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书法中的“匠气”?为何文人墨客厌恶“匠气”?

路南海


不但书法中有“匠气”的说法,其实艺术领域都有这个说法,所谓的“匠气”就是指因循守旧缺少灵性变化的意思,说白了就是象从流水线生产出来的产品一样,齐唰唰的虽然整齐,但缺乏创造性,或者说没有个性。

但所谓的创造性和个性,也不是可以随便来的,个性是在传承的基础上重新赋予的灵性创作,首先要求的是对传统的充分继承和尊重,先要把共性基础打好,然后才谈得上个性,意思是讲要把传统基础烂熟于胸,可以做到挥洒自如,与传统合而为一,这时才有可机会熟能生巧,自然的流露出一股灵气。象现在各类“家”们所搞的什么“喷书”、“射书”等,这可不是什么创造性,这只是笑料而已。

没有传统基础,完全靠怪异的形式来搏人眼球,这是小丑行径,是笑料,但是若是只有继承,没有创造,那就是“匠气”了,举一个例子,比如雕塑,学雕塑得先从基本功做起,练手法、刀法,了解各种事物的结构等等,这都是基本功,这是都要学的,但等基本功练好以后,在雕一件作品的时候,境界就区分出来了。

有的雕出来的雕像很周正,很认真,但给人的感觉就是没灵气,很僵硬,但有的作品就不一样,从神情到姿态,都有一种说不出的美感,那么这就是艺术,艺术的差距不在于你给别人看到了什么,而在于你让别人想象到了什么。通过制作过程各个环节的处理,运用传统基础,把作者的精神凝聚在作品中,观众一看到作品,马上就能品味到超越作品本身的感受,这才叫精品。


澡雪堂主


匠气是因为牵强附会而创作出来的书法作品而显现的气息,大多是由于作者笔墨功底不深,涉猎狭窄,名利心强(为了讨好观众而注重形式和外表来雕琢勾画出来的作品)。

具有匠气的书法是经不起推敲和欣赏的,往往看几眼就没有兴趣继续往下看了,但是高雅的书法则百看不厌,每次欣赏都会有新的感受和收获。

从古至今,文人墨客大都厌恶匠气书法作品,他们崇尚高雅,因为匠气的弊端是背离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他们追求的是一种不可复制、难以言传、妙趣无穷的理想境界。







国墨书画


现在无论哪个行业都在讨论“工匠精神”,这是一种对于工作、事业、爱好全力以赴、精益求精的精神,是一种钻研的敬业精神,非常值得提倡。而在书法界,书法家却对“匠气”却弃之如敝屣,“匠气”和“工匠精神”是一回事吗?二者有什么区别?

“匠气”和“匠心”不同

匠字最初的含义就是木匠,后来延伸到有一门手艺的人,比如剃头匠、画匠、泥瓦匠等等,同时它还有另一个含义,有巧妙的意思,比如成语匠心独造,作为形容词,它还表示某人有熟练的技能,匠气就是属于第三种。


书法里的“气”是对于一幅书法作品的直观感觉,比如书卷气、金石气等等,“匠气”指的是给人一种呆板、统一、千篇一律感觉的作品。

所以,同样带一个“匠”字,二者在书法里的意思却截然不同,“匠心”指的是巧妙的处理书法的章法、结构、用笔,而“匠气”则是指的千篇一律、毫无变化的作品,通常会和“俗”联系在一起。

书法家,尤其是文人书法家非常讨厌千篇一律的作品,他们思想活跃、思维开阔,需要找到一种更为自由、变化更加丰富的表现形式来表达自己,不喜欢中规中矩,所以生怕自己的字变得“匠气”、庸俗了。


匠心就是指的工匠精神

匠心其实就是指的就是工匠精神,既要精益求精、不断的坚持和钻研,又要把事情做的巧妙、漂亮。二者所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当今提倡的工匠精神就是古人的“匠心”。

书法家要有匠心而不可有匠气

书法家临摹字帖、进行书法创作要保持工匠精神,精工细作、仔细研究,但同时也要把字写活,写出精气神来,切忌呆板无生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