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銀行理財收益跌至4.17%“二手”理財產品受青睞

5月8日,普益標準發佈的監測數據顯示,4月份389家銀行共發行了9285款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銀行減少4家,產品發行量增加59款。

5月8日,普益標準發佈的監測數據顯示,4月份389家銀行共發行了9285款銀行理財產品(包括封閉式預期收益型、開放式預期收益型、淨值型產品),發行銀行減少4家,產品發行量增加59款。其中,封閉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產品平均收益率為4.17%,較上期下降0.05百分點。

從地域來看,4月份有1個省份的保本型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實現環比上漲,30個省份的保本型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環比下降;0個省份的非保本型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實現環比上漲,31個省份的非保本型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環比下降。其中,保本類封閉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產品平均收益率排名靠前的省份為遼寧、吉林、浙江,分別為3.88%、3.74%、3.71%;非保本類封閉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產品平均收益率排名靠前的省份為遼寧、廣東、天津,分別為4.26%、4.23%、4.22%。

一位股份制銀行理財經理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大概率會保持下降趨勢。”

記者注意到,在理財產品收益率不斷降低的趨勢下,也有不少人將目光投向“二手”理財產品上。據相關報道,目前已有建設銀行、招商銀行、中信銀行、浦發銀行、民生銀行等十餘家銀行推出了理財產品轉讓業務。投資者可通過各銀行線下營業網點和線上手機銀行App的理財專區辦理理財轉讓業務。

記者登陸某股份制銀行APP查看理財產品轉讓專區發現,就期限接近的理財產品而言,“二手”理財產品的收益率確實比一般理財產品的收益率略高,大概高0.1%左右。

上述理財經理表示,相對略高的收益率也是部分“二手”理財產品受到某些投資者青睞的主要原因。不過,該理財經理還提醒,購買“二手”理財產品時仍需看清產品條款說明,注意是否會收取轉讓業務的手續費,以及手續費由哪方承擔等。

普益標準研究員陳麗君認為,就目前市場情況來看,“二手”理財產品轉讓還屬於小眾業務,影響力有限,並不會從根本上解決銀行理財市場低迷的現狀。而銀行理財要想完成轉折,應結合自身投資門檻相對較低、風格穩健的品牌形象,充分發揮在固收領域的投研優勢,提升產品競爭力。

本文源自國際金融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