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社交電商這麼火,將來對實體店衝擊會有多大?實體店的路在何方?

深海至清


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科技與人類生活更加精密,生活方式的改變也是有目共睹的,無論是聊天工具的改變,還是支付方式的轉化,這都催生了互聯網的紅利時代,而電商其實是互聯網時代的必然衍生品。這個世界就是這樣,哪個行業賺錢哪個行業就會不斷有人入駐,越來越賺錢那麼這個“餅子”也越來越大,這就是現實經濟社會。

騎牛看熊還記得20年前,我和父母去超市買東西,推著手推車艱難的前行,還要不停的說:“麻煩讓一下!”當時我特別喜歡吃“妙脆角”,結果貨架上賣完了,一個促銷員給我從貨架最底層“撈”了一袋出來給我,本來想著今天運氣真好,驚喜不斷呀,結果拿到後發現已經被擠成了碎的,這一下“驚喜”變成了“驚嚇”,難道我要去吃粉末嗎?猶豫了半天我放回了貨架,和父母轉了一圈後,我發現那包我放回貨架的妙脆角“不見了”。我的天呀!當時我在想:“本來是三角形的膨化食品,現在變成了粉末狀,難道是買回去喝粥嗎?”

這件事伴隨了我很多年,一直到現在依然記憶猶新,時隔多年再去那家商超買東西,付費不用排隊,身邊看不到年輕人,妙脆角非常整齊的擺在那裡,就好像從來沒有人動過,手推車趁著沒人注意的時候還可以“瘋一瘋”!這就是因為電商平臺的出現改變了曾經紅火的實體行業。

電商平臺的優勢主要是方便,不用出門就能送到家,最關鍵的還是“讓利促銷”,價格又便宜還打折,還有優惠券,還能在指定時間送到家。比如騎牛看熊出去玩,5點30回家以後準備做飯,結果沒有時間買菜,一個手機APP預購後,菜就準時送到家門口了。有幾次我還沒開門,送貨的快遞員就在門口跟我說:“這是你要的藕和辣椒!”頓時感覺到一種“舒服”的感覺,進門就可以開始做菜了,最關鍵的是很多促銷活動運費也省了,相當於最終還“佔了便宜”,唯一的缺點是菜品不是我自己選的。

一旦購物者有一兩次這種電商購物體驗,可能就不會再總往商超跑了,甚至可能會出現商超看了東西,試了衣褲後回家用手機APP領優惠券打折購物,這就是如今電商購物的一種趨勢,它已經從一定程度改變了人的購物習慣,無形之中對實體行業出現較大的打擊。看看美團、餓了嗎等等外賣APP的“騎手們”,你不經意間會發現這不單單是一種生活“新花樣”,而是一種生活“需求”,也正是有著龐大的電商群體,這些外賣隊伍才能不斷壯大,電商的紅利才能不斷增加。

不過幾位電商大佬一同發聲,在2019年將會實現“線上線下”模式,相當於線上的價格和優惠將會在實體店出現,這也是很大程度上解決實業難的問題,畢竟以前買都買不到的門面,現在每天打著電話告訴你:“有活動,來看一下嗎?”這也說明了實體商業的一種下滑趨勢,人們知道一旦買到不好的商鋪可能連租都沒人租,自己用門面來做生意,可能都沒什麼人來光顧。“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相信不久的將來還會出現的購物模式,但最終“方便”的一定會是消費者。


騎牛看熊


社交電商有兩個特點、社群化、會員制。

如果你的實體店難做,那也可以這樣做。

建立自己的客戶群,經常在群裡給大家放一些小福利,多給大家混熟,就可以了。現在這樣做的商戶,都過得美滋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