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画家谁是留白高手?

艺惠藏


我是一人。历史上留名的国画画家,都是留白高手。

留白源自我们传统绘画中,但只有我们中华文化明确有“留白”这个概念。

留白一词指书画艺术创作中为使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而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留有想像的空间。

现在还有中西结合的说法,运用到经济学,留白效应。

留白效应最早来源于书法绘画上的一种手法,整幅画中留下空白,给人以想象的余地。这种手法以无胜有,有无相生,是一种巧妙的艺术表达,更是一种智慧。对于心理学来说,留白也同样重要,如果将这种智慧,这种空白,运用到职场,那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留白目前没有英文或其他语言准确意思的翻译,留白是中华文化中产生的一个概念。源自绘画发展到书法,我国历史留名的古代画家绝基本上都是留白高手。

说了这么多解释留白,我们传统绘画不要以现在西方思维看,我们传统文化能够这么久一定有一些过人之处。

我国国画画家基本上都是留白高手,只有你比较欣赏喜欢崇敬崇拜哪个画家的区别。

我个人非常非常非常喜欢,八大山人。

八大山人的画有两大非常明显的标准:白眼和简省。

上图八大山人《涉事》,非常非常的简省,这幅画留了多少白,如果以西方绘画的标准着都不算画。但是所有的中国传统绘画的一幅画的条件都存在,这就是一幅画。

关于八大山人的白眼,如下图。

上面这张画是不是,特别在意白眼,留白。

一人有感

我们传统绘画不是三言两语,几个字能够说明白的。需要有国学基础,阅读大量的传统经典书籍,了解我们中华文化中的儒释道思想。

八大山人我个人认为是写意花鸟,最符合传统文人的画家。那么山水画留白,就是元朝的倪瓒。

《六君子图》元代倪瓒所作水墨纸本画,现藏于上海博物馆。《六君子图》是三段式的构图方法,远山、湖水、丘石树木。一河两岸式构图,处处留白,令人深思。

我们传统绘画非常的优秀,也非常的有趣,深入了解之后越品越有意思。

以我仅有的知识,尽可能地客观求真。

能力有限,也有一定的取舍。如有补充,欢迎大家一起讨论,一起进步。

我是一人,喜欢书画和艺术相关,关注我。





一人笔记


纵观古今中国画坛,流派众多,名家辈出,可谓多元发展,气象万千。那么究竟谁是留白高手呢?有梁楷、马远、夏圭、倪瓒、牧溪、陈洪绶、石涛、渐江、梅清、朱耷、金农、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陈子庄等。

中国画构图十分讲究留白,但如何能留得巧和留得妙,这不仅仅是技术技法的问题,更是画家思想境界与品格修为的综合体现。

以下重点介绍朱耷、梅清和牧溪三位画家。



朱耷,号八大山人,明末清初画家。他的画常常以一石一鸟,或一木一鱼为题材,画面元素极少,留白手法高妙,以“简远空灵”为基本风格特点。

朱耷擅用精炼的笔墨作画,寥寥数笔即成一幅画,而且他的题字也很少,常以名字落款,更配以少许印章。其画面构图黑白灰关系分明,留白大胆,气韵不凡,禅意味浓。

朱耷的画,集历代名家之大成,且个性鲜明,境界高深。他所创作的经典形象与空灵的构图之间,互为融合,相映成趣,和谐又自然,他更是把中国水墨画的发展,推向到了一个阶段性的高峰顶点处。

梅清,明末清初画家,与石涛是至密好友,常在一起写生论画。他跟石涛一样,同是黄山画派的代表人物。



梅清的画多以描绘黄山为主要题材,他在留白方面,也堪称是高手级别的。梅清在画中喜用烟云雨雾来造境,留白的方式比较含蓄,但却自成风格特色,具有朦胧的诗意美。

梅清对黄山有着深厚的眷恋之情,也正是由于这份“爱入骨髓”的深情,才激发了他的丰富创作灵感。他以娴熟老辣的技法,游刃有余地表现着内心的真情实感,或苍翠蜿蜒,或清逸洒脱,仙灵之气在画面中跃然升起。



牧溪,南宋画家,他在中国画史中被记录得不多,也不够受重视,但他在日本绘画界却地位很高,极受尊崇,他的绘画作品更是被日本学术界鉴定为“上上品”。



牧溪是一位禅僧画家,他的画经常不循定法,以率真和简炼的笔墨大胆挥毫,在风格上又显现出飘逸空灵的特点,画面虽然简淡,却意味深远。

牧溪所画山水,往往也是以极少的笔墨来表现,不勾不皴,却以浓淡相宜的水墨来自然晕染,恍惚间似有云雾缭绕之气,弥散在空灵的画境之中。而画面上的大面积空白,与其称“留白”,倒不如说是“心清自现”,正所谓无留之意,乃妙得清空。


of一画


留白是中国画的精神法宝,白在中国画里是一种颜色存在,白既空,空既灵,虚淡的白显现中国画的气韵。


陈会衡水墨山水

元四家的倪瓒是中国画开天辟地的留白高手,他的留白高洁绝尘,虚幻空灵;清四僧渐江弘仁,他的留白承继倪瓒一路风格,清淡高古,逸雅生动;当代南京的周京新先生,把留白推向中国画“写”的意境,空如实,空如禅,韵味悠长。


陈会衡水墨山水

中国画的留白相对黑,黑白之间,气象万千,如中国的八卦,乾坤轮转,蕴藏生机万物。


陈会衡水墨山水

欢迎关注画家陈会衡,带给您不一样的业内体验和资讯。


陈会衡山水画家


近代花鸟画当属齐白石了,观齐白石的虾,便能感受到水的清澈。留白,是书画创作中,为使整个作品更加协调精美,而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留有让人想像的空间。古代山水为马远了,再看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一只小舟,一个垂钓的渔翁,却让人感到烟波浩渺,满幅皆水。古代人物画为梁楷了,他在表现人物方面不仅超过了老师,而且继承了五代画家石恪写意人物画法,画风更加简逸,创出了“减笔”这一写意人物画新的表现技法。即在绘画创作中将一切多余的线条减去,用最简洁、最具表现力的线条突出表现人物的神态情状。看他的代表作品《泼墨仙人图》、《太白行吟图》便知分晓。另外八大的也不错也是高手。








夜色主义绘画


古代倪赞、八大都是留白大高手;现代齐白石先生也是精于留白。

这三位留白都是留在明处,非常明显。

国画大师其实都是留白高手。即使是黑山黑水满纸笔墨的李可染大师,其山水间一定留有气韵活气,这就是留白的妙处。

所以,看留白,空处是墨,墨处也是白!即使密不透风的地方,也有白出来;疏可走马的地方,仿佛笔墨无双,这才是好国画!







长剑不出鞘


中国画中的留白,是中国画中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经典表达。中国画中的留白,作为中国画中的基本法则,始终与作者的创造性思维相联系。因此中国画中的留白,也就历来随着画史而变迁。至近代宾虹先生的山水画中,所体现的留白,创造性的开启了中国现代山水画形式的发展价值。同时他画中的留白意识的实践,突破前人的基本形式结构,以全新的审美价值认识,开创出中国画山水现代形式结构的基本表达方式以及基本价值认识。从这一角度来说,宾虹先生的山水画形式实践,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经典表达,同时也创造了中国画山水留白形式结构新的审美法则。

。。这里介绍童中焘先生两幅作品中的留白。可以见出作品中的留白创造性的发展了黄宾虹先生留白艺术思想与形式结构。这样一种山水画中的留白形式结构,完全融入山水画形式的基本结构之中,其难度可见作者学识的深入。同时也可以看到作者对于中国画山水形式结构的基本价值认识以及审美价值认识的取向。这种以留白创造山水画中的基本形式结构的中国画意识,并非画者皆可具备。唯以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深刻理解及中国画艺术形式的深刻探讨方可到达。因此,作品体现的山水画境界,完全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文化思想,这样一种山水画形式结构的纯粹性,所达到的高度,才真实的体现出了中国现代山水画艺术形式的基本价值认识。为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审美价值认识。(画为童中焘作品)。




乾德堂1


留白高手很多,但我最喜欢有意境的留白,不能只留白不留意。


意境画家冯少帅


八大山人是留白高手。


问道湖湘


八大的空灵,孤鸟,很少有人超过,此外还有泓仁。


一空山房


云台山上隐士玄同作品应该在当代算留白高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