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影隨心》婦女之友楞充廊橋遺夢,馬蘇演技吊打陳曉杜鵑

霍建起導演是善於調動色彩的優秀導演之一,他拍攝的電影都美如畫卷。《如影隨心》也是這樣一部電影。在霍建起導演的鏡頭下,無論是演員還是風景,每一幀都透露著導演對光影美學的細膩追求。

《如影隨心》婦女之友楞充廊橋遺夢,馬蘇演技吊打陳曉杜鵑


而霍建起導演更是喜歡通過巴黎等著名旅遊城市及其街區、自然景觀等等,讓自己的這部《如影隨心》處處透露出對光影美學的極致追求。乃至於在室內佈景方面,霍建起導演簡直把繪畫當中才能見識到的濃重色彩搬上了大熒幕。可以說,《如影隨心》是一部流動的油畫作品。

而與影片故事方面,編劇霍建起也深諳自己作為導演的美學風格,讓整部電影透出濃得化不開的即視感,讓糾葛的愛情故事在錯亂的幾對離異夫妻之間展開。這種架空主人公的敘事方式,更讓《如影隨心》增添了美輪美奐的縹緲感。可以說,所有的一切,都是在為霍建起風格的攝影畫面服務。然而,這部電影除了畫面之外,一無是處。

《如影隨心》婦女之友楞充廊橋遺夢,馬蘇演技吊打陳曉杜鵑


霍建起老師試圖將自己的《如影隨心》做成中國版的《廊橋遺夢》,但因為中國人特有的現實主義的審美需求,而讓這部電影在故事方面的成色,尚且不如《婦女之友》。雖然霍建起導演通過臺詞和鏡頭極盡抒情之能事,但依舊無法彌補自身故事毫無底氣可言的遺憾。這種“掩耳盜鈴”式的創作方法,讓《如影隨形》的故事更像是一個狗血的夫妻故事會。

美術系畢業的女孩子(杜鵑),和醫學系畢業的男孩子(華少),過著平淡的生活。中文系的女孩子(馬蘇),也和音樂系的男孩子(陳曉),過著平淡的生活。突然間美術系的女孩子就遭遇音樂系的男孩子了,倆人在已經有了婚姻的前提下,迅速相愛,並且各自離婚。中文系的女孩子通過寫網絡情感連載的方式給美術系的和音樂系的倆人以壓力。

《如影隨心》婦女之友楞充廊橋遺夢,馬蘇演技吊打陳曉杜鵑


然後,美術系的女孩子和音樂系的男孩子,架不住壓力,沒能在一起。而醫學系的男孩子再婚,幸福美滿。中文系的女孩子再婚,找了說相聲的,也幸福美滿。就這倆音樂的和美術的,沒給一個大團圓的結局。這就是《如影隨心》,這就是婦女之友式的故事內容。

霍建起導演在努力塑造一種《廊橋遺夢》式的悲劇愛情味道,努力讓美術系的女孩子和音樂系的男孩子不再揹負“渣女”、“渣男”的壓力,而是為了愛情或者說真愛走到一起去。霍建起導演更是直接在電影當中通過臺詞的方式討論什麼是真愛,愛情到底意味著什麼等等。但,越是這種不厭其煩地討論,越讓創作者的不自信暴露無遺。

《如影隨心》婦女之友楞充廊橋遺夢,馬蘇演技吊打陳曉杜鵑


當然,霍建起導演通過自己非常紮實的美學功底,讓《如影隨心》已經無限接近了《廊橋遺夢》,但對於中國影迷而言,我們可能更需要看到一個有著地氣的煙火味道,而不是動輒就能飛一飛法國巴黎的浪漫愛情故事。沒有站在地面上的愛情,總給人郭敬明式的小資腔調。當然,霍建起導演呈現出來的小資腔調,還要比郭敬明要郭敬明一些。老郭那是土豪奢,老霍這是小資青年的文藝奢。

礙於劇本的憑空想象,造成陳曉和杜鵑的表演都虛幻無邊。兩位演員當然都貢獻了非常不錯的演技,陳曉把一個音樂系青年的世界打磨的非常完美,而杜鵑這個美術生的世界,也具備冷豔的氣質。然而,兩位演員都讓沉悶成為主要基調,劇本本身就夠沉悶了,外加上演員氣質的“加分”,可謂是“悶上加悶”。

《如影隨心》婦女之友楞充廊橋遺夢,馬蘇演技吊打陳曉杜鵑


因為主角氣質沉悶,劇本基調暗淡(非鏡頭色彩暗淡),所以讓女配角馬蘇的活潑表演,更顯得靈動很多。馬蘇這位女演員,在《如影隨心》當中的表演,都是敲到好處的,而且更具備真實性,似乎離地面更近一些。她用張揚的表現方式來呈現了劇情人物,更容易被影迷記住。

尤其劇中馬蘇與杜鵑見面的一段對手戲,簡直可以拿到《我就是演員》舞臺上對決一下了。杜鵑一如既往的沉悶內斂,將內心戲表達地非常清晰。而馬蘇則豪放很多,處於進攻的態勢上,而且處處佔據“戲眼”,讓整段戲的高潮節奏都跟著自己的表演節奏來。杜鵑也只能配合馬蘇,按著馬蘇的節奏感來完成這個橋段。當然,兩種表演風格,哪個更高級,諸家都有自己的評論。個人覺得,馬蘇更好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