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庫克的“買買買”,看蘋果的人工智能戰略佈局

導 讀 ( 文/小火棍 中騰泰戰略 ) 第017篇深度好文:2892字 /4分鐘閱讀

不可避免地,加強蘋果的產品意味著必須轉向AI,蘋果公司新的人工智能焦點在其併購行動中得到了回應。

近日,據外媒報道,傳蘋果有意收購英特爾手機芯片業務,這筆潛在的交易或高達數十億美元,交易內容包括其人才和專利、設計等。

據不完全統計,從2012年到現在,蘋果已經買下了25家AI初創公司。“財大氣粗”如庫克,這次還會為英特爾“剁手”嗎?

從庫克的“買買買”,看蘋果的人工智能戰略佈局

過去,蘋果會被認為在人工智能領域落後於谷歌、亞馬遜和微軟等公司,隨後,蘋果CEO蒂·庫克(Tim Cook)反駁了這一說法 。蘋果公司的風格是,在推出產品之前,絕不討論相關技術。

實際上,蘋果已經廣泛使用了人工智能中的機器學習技術。蘋果產品中,iPhone的電源管理系統會了解用戶的手機使用模式,有時會調度某些任務,以實現電池續航時間最大化。Apple Music會了解用戶對音樂的偏好,確定如何向用戶推薦音樂,為用戶製作播放列表。相冊中拍攝對象的識別也用到了機器學習技術。

本週,蘋果公司CEO蒂姆庫克更是向美國媒體CNBC表示,他們平均兩到三週就會收購一家新興公司,有人不禁感嘆:“這買公司的節奏居然和我買菜一樣。”

中騰泰戰略查閱相關資料,自2012年到2018年,科技巨頭對於人工智能企業的收購呈加速趨勢,其中蘋果排名僅次於谷歌。

從庫克的“買買買”,看蘋果的人工智能戰略佈局

如圖,蘋果在2010年收購Siri後,2014年後便開啟了買買買模式。收購企業涵蓋人臉識別、機器學習平臺等細分領域。最近蘋果收購的Laserlike,則是利用機器學習,推送個性化資訊。從2012年到現在,據不完全統計,蘋果已經買下了25家AI初創公司。

▌蘋果公司最大的12起併購,錢都花到哪兒去了?

回顧蘋果公司的併購歷史,可以清晰地發現,它一直利用併購作為豐富其優勢產品的工具,並斥巨資直接購買初創公司的技術,以將這些技術融入蘋果公司的生態系統。

那麼,蘋果公司將其最大數額的支票都花在了哪些公司?這些被收購的公司後來怎麼樣了?蘋果預期的收購目的是否已達到?

從庫克的“買買買”,看蘋果的人工智能戰略佈局

如圖,蘋果公司在最重要的12起併購交易中總共花費了60億美元,尤其在2014年以30億美元收購Beats Electronics,更是成為21年來最大併購。這明顯與1996年收購NeXT計算機公司相似,蘋果押寶Beats,至少在很大程度上被視為對人才的收購,目標在於為這個科技巨頭提供合適的人才從而打造音樂方面的業務。

從庫克的“買買買”,看蘋果的人工智能戰略佈局

同時可以顯而易見的是,一直以來,

蘋果公司大多數大額併購的目的意在打造和提升其迄今為止最成功的產品——iPhone。為了能夠獲得更好的芯片性能而收購PA Semi和Anobit Technologies公司的行動,則是一個開始。其它因大額併購而對手機產生顯著影響的功能包括:通過收購C3 Technologies來打造蘋果地圖;通過收購AuthenTec,來獲得手機支付領域的指紋支付解決方案。

除了Beats併購規模為30億美元,蘋果的其它頂級併購都鎖定在5億美元或5億美元以下。其中,對Lattice Data,Topsy Labs和Turi的併購,交易額均為2億美元,並列排在第10位。

併購Texture

蘋果在去年3月12日成功收購了數字雜誌分銷商Texture。Texture是蘋果2018年最大的收購案之一。自交易達成以來,Texture已將其高端產品的價格降至每月僅10美元,並關閉了Windows應用程序。當時有傳言稱,蘋果最早將於2019年春季推出一項基於Texture平臺的新聞訂閱服務,結果確實如此。

從庫克的“買買買”,看蘋果的人工智能戰略佈局

併購Silk Labs

去年11月,蘋果併購主攻人工智能軟件的新創公司 Silk Labs。眾所周知,蘋果一貫標榜自己的隱私策略,它對於採用人工智能技術保護使用者的隱私,興趣濃厚。而Silk Labs的產品也只是在本地進行執行策略的分析,不會將用戶數據上傳至雲端服務器,所以Silk Labs的技術隱私更為友好,也與蘋果非常匹配。

從庫克的“買買買”,看蘋果的人工智能戰略佈局

併購Akonia Holographics

去年8月29日,蘋果收購了一家專注於製造“增強現實眼鏡鏡片”的 “Akonia全息眼鏡”。Akonia全息創建於2012年,擁有增強現實眼鏡相關技術和顯示器相關專利約200項。

從庫克的“買買買”,看蘋果的人工智能戰略佈局

需要注意的是,人工智能正在成為蘋果公司的核心關注點。在過去兩年中,蘋果的併購額度總體較低,僅有對Lattice Data和Turi兩家公司的併購進入前10位,而這兩家公司都致力於人工智能研究。

總的來說,這些大額交易反映出了蘋果從上世紀90年代末以來,關注重點從MAC平臺(如NeXT計算機)轉移到移動設備(如PA Semi,Anobit Technologies),再到最近的人工智能(如Turi,Lattice Data)。

當然了,除了買買買之外,蘋果還招募了諸多人工智能領域的大牛,持續在人工智能領域下注。

▌蘋果頻繁挖人,諸多大牛被納入麾下

2016年10月,卡耐基梅隆大學(CMU)的Ruslan Salakhutdinov加入蘋果,成為首任AI總監。這也是當年蘋果挖來的最大牌AI專家。不過Salakhutdinov也一直在擔任CMU的教授,他更多從事學術方面的研究,而不是工業方向的探索。

招募硅谷數據科學家團隊

2018年1月,據彭博社報道,蘋果從一家名為硅谷數據科學的公司挖來了一個數據科學家團隊。

該創業公司為一家專注於為大公司提供數據分析的公司,用以改善他們的預測,運營效率和客戶關係。

雖然這不是一個完整的收購,但該公司表示蘋果確實已經從硅谷數據科學公司聘請了“幾十名員工”。其中一名為該公司的首席執行官。據稱,由蘋果僱傭的硅谷數據科學員工負責優化該公司的廣告方面的業務。

谷歌和特斯拉AI負責人紛紛跳槽

去年對蘋果來說,可以說得上是引進AI大牛動靜最大的年份。2018 年 4 月,蘋果從 Google 挖來了曾經擔任搜索與人工智能業務負責人的高級副總裁 John Giannandrea,成為可以直接向庫克彙報的16位高管之一。

隨後,John Giannandra 又被任命為高級副總裁併加入到最高管理團隊。

2018年8月,蘋果挖來了特斯拉首席工程師道格·菲爾德(Doug Field),負責自動駕駛項目泰坦計劃。同年12月,特斯拉資深設計師Andrew Kim離職,並加入了蘋果公司。

今年3月,特斯拉副總裁Michael Schwekutsch也跳槽到蘋果,他此前負責工程設計部門的車輛驅動電機研發。Schwekutsch同樣加入了特別項目組,出任高級總監。

還有Ian Goodfellow,生成對抗網絡之父,《深度學習》花書第一作者,再一次從Google離職。跳入蘋果懷抱。Goodfellow的加入,進一步增強了蘋果的AI實力

今年年1月,有媒體拿到了關於蘋果的獨家信息:由於 iPhone 銷量不及預期,蘋果內部正在考慮減少人員招聘。儘管沒有完全確定哪些部門會“凍結”招聘,但有一點是非常肯定的,那就是 AI 部門不受影響。

人工智能在蘋果公司中的地位可見一斑。

從這一輪的的收購中可以看出,蘋果對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等方面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興趣。

從庫克的“買買買”,看蘋果的人工智能戰略佈局

人工智能作為一個長線技術投資,特別需要一些非常規的突破性的手段。而這種創新和突破通常很難在大公司實現,反而是小型創業公司往往能夠出奇制勝。

毫無疑問,收購是各大科技巨頭公司儲備技術最簡單有效的手段,在人工智能領域顯得尤為突出。就像此前Jared在多條評論科技巨頭All in AI時說的,巨頭的戰略就是買買買,他們為獲取最先進的AI解決方案等,通過不斷併購私企或者初創公司,實現自身AI技術的儲備。

新iPhone亮點越來越少,價格越來越貴,蘋果公司在後iPhone 時代的道路會變得越來越曲折。不可避免地,加強蘋果的產品意味著必須轉向AI,新的人工智能焦點在其併購行動中得到了回應。

技術的成功是短暫的。蘋果的未來取向何方?沒有人確切知道下一步是什麼。庫克能否帶領蘋果公司革故鼎新,繼喬布斯之後,再創新的巔峰?我們拭目以待。

從庫克的“買買買”,看蘋果的人工智能戰略佈局

從庫克的“買買買”,看蘋果的人工智能戰略佈局

關 於 中 騰 泰

中騰泰戰略是一家專注於為金融機構提供綜合解決方案的服務商。為企業提供定製化、有深度、一站式的海外研修項目及企業上市和管理諮詢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