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漫威的电影接近玄幻却没人挑错,而国产科幻却被指责不符合科学?

那时动漫


漫威我就当爆米花片看的。

你要什么剧情,我就是来看打架的;要什么科幻玄幻,反正看着好玩就行;你说这片子有内涵么?就看个特效(还不是特别顶尖),打发时间。

至于流浪地球,设定,剧情,都是科幻范畴,既然是剧情向,科幻向,那肯定是有优缺点的啊。对吧,即使是最狂热的粉丝,也不敢大言不惭的说:我们的小破球一点缺点都没有。当然,那些号称一心为国,满腔爱国,鼓吹天朝上国论喜欢闭关锁国的新时代小将和动乱时期遗留的老将当然是要神话小破球,而且绝对不会去承受代价;而那些无论你多么优秀我也要把你踩在脚底下的黑粉,也只会认为小破球一无是处。

我认为小破球优秀,这应该算是中国迄今为止特效,剧情,以及连贯程度最好的科幻巨作。别管大刘的IP只是个短篇小说,但是改造一番出来的小破球是真心好看,我是真忍不住2刷了一遍。

但缺点还是有,我不觉得硬伤是什么设定不对啊,吴京出演必属烂片(当然,战狼系列确实是个人英雄主义太严重,我是实在不喜欢),缺点的话,个人观点觉得衔接可能有点不太对劲,感觉跟原著比起来衔接不上(即使是对原著改造该电影也并非大改,只是觉得某些人物刻画的不太好),同时呢,对各国刻画的不是很细腻,自己用5.8就算了,整个世界都是5.8有点不靠谱。感觉即使是我们拯救全世界,也得稍微给被拯救的配角一点画面吧,不然也太惨了。

至于你们所说的美国大片,这么讲吧,变形金刚我是冲着特效去的;漫威就是爆米花片,那剧情我觉得我还不如看看漫威的漫画(千万别跟我扯什么价值观,觉得我太年轻需要看什么毛主席语录什么爱国主义教育,我爱国,偶尔也会翻翻第五版毛泽东语录),唯一觉得很好的就是星战系列,其他的我也就看看肖申克的救赎,阿甘正传,还有我们曾经是战士(越战反思片,梅尔吉布森主演的)。

漫威那个实际上也算是科幻,但不是硬科幻。硬科幻与软科幻的具体差别你们可以去百度,漫威更多的是创造英雄,打败boss,拯救世界;流浪地球则是以现有科学技术为主,然后去拯救世界。

所以,漫威靠玄幻也是正常的,人家包含科技,玄幻仙术,还有神话传说(譬如北欧诸神)。

所以呢,理性对待流入文化和输出文化,千万别抱着狭隘的民族情怀和爱国情怀去看待,你看美国佬黑了我们那么多遍,我们不还是自强自立?我们把小鬼子扔进抗日神剧连劈带砍那么多遍,不还是没攻打日本?对吧。


cover执念


这正是神片和一般电影的区别。

个人认为,《流浪地球》跟漫威电影的区别在于:《流浪地球》剧情设置不合理影响到了部分观众的智商,打个比喻,同样都是虚构的影视作品,你拍个八路军手撕鬼子,那就是雷剧。但你拍个孙悟空手撕妖精,那就很正常。如果能分清楚八路军手撕鬼子和孙悟空手撕妖精的区别,你就明白为什么会有批评流浪地球的人会追捧漫威电影了

其实,提问者不需要和漫威电影比较,和西游记比较即可。西游记的“五毛”特效,人物用的法术一点都不科学,但是为什么西游记能被称为神片?因为观众看到了剧组的努力!精湛的演技,经典的配乐,让人即使不看原著就能看懂,并津津乐道。

反观《流浪地球》代表的国产科幻电影,导演把控能力很差,作为今年票房最高的国产电影,现在对《流浪地球》还有什么印象吗?情节让人疑惑,没有余音绕梁的配乐,且剧情画面老套,抄袭痕迹明显,该有的亮点不突出,电影交代的剧情不完整,让人看完摸不着头脑的时候当然会指出一大堆毛病。

再说漫威电影,观众不需要看过漫威漫画就能看懂漫威电影,在电影里导演就能把剧情表现完整,需要交代的“知识点”电影里都会交代,可见导演对电影的把控能力很到位。再加上没人把漫威电影当做硬科幻电影去看,它只是个漫画改编电影。

电影《流浪地球》和《大话西游》的情况很类似,都是基于原著小说,重新创作出来的一个全新的故事,对比之下就能看出剧组的差距,论演技论剧情《大话西游》都是完胜,现在我听到配乐《西天取经路遥迢》和《芦苇荡》还是很有画面感,但对《流浪地球》已经没什么印象了。

最后说点题外话,批评国产,并不等于抹黑国产;指出国人的不足,并不等于崇洋媚外;任何社会都在批评声中前行,有了批评和抨击,整个民族的脚步才能迈得更稳妥、更强劲!某种意义上说,真正的爱国者,不是粉饰太平歌功颂德阿谀奉承,而是虎视眈眈监督自己的祖国。


白露知湫


刷新闻看到这个问题,闲来无事,过来答一下。

我们首先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嗯,假如你现在有了孩子,并且他在上学,平时成绩也不怎么好,基本就在及格线挣扎。然后他努力了一阵子,考试考了个八十多分,可以说绝对是个巨大的进步了,你会不会很高兴,然后想着给孩子褒奖和表扬,然后鼓励他继续努力,你甚至巴不得昭告天下,看,我家孩子也是能取得好成绩的……倘若这时,过来一些人,一个劲的说些“人家孩子考九十多呢,你家孩子就考八十多算个屁啊”、“你家孩子平时成绩也就那样,这次考得不错肯定是抄的”、“你看看,你家孩子这字写得真难看”、“我的天啊,你家孩子是不是智障啊,连这么简单的题都能做错”、“你家孩子还差的多呢,各个方面比那谁谁家的孩子都差远了”。关键是哦,这些拼命让你不爽的人,还一副大义凛然、客观公正的样子跟你说,“我这么说,都是为了你家孩子好!”、“孩子不行就是不行,你得承认”、“你现在最要紧的是趁热打铁,把你家孩子揍一顿,这样他就能继续进步了!”扪心自问,如果别人在你家孩子考得不错的时候,说这些话,你是不是想打爆他的狗头!那些把《流浪地球》一顿们猛踩的就是这些人,而与所举例子不太相似的是,猛踩《流浪地球》不仅仅是外国人,很可悲也很可笑。

一个可怕的现象就是,国外的电影即使垃圾得不行,一些人也可以极尽所能把这个电影圆成一个好电影,国产电影即使质量已经非常不错,一些人也可以极尽所能挑出些刺来把电影扎得稀烂。

如果真的爱国,在看到自己国家哪里哪里不好的时候,应该是想着怎样做能让国家变得更好,而不是极尽冷嘲热讽,也不是整天摆出一副痛心疾首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用户4301778437981


本质上不是什么软科幻、硬科幻、玄幻、幻想片的区别。

本质上是中国综合国力尤其是军事实力、综合科技大幅度提升后,某些国人内心跟不上这个幅度而已。

在一些国人眼里,中国是落后的代名词,是山寨跟风的代名词,出一个赶上好莱坞工业水平和科技内涵的影片,出乎这些人意料之外了。

因为这些人已内心已经屈服于近百年西方强大并主导世界的科技、经济、军事、舆论等方面,并从内心希望放弃自己民族的传承,放弃自己民族的文化来迎合甚至投入西方文化的怀抱。

然后你把这些人的自认为投入西方文化怀抱而带来的那一点优越感从天上拉到地上,那他是会跟你拼命的。

这个不光是科幻电影方面了,这是全方位的打压与斗争。所以你能在各个有交流的地方看到:有污蔑中华文明的,有污蔑中医文化的,有否定中华历史的,有给历史罪人翻案的,有鼓吹全盘西化的,有造谣抹黑中国科技和科学家的。这些人在各个平台你都能看到他。

仅此而已。


我的煎蛋去哪了


两张截图就明了了,复联科幻动作奇幻冒险院线,流浪地球科幻灾难冒险剧情院线,再简单点,复联科幻奇幻,流浪地球科幻灾难,复联给自己的标签就是科幻奇幻,看第三张截图我们看看奇幻的电视有哪些,西游伏魔篇,白蛇传,熊出没。你会说西游记,白蛇传设定不合理么?这两部电影标签设定的就有问题,如果给流浪地球贴上奇幻标签,那些谩骂的专家也就不会出声。而流浪地球一上线就是主打科幻路线了我们称其为硬科幻,但是又不合乎常规科学,被喷正常





原来这是历史


这个问题太好理解了,举个栗子

为什么很多男人明明自己的媳妇很漂亮很贤惠却依然不满意而去选择出轨?为什么很多女人明明自己的老公很努力挣钱养家却依然被嫌弃没出息而向隔壁老王投怀送抱?

答案是:这些人自己没出息没能力却不想被别人看出来,所以他们通过贬低身边人的方式来抬升自己所谓的“审美能力”,以此来获得“居高临下”的满足感。

他们并没有好与不好的评判能力,他们通常不赞同身边人的意见和观点,不管这个观点是什么他们都会毫不客气的去推翻,他们无时无刻不竭尽全力的去证明自己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花”,而身边的人都只是他们看不上的“污泥”。

他们对于好与不好的“标准”只有一个——只要是别人的就是比身边人的强!


零下五度Colder


不是说漫威的电影没人挑错,而是绝大多数好莱坞科幻电影都没有人挑错。甚至其它外国科幻电影也没人挑错,反而一顿赞美。

那为什么国产科幻却要被指责不符合科学?



有些人心里把国外科幻大片当做是行业的标杆,国产科幻做成什么样都会被拿来比较,拿来吐槽。认为国外大片怎么做都是合理的,而国产电影怎么做都满足不了这些人的心理。

简单来说,国外的月亮比国内的圆,你就是能上天,他们这些人也会各种理由来批判你的不足。



还有一种人,单纯的来蹭热度的,顺便吐槽一下以显示他们的专业和身份。他们一般都是所谓的专家和一些稍微有点名气的社会人物。看到国产科幻电影那么火爆,蹭点热度,以增加自己的知名度,凸显自己特殊的身份。

他们这些人不管你好不好,一顿的吐槽。这不合理那不合理,只有他们说的,他们认为的才是合理的,以显示他们优越的心理。



再有一种人,就是见不得你比我好的。一般是同行业的人。他们自己不行,看见你比他行,心里极度不舒服,凭什么你那么受欢迎。然后利用好莱坞的科幻大片来打击国产科幻电影。其实就是自私的心理在作怪。

简单来说就是嫉妒,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当然还有其它的原因,这类人很多的,在任何时期都缺少不了这样或者那样的人。

客观的说,国产科幻电影与好莱坞科幻电影是存在差距。但是国产科幻电影发展的速度很快,从无到有,需要一个过程,而国内部分努力的电影人缩短了这一过程。

目前来说,国产科幻不足之处很多,但不足在哪里?需要观众的评判,而不是那些所谓的专家胡言乱语。

国产科幻需要正确的指引,需要国人的鼓励,而不是一味的打压。这样我们才能做出很更好的作品出来,强大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希望我们国产科幻越做越好,赶超好莱坞,堵上某些人的丑恶的嘴,狠狠地打这些人的脸。


觅影追声


在于故事设定,漫威宇宙设定完善,各个英雄虽然不真实,但在漫威宇宙里却都算是理有据,灭霸手持五颗宝石,一个响指灭了宇宙一半生命,十分强大,没人挑刺的原因在于设定,漫威宇宙里,五颗宝石本来就是十分强大的力量的提现,在加上矮人打造的拳套,有这个威力也符合设定,英雄对抗,你来我往,在我们看来都是扯淡,但在漫威宇宙里,这些都是正常的,真实的。

而流浪地球,我是觉得很棒的,本身就是一个电影,非要去挑刺,挑剧情,挑设定。无非就是电影宇宙的设定不够完善,因为行星发动机的力量是地球承受不起的,就这一条来看,这一设定确实是天马行空,但是无论是硬科幻还是软科幻,都是科幻,既然是科幻。就不要去用常理来看待。

本人观影后感,漫威系列是从钢铁侠系列入坑,之后逐渐看了其他的全部,复联3之前更是将整个电影宇宙以一个正确的顺序重新看了一遍,别人确实很强大,二十多部电影的布局,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完善的漫威宇宙,对比下来,国内的电影,不论是哪一部看着都有些小家子气了,我并不崇洋媚外,但是别人优秀你就得承认。

流浪地球上映前我就准备去看,上映后,因为要拜年就在初四晚上去看了,因为买不到好位置,买的是晚上10点的场次,到了影院之后,人挤人,是我看电影以来观影人最多的一次,果不其然,流浪地球满座了,影片前半部叙事有些平淡,强行推动剧情发展,后半部很好看,尤其是一些大场面,不同于其他的拯救世界设定,在主角提出解决方案之后,莫斯却说该方案早在几个小时之前已经被提出但是成功率基本为零,这一镜头反转确实很优秀,观众从开头对整个冰雪世界的震撼到世界毁灭这种天灾的无力,到曙光出现,到曙光熄灭,紧抓着观众的心。影片的高潮点还有主角一行人带着火石就要到发动机跟前的时候,饱和式的救援,无疑还是让人很温暖的,因为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整部影片总得来说,虽然前半部叙事有些平淡,配角的牺牲,主角心境的变化都有些强行推动的感觉,但总得来说,确实是很不错,国内第一科幻片是没跑了,观影后的几天,网上却是一群人在抬杠,背后一些大人物为了利息的较量,跟我们这些平民无关,《流浪地球》值得去影院看,影片疵不掩瑜,确实很棒。

没错,我就是流浪地球吹,也是漫威吹,也是DC迷。

流浪地球,我就吹了,怎么着。


丶何事秋风悲画扇丶丶


先抛开两部电影说说大家的心态问题

有的人一看到别人捧美国电影批评国产就冠上慕洋犬的帽子,这种人才是真正的自卑,别人随便说一句就勾起了他们脆弱的自尊心。

再说说流浪地球,其实我之前一直没想通为什么要改编流浪地球,因为这篇小说本身就存在纰漏,由于缺乏经验,刘慈欣把地球发动机的具体参数全部列出,详细到可以计算出地球得到的加速度,然而得出的加速度非常小,别说航行了,改变轨道都不行。还有氦闪,是恒星步入晚年初期的一种活动,再漫长的时间里反复发生后,恒星才能进入红巨星状态。

总之,当时看流浪地球的时候,感觉这本书重在描写灾难来临时,人们的惶恐不安,还有人性在长期挣扎后变得扭曲黑暗。

综上,流浪地球应该拍成灾难片,因为他的一些科幻上的问题在没有这部电影之前就已经被讨论过了,而这篇小说反映人性的方面还历历在目……

再说说漫威,漫威本来就是软科幻偏玄幻,你要给他挑科学上的毛病,那20多部电影挑上一天一夜也挑不完,不过这并不妨碍大家喜欢漫威,我本身也喜欢漫威电影

最后,流浪地球改编自国产科幻小说四大天王之一的“刘慈欣”的一篇著名科幻小说,而漫威电影改编的是一系列天马行空的漫画,你要硬要说不挑漫威的刺只挑流浪地球的刺是双标的话,那我也只能呵呵,因为这种说法本来就是在找漫威的茬


梦奇爱吃小鲤鱼


有人说,跪久了。这个恕不能苟同,太狭隘,目光短浅且哗众取宠,非善类。

有人说,国内经验不足,设备不先进,这个也恕我不能苟同,有点自欺欺人的意思。

其实不光科幻片,其他类型的电影大家也可以看一下做个参考就可以发现问题了,比如一些翻拍电影。

一部电影对于观众来讲是什么?要么发人深省,要么痛快过瘾,总而言之,就是感受。同样的剧情让两个团队去拍,同样的经费,一个能拍成史诗战争片,一个能拍成欢乐喜剧片。因为每个人的手法不一样,理解不一样,目的不一样,拍出来的东西给观众的感受就不一样,说白了,很多电影剧情都不值得推敲,经典的肖申克的救赎,冷静下来想想,越狱计划持续19年,真就天衣无缝吗?但为什么我们观看的时候没有去想他合不合理呢?再比如说,一些经典影视剧在后来总被人曝光一些穿帮镜头,在观影时为什么就没发现呢?这些都是手法,从音效,台词,画面等等互相配合,把你的注意力引导向我想让你注意的地方,让你无意中就把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晃过去了,而且还让你看的很过瘾,这是软技术。

如今观众对电影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软技术需要的硬件技术支持是少不了的,但这只是用钱就能解决的问题。说到这您也该明白了,其实这两年吴京的成功并不是他拍的电影有多好看,在我看来,加上感情成分我只能给个及格分,及格是因为他确实优秀,胆儿也肥,敢打破行业规则,没有把经费用在人身上,而是用在了电影制作上,这点很牛逼很牛逼。可是,软技术真的拿不到台面。剧情,对白依然是老套路,特别反感的就是家国人感情牌,偏偏我还就吃这一套,烦的没边,一看就哭。。

近些年很多人莫名其妙就做了导演,水平参差不齐,我觉得像吴京这样的,适合做老板,会花钱,知道怎么花钱,再找杜琪峰,吴镇宇啥的有实力的导演,拍出来的电影,那才有可能得到国际上的认可,那才可能真正凭实力打破国际票房吉尼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