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30萬,工作輕鬆,卻選擇辭職!三個因素教你判讀是否應該辭職

我一個朋友在一家效益比較好的國企上班,他已經做到科長,

年薪算下來超過30萬,而且平時工作也比較輕鬆,真的是“事少,錢多,離家近”。

他這份工作,在大多數人眼中非常理想,擠破腦袋都求不來,可他覺總感覺乾的沒意思。

按他的話說,就像”行屍走肉“一般,幹著沒有什麼挑戰性的工作,每天坐等下班。

這樣過了7、8年之後,他的一個朋友約他一起開一家酒吧,

這恰好是他一直以來的想法,於是兩人一拍即合。

沒過多久他就向單位提交辭職申請,去幹他喜歡做的事情。

員工辭職原因很多,Robert Half International Inc曾就核心員工跳槽原因做過一份調研,

41%的員工因發展機遇渺茫而離職,

25%的員工把原因歸咎於工作缺乏認可,

15%的人則認為薪酬是主要因素,

19%是因為其他原因。

排除佔比19%的其他原因,比如回老家、公司氛圍、與領導不合等,對另外三個原因逐個分析。

第一、工資低

這應該是最重要的原因,畢竟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工作的首要目的是為了生活。

新精英創始人古典《你的生命有什麼可能》給人的職業生涯分為了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生存期,第二個是發展起,第三個是自我實現期。


年薪30萬,工作輕鬆,卻選擇辭職!三個因素教你判讀是否應該辭職


當職業發展線在生存線之下,即我們還在為基本的物質生活而拼搏的生存期,

這時候對我們選擇工作影響最大的因素就是工資。

從學校畢業後,慢慢到結婚、生子,生活的開銷逐步增大,

對收入的需求也逐漸提高。

因而當面對越來越大的生存壓力時,收入成為了員工辭職的重要因素。

第二,個人發展受限

這裡的發展分為兩種,第一種是職務的晉升,第二種是能力的提升


年薪30萬,工作輕鬆,卻選擇辭職!三個因素教你判讀是否應該辭職


職務晉升,一方面收入能相應增加,

另一方面對於部分人可以有更大的權力,擁有更多的資源,實現自己的一番想法。

在一些大型的私企或者國企、事業單位中,基本上都是一個蘿蔔一個坑,

上面的人不退,下面的職員永遠也沒有晉升的機會。

我一個同學在一個事業單位上班,最近和我說有意向跳槽,

原來單位裡所有的領導崗位都沒有空缺,而且比他高一級那些同事比他大不了多少歲。

雖然工作輕鬆,但他似乎看到了職業的天花板。

還有一種是能力提升提高較慢。

比如公司前臺,每天的工作就是接電話、接待來訪客人等,收入低是一方面,但能力得不到提升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我記得我在第一家公司實習的那一年,前臺就已經換了三波。

還有些工作,比如某些現場記錄員,每天的工作就是記錄當天的數據,確保不出現問題。

他們辭職是因為工作簡單重複嗎?

並不是,你看每天堅持玩低劣網友的人,就是不斷地打怪完成任務,並沒有覺得無趣。

真正的辭職原因,是沒有得到即時的回報,也就是新鮮感。

諮詢師和銷售屬於強度比較大的工作,高收入是他們工作的動力之一,另一個是因為他們每天見不同的人,獲得不同的信息,能給他們帶來不斷地新鮮感。

第三,沒有成就感


年薪30萬,工作輕鬆,卻選擇辭職!三個因素教你判讀是否應該辭職


在馬斯洛需求理論中,最基礎的需求是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

就如同收入是職場人首要關注的內容。

在滿足最基本的收入需求之後,通常職員考慮的是社會需求和尊重需求,

而最高級的則是自我實現——成就感

我有個朋友是一名護士,她的工作特別辛苦,有時候一天連口水都顧不上喝。

經常三班倒,導致睡覺都有點神經衰弱,每天都是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家。

很多人都問她,為什麼這麼一份又辛苦工資又不高的工作,你看的這麼開心?

她是這麼回答的:

”每當有病人出院向,家屬向我們道謝,又或者和醫生一起把一名瀕死的病人救活,

這些時候,是我最開心的時候。那一刻我一切的疲憊和辛苦都覺得是值得“

我的那個朋友,雖然收入高,工作也不累,但是他並沒有在工作中擁有成就感,

沒有體會到自己給公司帶來的價值,也沒有感受到自己在公司存在的意義。

因此他寧願放棄,選擇自己喜歡的事情。

工資、職業發展和成就感,是你考慮是否辭職的三個因素,其中又工資為最基礎,而成就感最高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