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七律诗很难写,对此你怎么看?这首写得如何?

夏夜流萤伴虫鸣


问题:有人说七律诗很难写,对此你怎么看?这首写得如何?

《秋夜》

玉蟾清影满东郊,隐隐农耕声未消。露湿寒蛩鸣底处,斗移霜汉入诗瓢。

长堪闲酌人聊赖,无以生为日易逃。忽忆龙都湖畔景,芦花几度舞回飙。


前言

七言律诗是检验旧体诗水平的试金石,近体诗入门时,先学绝句,后学五七律,五七言律诗学通了,填词也就不难了。

相对五律来说,七律每句多了两个字,容量更大,句法变化更多。

多于八句的近体诗叫做排律,因为篇幅长,显得格律束缚下的雕琢痕迹更浓所以佳作相对较少。

一、题主秋夜简析

玉蟾清影满东郊,隐隐农耕声未消。露湿寒蛩鸣底处,斗移霜汉入诗瓢。
长堪闲酌人聊赖,无以生为日易逃。忽忆龙都湖畔景,芦花几度舞回飙。

1、第一联

第一句点出了“夜”,没有点破“秋”,第二句的农耕可能是春耕,不是秋收, 这样就把任务留给了第二联。

2、第二联

寒蛩点破秋意,为了不显单薄,对句用了“霜汉”,霜这个字不稳,和汉的组合生硬,古人作品中似乎没有见过。

如果第一联破题有了“秋”的话,第二联用银汉、河汉、霄汉等就无所谓了。第三联

3、第三联

第二联写景,第三联抒情,是律诗的惯用手法,出句意思是百无聊懒中把饮酒作为一种寄托,对句见学问,用了道德经的成语,以无为自然之法养生,才是真正贵生之计。不要太在意反而更洒脱,在一种无欲无求的生活中看着时光渐渐流逝。

4、第四联

全诗写景收尾。出句忽忆龙都湖畔景,可能是作者自己对过往的生活的感悟,外人不得知也。末句芦花有时秋之意象。

二、格律简析

玉蟾清影满东郊
隐隐农耕声未消【消:二萧】
露湿寒蛩鸣底处
斗移霜汉入诗瓢【瓢:二萧】
长堪闲酌人聊赖
无以生为日易逃【逃:四豪】
忽忆龙都湖畔景
芦花几度舞回飙【飙:二萧】

黏连、平仄都无误,入声字酌、湿用的准,唯有第六句落韵:【逃:四豪】 。

第二联的对仗其实不难,难得是第三联, 用道德经的成语“无以生为”入诗联不易,上联“长堪闲酌人聊赖”也很工整,如果上联四个字也用典就更厉害了。

结束语

作者虽然落韵,但是能看出受过严谨的训练,有相当的功力和学问,值得大家学习。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玉蟾清影满东郊,

隐隐农耕声未消。

露湿寒蛩鸣底处,

斗移霜汉入诗瓢。

长堪闲酌人聊赖,

无以生为月易逃。

忽忆龙都湖畔景,

芦花几度舞回飙。

第一,这不是七律,应该是两首七绝,押新韵。

如果定为七绝,则粘连无误。

第二,如果作七律,不论新旧韵与否,三四句互对,五六句再对,方不误七律之期。

是的,一首标准的七律,如果求全责备,必须有以下数点。

1.每句七字,共八句,总成56字。

2.平仄粘连无误。

所谓平仄,即以汉语拼音一二声(阴平阳平)为平,三四声(上去入)为仄。如:非常美丽,这就是一二三四声,前二为平后二仄。

3.粘连。

粘连是七律的一个重要知识。失粘则不成立。

所谓粘,在起兴二句以后,第三句必须与二句相粘,不必同韵,(因三句不用韵)第五句又必须与四句相粘,第七句亦粘前句如然。虽说有些复杂,然知平仄则一窍通万窍通。

4.对仗。

七律要求三四句对仗,五六句又对仗。这是规则,不成则不成七律。

5.七律无论平起仄起,第二句必须用韵。如果新韵,要求不大严格,如果平水韵,首句出韵,而四六八句韵不能出。

七律有如此多的讲究,照说限制人们思维发挥,但如果文字储备充足,古文知识丰裕,在表达某些情怀申诉上,诗人却应付裕余。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它好像是一个文字游戏,但一旦赋与深刻的内容,就成了一个艺术品。

以唐代几首有名的七律作例。

唐.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嘯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平水十灰

鬓,鬓角仄声。

此系仄起仄收首句入韵。

唐.杜甫.宿府

清秋幕府井梧寒,

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

中庭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断,

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

強移栖息一枝安。

平水十四寒

看,遥看瀑布掛前川,平声。

此系平起平收首句入韵。

所例恒多,不胜枚举。惟熟读入耳入心则熟能生巧。


葡萄爷爷1


我也来鉴赏一下这两首诗,再此先告声得罪了。

由于前人多评论了格律用韵,而我本人对于格律用韵也不甚敏感,就主要从文笔诗意方面鉴赏吧!

玉蟾清影满东郊,

隐隐农耕声未消。

露湿寒蛩鸣底处,

斗移霜汉入诗瓢。

这首诗,整体表意还是比较完整,生活气与诗意并存,在情景和意境方面尚可。

缺点呢主要是在遣词上面有些许生涩,尤其第三四联显得略微臃肿,缺乏灵气,最后一个词“诗瓢”显然属于“自造”,恐怕是为了押韵吧!

个人很不建议在古诗词创作中去自造词,因为你的百琢千磨对自己来说有一个心路历程,可能觉得满意。而对于欣赏者来说往往会十分突兀,显得晦涩拙稚。

长堪闲酌人聊赖,

无以生为月易逃。

忽忆龙都湖畔景,

芦花几度舞回飙

这首诗同样在用词上有较大缺陷,第二第四句都显得略微尴尬,虽然您的诗情能让人了然,只是在组合和遣词方面还需历练。

“月易逃”应该是说岁月匆匆,但在这里仍然显得晦涩,可以再加琢磨。

个人非常理解在得到一个自认为好的词句时会非常激动,甚至狂喜。但是我们一定得把它安排在更适合的诗,更恰当的句子里。

如果用的好,让月去逃还是很不错的。

“飙”这个字本身很有画面感,但在这里略微有些过头。或许诗人想表达的是当年的岁月峥嵘,但也还是有点“破”了诗意。哪怕是用最简单的“舞飘飘”可能都会更和谐一点。

我个人认为,在做诗填词的过程中,应该是以通畅为最基础的要求,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去研习技法,包括格律。

如果作诗首先去寻求外在,一般来说才思必然被打扰限制。

得一妙句比得一工句价值大的多!

也希望您坚持自己的才思,情怀。生活就是最美的诗篇!


糖豆儿爱手工


这首诗为“平起平收”式七律,如果用《平水韵》衡量则用韵和格律错处太多,无奈,现在只能“从宽”用《中华新韵》来衡量。通过比较和分析,我得出的大致意见如下:

一,其颔联出句文字为“露湿寒蛩鸣底处”,应该的平仄原为“仄仄平平平仄仄”,而实际的平仄却为“仄平平平平仄仄”,在本句二、四位置上的字均为平声字,这就是大家熟知的错误——“失替”,所以此句已经出律了。

二,其颈联出句文字为“长堪闲酌人聊赖”,应该的原平仄为“平平仄仄平平仄”,但实际的平仄却为“平平平平平平仄”。这样一来,这颈联出句的二、四、六字均“失替”不说,原本应该和颔联对句相同位置的字相粘的,但现在却基本全“失粘”了,所以此句属于严重出律。

再则,按照七律诗的写作要求,中间两联是必须做到“对仗”的。可是我们从此诗中,基本没有看到词性相同、词意相反的对仗句子,也就是说: 作者在写诗的时候,还没有对于律诗特有的对仗方面的概念和意识。所以从此诗的颔联和颈联写作上,都看不到对仗技巧运用的痕迹,从而违反了律诗写作的相关规定,所以这也是导致此诗写作失败的因素之一。

从我上述的文字看,这首七律第一:用新韵写诗却没有注明“新韵”两字,这是第一个缺陷;第二,颔联出句出律;第三,颈联出句严重出律。第四,本诗虽然号称律诗,但是律诗特有的中间两联没有做到对仗。综上所述: 我认为这首诗的写作在形式上已经失败,咱们就没有必要再深入讨论和考察它的艺术效果,或者作品表现的思想内容了。

为了使大家更明析地看出该诗作存在的问题,下面特附上此诗用《平水韵》检测的结果截图,以供大家对照和比较。通过对照,大家可以看到: 这首诗如果用《平水韵》来衡量的话,那结果就实在令人不忍卒读了。



疏影401



此诗声格无病,平仄合。首句入韵,全诗着韵五处,〔郊〕属下平三肴,〔逃〕属下平四豪,其余三韵属下平二萧。应该是用的中华新韵,入七律。

诗写得不错,形体齐整,章法讲究,谙诗家语,应出自旧体诗学三年以上的诗友之手。若论诗功,置之今日网络诗坛,属中上游水平。



也不尽善。不才,试举瑕几处:

①四句『霜汉』一词无出处,属杜撰。有霜河,星汉,霜汉未尝闻。

②颔联工,而颈联稍逊。五句『长堪闲酌人聊赖』堪、人二字可再斟酌,可用,但牵强不润。

③尾句转结不错,飚字生动,但舞回飚三字齐用,显赘,尤以『回』字减色。

④三四两句虽工,但显小气了,入诗瓢很个性,但此处是废话,无真情,凑字耳。


抱庸詩書


对有大学文化的人来说,写一首律简单,但写好很难!


国画家网


七律~再游织金洞

织金洞景真胜境,

旷阔空宽让人迷。

深远犹如无底洞,

高低愰似地与天。

沟洼矮凼空寂寂,

秀柱奇峰俊翩翩。

万亿之年石钟乳,

重复观尝也觉鲜。

七律~黄果树大瀑布观感

水帘百丈起雷震,

白浪千圈生雾云。

细雨濛濛飘水面,

凉风阵阵伴人群。

谷空可载妙音满,

滩险未将拍客惊。

大圣怎知身后事,

水帘洞内无儿孙。


老实185501065


此诗从内容上看,起承还好,转合差些,导致诗味不够浓。从形式上看,中间两联对仗不工,且整首诗用韵较乱,不知道用的是新韵还是平水韵。




诗词客今夕何夕


《春末夏初》即诗律诗一首(平水韵)

春分过后雪寒稀,

换过毛衫着薄衣。

艳李桃红花烂漫,

青杨柳绿草芳菲。

牛毛细雨成天下,

翅蝶黄花整日飞。

又是清明肠断日,

寒光霁色携同归。


独步1151271383


吟诗

闲居得失红尘外

把卷吟哦陋室中

潮水春江悲古月

草堂茅屋恨秋风

庶黎家国忧思远

边塞田园韵味丰

碌碌余生何所愿

诗书常伴白头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