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东平县戴村坝

戴村坝,位于东平县境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辞海》、《中国水利志》均有载。该坝位于东平县城东部20多华里南城子村附近,大坝横截大汶河,坝下为大清河,该坝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整个大坝为石结构,巨大的石料镶砌得十分精密,石与石之间采用束腰扣结合法,一个个铁扣把大坝锁为一体,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用以将大汶河之水遏入小汶河,用以济运,为省级文保单位。工程为石质建筑,巨大石料之间用铁扣相连接,从而使整座大坝成为了一体,非常坚固,经受了数百年大水的冲击,科技含量非常高。大汶河非常的宽阔,有数里之宽,河面上不断升起一阵阵水汽,大坝高达数十米,洪水倾泻而下,发出轰隆隆的声音,异常壮观。大坝上有不少游客在观看这一壮丽的景色,大坝之上为一个宽阔的平台,上面有不少明清时期的碑刻,主要为历次修缮工程的记载,对于研究明清河工具有相当的价值。

泰安市东平县戴村坝

泰安市东平县戴村坝

据史料及碑文记载,坝初建于明永乐年间。明成祖继位后,从各方面做迁都北京的准备。他首先考虑到江南物资北运,以供京师所需,"漕运之利钝,全局所系也",因而决定治理大运河。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工部尚书宋礼、刑部侍郎金纯等奉命疏浚运河。当时从济宁到临清的运河地段多丘陵,地势高,"河道时患浅涩,不胜重载"。元代曾在罡城(今宁阳县境内)筑坝,迫使汶水南入洸河,流至济宁,再分水南北以济运道。但济宁向北至南旺一段,水爬坡上行,终因水势不足,时常干涸。宋礼等官员对此束手无策,他们采纳了汶上民间治水专家白英提出的"引汶绝济"的建议,破元代罡城坝,使汶水不再流入汶河,迫使水西行,并在汶水下游大清河东端戴村附近拦河筑坝,遏汶水入小汶河南流,"使趋南旺,以济运道"。在水流湍急、水面宽广的河面上建拦水坝是十分艰难的。宋礼等人征调大批民夫,动用无数能工巧匠,克服了道道难关,终于修成了一条长5华里的全桩型土坝,每遇重运,聚沙为堰截水南流,伏秋大讯任其冲刷。天顺五年(1461年)增筑培厚,此后连年增土培护,百余年未有大动。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侍朗万恭垒石为滩,未及二年冲毁,再筑土坝。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总河潘季训在北端筑石坝,名曰玲珑坝。万历二十一年尚书舒应龙在南端筑石堰防冲名曰滚水坝,中留石滩泄水名曰乱石坝,自此形成一道三坝连接的拦河石坝,明清后统称为戴村坝。

泰安市东平县戴村坝

大坝修成之后,拦汶水顺小汶河南下,流向南旺运河最高处,再分水南北。一般情况,三分南注,七分北流,即所谓"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之说。从此,妥善地解决了丘陵地段运河断流的现象,使船只畅通无阻。明成祖迁都北京之后,大运河便成了交通大动脉,每年从东南运粮米等物资数百万石,接济京师。

2016年6月1日,东平县戴村坝发现一古代文物,形似乌龟,且保存比较完整,经当地文物管理处工作人员鉴定,这个乌龟名字叫为赑屃,年代应该是清代,目前已被收藏在东平县博物馆。

泰安市东平县戴村坝

据东平县文物管理所所长杨浩说,从该赑屃背部的凹槽看,它应该是背负着一块石碑,但目前还没有发现这块石碑,而且这个赑屃保存比较完整,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记者了解到,我国民间传说龙生九子,通常把赑屃排在九子首位,一般在各地宫殿、祠堂、陵墓中可见到赑屃背负石碑,这样的石碑来历都很显赫,多数是当时皇帝所赐封。据悉,赑屃喜好负重,形状似龟,但细看却有差异。赑屃有一排牙齿,而龟类却没有。赑屃又称石龟,是长寿和吉祥的象征,《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像龟。旧时大石碑的石座多雕刻成赑屃形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