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哭闹怎么办?

Dreamcatcher


通常哭闹的原因有两种:1.告诉大人我自己来。2.自己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

而父母要做的是:1.不是危险的事情,放手让孩子去做。如吃饭,穿衣等。

2.和孩子树立砖墙,哪些可以做,不可以做。

3.对于不合理要求,即使哭闹也不予理睬。等到他平静后像孩子解释她的行为是不对的。

4.转移注意力。对不合理请求,父母用别的行为来代替。

5.父母教育观念一致。文中妈妈爸爸的教育观念不同,所以孩子也更加肆无忌惮的哭闹。

所以对于孩子要突破自我的行为,我们鼓励去做,并给予支持。而不合理的哭闹消极行为不予理睬,让他知道父母的底线。同时事后告诉孩子怎么表达自己的需求。





深圳宝妈育儿经


我可以介绍一个很有用的经验,但你要看完文章以后才知道。

记得五年前,我在下乡回城的路上拦了一部小车。车后排坐着一位五十多岁的女人,怀里抱着一个大概两周岁的孩子,不停的大哭。哭声非常大,车上的人都被孩子的哭声震的心慌意乱了。

我坐在副驾驶位子上。此时最担心的就是驾驶员分散注意力。我想了想,怎么办呢?如此下去还了得?于是,我就告诉那个女人,你伸到小孩子的背上挠痒痒试试。果然不一会孩子就睡着了。车上突然就安静下来了。

你们说,这个办法好吗?


吴永坚3655


问题描述:

一岁4个月的孩子,脾气大的不得了。每天都有教她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可她就是不听,还要反着来。她爸不管就在旁边笑,还说孩子坏脾气都是我惯出来的。

孩子一哭起来什么都不要,也不让我们碰,就在那儿使劲的哭。白天还好,她哭就不理她。可有时晚上哭闹让人受不了,也睡不好觉。真的好想打她呀,又得忍住,真的要疯了。

1岁4个月的孩子,他(她)的能力发育具有以下这些基本特征:

1、以自我为中心,不在意他人:

1岁4个月的孩子,已经有了“自我意识”。会主动说“不”,在与小朋友一起玩耍和分享时,或者与父母相处时,宝宝能够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并自我认为这个东西是我的,你的东西也是我的,完全以“自我”为中心。


2、语言能力落后于听觉能力:

一岁4个月的小宝宝语言能力上,他(她)能够听懂很多话了,能使用比较多的单词,能执行一些简单的命令。比如说:当和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说再见的时候宝宝会“挥手”,表达欢迎的时候宝宝会双手“鼓掌”等等。

但是这个阶段的宝宝,通常是听觉能力要比语言表达能力要强。因为宝宝语言发育规律就是这样的,先听懂然后再表达。所以当宝宝表达能力较弱时,在与家长沟通和对话不对等时,宝宝就会通过哭闹来表达自己的主张。

3、大动作和精细动作发展,探索范围扩大。

1岁多宝宝已经具备了独自站立和行走的能力,这就放宽了宝宝自我学习和探索的范围,宝宝对更多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用手触摸、用嘴撕咬、用耳朵听摔东西的声音,用眼观察事物的颜色和运动轨迹,与小朋交流和玩耍等等。


面对这类型的宝宝,家长该怎么办?

1、宝宝哭闹时,家长不要不理不睬,应该及时给予回应。但是可以通过转移宝宝注意力的方式,引导宝宝停止哭闹或耍赖。

比如说:当宝宝要拿一件易碎的或者贵重的物品,家长如果不满足宝宝就会哭闹。这时家长可以拿一个更有趣的物品给宝宝玩,这样通过转移宝宝注意力的方式来满足宝宝,来到止哭的效果。

这个阶段的宝宝,家长千万不要寄希望于和宝宝讲道理。你说这个东西不能玩,宝宝根本就不能理解为什么不能玩,因为正在探索期的宝宝他(她)们没有这方面的体验。如果家长对宝宝的哭闹置之不理,宝宝的探索欲望将会下降,并且对宝宝建立安全感都有损害。

2、安排孩子喜欢的活动,布置一个适合孩子的空间环境,准备孩子喜欢的绘本和图书,提供适合宝宝敲打的玩具。

比如说:给宝宝一个相对宽敞的开放式空间,给他(她)们准备一些手撕书或绘本、给宝宝买一些敲鼓或者击打小乐器,可以供宝宝拆卸和摔打的玩具等,以充分满足宝宝的探索欲望。

另外,这个阶段的宝宝很到适合户外环境去玩耍,比如玩沙子或石子,捡起飘落地上的一片树叶,发现和抓起爬行的虫子或蚂蚁,等等这些,宝宝都能观察很长时间。

3、安排有弹性的生活起居,适当地放宽宝宝玩耍的时间,以充分满足贪玩的心理。

比如说:宝宝在户外玩得非常开心不想回家时,你强制宝宝回家他(她)们就会哭闹或者在地上打滚撒泼。

此时家长应该应该放宽宝宝玩耍的时间,因为这个阶段的宝宝并没有规则意识。哪怕你们提前有约定和规则,对于以“自我为中心”的宝宝来说,有利于自己的规则才叫规则,否则宝宝随时都会违约,并且不认为这是错的。

总之:家长带娃,要根据宝宝不同年龄段的心理发育规律,再制定相应的对策。不要用我们成人的思想来理解孩子,也不要试图给宝宝讲太多道理。因为孩子的语言能力和理解能力还不够,你讲的道理就没有任何意义。

希望以上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如果还有疑问,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给我留言。


爸爸不讲理


这位家长,你好!

首先,孩子哭闹一定是有原因的,我们要用心去感受,善于去发现孩子的心理,孩子哭闹,有以下几个原因:

1.宠出来的,一岁之前,孩子一哭,家长想着太吵了,就用手机或其它东西哄。

2.家长不当一回事,就像你说的,孩子哭的时候他爸爸在旁边笑,那在孩子的心里,他就会觉得这样做会让家人开心。

3.想做什么事情又不能做,比如孩子想玩玩具或者想看电视,而家长认为该吃饭了,该睡觉了。

4.想引起家里人的重视,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现在手机对人们的需求很大,差不多时刻离不开手机,所以有的时候可能因为你玩手机忽略了孩子。

5.想得到父母更多的爱(这个问题只针对家里还有比他更小的孩子),比如几个月的孩子,一哭起来妈妈就去哄,从而忽略了老大,他觉得只要弟弟妹妹哭,妈妈就去抱他,那我也这样。

总结,家长无论多忙,都要抽出时间来陪伴孩子,每个孩子的发展都有一个阶段性,如果你现在不陪伴他,可能到你有时间陪伴他的时候,他又没有太多的时间了。还有父母给孩子讲道理,不要在他哭闹的时候,没有用,你可以在他玩得非常愉快,开心的时候给他讲。

希望能帮助到更多的家长。


33厚德载物


在宝宝出生的几个几个月里,解决哭闹最好的方法就是迅速回应。如果及时回应,宝宝就不会哭那么久。回应宝宝哭闹,首先要解决他的迫切需要,如果他又冷又饿,尿片又湿透了,应该先取暖哦,再换尿片,然后喂奶。例如哭声听起来有点尖利和惊恐,应考虑可能有衣物或其他东西让他感觉不舒服——或许有头发勒住了他的手指和脚趾。如果婴儿不冷,尿片干爽,肚子不饿还是哭个不停,可尝试下列安抚手段并找出宝宝最喜欢的一种。

1.抱起宝宝,安抚,袋鼠式护理,使宝宝感到安全。

2.轻轻抚摸宝宝的头或拍打他的后背,前胸。

3.打开襁褓(用宝宝毯将他抱起)

4.翻唱歌或和他说话。

5.放轻柔的音乐。

6.抱她到处走动。

7.发出有节奏的声音。

8.给他拍咯,排出肚里的空气。

9.洗热水澡。

假如这些方法都不管用,有时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宝宝独处一会。很多宝宝不哭一下睡不着,让他哭一会儿就可以安然入睡。如果婴儿因为疲劳很想睡才哭,通常不会持续很久,假如不管怎么做,宝宝都无法安静下来,那他可能是病了。给他量体温,如果体温为38或者更高,应立刻就医。


杉德机


一岁四个月的孩子,这个时候会走了,第一次开始跟父母适当分离,想去探索世界。此阶段心理发育的主题是自主性 最大的问题就是自我探索与父母的控制直之间的矛盾,父母如果控制过多,孩子会向两个极端形成性格,一是过度服从、追求完美、意志薄弱,而是过度反抗、意志过分坚定。

所以孩子哭闹是正常的,因为她要自主,要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且语言表达还跟不上,哭闹是她的表达方式。

如果哭闹比同期孩子过多,代表父母控制是否过度,看起来,妈妈脾气比较急,爸爸是比较纵容的。父母教育需要一些调整,既不要控制太多也不应纵容过多,定出规则伤己伤人伤害财物的事情不能做(最好不是用说的方式,直接用行为制止她,因为她还听不懂那么大人繁琐的道理),应该给予孩子一定的空间去做她想做的事情。

这个时候不能以大人自己的决定,一味想让孩子听话,她的自我意识正在萌芽,很多你我他的概念和性别概念都没有,她是在探索中学习成长,只要后果可以承受,应该允许。


玲珑心理咨询


针对这个年龄的孩子的哭闹我觉得最有用的办法就是:转移注意力。屡试不爽!哄孩子,不能光平铺直叙,而且她爆发的时候你说啥她都听不进去,所以,转移注意力是最有用的办法。到了两岁半三岁以后这个方法就不一定有效了,她懂的更多了。这个时候家长就要分清孩子是真的情绪不好的哭还是耍无赖的哭,前者要耐心安抚,让情绪得到疏泄,后者就晾一晾,让孩子知道这种耍赖的方法是达不到其目的的。


净水无香7


反正我的女儿哭闹我是舍不得揍她,我每次都会很有耐心的哄到她不哭为止。我也奇怪没当妈妈以前我是个脾气特别暴躁的女汉子,但是现在我对我女儿没有一点脾气,或许这就是母爱吧。其实小孩哭闹基本都是因为想得到大人的关注,他们内心都是很脆弱的


萌哒妈妈


女儿小时候哭闹,咧着大嘴嚎,我就用手掌轻轻拍她的嘴,哭声就成连续的哇哇哇哇~这声音很搞笑,她自己就被逗得咯咯笑,脸上还挂着眼泪呢,屡试不爽,你也试试


yinsi


她想干啥就干啥,不要这个不行那个不行的,气顺了就不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