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詩詞時,如何體現王國維所說的“有我”和“無我”之境?


創作詩詞時,如何體現王國維所說的“有我”和“無我”之境?

詩詞境界

什麼是“有我”?

在文藝作品中帶入作者的感情,讓讀者真切體會到作者要表達的內容。說簡單點,你在描寫景物或者事情的時候,必然帶有自己的態度,這種態度通過作品傳達了出來,引起了讀者的共鳴,就是“有我”。

什麼是詩詞的“有我”?詩詞的“有我”、“無我”之說,王國維的《人間詞話》曾經做過闡敘:

“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

這話不難理解。“有我”,即是“以我觀物”,詩人所寫的情境都是詩人看到的東西,所以所代表的都是詩人本身的內心想法。比如我們看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之六》:

黃四孃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創作詩詞時,如何體現王國維所說的“有我”和“無我”之境?

花滿蹊

我們在讀到這首詩的時候,能感覺到杜甫的狀態嗎?他當時託庇於成都地方大員嚴武,衣食無憂,算是他顛沛流離一生中最安穩的時刻。人一旦沒了生存壓力,他也暫時不憂國憂民了。“黃四孃家花滿蹊”,起句如此輕佻,你能想象得到他像個浪蕩公子的狀態嗎?這些景色,這些“戲蝶”、“嬌鶯”的詞彙組合出來的意象確切地反映了他當時的心態。

再看一首寫春景的詩,袁枚的《題桃樹》:

二月春歸風雨天 ,碧桃花下感流年 。

殘紅尚有三千樹 ,不及初開一朵鮮。

都是春天,都是花下,為何這首詩卻給人一種悲傷的感覺?“殘紅”、“不及”這些詞彙的組合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易逝,追悔不及的心情。

同樣的景色,寫出不一樣的味道,這就是因為“有我”。

我這是隨意找了兩首詩,其實這種例子比比皆是,大家肯定能找到更合適的。

創作詩詞時,如何體現王國維所說的“有我”和“無我”之境?

殘紅三千樹

如何在詩詞中體現“有我”?

作為一個寫詩的人,感情充沛、細膩簡直就是必備條件。當你為景色和事情感動,覺得有話要說,不吐不快的時候,就可以寫詩了。

那麼這個時候,找準感動你自己的點,用最合適的詞彙精準地表達出來。

如果自己都不能感動,肯定不能感動讀者了。

你的感情準確無誤地傳達到了讀者腦海裡,並且打動了讀者,你的詩詞,就“有我”了。

其實,這個“有我”的“我”只是你心中的感情罷了。

什麼是無我

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

以物觀物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就是將作者本身物化,詩裡面即便有描寫詩人活動的句子,看起來卻是不相關的。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有點類似於“上帝視角”,詩作裡面的人物與我不再相干,他做了什麼,傳達了什麼意境,都是物化的行為。這種視角有天生的超然感覺,我們在田園詩派,隱逸詩派以及僧道詩詞常見這種境界。

創作詩詞時,如何體現王國維所說的“有我”和“無我”之境?

悠然見南山

最典型的就是陶淵明和王維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我們好像在看一幅畫卷,詩人在南山東籬下悠然採菊,我們感受到的是整個畫面帶來的恬靜,悠閒,而不是詩人這個人物本身的行為帶來的情緒波動。

又如王維的《竹裡館》:

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為什麼王維的詩給人一種空靈、冷寂的感覺?我們稱他為詩佛,就是來源於讀他的詩,會得到這種獨特的超然物外的感受。這種超然物外,超越了已經物化的詩人自己。

“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這裡是誰在獨坐,誰在彈琴,誰在長嘯?可能是詩人,也更有可能不是詩人。整首詩就是一副掛在牆上的畫,即便是詩人在彈琴復長嘯,也只是這幅山水畫中的一個人物而已。

創作詩詞時,如何體現王國維所說的“有我”和“無我”之境?

獨坐幽篁裡

這就是“以物觀物”的寫法,達到了“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的效果。

無我,其實就是沒有自己。

如何達到“無我”

詩詞作為感情抒發的文藝作品,“有我”是很普遍的境界,詩詞本身的好壞,包括其他文學作品,要感人至深,都需要感情進行傳遞,讓讀者產生通感而共鳴,這是一部好作品,一首好詩的基本條件。

所以說,“有我”相對來說是容易體現出來的,做不到“有我“,難說是好詩。

而要達到“無我之境”,則需要超然的心態,跳出自己營造的詩的意境,讓自己高於自己的作品世界,從內心俯視自己。

這種超然物外的境界,完全由讀者自己來感受閱讀當時的感覺,詩人本身形象只是一個道具,隱藏在這種“無我”之境下的感情更加含蓄、委婉,但是也就更加雋永。

這不光是寫作手法的問題,更是心境問題。

所以王國維又說:

古人為詞,寫有我之境者為多,然未始不能寫無我之境,此在豪傑之士能自樹立耳。

非詩詞豪傑不能為之啊。

創作詩詞時,如何體現王國維所說的“有我”和“無我”之境?

無我之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