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血和低血壓是一回事嗎?

袁華幸


貧血一定程度上回造成低血壓,但這兩者並不是同一回事。

貧血是指人體外周血紅細胞容量減少,低於正常範圍下限的一種常見的臨床症狀。

大體上,貧血一般都有三個大因素。

1.紅細胞生成減少性貧血。

2.紅細胞破壞過多性貧血。

3.失血性貧血。

最常見的就是缺鐵貧血,這個需要經過醫生診斷後,補充鐵離子來改善貧血症狀。

而貧血的症狀,最早出現的症狀有頭暈、乏力、睏倦;而最常見、最突出的體徵是面色蒼白。症狀的輕重取決於貧血的速度、貧血的程度和機體的代償能力。這些症狀有的時候和低血壓的表現是相似的。

低血壓是指體循環動脈壓力低於正常的狀態。由於高血壓在臨床上常常引起心、腦、腎等重要臟器的損害而備受重視。

  • 急性低血壓是指患者血壓由正常或較高的水平突然而明顯下降,臨床上常因腦、心、腎等重要臟器缺血出現頭暈、眼黑、肢軟、冷汗、心悸、少尿等症狀,嚴重者表現為暈厥或休克。
  • 慢性低血壓是指血壓持續低於正常範圍的狀態。體位性低血壓 屬於慢性低血壓,在改變體位為直立位的3分鐘內,收縮壓或舒張壓下降,頭昏、頭暈、視力模糊、乏力、噁心、認識功能障礙、心悸、頸背部疼痛。

無論是出現哪個症狀,最好儘快就醫診斷,針對進行治療奧~

點擊關注小知御,瞭解養生乾貨,帶你慢生活,精食尚,輕養生。

小知御


低血壓和貧血在醫學上,比較科學的說是兩回事。

貧血是血液中血紅蛋白或者是紅細胞總數上的減少,患有貧血的患者只有在少數特殊情況下才同時患有低血壓,比如急性大出血。

低血壓是長期血壓低於健康值的情況,一般有體質性低血壓和體位性低血壓;體質低血壓一般是體質較弱的人和腦力勞動人群;體位低血壓一般是因為身體突然變動造成的,比如蹲久了突然站起來,眼前突然一黑,過一會才好就是體位低血壓的一種情況。

低血壓不影響紅細胞貧血,紅細胞貧血在特殊情況可以造成低血壓,就是這樣。

無論哪種情況都要及時就診,確保身體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