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战火纷飞,而秦国统一后匈奴开始犯边,为何匈奴不敢南下?

飛誮絕戀


河套平原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是黄河沿岸的冲积平原。由贺兰山以东的银川平原(又称西套平原),内蒙古狼山、大青山以南的后套平原和土默川平原(又称前套平原)组成,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是鄂尔多斯高原与贺兰山、狼山、大青山间的陷落地区。地势平坦,土质较好,有黄河灌溉之利,为宁夏与内蒙古重要农业区和商品粮基地。

古谚有“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说法。黄河上游和中游地区所经过的多是荒漠、山区地带,只有河套平原一带,水网密布,经济发达,物产丰富,有盐、铁之利,塞北最为富裕的地区,可堪比中原的膏腴之地,足够承担起一个帝国的经济基础。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一线)

在河套平原的北部,还有一座连绵1200多千米,横亘在中国北部的一座著名的山脉——阴山。阴山山脉横亘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东段进入河北省西北部。整座山脉连绵1200多千米。这样的长度使之天然具有成为地理分割线的潜质。而且从水系来看,阴山是黄河流域的北部界线。在阴山之南,水系丰富,都注入了黄河。在阴山以北,却罕有河流,土地干旱。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行进到这一线时,气力减弱,中国的气候也因此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一线,风情迥异,成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半湿润与半干旱、牧区与农耕区的别样风景。

(黄河百害,唯富一套)

周朝是华夏先民大规模拓殖的时期,因此与四夷之间战争越来越频繁。通过数百年的努力,占据了中原和江汉一带适于农耕的土地。春秋战国以来,随着人们掌握的工具的不断升级,开发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华夏先民的拓展事业逐渐从局限于大江、大河沿岸地区,向内陆地区进发。这些反映在历史事件中,体现出来的秦国、赵国、燕国向北方的拓展,以及楚国向南方的经略。在秦、赵、燕三国向北方拓展的过程中,他们遇到了盘踞在北方的强大游牧部落实力,匈奴和东胡。

根据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李春梅的研究,在公元前367年左右,匈奴就已经拥有了二十万骑兵,其背后则是百万计的牧民。此时的匈奴帝国还远没有发展到后来那么强盛的实力,彼时的匈奴骑兵尚未装备马镫,甚至连弓箭箭头都有许多是骨制的。在战国时期的漠北草原,东胡与匈奴几乎同时兴盛,而且在一段时间里,东胡势头更胜一筹。不过,漠北草原的争霸战最终却以匈奴完胜,在某种程度上可说是秦、赵、燕三国一力促成的。

(秦、赵、燕三国与匈奴、东胡)

赵国南下受阻,与魏、韩、齐都有恶战,数战不利,于是率先进行了胡服骑射,进行了军事改革,兵锋北指,攻破了娄烦、临胡,占据了河套一带。赵国吸收了一批游牧民族的骑士补充到军队,还有很多游牧部落被驱赶到了匈奴,间接增强了匈奴人的势力。秦国攻破义渠,也产生了类似的后果,而且由于这些游牧部落与中原的接触更多,他们的加盟,使得匈奴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

在漠北草原东部的东胡部落,就没有那么幸运了。由于东胡部落直接与燕国接壤,时常侵扰燕国,燕人深恨之。可是燕国在战国七雄中,实力位居老末,长期以来只能被动防御。直到公元前311年燕昭王即位后才力图振作,几度北上南下,打的齐国几乎亡国,打的东胡北却1000余里。匈奴得到了秦、赵两国的“加强”,东胡却被燕国几番修理,两相比较之下,东胡逐渐步入了下降通道。

匈奴势力强盛之时,也对富饶的南方产生了兴趣,经常侵扰赵国边境。匈奴强大的实力,引起了赵国的忌惮,因此发生了赵国李牧北却匈奴的著名战事。匈奴因此北迁,十年内不敢再南下犯边,从此专心攻略漠北,将东胡的风头给打压了下去。

于此可见,虽然战国时期中原战争频繁,但是民风尚武,名将辈出,且七国之间格局大定,牵一发而动全身,很少发生灭国之战,因此各国都有余力来应付北方的威胁。在这段时期,虽然匈奴也逐渐完成了帝国的进化,但是中原各国的军事实力颇为强悍,匈奴人完全占不到优势。同时,秦国、赵国、燕国在北却匈奴、东胡后,都不约而同地就地筑城,这即是后世秦长城的基础。连绵不断的城墙,阻碍了游牧民族迁徙的通道,使得他们在天灾频发时无法到河套一带躲避,从而降低了游牧民族的经济实力以及抵抗灾害的能力。

(长城的功用在于阻断游牧迁徙通道)

战国七雄的战争打了200年,规模越打越大,逐渐发展成了灭国之战。自秦始皇派遣内史腾带着“城管大队”灭了韩国之后,秦国与赵国之间的灭国之战打了2年,秦国通过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打法,才最终灭了赵国。赵国面临亡国危机,边境军队悉数内调,边境空虚。匈奴人因此卷土重来,重新占据了河南地和河套平原。

秦朝建立后,匈奴人以河套平原为基地,频繁南下袭扰。秦始皇雄才大略,虽然天下初定,亟需休养生息,但是匈奴人占据日渐强大的实力,以及“亡秦者胡”的政治谶语,让秦始皇发动了规模庞大的北伐。蒙恬也堪为一代名将,在北地作战两年,将匈奴全部逐出了河套平原,并在大青山(呼和浩特)一带修筑长城。匈奴人在这一战中,损失很大,最后匈奴人干脆遁入漠北,远远地躲开了秦军攻击的锋芒。

秦始皇除了修筑长城之外,在沿着长城设置了44个县,修筑了为数不少的要塞,并且修建了从关中直达河套平原的“驰道”,一旦边疆有事,中央王朝的军队随时赴援。这是秦始皇时薄弱的国力所能做到的极限了,以点(要塞)、线(长城)、面(驰道)为主体打造的完善的防御体系,成为了匈奴不可逾越的屏障。如果不是秦朝灭亡的太过迅速,可能都不需要汉朝忍辱负重60年,秦始皇时期就能够解决了匈奴问题了。

公元前210年发生的秦末农民大起义,让还在建设中的国防工程“驰道”被迫无限期中止。由于边疆军人再度内调,兵无战心,边疆再度空虚,在匈奴人试探性的攻击下,再度易手。秦朝并没有恢复多少的元气,在接下来的四年的楚汉之争中,更是被消减的几乎没有了,中原大地更是打的民不聊生。有文献称,西汉初年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穷困的朝代。

在阴山南麓的控制力和人口军队的持续扩张相辅相成,很快打造出了一支强大的北方势力。汉高祖刘邦也希望能够像秦始皇一样建立驱逐匈奴的伟业,但是此时的匈奴已经彻底击败了东胡,其统治的地域广阔,从阿尔泰山到河西走廊,再到漠北草原,再到大兴安岭,根据不同的地势,分成了5大部落,其发展程度之强悍,中原王朝已经难以抵敌了。

(阴山两侧的山脉走势)

阴山以及阴山背后的河套平原,在战国、秦汉之际,几度易手,可见该地地缘,不管是对农耕还是对于游牧都是很要紧的所在。实际上,在以后的历朝历代,如北魏设置的六镇、唐朝的阴山之战等,都是围绕着阴山(河套平原)展开的国防工程及战争。

阴山的南北两坡差异巨大。北坡舒缓,慢慢倒向蒙古高原,即使是不善于登山的骑兵也可以在这样的地形上行走。而南坡与河套平原之间1000米左右的落差是断崖式下降的,登山非常危险。在阴山山脉这样的特殊地形中,北方草原民族对中原农耕民族的优势应是压倒性的:不仅登山相对方便,占据高地之后对对方动态的掌握也尽收眼底。对匈奴人重要的地方,也就是对中央王朝危险的地方。匈奴人一旦得以控制阴山南北两侧,对河套地区的控制力就会明显加强。一条窄窄的黄河并不能阻挡他们进一步南下的脚步,关中也就在他们的攻击范围之内了。以关中为首都的秦汉两朝,都想尽了办法维持住面对匈奴的防线。

在汉武帝时期,中央王朝经过几次北伐,不断把控制范围北扩之后,迅速修建了新的汉长城。这道长城沿用了秦代在大青山里修筑的城墙,并进一步往北有所推进,在匈奴人抵达最后防线之前留下了缓冲的余地。同时,汉武帝还同时夺下了河套地区和河西走廊,这让匈奴人彻底失去了在黄河以南建立根据地的可能,这让后世最终击破匈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汉人修筑的长城,让匈奴人南下的计划一再受挫。虽说中原王朝时有“长城无处不防无处不弱”的抱怨,但城墙对匈奴人造成的障碍更大。匈奴人赖以为生的畜牧业高度依赖天气条件,一旦天气变得干旱寒冷,就必须寻找类似河套平原这样的水草丰美之地度过灾年。有了长城以后,这个南北避险通道被堵死,大大降低了匈奴的抗灾能力。匈奴人自失去了阴山之后,就再也难以组织起南下的武装力量了。

(汉武帝时长城修到了呼和浩特)

实际上,匈奴最终失败,不止败于军事,而是接二连三的天灾,让匈奴部落遭到重大损失,汉朝趁机联合其他部落攻击大灾之后的匈奴,才最终灭亡了匈奴,逼迫他们一部南迁,融入到了汉民族;一部西迁,与西部的游牧融合成新的民族,沉寂了数百年后再度勃兴,在欧洲掀起了一场民族迁徙浪潮,间接促进了罗马帝国的灭亡。

在阴山山脉变得光秃秃之前,这里是匈奴人最爱的故地。阴山南麓湿润的气候、丰富的物产给了匈奴人求生避险的空间,他们也因此变得极为强盛,足以威胁早期的中央王朝。“匈奴失阴山后,过之未尝不哭也”,匈奴人也有过“黍离之悲”,亡国之痛。在失去了这块故地以后,匈奴便进入了一个不可逆转的下降通道,在蒙古高原上的存在感越来越弱,直到最终消失在历史的记载中。汉民族通过一道长城,将第一个游牧帝国送上了不归路之后,很快又迎来了另一个更为彪悍的游牧帝国——鲜卑帝国。


而知而行


不是匈奴不敢南下,而是匈奴没有能力南下,匈奴才是受害者。

匈奴人是夏桀的后裔,夏朝灭亡后迁徙到了阴山河套地区,后来逐渐与草原上各部落融合,形成了匈奴人。

匈奴人的生产生活方式还是定点迁徙,根据地在阴山地区,阴山南麓雨水充足,还延伸到河套平原,适合发展刀耕火种的种植业;阴山东段是植被稀疏的山林,适合发展采集狩猎;阴山的中段和西段散布着大小不等的山地草场,适合发展放养的畜牧业。有山就有河,有河就会分割出不同的地形,阴山地区的草地、平原、山林一样都不少。因为阴山北部是广阔的蒙古大草原,草原比起山林更为广阔,匈奴人的食物主要来源于放养畜牧。

每年的春天,冰雪融化,河流泛滥,在没有水利工程的定点迁徙阶段,河流边的河谷地带、平原都会遭水淹,刀耕火种以及捕鱼显然不适合。而春天又是万物生长的季节,很多动植物都在这个时候繁殖,如果这个时候采集渔猎,那等同于杀鸡取卵。于是,在草原上新草刚刚冒出尖牙时,匈奴人就会从阴山出发,驱赶着牛羊马匹北上,前往草原上各个迁徙点放养畜牧。

在西伯利亚寒流南下之前,蒙古草原上的青草萎靡不振,慢慢枯黄之时,而河套平原上的水退去时,匈奴人会分批南下,在河套平原上刀耕火种。直到晚秋,匈奴人会收粮入库,收牧入圈,然后去山林里采集渔猎,以度过漫长的晚秋、冬天、初春寒冷的季节。

除了匈奴人、焉支山、杭爱山、阿尔泰山、大兴安岭的部落都会出发前往蒙古大草原放养畜牧。为了争夺蒙古大草原,匈奴人对其它部落发动了战争,夺取了整个蒙古大草原以及各个山区,形成了强大的匈奴部落联盟。因为阴山、焉支山、杭爱山、阿尔泰山、大兴安岭等山区位置不同,又没有连在一起。匈奴人便以山区位置不同分为五个大部落,再以各山区山头的不同分为众多的氏族部落。

所以说,匈奴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决定了匈奴人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入侵中原。中原各国此时正在从河流定居时代向大陆扩张时代迈进,铁制工具的普及,使得人类有了改造利用,开发大河流域之外土地的能力。

由此,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向匈奴人开战了,夺取了匈奴人的根据地阴山河套地区。匈奴人的根据地被夺,随后走向衰弱以往征服的各部落分裂,匈奴人退守草原之中的杭爱山,生活困顿。

落后就要挨打,这在每个时代都是一样,匈奴人挨打了,开始学习中原。秦国灭掉赵国之时,又夺回了故土。秦国统一后又驱赶了匈奴人,歼灭匈奴大军三十万余,匈奴大部分人口被灭,又退回了杭爱山。

秦汉易代之时,匈奴人再次夺回故土。并通过学习中原文化技术,开发阴山河套地区。同时又夺取了河西走廊,开发了焉支山一带,由此走向了强大。而汉朝初立,人口稀少,力量较弱,夺取阴山失败。

直到休养生息了六十年,汉朝的国力才强盛起来。随后对外扩张,汉人与匈奴人围绕着阴山展开了长达百年的战争。匈奴人战败,失去了阴山河套地区,在阴山河套地区以及河西走廊焉支山地区定居的匈奴人不愿意在离开故土,于是臣服了汉朝,匈奴人分裂为南北匈奴。南匈奴随后被汉朝彻底同化,成为了汉人,消失在历史的烟云中。

北匈奴在汉朝的接连打击下,先后失去了杭爱山,阿尔泰山,匈奴人采集渔猎以及刀耕火种的地带被夺,仅仅依靠放养畜牧很难维持生存。寒冷季节没有食物来源的匈奴人只能西迁。至于匈奴人是不是后来灭亡罗马帝国的匈人,说不清楚。匈奴人远离故土,消失了却是真实存在的。

落后就要挨打,还会亡国灭种,从匈奴人的历史就知道。故土被夺了,想要夺回故土,还被视为犯边。只能说匈奴人好可怜!


青青说文明史


游牧民族对农耕文明的侵扰是天性,而蒙古高原上的游牧民族大规模南侵主要有两个原因:遭遇大白灾(雪灾)等自然灾害,不得不向温暖的南方抢夺必要的生存物资;分散的部落被统一成强大的联盟,有意愿和实力向南侵略。

战国末直到汉初,匈奴一开始在蒙古高原并不占多大优势,同时存在的还有强大的东胡、楼烦等部。中原群雄争霸之时,战争艺术发展到一个高峰,而在马蹬发明之前,游牧骑兵对步、车兵的优势远没有后世那么大。在连续遭到李牧、蒙恬等名将的沉重打击下,匈奴自顾尚且不遐,更没有余力南侵。

汉朝建立的同时,冒顿也统一了草原各部,中原政权第一次面对如此强大的对手,而自身的力量在长期混战后损失巨大。刘邦御驾亲征明显是低估了匈奴的实力,加之他带的更多是谋臣,而不是悍将,导致了"白登之围"!随后汉朝被迫以和亲等比较屈辱的方式维持了汉、匈间几十年的和平,直到刘彻这个猛人在几代积累准备的基础上,全面反击,打得匈奴人悲叹"失我祁连山……",彻底奠定了汉民族在东亚大陆的霸权。


太阳王01


秦朝统一中国时期,匈奴并不是草原上最强的游牧民族,当时统治蒙古高原的是东胡,东胡人还抢了冒顿单于的小妾爱马,匈奴人依然不敢跟他们呛声。而匈奴冒顿单于在秦朝统一中国的时候还是一个孩子,这足以推算出当时匈奴的实力怎么一个衰弱。

匈奴之所以会衰弱主要是两个原因引起的。一个是发生于公元前244年时候,当时的李牧率领赵军围歼了匈奴单于的10万骑兵,这是当时匈奴人的全部主力部队,使得匈奴人元气大伤。匈奴在这次战役后向北逃窜,从此失去了对蒙古草原的控制权,盘踞在辽东的东胡人开始趁机崛起,并开始染指蒙古高原。

匈奴的第二次衰弱是在秦始皇时期,当时的匈奴趁着秦军灭赵灭燕趁机南进到河南地区。可是不久之后,秦始皇派蒙恬北击匈奴,在黄河以南堵住了匈奴的撤离部众,这时候秦军斩杀了大约30万的匈奴人。整个匈奴只剩下人口不足百万,军队不足五万,这使得匈奴彻底失去了跟东胡的竞争能力。

而后,匈奴人一直在跟东胡人撕逼,两强互相牵制导致其攻击力减弱,这个时候的东胡跟匈奴都没有能力南侵。


优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