年,及預備役2年,後來一般役及預備役分別增至3年及9年,總計12年。1873年時,作戰部隊動員可達40萬人。到了明治時代中、後期,軍事預算急劇增加,約佔政府經費的30%~45%。

而清軍軍事方面幾乎一敗塗地。領導層並不統一,幾乎處於各自為戰的程度。朝堂之上,李鴻章和左宗棠針對海防和陸防爭辯不休。軍隊管理一塌糊塗,北洋艦隊去日本時被日本人發現在炮筒上晾曬衣物。軍事疲憊,幾乎無法進行全國軍事力量的統一調度、統一動員、統一指揮。

綜上所述,我覺得如果當時清朝統治者在外無強援、內無有力抵抗下堅決不同意和談。極有可能大清政權會被日本人消滅掉。當然,無論清廷是否存在。中國都不會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