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本長崎廣島被核爆了還能住人?難道是假核彈?

清閒老衲


又是一個陰謀論,覺得核爆之後的環境就應該是寸草不生、一片荒蕪的,而遭受過核打擊的廣島和長崎兩個城市在今天竟然恢復的那麼好,所以就肯定沒有遭到核打擊,然後就推導出美國當時往那裡扔的兩顆原子彈是假的。真是服了,真是地攤文學害死人啊,其實哪裡來那麼陰謀論啊,以前見過說“阿波羅登月”是假的,現在又看到“廣島、長崎的原子彈事件”也是假的!


其實我們對於核武器的恐怖印象,更多的是來源於二戰末期至冷戰期間對於核武器的各種相關文學宣傳,這種消息來源其實有著不少藝術加工的成分,畢竟當時那個國際環境就是這樣,籠罩在一片“搞不好就核戰爭了”的陰影之下,而核武器真正被用於實戰打擊一個城市的例子其實就只有1945年那兩次,所以,核武器被用於實戰後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從廣島和長崎兩個城市就能大概看出來,這個就已經是最好的實例了,不然,你見過核武器還在其他城市被使用過麼?

為什麼廣島和長崎核打擊後會恢復的那麼快?首先,當時的原子彈裡面的核裝藥只有幾十千克,比如轟炸廣島的原子彈裡面的濃縮鈾只有60kg,再加上由於技術不成熟,對核裝藥的利用率很低,所以,實際上參與反應的濃縮鈾可能只有幾千克,爆炸當量為1.5萬噸TNT,大部分濃縮鈾是直接被“天女散花”般不知道炸到哪裡去了,還有就是當時的引爆方式是空爆,這種爆炸方式對環境造成的放射性沾染對於觸地核爆來說是非常低的,就算是瞬間的放射性輻射(產生的各種輻射煙塵),在48小時後其輻射強度也已經降到一個很低的程度了,“黑雨”裡的放射性沉降,裡面的主要放射性物質銫-137的半衰期也只有30年。

小當量核武器對環境的影響並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大,大家覺得核輻射無孔不入、可怕至極,除了來自一些誇張的宣傳以外,就是被核電站洩漏造成的可怕後果影響到了,核洩漏跟核爆炸造成的輻射影響完全是不同等級的,因為核電站洩漏後,裡面的放射性物質是以噸來計算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洩漏的核武器據說超過了8噸),並且這種放射性物質直接是未參與反應的鈾-235或者是一些核廢料,直接影響一大片區域,並且並不容易被稀釋、擴散,所以,核電站洩漏後對環境的影響幾乎是永久的。不過,就算是切爾諾貝利,只要不是核心汙染地帶,邊緣地區的輻射影響在今天也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大了!


哨兵ZH


位於瀨戶內海的大久野島,對沒有來過日本的朋友來說,聽上去可能有些陌生,但是你一定知道日本有一座出了有名的“兔子島”,這座面積近4平方公里的小島上,一共生活著約700只可愛的小兔子,一眼望去可謂漫山遍野啊!近幾年也成為了許多網紅和遊客必去打卡的地方!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就在幾十年前,這裡曾被稱作“毒氣島”。

大久野島位於瀨戶內海中段、廣島南面海域。

在廣島“核彈之災”廣為人知的今天,很少有人記得這座同在廣島縣的島嶼,過去曾設有舊日本軍的大型毒氣製造廠。這段“毒氣歷史”如今已經鮮有人知,而大久野島的住民們正致力於記載並傳播這段歷史。

“地圖上看不到的島嶼”

從竹原市的忠海港乘坐渡船,只需15分鐘即可到達大久野島。離岸時,船內總會響起“下一站是‘兔島’,大久野島”的播音。

根據竹原市產業振興課統計,2013年遊客總量為12萬5千人,而2017年急劇增長到了40萬7千人。近年外國遊客越來越多,在船上可以聽到英語、中文、韓語等各國語言。

大家來此島的目的只有一個——兔子。一下船,兔子便會立刻靠近過來,遊客可以拿著生菜或胡蘿蔔來喂飼兔子,度過快樂時光。

和兔子們玩耍的外國遊客。

很難想象,這“兔子的樂園”曾經竟是“毒氣島”。1929年,大久野島全域歸舊日本陸軍管理。舊日本陸軍在當地進行毒氣製造兩年後,建立了“東京第二陸軍造兵廠忠海製造所”,1945年日本戰敗,這座島才終於結束了毒氣的製造。

由於毒氣工場涉及軍事機密,當時由日本陸軍發行的地圖上大久野島一帶被繪製成空白。因此大久野島也因此被稱作“地圖上看不到的島嶼”。製造毒氣這一史實,直到1980年才在社會上流傳開來。

“大日本帝國陸地測量部”1938年發行的地圖。右上角大久野島所在的地方被繪製成空白。

“來島的人都患病了”

住在廣島縣三原市,現年92歲的藤本安馬曾親身進行過毒氣製造。1941年,15歲的藤本作為研修工來到島上,當時被告知是參與制作乙醇等的工程。然而他並不知道,乙醇是“路易斯氣”的原料,而“路易斯氣”是戰爭中常用的化學武器。

“到達棧橋的一瞬間,就會聞到奇怪的味道……強烈的酸性和鹼性氣味,不捏著鼻子都不想行。憑直覺就知道這不是普通的化學工廠。”雖然藤本的聲音已經變得沙啞,但記憶卻沒有變得模糊。

藤本安馬展示出15歲時的照片。“我死了之後就沒有可以證明毒氣的人了”。

專門研究毒氣問題的教授吉見義明通過研究表明,藤本開始在島上工作的那一年,正是毒氣生產量最大的時期,一年能達到1500噸的生產量。

曾在大久野島上被使用的防毒面具。

同住在三原市的岡田黎子也曾擔任搬運毒氣原料的工作。據她所說,在當時的日本,到了一定年齡的孩子都要去軍需工廠義務勞動。“我因為毒氣得了慢性支氣管炎,當時來島的人們應該都患病了吧。”

身為美術教師的岡田畫下了曾經搬運毒氣原料的情景。

黑暗歷史的講述者

如今,大久野島已經被清理乾淨,不過它還保留著彈藥庫等歷史遺蹟,以及一座毒氣博物館。

彈藥庫遺蹟。曾被用作化學武器的放置場所。

一開始,毒氣博物館只用來解說展品和敘述住民們自己的經歷。1996年,一封中國研究者來信讓他們意識到了不足,信中寫道:“在中國,現在還有因日本軍化學武器而遭受著後遺症之痛苦的人們”。來參觀的人也說道:“怎麼只有受害的經歷呀!”。聽取不滿的意見後,博物館開始了真正的改變。

於是,除了當地島民被害的體驗,當年殘害中國的歷史也加入進來。如果現在再去毒氣博物館,可以看到展示品中增加了許多關於侵害中國的資料和照片。

博物館中展示的舊日本軍文書。文中命令在中國山西省使用毒氣。

已經73歲的山內正之在竹原市土生土長,曾擔任高中的社會學老師。2004年辭職後,便作為“毒氣島研究所”成員,參加到為觀光者導遊與演講會等活動中。這些活動均為志願服務,光是導遊這類活動山內就參與了1千多次。山內表示:“這些活動對我很有意義,會一直繼續下去。孩子們一定會以某種形式將歷史傳播出去的,一定會影響到更多的人……”

山內對觀光客激動地講解著。

然而,改革之路並不是一帆風順,這種運營方針曾一度遭到行政官員的強烈反對。但是,像山內這樣的島民們還在繼續講述著小島的歷史,講述著那些不該被遺忘的歷史。


看日本


回到歷史記錄中,1945年,美國在日本投下TNT20噸的原子彈,造成長崎廣島這兩個城市中心頓時變為廢墟,日本政府迅速撤出民眾並封鎖這兩個城市爆炸範圍,爆炸十公里地區半個或者一個世紀附近不能種植,又不能存活。


但是據外媒消息報道,這兩個城市正在重建當中,只是當年爆炸中心區域還是封閉,專家還在處理當中。

其實當年原子彈爆炸並非像電視劇的驚人威力,事實有待進一步觀察。


當時的原子彈是美國也是世界第一次研究出來的成果,威力和現在的不能比,二十噸重的原子彈裝藥量才接近一噸,恐怕是沒有電視劇那種威力,存活下來的人們也沒有真正知道殺傷力範圍,只看到爆炸火雲,很多都是通過衛星圖片而來。

長崎廣島這兩個城市又比較靠海,常年吹海風,把核汙染物吹向海洋,減輕危害程度,同時過去了七十多年的變化,汙染遠比當時好得多。

原子彈爆炸會形成蘑菇雲,同時也把部分放射物帶到上空,並不是所以的都會散落在附近,隨著風向以及雲層飄動,向四周稀疏散開,又一次減少核輻射汙染物聚集。

當輻射量降低到一定程度時,對人的危害就會很低,但同時,核輻射誘發病因很慢,十幾年或者很久才會發現,也是需要注意的。


國際先鋒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39fe00050d6a9061d3b5\

喵米創意秀場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不過長崎廣島爆炸的那兩顆空爆核彈至少是比較乾淨的,造成的汙染肯定比福島核電站洩漏來的小。

核武器的放射性汙染程度取決於核武種類以及起爆高度。起爆高度越低,那麼留在土壤中的輻射塵埃就越多。反之亦然。

而核武器根據分類分為三代:

第一代為裂變原理的原子彈,而第一代又分為汙染較重的槍式核彈頭與汙染較輕的內爆式核彈頭。廣島那顆小男孩就是槍式核彈頭。長崎的胖子則是內爆式核彈頭。

第二代為聚變原理的氫彈,以原子彈為引信。

第三代為中子彈,殘留汙染少。

實際上核武器造成的環境汙染跟使用方法有很大的關係。現今人們對於核武器破壞力的誇張認知主要來源於冷戰時期的宣傳與藝術作品。

空爆核彈雖然汙染較小,但是起爆瞬間的殺傷半徑更大。

所以往往對於城市這樣缺乏防護的軟目標,普遍的看法是採用空爆核彈。

值得一提的是,對於W88核彈頭這種45萬噸當量的核彈,如果選擇最佳空爆高度以獲得最大殺傷半徑,那麼因為高度太高無法造成放射性汙染。

長崎和廣島的核彈起爆高度都是580米的空中。實際上,在這兩座城市,核爆僅僅過去兩週以後,輻射就衰減到了對人無害的程度。

一方面是因為空爆的核彈相對乾淨,另一方面是因為兩座城市均處於沿海地區,處於季風氣候,輻射落塵很快就被季風帶走了。也就並不存在能不能住人的問題了。

另外,如今哪怕是核試驗,也極少數有采取地爆的。

實際上,核汙染最為嚴重的除了切爾諾貝利就是福島核電站。而福島核電站核洩漏如此嚴重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日本政府救災不利,隱瞞實際災情。


白虎堂


那是因為日本國土面積太小,人口眾多,雖然廣島長崎受到核爆受到汙染,但還是無奈人口太多,日本政府在受汙染的地區簡簡單單的做了一些清理工作後,就向日本民眾宣傳美國的原子彈沒有什麼了不起,政府已經做了完善的清理工作,現在住人已經不成問題。日本的民眾由於都受到日本天皇的欺騙,聽信了日本天皇的鬼話,所以都聽從了日本政府的安排,不斷的返回廣島長崎重建家園。現在廣島長崎的民眾還在不斷受到核幅射的影響,癌病發病率在日本是比較高的。就如現在的日本福島核電站因海嘯爆炸造成的影響一樣,才過了幾年?日本政府就欺騙日本民眾一樣,說什麼現在的核幅射已下降到可以返回家園的假話。


老遲84926257


原子彈的殺傷力來自四個方面:衝擊波、光輻射、在核爆炸過程中產生的放射性輻射、核爆形成的放射性物質的核輻射。前三項在核爆過程中就過去了。只有第四項會產生 很久的影響。核裂變形成的放射性物質大部分半衰期較短,數年後影響就很弱了。少量裂變直接形成的裂變物質半衰期可長達100年之久,但隨著風雨的沖刷也會被帶走。美國投向日本廣島那枚原子彈爆炸後大約形成數十公斤裂變放射性物質,其大部分隨風飄走了,或被水雨水沖刷走了。剩下的的小部分飄撒在廣島附近數100平方公里的面積上。每平方公里的輻射物約0、001克。這點輻射量不至於人病,更不會至於人死。所以日本廣島長崎核爆炸後仍可居住。非假核彈。廣島核爆後得放射性疾病的主要是爆炸瞬間接受到大劑量輻射,或吸收到大量放射性塵埃造成的。世界著名的切爾諾貝利核事故有數十噸高輻射放射性物質散發到土壤和水體中,比廣島原子彈爆炸恐怖得多。事故發生地幾十公里的居民搬遷,當地農產品也認為不能食用。但後來居民因在外地謀生不容易而擅自返回故土以耕種為生,至今這裡生活的人們安然無恙。可見人類對放射性物質的抵抗力和適應能力是很強的。


冬花14


1945年之後日本的敗局已定,但是深受軍國主義影響的日本還想要利用本土來進行垂死掙扎,而美國為了儘可能減少軍人們的傷亡,於是美國總統杜魯門就簽訂了原子彈對日本的轟炸命令。於是美國就選定了東京、京都、廣島、長崎等城市作為原子彈的投擲目標,7月28號日本拒絕接受投降,而美國就在8月6日和9日相繼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擲了原子彈。

當廣島和長崎受到轟炸之後,造成了成千上萬人雙目失明,而受到放射雨的人也會在20年中緩慢的走向死亡,在原子彈中心一點的提防,一剎那之間所有東西全部燒燬,而長崎被轟炸之後當日就死亡了6萬多人,而廣島當日死了8萬多人,失蹤和受傷的高達5萬人,全市建築7.6 萬幢建築物全被毀壞的有 4.8 萬幢,嚴重毀壞的有 2.2 萬幢。

而當日本受到轟炸之後,美日兩國幾乎同時宣佈廣島和長崎在長達一百年內不能居住人,數十年寸草不生。但是打臉的是從日本受到轟炸到現在也沒到100年,而心中廣島和長崎儼然也是一個繁華的都市。原子彈是真的不會假,原子彈的威力也是親眼所見,為什麼日本能那麼快的重建這兩個城市,我們來看看原因,就是樓下的這個人投擲的原子彈,致敬。

第一就是原子彈是在空中爆炸的,而其威力也大部分針對的是空中目標。而日本又是一個沿海島嶼,而四處吹來的海風也能稀釋原子彈遺留下來的危害,所以一度汙染了周圍的環境。第二就是原子彈當時剛研製出來沒多久,能響就已經很不錯了,當時很多人還對原子彈保持著懷疑態度,所以當時的原子彈威力遠不如今。

第三就是大國博弈,當時的美國投擲原子彈不單單是逼迫日本投降,而且很大的因素也是遏制蘇聯,所以美國投擲的原子彈美國一定會盡力的宣傳威力,以便可以威脅和震懾一些對手,從而證明美國軍事實力的強盛。與此同時日本在失敗之後無法償還鉅額賠款,於是日本為了得到國際社會的同情,為了更大程度的得到國際援助,為了減少日本的戰爭賠款,所以日本也就這樣做了,這就是美日之間都知道但是都不說破的最主要原因。


江郎說史


首先大家要知道核武器爆炸和核電站洩漏完全是兩個概念,一個是一次性傷害大,一個是後續傷害大。核裂變形成的放射性物質大部分半衰期較短,數年後影響就很弱了,但對人體的傷害還是植入性的,所以那時人生病非常普遍。

另外i,少量裂變直接形成的裂變物質半衰期可長達100年之久,但隨著風雨的沖刷也會被帶走,日本當時有一部非常有名的電影叫《黑雨》大家也可以看看,這是核武器使用後帶來的直接變化,但也從側面反應雨水會有一定的清洗作用。


喬春雨每天一個故事


提問者缺乏基本科學常識。任何原子輻射都有半衰期的,不會象永動機一樣永遠輻射下去。而原子彈氫彈以儘可能短時釋放盡可能多的核能量為訴求,爆炸後殘留輻射的半衰期短,也就是持續時間短。而核電站運行的的受控核反應要求長期持續可控地釋放核能量,一旦失控後其爆炸威力不如原子彈,但殘留的核輻射物質半衰期極長,可達數千年以上,對環境的長期破壞遠超過核武器爆炸。現代恐怖分子有使用低爆炸烈度高輻射殘留的“髒彈”來攻擊特定社會的想法,其依據就是利用這個原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