擰一碗,別說吃也許你都沒聽過!

中國傳統村落——高都鎮善獲村,近幾年挖掘出的文化真是不少,但是小編今天我說的這一道美食,你可不一定知道。


擰一碗,別說吃也許你都沒聽過!



善獲村美食“擰一碗”。是的,這就是它的名字,你不會是第一次聽說吧?長什麼樣子?什麼味道?請保持你的好奇心,跟著紅果小妹各貓貓吧。

擰一碗,別說吃也許你都沒聽過!


“擰一碗”,撇開製作過程,它看上去長得和攤饃爐餑(飯店叫“土豆絲炒煎餅”),幾乎沒什麼區別。


擰一碗,別說吃也許你都沒聽過!


那為什麼善獲人非要叫它“擰一碗”呢?我猜想著,可能因為它是善獲人的最愛,既然是最愛,就得有一個“暱稱”。那這“擰一碗”定是“攤饃爐餑”的暱稱!

擰一碗,別說吃也許你都沒聽過!

善獲人,為什麼把攤饃爐餑作為最愛呢?這個就說來話長了......

要從善獲的地理和物產說起,善獲村位於高都以東的丘陵地帶,全村2000多畝耕地,絕大多數是嶺崗地。三溝四梁一面坡,這些嶺崗紅土地礦物質和有機質含量高,適合穀子生長,長出的穀子品質非常好,歷史上被稱作“澤州黃”。善獲村就在澤州黃的產區內。金黃的小米,從古自今養活了世世代代的善獲人,善獲人自然看著它最親。

擰一碗,別說吃也許你都沒聽過!


但是,當我吃過以後,才覺得兩者是有很大差別的。


攤饃,就是大家通稱的煎餅,善獲人是叫攤饃,巴公人也叫攤饃。個人覺得“攤饃”這名字好,它強調了製作過程中那個“攤”的動作,感覺特別形象。


善獲是小米產區,村裡人做攤饃從不用摻假,先泡好純小米,再用石磨磨成米漿,然後發酵攤制。


這樣的小米攤饃,吃起來勁道,有韌性。因為貨真價實,所以香氣濃郁,也特別解飢。不像市場上的小米煎餅,多數摻上了玉米麵、白麵,吃起來發胚。

有這麼好吃的攤饃,應該知足吧?不!善獲人還有更高追求,那就是炒攤饃,你可以想一下。純小米攤饃,早已算是美味,如果再進一步,添加蔬菜,炒熱,肉肉的小米攤饃配上香脆可口的土豆絲之類菜蔬、肉,香噴噴的來一碗,一定算作美味佳餚了吧!

擰一碗,別說吃也許你都沒聽過!


那為什麼還非要創造出“擰一碗”的名字呢?“擰一碗”的意思有兩層:第一,做的過程重視一個“擰”字!把瓷碗扣在上面,擰一下、扣上去,在鍋底再溜上點香油,嗞啦一聲,再不斷的圪擰,再扣上去,再圪擰,反覆多次。

擰一碗,別說吃也許你都沒聽過!


這個動作看起來很神奇,在做的時候,我看了個的真切,一個扣著一碗食材的碗,在手裡是那麼聽話,擰來擰去,碗外一點不漏,乾乾淨淨,特別是最後一擰,則飯菜全部擰進碗中,表面光滑,冒著騰騰的熱氣,散發出濃濃的香味。

擰一碗,別說吃也許你都沒聽過!


第二,每次只做“一碗”!有的人不太明白,為什麼不多做一點,而非要擰一碗?我來打個比方吧,你見過做酒席吧,每次做多少?對,只做一碗。為什麼呢?因為這一碗飯,食材比較少,做的時候容易掌握火候,調和味道,最容易烹製出香味來!

對!善獲人做這炒攤饃,一次只做一碗,做出來更香!


擰一碗,別說吃也許你都沒聽過!



好了,不知道你是否想去吃一碗呢?

擰一碗,別說吃也許你都沒聽過!

作者/王國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