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發生蝗災後,百姓寧願吃樹皮也不吃蝗蟲?

隨著時代的日益發展,人們已經脫離了為吃穿發愁的問題,轉而開始考慮什麼好吃什麼營養的問題,可見人們的生活確實是更加美好了。而在飲食方面,有些人會選擇吃蝗蟲,因為蝗蟲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還有各種各樣的其他營養元素,而且在炸了之後味道也是非常的鮮美。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什麼古代發生蝗災後百姓都在啃食樹皮而沒有人吃蝗蟲呢?

為什麼發生蝗災後,百姓寧願吃樹皮也不吃蝗蟲?

大家都知道,在封建統治時期,貧苦百姓都是依靠自己幾畝地種出的糧食,一部分上繳國稅,另一部分則留作自家食用,有些更慘的則是隻能到地主家租地,一年的收成也只是勉強夠吃而已,所以百姓對糧食是十分看中的,對自己土地裡的糧食也是倍加呵護,但是由於古代缺乏任何防護,一旦出現天災那就只能顆粒無收,除了等待朝廷的救援就只能成為流民到其他地方討生活。水災旱災這種直接毀壞糧食的還能理解,但是蝗災就不能理解了,蝗蟲又不是不能吃,蝗蟲一過來抓來吃不就好了?難道古代不知道蝗蟲能吃嗎?

為什麼發生蝗災後,百姓寧願吃樹皮也不吃蝗蟲?

古人當然是知道蝗蟲能吃的,但是想吃也不一定能吃到啊,要知道蝗蟲過後才會鬧饑荒,也就是說我們蝗蟲飛過來的時候肯定還有餘糧,蝗蟲以迅雷不急掩耳之勢突然來襲時,很多百姓都是措手不及,而且在古代根本不知道什麼時候蝗蟲會來,蝗行動之迅速簡直匪夷所思,那麼大一群突然就呼嘯而過然後什麼都不留下,所以百姓們雖然知道蝗蟲能吃,但是根本沒有辦法準備,就算聽說有蝗災有所準備了也沒有什麼有效的工具可以抵擋蝗蟲或是捕捉蝗蟲,畢竟以古代的科技來說,頂多是用木頭做出的東西抓捕蝗蟲,先不說抓多少,我懷疑就連那木頭都要被蝗蟲吃掉了。再說蝗蟲每次出現的時候都是成群結隊的,數量非常的龐大,絕對非當時的人力所能抵抗的。

為什麼發生蝗災後,百姓寧願吃樹皮也不吃蝗蟲?

所以每次蝗災過後全國各地都發生了嚴重的饑荒,畢竟只要蝗蟲一過,就連一棵草都不會剩下,在這種情況下,就算抓住了一些蝗蟲又能夠多少人吃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