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郑州留不住人才?

郑晓奇


作为一个在郑州待了近10年的人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发言权的!

首先,就是收入水平决定了!郑州的收入水平决定了它留不住人才!目前郑州的基本工资水平还在3000-4000左右,而消费水平却直追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城市!郑州一直上涨的是物价房价,房价的上涨直接影响的就是租房的价格!15年郑州都市村庄大拆迁,都市村庄一个单间房租两三个月时间从原来的300左右疯狂涨到600多!跟着就是16年房价的连续涨价了,原来三环房价还在9000左右的房子,短短几个月就连四环外都涨到10000还多。最厉害的时候就是一套100平方左右的房子一个月的时间疯狂涨了有20万!而市区房价动辄20000+。这对于还拿着3000多4000多工资的人来说无疑是巨大压力!辛辛苦苦工作一年攒下来的估计也只能买得起1平方的房子!租房是他们不得不做出的选择。现在郑州基本上没有了都市村庄,也就没有了廉价的房子租了!更多人不得不选择了小区租房,而现在郑州小区一个房间得1000多一个月!这个数字已经是大部分郑漂的一半工资了!除了房租,再加上衣食行,所剩寥寥。为了节约租房成本,有些人甚至不得已的选择了群租房,群租房的条件就不用说了。。。。这样会让人有归属感么?!或许,有人会说这些拿工资低的人算不上人才,但人才也有很大一部分是从这些小人物里面磨炼出来的!

接着,就是郑州的企业状况了,郑州是一个商业城市。在这个商业化很重的城市里最不缺的就是业务员了,而业务员却是一个流动性非常大的职业,也是一个门槛非常低的职业!大多数郑州的企业都是一些小老板,他们最看中的是利润,给不了员工的发展机会,只会尽最大程度的压榨员工的剩余价值!还有就是郑州公司的工作制度,可以说现在郑州的公司,90%以上都还是6天工作制!每天的无薪加班就更不用提了!8小时工作制不用提,一天不让你上10个小时的班就谢天谢地吧。郑州的公司是很不尊重员工的私人时间的!还有就是郑州没有太多的知名企业,高学历、高精尖技术工种的人才,在郑州基本是没有多少工作岗位适合他们的!并且能发高薪的公司也是少的可怜的!像华为、腾讯、阿里巴巴这样的动辄月薪几万乃至几十万的公司基本上是不存在的!或许有,但靠工资就能拿到这个数字的人,真心不多!在郑州,基本不需要这样的高精尖技术工种。

接着,就是郑州乃至全河南的教育了!作为一个人口大省,非常尴尬,目前全河南也就郑州只有一个211大学——郑州大学!从而导致整个河南高考之难属全国之最!这就导致了郑州乃至河南培养不出更多高学历的人才!再加上郑州二线城市这个尴尬地位,以及郑州的企业状况,高学历人才更多会流向北上广深这样的城市。毕竟这些城市里他们有更多的机会,这些城市里才有更多适合他们的公司和工作岗位以及符合他们的报酬!

还有,就是郑州这样一个内陆城市。污染是非常严重的,每到冬季,雾霾是常态。哪天看到蓝天白云,朋友圈肯定会被刷爆的!交通也是郑州的一个问题。郑州郑州,天天挖沟,一天不挖,不叫郑州!在郑州,堵车是常态,每每开车,总是听郑州交通广播,最多的就是郑州哪里哪里堵车!作为一个一个已经半逃离郑州的人来说,听到这还是挺欣慰的,至少不用再去堵车大军里煎熬了。

综上,在我看来,郑州留不住人才的原因就是以下几点了:工资待遇太低,这个也是最重要的!郑州没有太多有竞争力的大企业留住人才!污染比较严重!堵车严重。


Ronshen容声厨卫


郑州,河南省的省会城市,为什么留不住人才呢!我觉得有几个方面。

1,办事难,效率难,一个居住证就可以恒定下来,2015年之前,在城中村住,那个时候居住证办下来一个月时间,拿着租房合同,房东开的证明,到居住地派出所录十个手印,录像,填写单子。程序走一边基本1个小时完事,完了,一个月等着拿居住证就可以了,现在呢!租房收税了,房东不愿和租客跑居住证了,大概就是流程慢,短则三个月,长则半年。还得房管局备案,房东怕收税就不愿去和租客办理居住证还有就是麻烦,不是一次两次就可以办成的!其实征税征错了,应该征收房屋空置税而不是房屋租赁税,适得其反了。

2,收入低。大多数公司入职才拿3000左右的薪资。而租房子就要1500到2000(一室一厅)合租不是很安全。基本上就是给房东打工了,不落啥钱,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过度的整改城中村导致的,一下所有的城中村全拆了,却建不起来,这叫步子迈的太大扯住蛋了。城中村建设不反对,但应该有序建设。而不是一下子推到一大片,却建设不起来。这是导致房屋租赁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也是导致人才外流的重要原因。

3,房屋价格增长过快,记得15年九月到11月,房价短短两个增长5000到8000左右。多数无法承受压力,纷纷逃离郑州。

以下还有很多原因就不一一罗列。




一线丝牵一线思


在郑州工作四年,现在月入万元左右,谈谈我的感受。首先说说每个郑漂离不开的事情租房,找中介你可千万要小心,骗子太多(好像郑州很多公司都是连坑代骗的)。然后找工作,看到有些不需要工作经验只要兴趣的公司头也别回就走吧,他们是培训,是挣你钱的。然后剩下的就是销售,行政,前台,财务。工资在三千左右,销售除外,看个人能力(忽悠能力)。顺便说一下我个人情况,犹豫个人见识比较短,没有提前买房。现在即使我每个月拿一万,我也买不起房了。不知道现在那些月入三千的还在吹捧郑州的你们是不是家里有矿


用户22480375597


我是河南人在北京15年,因项目回郑州注册一家公司随后也认识了很多本地公司自然而然的成了"朋友",总体给我的感觉这的人总体不行自大吹牛没见过什么世面也没在什么大公司工作过更不用谈什么上得了桌面的工作经历了,在这里人与人的基本诚信非常难建立更别提合作了。老板都如此那来得谈员工薪资待遇五险一金都是靠忽悠。本地公司根本没什么真实的生产力中介倒是最多的地产中介金融中介谈生产力谈创新根本就别想,软件开发我们到现在都找不到合适的人都一瓶子不响半瓶子晃荡没几个踏实干事的!自然敢写出来就不怕被喷尽管招呼吧!


河南云讯通讯


我生郑州长郑州,30多年来看着郑州翻天覆地的变化,想起小时候写的作文[绿城郑州],然而这几年的畸形的大拆却没有大建,深深地伤害了郑州,房租暴涨,标间从4百一月,直接暴涨到1500,我坐在三环以外的一个集装箱小馆,吃着12一碗的小碗烩面,问着群里一起跑外卖的朋友,你们在北上广吃的怎么样,当他们告诉我吃着8块一碗的大碗烩面,我是真的不淡定了,跑外卖的间隙就想问问有没有便宜的烩面让我吃,然而最便宜的10块!!!!郑州已经不是原来的郑州,它变成了一个恶魔,吞吃着在这里苦苦坚守的人们!过完年以后,再去万达金街,以前一起跑单的那些老面孔,十之八九都没有回来!郑州深深地伤害了他们!当然,我们这些送外卖的算不得什么人才,只能算是苦力,然而这也是最悲惨的一件事,当一个城市到了你付出所有的体力和努力却无法让自己生存下去的时候,你还会在这里吗?更别说有点学历,有点特殊能力的人了


强子90902


郑州生长,上大学后在北京工作过几年,回来后在一个单位上班,转眼十多年过去了,基础建设硬件巨大的架子拉起来了,但人文素养软件的提高速度明显没有赶上物质环境的变化,感觉现在的郑州人文环境依然有我中学时的味道,甚至和十几年前的北京还有差距。大面上还没有形成健康成熟的商业氛围,主要人群的思维意识还在小农经济和机关单位。混日子生活的人多,按兴趣理想做事的人少,即使想做在这种大环境下也很难,打个比方就像把一个满世界飞来飞去的商务精英扔县城去再就业的感觉一样,主要群体的眼界和认识还很浅。就人才来说,可能他们宁愿从另一个有理想和平台的地方生存起步,穷其一生追逐生活的资格,也不愿在一个一眼看到头的地方无聊的生活吧。

还有就是城市的底蕴越来越淡,郑州本就是一个新兴的城市,解放后才建市,几十年发展在1980年起每十年一个样,曾经叫绿城,90年环二七塔的亚细亚等几大商场的商战闻名全国又有了商城的称号,2000年前后郑州的科技市场甚至能和中关村有一拼,2010年前后庞大的城中村各处来淘金的人们也激发了城市强大的活力,但这一切都没有管理好利用好发展好。另外整个河南的优秀大学的数量也太少,优质的企业和人才发展平台更少,缺少优秀的教育和优质的就业岗位也是一大原因。还有就是优秀的人才多数都往外跑,很少有回来的,曾经问过我身边在外的一些朋友为什么不回来,他们有一个共同回答是:郑州有什么?我却无法反驳,说有你们的父母和亲人?可能不能作为我们这些正直壮年闯事业的人理由吧……郑州地处中原,黄河南岸的万里平原上用钢筋水泥浇筑起来的地方,有时候休息了却不知道郑州哪里能让我常去,几个本地朋友聚会大家还经常为去哪玩而研究半天。

目前的郑州,是一个保守老土的城市;一个没有底蕴的城市;一个都在生活的城市;一个娱乐匮乏的城市。

当然我相信物质决定意识,随着郑州的转型升级现代化大都市格局的形成,近几年又设立了许多大专院校,配以良好的人才吸引和招商政策,能够吸引越来越多有广阔视野和先进认知的组织和人群的入驻,会逐渐带动人们思想意识的变化,但这一切需要我们的努力和时间的催化。


无忧草217555678


在郑州8年,8年时间看到很多,刚毕业回来时踌躇满志,郑州却给我一大嘴巴子,怎么说呢,11年郑州普遍工资1200当时城中村多租房便宜一个月300的满地都是,郑州普遍公司就是商贸公司,13年基本工资上调,郑州普遍工资2300左右,城中村还在租房500左右,这个时候郑州招聘开始有些像样的公司了,15年城中村改造越来越少,郑州工资2500左右,租房1000左右了,这个时候公司招聘基本上都是中介公司,16年城中村基本没了工资3000左右,租房2000左右了,而且不太好找

这个时候有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招聘的岗位千奇百怪而且公司基本都在三环边或者环外,租房基本都在环内,交通成本上升!

企业单位没有培养人才的耐心和资金投入,基本上都是靠新员工摸索,浪费时间和公司资源,靠关系入职成为常态,企业畸形发展造成人才空档……有志之士流失严重,虽说政府采取购房补助吸引人才,没有良好的平台也是治标不治本!

郑州就是人口堆起来的城市,不是靠生产和科技发展出来的城市,这就是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


深沉的歌


说到这个问题我很想回到九十年代的郑州,九五年我在郑州挂着三星小饭店吃饭,两个凉菜,两瓶啤酒,两大碗肉丝面,两份荤饺子一共二十六元。那时候啤酒很贵,两瓶六元。九九年小饭店烩面二块五,凉素菜二元至二元五,啤酒二块。那时候普通员工工资900元-1100元每月。房子(多层)均价600元每平,还在市心区域,二环左右。当时的消费水平也就比县城高点。租个单间二环附近,10多个平50-70元。标准间贵一点大概90-100元每月。那时城中村遍地都是,吃的、用的虽然质量不太好,但是便宜得多。当时在郑州工作,总想着说,相比邻近城市虽然工资低,但是消费也低啊,也很稳定。现在虽然我自己已经有房有车早就脱离了城中村的生活,但是这些年郑州大规模城中村改造,给下游经济造成了巨大障碍。底层劳动者,手工业者,小作坊,小买卖,零工人员等大量流失,社会缺少了竞争,生活成本翻跟头上涨,大幅提高了进城发展门槛。这就给许多刚毕业的学生工作造成了压力。每个公司招聘毕业生工资都不会太高,说句实话,大部分毕业生在前一两年工作业绩是很低的,再说透彻点,在前半年,基本是可有可无。而现实上绝大多数毕业生参加工作后,也过不了多长时间就要跳槽。公司也就失去了培养人员的动力。现在多是招聘成手半成手培养。还有就是手艺精英群体,也不会选择在公司拿着工资上班,多会选择去偏远城市乡村发展。所以感觉郑州人才留不住。最主要的是生活成本太高。上班日子难熬,创业启动资金太大。我一直都持郑州城中村改造可能是郑州经济发展中的一大败笔。


红峰松


本人211大学毕业,毕业直接去了郑州。在郑州呆了三年多,现已经离开。

能留住人才的是什么。企业,工资,消费等都是要考虑的要素。

1/企业

郑州相对好点的企业都很少。绝大多数都是50人以下的小公司。论发展前景、学习提升、内部培训基本上是谈不上的。并且工作都比较基础和低端。销售这个万金油低门槛职位占绝大多数,一般就是电销(天天打电话,有话术,其中这类的诈骗居多)、网销(通过QQ,微信等工具发展客户)或者电销+网销结合或者线下跑业务的销售。销售基本就是底薪+提成。当然做销售都知道看提成吃饭。底薪少的可怜。并且极不稳定。一旦离开一个公司多数情况下你积累的客户和资源也就没有了。

2/工资

企业的情况和工作职位决定了工资。郑州大多数工资水平在3-4k左右。职位多是销售,工资不固定,时多时少,压力大。另外,还有行政类、美工、运营等相对技术点的职位,带一定技术性的职位工资会高点,但是和一线及成都,武汉等二线会差点。

3/消费

15/16年来郑州的时候,城中村尚且存在,租住在刘庄、陈寨等城中村一般月租500-600左右,单间。并且在这些地方吃饭还比较实惠。生活相对没什么压力。16年以后,郑州的城中村被拆没后,租房价格大涨,单间(单身公寓)1200元/月租不到。很多都是租那种中介分隔开很多间的住房,共用厕所厨房,非常不方便,价格也不便宜。我之前曾经见过一个三室一厅分割出来6个房间,十多个人住在一起。其中一间屋子只有几平方,放了一张小床板和一个很小的柜子,没有窗户。进门就是床要价700元/月。18年以后租房价格略有降低。另外加上吃饭,交通等。一个月必需消费2500也不一定能打住。

按照多数人的工资水平,在郑州生活/存钱都比较困难。

一句话就是那句流行语:在这里承载不了梦想,容纳不了身躯。。。

不要说什么拿3/4千工资的都不算是人才。一个人的工资水平你所在的城市起了相当大的决定性作用。要不然全国就不会那么多人去北上广深,去沿海了。。

都说郑州这好那好,今天这个政策,明天那个利好,报纸上,公众号上天天夸郑州什么国家中心城市云云。但是具体利好到老百姓的身上的有几个?就算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这也是需要时间的。不可能今年给你个好政策,明年你就赶上一线了吧。

以我的切身感受来说,对于应届毕业生刚毕业还是一张白纸,一无所长,先去一线闯闯,有更多的机会和发展,学习几年,打铁还需自身硬,有一定本事了,可以再来郑州工作。以为你的技能和工作经验。找个5000+工资的工作会相对容易的多。


枉凝眉90


为什么郑州留不住人才?

早在十几年前,《天下无贼》里就曾说过:二十一世纪最缺的是什么?人才。虽然从葛优饰演的窃贼丑陋的嘴巴里嘣出来,显得可笑,但是,它提示了二十一世纪最残酷的现实:人才争夺。

而想要留住人才最重要的有两点,第一,留住人才的资本;第二,能否自产人才。

一、首先看郑州是否具有留住人才的资本:

1,工资

根据1.9日,智联招聘发布的《2017年冬季中国雇主需求与白领人才供给报告》,报告显示,全国37个主要城市的平均招聘薪酬为7599元,平均薪酬继续上升。其中,郑州位列全国第28名,平均工资为6815元。

这个工资在全国主要城市的排名较为靠后,对于北清交人的毕业生,并不具备吸引力。

而郑州的房价水平也在全国不算低,国际标准来看,房价收入比的合理水平是3-7。在36个主要城市里,只有长沙、西宁、乌鲁木齐、沈阳、呼和浩特和银川等6个城市处于合理水平。郑州的房价收入比为13.04,郑州薪资普遍不高,买房压力着实不小。

2,前景

虽然郑州被评为国家中心城市,但是作为一个内陆的二线城市,各项资源前景与直辖市、沿海城市相比,要少的多。

3,环境+拥堵

在郑州生活过的都对“郑州郑州,天天挖沟”这一吐槽深表认同。大气污染严重,可媲美北京,却没有北京相应的好资源;各种修路,各种围挡,像补丁一般的城市环境,让人无奈;近年来,地铁的开通与快速路的修建,让郑州堵车排名有所下降,而没有地铁的济南排名就猛然超越郑州。

二、能否自产人才

除了吸引人才,郑州是否具备自产人才的能力呢?

首先看郑州的大学:

郑州高校不少,但总体来说质量不高。211中(如今又多了双一流的称呼)只有郑大,第二档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华北水利电力大学等。

且不说武汉的高校水平,对比中部另一座城市——长沙来看。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既是985又是211,而且湖南师范大学是211,其他农业大学、理工大学可以算作与河南同一水平。显然郑州的高校水平要弱了不少。因此郑州产人才,但往往更多的是中低端人才,高端人才的输出显然不能更好的带动这座蓬勃发展的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不过,在近期,郑州也出台了一系列争抢人才的战略,如给予专业技术生、本科硕士博士生零门槛落户与生活补贴、,买房补贴等优惠政策,对高级人才及家属的医疗、教育、住房福利等,力度可以说是中部城市中最大的。

是否能吸引一部分人才归来和留下,我们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