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蜀汉后主刘禅是不是“庸主”?

三国时期的 蜀汉共存在了两位皇帝,分别是先主刘备和后主刘禅。

对于刘备历史评价为贤主,雄主等云云,而对于后主刘禅,历史上的评价纷纷是以庸主昏君来评价,还有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扶不起的阿斗”。

三国时期蜀汉后主刘禅是不是“庸主”?

那么我们就开分析一下后主刘禅,到底是不是真如历史所说那样是扶不起的阿斗呢。

蜀汉政权在历史上共存在了四十三年,而刘备在建立蜀汉政权后的两年,就病死在白帝城,死前蜀汉政权还经历了一次夷陵大败,导致元气大伤,在这样一个内忧外患的时候,年仅十六岁的刘禅登上了皇位。

很多人会说,先主刘备死后,蜀汉政权能快速稳定下来是诸葛亮的功劳,跟刘禅没有多大关系,当然这种观点小编也同意,毕竟当时的刘禅也只有十六七岁。

三国时期蜀汉后主刘禅是不是“庸主”?

但是在诸葛亮死后,后主刘禅却表现出了非凡的政治才能,这一点却被很多人所忽视了。

那么刘禅所表现出来了那些政治才能呢?其一,诸葛亮在世之时,军政大权又紧紧的掌握在诸葛亮手中,虽然刘禅对其有怨言,却没有表现出来,这点从诸葛亮死后两年才被追谥为忠武候可以看出。

其二,诸葛亮死后杨仪和魏延内斗,最后杨仪获胜,夷魏延三族,在后主刘禅面前污蔑魏延谋反,刘禅知道这是两人内斗的原因,在杨仪回到成都后,就赦免了魏延的谋反罪,反而在后面几年里将杨仪贬为庶人,致使其自杀。

其三,由于诸葛亮生前权力过大,在诸葛亮死后,刘禅立刻废除了丞相制,升蒋琬为大将军掌管军事,费祎为尚书令掌管政务,这种军政分离的制度那可是在宋朝才开始实施的,从这点就可以看出后主刘禅并非昏庸之人。

其四,在后主刘禅统治蜀汉的四十一年中,蜀汉没有出现一个威胁朝廷权臣,这点在东汉末年到晋朝这个时间段是很难得的,东汉末年分别出现了,何进,董卓,曹操而三国时期中的曹魏出现了司马氏,东吴出现了孙峻,孙綝兄弟,唯独蜀汉政权没有出现威胁朝廷的权臣。

三国时期蜀汉后主刘禅是不是“庸主”?

其五,后主刘禅统治的蜀汉,军政大权完全是被刘禅所掌控的,从姜维前往沓中避难就可以看出,皇帝身边的一个太监就能让常年征战的大将军如此害怕,可想而知刘禅对军政已经掌握到了何种地步。

其六,在曹魏政权发生动荡的时候,夏候霸前往蜀汉投降刘禅,刘禅对其大臣介绍说:“此乃吾妻舅也。”这样的说法不紧避免了夏侯霸的尴尬,还拉进了两人的关系。

综合以上六点,可以看出后主刘禅并非是一个昏庸的皇帝。

可能还有人会反驳说,蜀汉就是亡在刘禅的手里的,在投降后还出现了“乐不思蜀”这样的成语。

三国时期蜀汉后主刘禅是不是“庸主”?

小编觉得有这种说法的人,完全只是在看表面的历史,没有去更深层次的分析蜀汉灭亡的原因,蜀汉的灭亡并不完全是因为邓艾偷渡了阴平,而是原由内部世族的背叛,关于这一点小编在上篇文章中就已经分析过了。

至于刘禅引出的“乐不思蜀”,我们只能说他是怕死,如果当时刘禅天天口中说着要返回蜀中的话,可能就活不到寿终正寝的那天了,再说在中国历史上除了明朝的皇帝不怕死外,又有那个皇帝是不怕死的,秦皇,汉武,唐太宗这些大名鼎鼎的皇帝那个不是晚年想要寻求长生之道。

综合上诉分析,小编认为后主刘禅,并非昏庸之人,也亦非雄主,但却可以称得上是贤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