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闵在史书上很少被记载,背后原因是他不够格还是另有委曲?

李艺泓


个人认为有下面几个原因:

第一,历史上的讳莫如深,三国后到隋唐前这段历史,大家发现没有,无论从官方记录,还是民间记录来说,似乎大家都在隐蔽着很多东西;包括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你发现了没,关于这个时间段的讲解也非常粗略;

第二,历史上的冉闵有严重被夸大的嫌疑,作为一个被胡化的“汉人”,冉闵身上或许并没有那么重的“汉人”情节;历史上的《杀胡令》可能仅仅是一道命令,原因在于羯人的造反,而要争取汉人支持的一个举措;冉闵封儿子的官职竟然是颇具胡人特色的“大单于”,冉闵建立冉魏后不久杀掉了李农,后人怀疑这都是在向胡人暗示他已经放弃了“杀胡令”;

第三,近些年来我们熟知的《杀胡令》,基本可以判断是一篇现代人的“伪作”;

第四,历史上的冉闵无论是杀胡人还是杀汉人,都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而很难就通过一个“杀胡令”就过分推崇他;

第五,隋唐的帝王本身就有一多半的胡人血统,很难让他们对冉闵有多大的好感,更不会为其大书功绩。

综上种种吧,或许就是你问题的原因吧。


产品汪书生


冉闵在《晋书》上有四千多字的记载,不可说很少被记载,如果你通读一下这四千字的大文,你会发现冉闵只是乱世之中,一个自私自利的军阀,根本谈不上什么另有委曲。


冉闵后赵武帝石虎的养孙,在后赵战功赫赫,位极赵臣,彼时冉闵自以后赵王族自居,气焰颇盛,后来石遵对冉闵说“干巴列,完事了,让你当储君”。冉闵很是高兴,只是石遵回头就给冉闵泼了一头冷水,立了石衍为太子。


这让冉闵大为恼火,他大力发展自己的势力,依靠的还是胡人,这让石遵大为不满和担心,于是和石遵产生了矛盾。《晋书》这样说:

闵甚失望,自以勋高一时,规专朝政,遵忌而不能任。……遵弗之猜也,而更题名善恶以挫抑之,众咸怨矣。遵召石鉴等入,议于其太后郑氏之前,皆请诛之。郑氏曰:“李城回师,无棘奴岂有今日!小骄纵之,不可便杀也。”鉴出,遣宦者杨环驰以告闵,闵遂劫李农及右卫王基,密谋废遵

于是冉闵在石遵和女人下棋的时候,杀了石遵,立他的弟弟石鉴做了赵君。

对于冉闵来说石鉴和石遵没有什么不同,石鉴也担心冉闵专权,于是和他发生了权力之争,结果闵冉杀了石鉴,然后自立为君,在赵地开展了血腥屠杀。杀了他养爷爷的孙子三十八人,杀死人民二十万,其中至少有一半不是胡人!

闵知胡之不为己用也,……一日之中,斩首数万。闵躬率赵人诛诸胡羯,无贵贱男女少长皆斩之,死者二十余万,……于时高鼻多须至有滥死者半。

他的篡位自然遭到石氏的不满,石祗自立襄国,很多胡人都去投靠了他!

石祗闻鉴死,僭称尊号于襄国,诸六夷据州郡拥兵者皆应之

然后和冉闵大战,请求东晋的帮忙,说

胡逆乱中原,今已诛之。若能共讨者,可遣军来也。

他现在不再以作为后赵的王族继承人而开心,转而利用赵人对胡人的不满情绪,煽动赵人和拉拢晋人,其目的昭然若揭,只不过是为了维护自己在后赵这片土地上的统治地位!


冉闵成功的煽动了这股仇恨,他又强行让人民迁徙,赵人和胡人相互攻讦杀伐,死者巨多,活者仅十有二三。

青、雍、幽、荆州徙户及诸氐、羌、胡、蛮数百余万,各还本土,道路交错,互相杀掠,且饥疫死亡,其能达者十有二三。诸夏纷乱,无复农者。

后被慕容氏围困,

鄴中饥,人相食,季龙时宫人被食略尽。

冉闵没有挽救他统治下的赵人,他只是为了自己的私利煽动仇恨,让赵人做他的战死骨而已!


此人可与后世金宋的辛弃疾比,

辛大词人,出生在金地,本身又勇猛异常,何尝想过投靠金人,获得一官半职。只是在北组织反抗,南下抗金,何曾像他闵冉一样,先是为虎作伥,作伥不成,反而煽动赵人,鼠首两端!

我等英雄是辛是岳,何曾是他闵冉!


目西


冉闵是个被当代人过度吹嘘放大的恶🐺,罪孽深重,无以言表,他跟着叛晋自立的大将石敕造反自立,助纣为虐杀人如麻,对各族反对势力决不心慈手软,因战功卓越被封为位高权重的大将,但好景不常在,石勒过早死亡,其子石虎即承了王位,因惧怕冉闵势大,而蜜谋杀其稳固王位,在被逼无奈下冉闵奋起反击,杀了石虎自封为大王。为了稳固自己的王位,他发布了杀胡令,对五胡势力和匈奴,鲜卑族,柔然,等五胡进行了疯狂惨裤的屠杀。确实有利的保护了广大北方百姓,并和东晋王朝达成协议,在北府大将刘裕统领下,分进合击,共灭了三个王胡势力王族,但必仅冉魏势力兵少将寡,被石氏后族和其它冬杂胡势力共灭于一次大战,随然他保护了那批汉人,但也在其死后,仍被疯狂的几尽屠决。实际上北方各汉族人民大众,多闻刘裕名而往奔与东晋。他才是汉人的救世主,冉闵是一个类似于吕布样杀人如麻的桧子手。


94310417小云


一方面是为了民族团结吧,当时五胡乱华基本上都是外族人入侵我们汉族的领土,掠夺我们汉族的财富,并且有一族名为羯,把我们汉族人称为两脚羊,当时的汉人在北方几乎已经处于灭族的边缘了,南方基本上汉人比较少,这个时候如果不是冉闵的话,可想而知后果基本上是毁天灭地的,到时候整个中国的政权还有族群分类以及版图,都是我们这些后代不可想象的,“杀胡令”的推出对我们汉族人来说就是好的,因为他拯救了汉族,拯救了当时非常混乱的局面,没有他的话,五胡乱华可以把整个中原大地搅得天翻地覆,特别是把羯族给灭族了,这帮我们汉族报了血海深仇,在那个时候,冉闵的做法就是民族英雄,就是我们汉族的大英雄,我感觉现在很多人都在说有些文章的作者,有些公知,有些大V在帮冉闵造势,在宣传冉闵,我们不要去管冉闵的出身,也不要去相信所谓的冉闵是靠杀汉人起家的,最起码,冉闵在最关键的时候拯救了汉族,这是惊天动地的一番伟业,那些说冉闵推出杀胡令是为了笼络世族,是为了争取汉族的拥护和支持的,我想问,那要是把汉族全部杀光了,就没有那么多麻烦的事情了,杀汉族应该比杀胡要简单得多吧!那冉闵为什么不干脆一鼓作气跟那些胡族一样把剩的不多的汉人全杀了,然后跟胡族进行拼杀,最后凭自己的本事分得自己的地盘,我们不要去假设,不要去推断冉闵的动机和行为,武悼天王的“杀胡令”就是伟业,就是值得我们终生推崇。


断点sas


五胡乱华时期,胡人趁乱造反,烧杀掠夺,有的胡人甚至将汉人当做食物,真的惨不忍睹,当时最繁华的中原地区变得“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就在这时,冉闵的杀胡令解救了中原几近灭族的汉人。杀胡令给了羯胡致命一击,羯胡几乎被灭族,其他胡人部落被吓到了,他们不敢轻视汉人,也不再将汉人当食物,汉人的地位提高了。

冉闵解救濒临灭族的汉人,却很少被记载,这跟当时的实际情况有很大关系:

1.冉闵的反叛。冉闵是胡人部落羯族石虎的养子,他也是当时羯族后赵中的一名大将。因此,从撰写史书的角度看,他的行为属于背叛,不属于正史所要记载的内容。

古代各朝代的皇帝,亦不会信任这种反叛的将领,因为他会对皇帝的统治带来不利的影响。

2.冉闵所建立的魏国,存在的时间不长,地域小。

在当时那个战乱的时代,存在着许多像魏国一样的政权。这些政权,虽然数量众多,可是它们的影响比较小。像这样的小政权,是不会专门修史记录的,这些历史常在正史的某个侧面提出,或者某个章节记载。

3.冉闵虽然解救了汉人,可是,在胡人看来,他却是仇人。在后来建立的王朝中,有些是胡人建立的。这些王朝的统治者当然不想冉闵灭胡的事迹影响到自己的统治。

4.当时处于战乱时期,史料难于保存。


lily生活


杀胡令是现在人搞的伪作,感动的一帮人天天在那捧臭脚,英雄不是吹出来的,有几个人真正读过那段历史,一个人拉屎💩,一帮人喉咙发痒。



琦睿795


害人的民族英雄岳飞,文天祥现在都很多人来黑,汉人却没有人去维护他们。不管是成吉思汗还是努尔哈赤,给汉族带来了很大的灾难,现在却在某些人嘴上被列为民族英雄,你说汉人还有救吗?


做人要认真点


坦白说,历史已经远去,没必要深究,但是冉闵确实是拯救了汉民族,不然不可能再有华夏











江南水乡装饰01


一方面,考虑现在的民族团结,既不能写藩族怎样侵略我们,也不能写我们汉族如何对待他们,你试着想一想,基本我们的历史教科书里只有我们汉族王朝和匈奴的大规模战争有详细介绍,其它对外战争基本几句带过;另一方面,冉闵的“杀胡令”不一定存在,影响也不太大,至少没有挽救北方的汉族主体,作为汉文化传承,一直承认的是东晋,而且冉闵也是一个地方军阀,为的也是争地盘,不是简单为了拯救汉族百姓。



科登十年黑


没错,就是不够格。五胡十六国里向他那样窜天猴(炸一下就没了的)多如牛毛,冉魏连十六国都不算。不要扯什么汉人胡人的,这小子把汉人胡人都给得罪了个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