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表藥之麻黃

麻黃的別名又叫草麻黃、田麻黃、中麻黃、朱心麻。

麻黃為麻黃科多年生草本狀小灌木草麻黃或木賊麻黃和中麻黃的乾燥草質莖(其根也可入藥)。主要產於河北、山西、內蒙古、甘肅、遼寧、四川等地。立秋至霜降之間採收,陰乾切段。生用、密炙或搗絨用。

解表藥之麻黃

鑑別

1.草麻黃:藥材呈細長圓柱形,分支少,直徑為1-2mm,有的帶少量棕色木質莖。飲片切成1-3cm短枝,外表面淡綠色至黃綠色,有細縱脊線,觸之唯有粗糙感。節明顯,節間上有膜質鱗葉,長3-4mm;上部裂片2枚,易折斷。斷面略呈纖維性,周邊緣黃色,髓部紅棕色,近圓形,氣微香、味澀而苦。

解表藥之麻黃

2.中麻黃:多分支,直徑1.5-3mm。表面有粗糙感。節間2-6cm,膜質鱗葉長2-3mm;裂片3枚(稀2枚),頂端銳尖。斷面髓部呈三角狀圓形。餘似草麻黃。

3.

解表藥之麻黃

:較多分枝,直徑1-1.5mm。表面無粗糙感。節間長1.5-3cm,膜質鱗葉長1-2mm;裂片2枚(稀有3枚),上部為短三角形,灰白色,頂端多不反曲;基部棕紅色至棕黑色,餘似草麻黃。

臨床上使用的麻黃飲片大多為統裝貨。切成短枝,或密炙。以外表色淡綠或黃綠,內心色紅棕,手拉不脫節,味苦澀者為佳;色變枯黃、脫節者不供藥用。

性味歸經

辛、微苦,溫。歸肺、膀胱經。

功效

發汗,平喘,利水。

用法用量

1.5-10g,入湯劑。解表生用;平喘炙用或生用。炙用、搗絨後作用平緩。

該品含麻黃鹼及揮發油,含量因品種產地不同而差異較大。古人麻黃去節,但據現代研究,節僅佔全草3%,麻黃節生物鹼的含量是節間部分的1/3,故今用多不去節。

貯藏

置陰涼乾燥處,裝入密閉容器中。

臨川參考

一、臨床上最常用的辛溫發汗藥,除散寒解表力較強,還有明顯的宣肺平喘作用,表證已解,但任有喘咳,需繼續用麻黃治療的可改用炙麻黃。生麻黃髮汗解表力大,炙麻黃髮汗力小,而平喘止咳效果較好。用麻黃治療喘咳,宜配伍杏仁。麻黃宣通肺氣,杏仁降氣化痰,麻黃性剛烈,杏仁性柔潤,二藥合用,可以增強平喘止咳的效果。屬熱性咳嗽(喘)見痰黃稠、喉燥咽乾,口鼻氣熱、遇熱則喘咳加重、苔黃、脈數等,可加用生石膏、黃芩、知母等以清肺熱,常用方劑如麻杏石甘湯、定喘湯等。

二、麻黃還可以行水消腫,主要用於上半身水腫明顯,或急性水腫兼有表證的治療。治療水腫,或從汗解,或從二便解,這與‘肺主皮毛’、“肺布津液下輸膀胱”、“肺與大腸相表裡”、“水腫病其本在腎,其標在肺”等理論有關。文獻記載,用越婢加術湯加減治療腎炎水腫,也取得一定的效果。

三、《神農本草經》記載麻黃尚有“破堅積聚”的作用,陽和湯就是麻黃、熟地黃同用以消散陰疽、痰核、流注結塊的最好例子,麻黃得熟地黃則通絡而不發表,熟地黃得麻黃則補血而不膩膈,根據這些經驗,用麻黃、熟地黃、白芥子、桂枝、紅花、鹿角霜、炙穿山甲等隨證加減,治療肢端靜脈痙攣、閉塞性脈管炎等病,確能取得一定的療效。

使用注意

本品因性溫,故外感風熱,單臌脹、癰、癤等證均不可用;因發汗力較強,故表虛自汗及陰虛盜汗、咳喘由於腎不納氣者均忌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