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駕”的危險堪比“酒駕”!這些藥吃後別開車!

“藥駕”的危險堪比“酒駕”!這些藥吃後別開車!

酒駕的危害眾所周知,現在小夥伴們基本能做到“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

但你以為這樣就行了嗎?其實,吃了某些藥後也不能開車,否則會和酒駕一樣危險。

“藥駕”的危險堪比“酒駕”!這些藥吃後別開車!


所謂“藥駕”,就是指駕駛人員服用了影響安全駕駛行為的藥後仍然駕駛的行為。由於這些藥物服用之後可能產生嗜睡、睏倦、注意力分散、頭暈、耳鳴、視物不清、反應遲鈍等不良反應,很容易釀成事故。


含有“乙醇”的藥物


服用含有乙醇的藥物同樣可以使血液中乙醇含量超標!

即使達不到“醉酒”標準也有“被酒駕”的危險!

乙醇是藥物製劑工藝中常用的輔料或溶劑,許多藥物在生產過程中需要添加乙醇才能保證藥物達到使用要求,不同藥物中乙醇的含量也不盡相同。

口服藥物

如藿香正氣水、十滴水、複方甘草口服溶液、環孢素口服溶液、左卡尼汀口服溶液、地高辛口服溶液等等。其中藿香正氣水的乙醇含量達到了40%~50%。很多治療及保健的藥酒乙醇含量都非常高,如舒筋活絡酒,乙醇含量為50%~57%。

注射藥物

如氫化潑尼松注射液(含50%乙醇、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尼莫地平注射液、硝酸甘油注射液、地西泮注射液、多西他賽注射液、紫杉醇注射液(含無水乙醇)等等。

除口服藥物、注射藥物外,還有很多噴/氣霧劑、外用搽劑(如酊劑)甚至是食物、飲品、漱口水中都含有乙醇,我們同樣需要注意。

為了保證安全,建議在使用涉及“乙醇”的藥物後儘量不要駕車。

選擇及購買藥物時,儘可能選用不含有乙醇成分的藥物,比如現有一些廠家生產的藿香正氣水已不含乙醇。

同時在使用藥物時,應仔細閱讀藥物說明書,查看該藥物是否含有乙醇及注意事項。

如果在藥品的說明書中明確寫道含有乙醇或輔料含有乙醇成分,服用說明、注意事項中表明含有乙醇,那麼服用該藥物後駕駛機動車,就有可能存在法律意義上的“酒駕”風險。

如藿香正氣水在其說明書中就明確提到:服藥後不得駕駛飛機、車、船,從事高空作業、機械作業、精密儀器等。

這六類藥開車前不要吃

抗組胺類藥,此類藥物包括撲爾敏、賽庚啶、苯海拉明等。服用後可抑制大腦皮層興奮度,有明顯嗜睡、睏倦等不良反應。常用感冒藥、抗過敏藥和止咳藥當中,基本都含有抗組胺類藥物。很多人都有吃了感冒藥之後昏昏欲睡的經歷,就是因為複方氨酚黃那敏、維C銀翹片、感冒清、速效感冒膠囊、複方氨酚烷胺等感冒藥,也含有撲爾敏等抗組胺藥成分。藥物生效後,服用者會出現睏倦、嗜睡等現象,對於跑長途的司機來說很危險。

抗抑鬱、焦慮類藥,此類藥物包括卡馬西平、丙咪嗪、多慮平等。這類藥物直接作用於大腦皮層興奮中樞。服用這些藥,大多會有明顯嗜睡、眩暈、頭昏、乏力等不良反應,影響患者的注意力和判斷力。

解熱鎮痛藥,此類藥物包括布洛芬、阿司匹林、非那西丁、氨基比林等。有些人服用後會出現頭暈、睏倦、聽力減退、大量出汗甚至虛脫等不良反應。

鎮靜催眠藥,此類藥物包括安定、佐匹克隆、苯巴比妥等。鎮靜安眠藥通過對中樞神經的抑制,來誘導睡眠,還會造成肌肉抽動、手指震顫等現象。

抗高血壓藥和降糖藥,抗高血壓藥如利血平、可樂定、優降寧等,服用後會出現頭痛、眩暈和嗜睡等;降糖藥如優降糖、達美康等,能引起疲倦、頭暈等不適。這兩類藥服用期間還可能造成突發性低血壓和低血糖,使人短時間喪失意識。

抗心絞痛藥,此類藥物包括硝酸甘油、硝酸異山梨酯等。這類藥有擴張血管的效果,會導致頭痛,精神難以集中。

溫馨提示

★建議司機朋友,看病時首先要主動向醫生表明——“我需要開車”,請醫生避免使用會對駕駛產生不良影響的藥物。

★若必須在駕駛前服藥,可選擇替代藥物。

★普通的感冒,最好選中成藥,或者選不含抗組胺藥成份的藥。

★司機在服藥時應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或商品標籤,部分藥品在說明書上標有“服用該藥物期間請勿開車”的提示語。

★一般情況下,對駕車有影響的藥物應在開車前4小時慎用,或服用後休息6小時再開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