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賒銷完成借殼承諾後 德展健康業績“變臉”

工業大麻概念股熱度不減。

5月8日,德展大健康股份有限公司(000813.SZ以下簡稱“德展健康”)發佈公告,為加快推進公司在工業大麻應用領域佈局,開展類大麻素化合物研究,推進大麻二酚在治療罕見病及癌症等方面的應用,公司擬與漢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然人繆煥輝共同出資成立公司,擬註冊資本暫定為1億元,註冊地址暫定為雲南昆明,德展健康佔註冊資本 49%。公告當日,德展健康封漲停板。

在工業大麻領域佈局再下一城,為德展健康拓展新業務帶來可能。不過,遠水難解近渴,身處一品獨大窘境中的德展健康業績開始“變臉”。

此前的4月27日,德展健康披露的2018年年報和2019年一季度報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德展健康出現上市後首次營收、淨利潤雙雙下滑,公司解釋原因為受“4+7”城市帶量採購政策影響,導致產品單價降低。而在與一季度報同日披露的2018年年報中,德展健康剛剛以101.12%的比例完成了借殼上市時簽訂的業績承諾。

針對年報中相關問題,《中國經營報》記者致函德展健康證券部,截至發稿未收到對方回覆。

淨利潤陡降32%

2019年第一季度,德展健康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分別為4.81億元和1.21億元,同比分別減少38.92%和32.09%。

對於業績下滑的原因,德展健康解釋稱,主要系受“4+7”帶量採購政策影響,產品銷售單價下降所致 ,進一步影響了營業收入和利潤。

2018年12月17日,上海市陽光采購平臺發佈“4+7”帶量採購中選結果,德展健康全資子公司北京嘉林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產品“阿樂(阿託伐他汀鈣片)”成為中標產品之一。德展健康公告稱,公司中標本次集中帶量採購將有利於提升公司品牌影響力,進一步擴大公司產品市場份額,但不影響公司經營的獨立性。

帶量採購試點的11個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天津、重慶、瀋陽、大連、廈門、廣州、深圳、成都、西安。本次採購在執行上要求“4+7”城市醫療機構優先使用集中採購中選品種,並確保完成約定採購量。

根據上海市公佈的數據,阿樂的市場份額為8%,價格降幅達83.29%。

不過,記者查詢各地公告瞭解到,在試點城市中,最早開始執行“4+7”集中採購政策的重慶、天津、廈門等城市,開始執行時間為3月1日,而北京、上海、瀋陽、大連等城市則於3月下旬才開始執行。

同時,全國執行價格聯動並非硬性要求,在非試點地區,各省對於是否執行價格聯動政策也不一致。大多數地區,包括遼寧省、廣東省、陝西省等地區,逐步釋放出全省聯動信號。

不過仍有部分地區表示暫不執行價格聯動。4月29日,廣西藥品和醫療器械集中採購處發佈《關於開展藥品採購省際價格聯動的通知》,表示將開展藥品採購省際價格聯動,不參考“4+7”中選藥品價格。此前的3月28日,山東省藥品集中採購網發佈《關於通過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等藥品掛網採購的通知》,通知規定,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試點城市的試點藥品中選價格不列入價格參照範圍。

事實上,在2018年年報中,德展健康就已經將嘉林藥業業績未達預測的原因歸結於“4+7”帶量採購政策。2018年,嘉林藥業實現業績9.33億元,較當期預測業績有368.49萬元的差距,年報解釋其未預測的原因是受國家“4+7”政策影響。而預測終止時間12月31日距公佈中選結果僅14天,此時政策還未開始執行。

“4+7”帶量採購政策對德展健康影響才剛剛開始。

精準完成業績承諾

2016年,天山紡織實行重大資產重組,置出原有毛紡織和礦業等全部資產負債及人員,置入嘉林藥業100%股權,轉型進入醫藥行業,嘉林製藥以此上市,上市公司後更名為德展健康。

本次重組擬置入資產的支付方式為資產置換和發行股份;擬置出資產的支付方式為現金和資產置換。重組完成後,公司控股股東由凱迪投資變更為美林控股,實際控制人由新疆國資委變更為自然人張湧。

交易採用收益法對嘉林藥業進行資產評估。截至2015年4月30日,嘉林藥業經審計總資產賬面價值為14.16億元,淨資產賬面價值為12.14億元。收益法評估嘉林藥業的股東全部權益價值為83.69億元,增值率為589.50%。

此次交易簽訂了業績承諾協議,嘉林藥業股東美林控股、上海嶽野、西藏錦桐等承諾:嘉林藥業2016 年、2017 年和2018年度實現的合併報表口徑下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不低於6.50億元、7.79億元和9.37億元。業績未達預期將以股份補償。

而在當時,嘉林藥業的業績雖保持高速增長,但與承諾業績還有一定差距。2013年、2014年和2015年前8個月,嘉林藥業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1.7億元、3.55億元和2.86億元。

一年後,嘉林藥業的業績突飛猛進,2016年即實現淨利潤6.61億元。三年承諾期結束,嘉林藥業“精準”完成了業績承諾。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嘉林藥業每年完成的業績承諾比例分別為102.12%、102.10%和99.61%,三年合計完成業績承諾的101.12%。

申萬宏源5月9日出具的持續督導意見顯示,經核查,獨立財務顧問認為,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上述承諾人未違反其關於嘉林藥業盈利預測補償的承諾。

此次重組配套募集資金15.06億元,計劃用於嘉林有限制劑生產基地建設項目、天津嘉林原料藥生產基地及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心腦血管及腫瘤等領域治療藥物的研發及企業研發技術中心研發平臺改造提升項目。截至2018年底,重組配套募集資金累計投入4.08億元,另有4.6億元用於購買理財產品。

業績突飛猛進的同時,德展健康的貨幣資金沉澱卻不容樂觀。截至2018年底,公司貨幣資金14.44億元,其中重組配套募集資金餘額6.46億元,嘉林藥業置入上市公司前(2015年8月31日)賬面貨幣資金1.23億元,上市後累計沉澱貨幣資金約6.75億元。相比之下,2016年~2018年,德展健康累計實現淨利潤達23.9億元。

而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德展健康賬面未分配利潤達39.20億元,不過,該公司自上市以來還未進行過分紅。

應收賬款迅速下降

與德展健康業績幾乎同步變動的,還有其應收賬款規模。

信永中和出具的對嘉林藥業審計報告顯示,2015年8月31日,嘉林藥業應收賬款餘額5.47億元,佔其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權益43.04%。

上市後,在對賭協議、“兩票制”雙重壓力下,德展健康對經銷商加大了鋪貨力度。2016年,德展健康期末應收賬款餘額7.64億元,應收票據4.39億元,合計佔當年營業收入的83.37%。其中,對第一大客戶海南康寧藥業有限公司應收賬款就有6.47億元,佔應收賬款總額的84.68%。

至2017年末,德展健康應收賬款餘額接近翻番達14.56億元,應收票據5.33億元,合計佔到當年營業收入89.59%。

從2017年開始,德展健康客戶集中度逐漸降低,當年向前五大客戶的銷售額佔年度銷售總額比例40.53%。而在2016年,這一數據為96.28%。在2017年前五大客戶中,貴州康心藥業有限公司和瑞康醫藥安徽有限公司分別於2017年8月和2017年12月與德展健康展開合作,當年即分別貢獻1.36億元和0.99億元的銷售額,兩家公司銷售收入合計佔到德展健康2017年營業收入的10.59%。

不過,這兩家公司未能在當年帶來太多現金流入,2017年末,德展健康對這兩家公司應收賬款餘額分別為1.56億元和1.16億元,甚至超過其銷售額。

2018年,德展健康應收賬款規模沒有繼續擴大,比上一年稍有緩解,為13.39億元,佔其總資產22.62%,應收票據規模擴大至11.22億元。在2018年年報中,德展健康未披露前五大客戶及前五大應收賬款方的具體名稱。至2019年第一季度末,公司應收賬款規模進一步縮小到10.02億元,應收票據減少至8.99億元,合計佔資產總額32.99%。

德展健康方面此前接受記者採訪時曾表示,由於公司銷售進展較快,產生了高額營業收入,但應收賬款的賬期是跨越營業收入賬期的,所以出現應收賬款高企的情況。同時,公司的銷售回款一直都很正常,沒有出現過欠款難收的情況,而且賬期都在一年以內,並進行了壞賬計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