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易经》可能隐藏超级科学吗,你怎么看?

小乔医生


首先,这个问题提出的很好!目前已有433人,回答了“中国的《易经》可能隐藏着超级科学吗?你怎么看?”这一问题。

作为16年前开始学习、研究《易经》,阅读各种版本、相关阐释类、“术数”类《易经》书籍,垂直堆起应有1.5—2米高,曾经了解、懂得8门《易经》“术数”的人员,尽管天赋、环境、条件有限,对《易经》研习也非常肤浅,但遇到这一问题和现象,仍有凑热闹、谈看法的小冲动。下边我先把《易经》“六十四卦”歌诀,写书如下:

上经

”乾阳开天,坤阴地分。万物屯居,启蒙立本。各逐所需,遂起讼争。兴师动众,化为比邻。履则泰来,泰极否临。同人一心,大功有成。谦虚谨慎,豫悦欢欣。随情纵欲,蛊惑乃生。临危应变,观国示诚。噬溘砥砺,贲在饰文。基业剥落,复待中兴。事无妄为,大畜守正。颐养得法,大过失平。虽逢坎坷,终见离明。

下经

咸起一念,志当持恒。遁不消沉,大壮身心。晋须持重,明夷戒慎。家人团聚,睽违隐蕴。蹇虽多难,解自振奋。损之于上,益之于民。夬而不裂,邂姤留情。财智萃集,筹谋升腾。泉源困乏,觅水掘井。革为除旧,鼎为布新。震如雷动,艮若山静。循序渐进,归妹求信。丰虑歉收,旅思安定。巽示风起,兑显泽深。涣必常亏,节则久盈。中孚诚实,小过莫论。既济一时,未济长存。

希望知道《易经》历史沿革,读懂了《易经》“十翼”和“经部”的《易》学爱好者,在明了《易经》“六十四卦”字义、卦序的基础上,对照上述《易经》“六十四卦”歌诀,以及各卦的卦爻形成和关系,我们对《易经》”六十四卦”和历史现实、社会发展、为人处事,琢磨思考一下。如果对卦辞、爻辞,以及对《易经》研究的范畴,都有较好理解感悟,特别是如果再有对《易经》术数的操作方法、预测实践,掌握运用和实用经验,都比较丰富的话。我想,我的这一结论,应该是完全能够站得着脚的。

即:中国的《易经》隐藏着一个巨大的超级预测模型。但《易经》不是科学,更无法谈其隐藏着超级科学。如果从思想文化和其源头传承来看,《易经》中的确是有哲学、历史、政治、战争、天文、地理、自然,甚至有数学、艺术,等有关内容一个包罗万象的东西。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源头,处于“百经之首”的地位,“其小无内,其大无外”、”万物类象”等诸多思想思维层次,《易经》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开放系统,其博大精深是不言而预的,其预测分析功能也是否定不了的。但《易经》是几千年前传承下来的中国古文明,与近现代“科学”的来源,不是一个时空条件下形成的。因此,中国的《易经》暂时还不能用现代科学来套它,目前,它们还各成体系,一定程度上可能是谁也不能代替或取代谁的关系。虽可以相互借鉴,但却没有必要生拉硬扯。


沃克特尔


说实话,虽然本人是一个国学迷,对于经典《易经》极为推崇,但是,我真觉得把《易经》捧成无所不能的神书,有点太那啥了。《易经》很牛逼,包罗万象,但是你说它隐藏超级科学,又是什么史前文明,这真的是脑洞太大。


《易经》本身并不具备完整的逻辑体系,而且最初的《易》不牵扯五行一说,所以那这个画五行,说阴阳的,一一二二转换的说法就有点站不住了。我们现在看到的版本早都不知道被改了多少遍、融合了多少人和学派的理论观念以后的《易经》了。个人感觉《易经》最大的价值是它的哲学价值,是它思考人生、观察世界的方式,这是《易经》隐藏的最大的秘密,可能也就是许多人所谓的“超级科学”。

有人说过,《易经》中阴阳“进制”的计数方式可不就是计算机的二进制法?我们的祖先真的是在最古老的时候就发现了,难道这不是伟大的科学发现吗?其实,与其说是我们的祖先发现了二进制法,还不如说是这古今的发现只是一种巧合,相互之间不存在什么必然的联系,而且这种进制的产生的目的和性质是完全不同的。因为不懂计算机那一套复杂的算法,就不妄断。但是关于《易经》中的阴阳,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复杂,它最初的意义就是代表的向阳和背阴两个状态,还是那句话,这是出自于农耕需要。阴阳是被后来的阴阳家、道、儒等学派不断发展之后,才赋予了其丰富的哲学意义。

还有说的基因组与六十四卦的惊人相似,说是巧合真的没有什么可信度,我们也可以不把这种认为是一种偶然,因为很多事情都有其必然性。举个例子来说,许多成功人士讲到成功秘诀的时候,一般都会讲到自律、坚持、兴趣啊等等品德和特质,这不是外国人的专利,也不是国人的特长,更没有地域、民族、性别等等方面的限制,这些真的只是最朴素的道理,甚至是一种共识。这就和《易经》以及与其极度相似的某些超级科学一样,并不一定是谁影响了谁,启发了谁,因为真理并不会因此而改变,是不同的“人”发现了同一件事情而已,这是偶然的发现,又是必然的发现。

当然,以上所说并不是看低了《易经》,相反,这本融合了几千年文人、政客、科学家、民俗等数不尽的因素共同构成的经书,可想而知其巨大的力量,绝不是几句话就说的通透的。


我们总会有种错觉,尤其是看到一些精彩的理论、见解、知识点等等的时候,我们觉得“哎,这个事《易经》早有记载说明了”,由此我们就断定《易经》是一本神书。其实,这更多的是因为《易经》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而言。

曾仕强说过《易经》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模糊性”,总会让人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种特性甚至可以让你把一个道理套在诸多事物上,神奇的是还都能讲的通。关于这个“模糊性”的说法我个人并不是非常赞同,虽然我没什么资格质疑权威,我并不觉得《易经》在这个概念上有任何投机取巧,《易》的这种功能我更觉得是因为“大道至简”和“万变不离其宗”,就像我们学会1+1=2以后,就可以推论出更复杂的算法,到这个公式是最基本的基石,可以说,整个科学大厦都是基于这个等式构建的,无论你摸着哪块砖,又位于哪一层,都离不开这个基石。而《易经》就是这个“1+1=2”,无论等式之上构建了多大的花花世界和芸芸众生,在本质上却是相似的!

所以,我并不觉得《易经》蕴藏了什么超级科学,如果有,那本来只是最平常的叙述。


鱼者佩之


科学就是科学,一旦加上一些如超级这样的修饰词,那就变成了伪科学。

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还有人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但它和科学一毛钱关系没有,到是和数学可以扯上一点关系,因为易经使用了二进制来表达一套符号体系。但也就仅止于此。人类文明史上,发明了各种数数和排序的进制,包括:二进制、十进制(最终成为最通用的进制)、十二进制、十六进制(半斤八两)、六十进制(时间)等。

其实二进制是最简单的进制,远比十进制来得简单方便,而且在古代的技术条件下,也是最可靠的办法。想一想,要是给你一根线,把这根线十等分容易,还是把它两等分、四等分、八等分、十六等分刻度更容易一些呢?我想你已经明白了,把这根线2、4、8、16等分远比10等分容易得多。因为你只需要不停地对折对折对折再对折就行。

图示:在尺规作图中,等分一条线段也非常容易。做两个有交叉的同等大小圆就行,连接两个圆的交叉点,就得一条垂直平分线。


同样的把一堆沙子,分成差不多等重的十六份,也远比分为等重的十份容易得多!所以古人为何用十六进制来表示重量,无它就是因为这是在当时技术条件下,最简单方便而且还精确的进制。理解了这些知识,就不容易被易经超科学的胡说八道忽悠,超什么科学,都是常识。


同样的,计算机为何使用二进制?

提到易经和科学的关系,一定绕不开计算机的二进制。

但计算机使用二进制的道理,和我们古人使用二进制以及基于二进制的其它进制的道理是一样的。因为二进制在物理上最可靠,也最容易实现,比如通电和断电,这是两种差异极大的状态,测量一个电子器件,是通电还是断电状态,是很难发生错误的。或者是高电压还是低电压,也是容易分辨的,但如果加上一个中等强度的电压,变成三种状态(三进制)那对测量的精度要求就提高了许多,如果在丧心病狂的测量十档电压差,建立十进制计算机,说实话,这样的计算机当然能造出来,但可靠性大概是没太多指望了。

最后,科学和技术的发展相互依存。

没有技术的发展就没有科学的发展。没有显微镜,就不会发现微生物,没有天文望远镜,日心说就无法建立,没有航海术的发展,就不会有博物学的诞生,也就不会催生出进化论,没有粒子对撞机,就无法知道物质的奥秘和宇宙创生之初的可能的状态。科学从来不是靠冥思玄想能获得的,靠的是精巧的实验和相应的抽象思维包括数学和逻辑推理等基础学科的支持。

图示:粒子对撞机,研究物质终极奥秘的神器。


反之,随着科学的发展,技术的发展也得到了来自科学的支持。今日我们身处一个技术发达的社会中,千里之外就能传音,在医学上更是彻底根除了天花,还有其它几种传染病也正要被我们赶尽杀绝,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平均寿命也在增长,经济也非常繁荣。


那么作为拥有超科学的易经,给人世间带来了什么天翻地覆的改变呢?

给人类谋了什么福利呢?

先不谈现代科技,即便是古人的伟大发明创造,比如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火药、印刷和指南针,哪一样是受到易经的启发才创造出来的呢?至于最被吹捧的是易经可以预测世间万物,那么为啥中国古人不知道日心说,甚至连地球是圆的都不清楚呢?

图示:孔子的确是先贤,因为他都知道“敬鬼神而远之”,孔子作易传,就是要把这鬼神之书变成一本人之书。将它改造成一套哲学体系,并从中得到指导人类社会秩序的“天理”,比如什么男上女下,男尊女卑,这些思想都要从易经中脑洞出来。


有些言论说易经是外星人送给中国老祖宗的神书,那么谁又从中发现了什么可以用科学实验验证的假设或定理呢?不过,我认为把易经说成是外星人或者上一古代文明的遗物,是对我们自己的祖先的侮辱,后代子孙这是要把版权送人么?简直是败家子。

而贩卖易经超科学言论的人,其实贩卖的是新鬼神论。



裸猿的故事


《易经》是谁写的?

《易经》写作目的是什么?

《易经》写来当时有什么用途?

《易经》最早的研究者是谁?

《易经》最早的解读是什么?

《易经》解读是否能准确反映作者的意图?

《易经》能涵盖那些方面?谁首先提出来的?

《易经》研究者都是什么人?

《易经》能解决那些问题?

《易经》的科学技术为什么会延迟千年没有形成体系化推动社会科技进步?

《易经》现代解读者是如何确信自己的理解就是作者的意图?

科学是代代相传的,有科学探索者自己的详细生平记载,详细实验数据记录,相关论文手稿,容不得半点马虎,即便这样,有些理论都经不起历史的推敲,有些直接被否定。

一部《易经》约五千字,就能被无凭无据,胡思乱想,东拼西凑,瞎扯蛋的解读成厚厚一摞书,讲的真好像自己是作者肚中的一个蛔虫,没有自己不知道的。

《易经》真有这么牛,中华民族早是科技大国了,用不着被外强侵略那么些年。

祖国强盛,需要科学,用科学才能船坚炮利,才能登月,才能下海,才能造出美好未来。每天守着《易经》意淫,有什么用?

真要想说教于民,也用不着打着《易经》的幌子,真有想法自己出本书。要不说老子、孔子是圣人呢,人家自己有言论,自成体系。老子有《道德经》,孔夫子有《论语》,而且还都是别人帮忙记录下来的,不是人家自己编的。


快乐剪影


从上个世纪的80年代,就形成了一股经久不衰的“易学热”。30多年的易学研究,使这个古老的典籍更加扑朔迷离。面队这部号称东方圣经、千古奇书、不朽经典,人们似乎只有膜拜顶礼颂奇歌美的份了,不敢有一丝一毫的非分之想。

倒是著名科学家杨振宁认为“《易经》影响了中华文化中的思维方式,而这个影响是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芽的重要原因之一”,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发展起来的原因很多,但是传统文化的因素是很重要的阻碍因素。



《易经》是我国最古老的文化典籍之一,3000多年来对中国人的思想认识生活方式社会风尚都有深刻的影响,北京大学的张岱年教授就把《易经》中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列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可问题在于有些人把《易经》置于神化的位置,看作是一部高深莫测包罗万象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无字天书”。

有人声称《易经》是天外文明的残留,东方文化的总根,是人类科学史上最复杂最先进的科学,是世界科学宝库中的无价之宝,所以有所谓的“宇宙代数学”、“人类的科学大纲”“科学皇冠上的明珠”的美誉。



《易经》的崇拜者更是津津乐道于一些所谓《易经》启示下的奇迹,常以此来证明其伟大神秘。

首先是大家所熟悉的德国的莱布尼滋根据先天圆图发明二进制,有人陶醉于我们是计算机的老祖宗,可有资料证明,莱布尼滋是先发明二进制后看到了先天圆图。

丹麦物理学家玻尔获得诺贝尔奖时戴着太极图的族徽,有人说是在太极图的启示下创造了“测不准原理”的。而有关资料显示,玻尔设计族徽时,是一位中国的历史学家向他建议他才用太极图的。



更有人宣称人类基因是我国发明和破译的,八卦中的六十四卦与生物基因密码组合是一致的。实际上,两者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只有相似性却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总是有人孜孜不倦牵强附会费劲心思地证明《易经》的伟大,哪还顾得上认真态度和求实的精神。有的论点已经开始走火入魔了,甚至于称凡是科学已经发现的一切都在《易学》中早已存在,科学尚未发现的《易经》中早就存在,只等着我们去发现。

在他们看来,一切科学成就都是“古已有之”的东西,抱着《易经》就可以称雄世界富国强兵。

21世纪的今天,有些人的思维还是停留在晚清的国粹主义的状态之中,没有一点的科学意识,抱残守缺盲目自大自以为是,永远做《易经》的奴隶,而不是做《易经》的主人。



《易经》最早就是一部“占筮”之作,秦始皇焚书坑儒也没有烧掉就因为它不过是“占筮”书而已,还没有现在的神乎其神。

从汉朝儒学的确立开始,《易经》列为五经之首,从此《易经》也就走上了一条神光大道。“我注六经,六经注我”式地研究释疑挖掘,历朝历代的穿凿附会,殚精竭虑揭示其微言大义,左右无不逢原,各家门术都可以援以为说。

三千年的历史,《易经》的著作共有三千多种,平均每年有一种易学著作。《易经》带给我们的不光是光辉灿烂的历史,就没有陈陈相因的糟粕?

我们研究易学几千年了,既发明不了计算机也发现不了基因密码,在现代科学史上是落后者。这是最简单的事实,而不是陶醉于我们是计算机的老祖宗在意念中想象伟大,我们需要反思需要反省,而不是自欺欺人。



《易经》作为上古时期的著作,肯定有它的历史局限性和相对性,神秘主义和蒙昧主义夹杂其中,我们研究它的目的就是排除错误摒弃迷信去伪存真,获得真理性认识,而不是拜倒在它的脚下胡言乱语妄断臆测。

怀疑是科学精神的内核,没有合理的怀疑就没有科学的批判,没有科学的批判就没有科学的建树。正如尼采所说,现今时代是一个重新估定一切价值的时代。

对于易学的研究来说也有一个“重新估定一切价值”的过程,恢复其历史的本来面目扫除其身上的牛鬼蛇神逐步融入时代的内涵之中,这才是科学研究者的历史使命。

《易经》对于哪些胸怀国粹征服世界的国粹主义者来说,是一幅最好的迷幻药,说什么“易文化”是最早的科学,领先西方科学太远,超出了现在可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非常道毕延河


让我们假设自己是一个“天外来客”,即从地球外面降临的外星人。现在,我们降落到了地球上,发明这里的生物都有一点智慧,他们的书店里面卖一种叫做《易经》的书。由于我们是外星人,从来没有与地球文明有过接触,所以我们没有任何文化上的倾向性。我们就此来考察这部《易经》。我们会发现,《易经》是地球人创作的一部占卜之学。按照地球人的说法,这部书隐藏着宇宙最高的智慧,可以穷尽天理奥秘。很多地球人都依靠这部书来谋生。

我们读取了一些地球人的脑部信息,得知在一个岛上居住叫做曾仕强的人,他对《易经》非常有研究,可是他已经去世了。这些难不倒我们。我们移动“时间滑条”,于是曾仕强复活了。现在,我们与他对话。

我:现在你解答我的提问,你的回答必须坦诚无私,否则你的脑部将发射欺骗的脉冲,计算机将因此判断你说谎,然后将你毁灭。

曾仕强:谨遵天神教诲(他把超科技的我们当成天神降临了)。

我:《易经》是什么书?

曾仕强:算命的书。

我:用它算命准吗?

曾仕强:真正懂《易经》的人,都不会拿它算命。因为根本算不准。“智者不卜”。

我:你说《易经》是解开宇宙密码的钥匙,为什么你这样说?

曾仕强:《易经》的变化很复杂,通过《象数》分析,发现它有几乎无穷的变化。我就想,宇宙那么复杂,也是无穷的变化,《易经》的变化也厉害,它们是不是有共通之处?加上《易经》描绘了一下事物性质的转化,我觉得可能与宇宙的物理变化有联系。

我:你不觉得你把宇宙的本质看的太简单了吗?地球上的哲学家通过简单的描绘就可以理解整个宇宙的变化?

曾仕强:我不懂宇宙,我只是一个做管理学的。我研究《易经》是业余爱好,只是为了从里面找一点规律,证明社会人事的规律与自然规律相同。

我:你找到了吗?

曾仕强(犹豫):说不上来。既是而非,非常模糊。我怀疑人事的规律与大自然没有关系,原先我的想法都是比附思维的结果。

我:《易经》有智慧吗?

曾仕强:还是有的,只是这些智慧都是常识的智慧,每一个民族都会自发共有。我拔高了它。

我:《易经》有科学性吗?

曾仕强:科学太强势,我对科学很恼恨。所以,我希望《易经》超越科学,说了一些过激的话。其实,《易经》的应用是模糊,恰如硬币的两面,怎么猜都可以中。

我:《易经》在地球文明史上有没有科学技术上的运用和实践的历史?

曾仕强:我研究了一下,还真的没有。《易经》是一种思辨性的文化,并不涉及科学技术。我们的某些地球人说计算机二进制是受《易经》启发,这是一个谣言,已经被辟谣1个世纪了。


怀疑探索者


易经的确是目前人类无法破解的超级古代科学,人们可以使用它,但无法破解其中的易理。易经是关于宇宙自然,人类社会,人的思维运行能够精确运算的一门学问,讲的是他们之间存在的千变万化的规律。他的哲学原理就是五行相生相克。这个原理现在的人类运用自然科学手段,永远不会破解,或许会成为人类永远一个谜。在易经面前,可以吸收爱因斯坦当个小学生,至于牛顿,连当小学生的资格都没有。

易经横空出世,早在七千年前就理论化,系统化,在中华大地广泛使用,这皆有考古证明。阴阳变化,天人合一,五行相生相克三大理论,不知道中华民族的祖先是怎么总结出来的?但可以肯定它是一门经验科学, 是中华民族不知多少年多少代的总结,大概以万年计算,才逐渐丰富。中华民族古人的上观天文,下观地理万物,先总结出阴阳变化规律,然后总结出天人合一规律,然后总结五行相生相克规律,然后按照这个规律,逐渐总结出天干地支,60花甲,64名变化。河图洛书出土,圣人则之。可见伏羲也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并非自己的创作。它的一出世,就是人类的一个谜,所以充满了玄秘。

由于它的神秘,无法推测它的来源,无法解释其中的规律,命运天注定,就认为这是老天爷安排的,所以中国尊天, 所以有了迷信。其实说到底,五行相生相克,是宇宙自然,人类社会,人的思维最基本的规律。这个规律,就是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命运并非老天爷安排的,而是事物规律的运行。

为了说明规律并不是老天爷安排的,而是宇宙自然运行的结果,为了消除人们的误解,老子特意写了《道德经》,深刻地阐述了宇宙万物的来源,产生及其规律。宇宙万物怎么来的?怎么产生的?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规律)产生一。一产生天和地,天和地产生人,天地人产生万物。这就是宇宙万物的来源。道生一是什么?这个一,就是无极生太极,无极,无,什么也没有,无边无沿,太极,浊气清气,混沌状态,有物混成,也就是气生万物。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就是中国祖先关于宇宙来源的哲学思考,可见气生万物并非老子自己思考的,是中华民族思考的产物。现代科学的大爆炸学说和量子粒子学说,已经证明中华民族的思考是完全正确的。

宇宙的规律是什么?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类是地球孕育出来的,人类按照地球的规律运行。地球是宇宙孕育出来的,地球要按照宇宙的规律运行。宇宙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运行出来的。而这个规律是自然法则孕育出来的。自然法则是什么?就是动,运动,演化,进化。正因为动,规律也并非一生不变,因为规律的变化,才会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就是道(规律)的来源。

为了说明这种道(规律)并非是老天爷安排,老子在第四章特意说,道冲,而用之不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我不知道他是谁的儿子,但他出现肯定在老天爷之前。

以上就是老子对道的来源,宇宙万物起源规律的说明。人类同地球宇宙的根本规律是,人法地。也就是人类必须按照地球的规律运行。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自然规律告诉我人类,在生物圈承载的范围内,繁衍人类人口,发展人类文明。因此,老子要道法自然,无为而治,老子连马车都不做。凡是人为制造的规律,都是反人类反自然的。科学就是如此。中国古代之所以未产生现代科学,就是因为中国是一种自然规律的哲学产生的文明。这种文明没有错,而且产生过光辉灿烂的自然经济文明,比西方至少先进1000年到1万年。西方直到15世纪,还是及其黑暗,极其落后,极其愚昧的神统治社会。中国这种人与地球关系的哲学,实在是一种超科学的大智慧。科学出现不过数百年,给人类带来不少兴奋,但科学的双刃剑,科学正在走向反面,科学有可能毁灭生物圈,毁灭人类,这一点成为人类的共识了吗?未来救生物圈救人类,只有中国文明这种哲学,同科学相结合,才是唯一出路。


大雪2006


在民智开化知识爆炸的互联网时代,我们根本不需要给易经戴上神秘的帽子,用玄学的说法把易经打入迷信的牢笼,任何知识,如果你有心去学都可以学会并且学以致用!易经同样如此,只是他独特的充满争议的占卜功能让易经不能做为课本堂堂正正的登上三尺讲台。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只要你钻进易学的殿堂,肯定对你的思维模式升级换代。对你的智慧格局开悟改变,对古代圣贤常怀敬畏之心,对中国传统文化赞不绝口!


在矇昧时代,智慧未开。人类始祖生存完全的依赖于自然环境,天气阴晴变化完全可以左右人类的各项生存状态。人们不是饿死,病死就是在各种天灾中陡然离去。大自然与天地成为人们心中又爱又恨的神灵。这也是人类对天地万物产生敬畏之心的心理源头。于是易经应运而生,在没有文字的时代用最朴素的阴阳总结最初的认知。他是一门自然科学,是圣贤俯察天地万物总结出来的气象规律,所以说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开启人类智慧的金钥匙,是人类战胜大自然利用大自然的法宝。是人类早期生存智慧结晶。世立三古,易立三圣,经过伏羲画卦,文王拘而演周易,孔子编上爻辞为易经添上会飞的翅膀,到今天高人白话文教诲。易经不再是那么的晦涩难懂,从自然科学和气象领域的源头上升到哲学领域的教科书。易经在中国人思维体系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易经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性和包容性,在四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之中依然扮演万法之宗的角色被仁人志士视若珍宝。


但是我们根本不必要把易经妖魔化,更不需要给易经绑在科学领域寄予厚望!读懂易经,你会明白易经最早扮演的是天气预报的角色,远古时代在自然科学领域举足轻重,现在易经更多的是赋予人们运用哲学思维方式。

仁人志士可以深刻体会万事万物一阴一阳谓之道的中庸思想。

凡夫俗子可以品味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的成功法则。

奇人异士可以从太极生两易,两易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之中揣摩出高人一筹的先见之明……


居士恒光火炎焱燚


真正的易经书早就在什么大革命的时候收为国有了,现在世面上流通的易经只是一些易经表面东西罢了,所以才造成了易经无用论,不光易经,还有一些医书,很多这方面的书籍早就不在市面上流通了,为什么诸葛亮,鬼谷子一类的人物很厉害,天赋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们学的才是真正的知识,很多含有真正知识的书籍都在大势力手里,真正的知识是能让人的智慧增加的,现在普通人学的只是一些浅显的东西,无用的东西吧了,就算你把现在世面上流通的已经弄透也没什么用。真正的大知识早就被藏起来了,如果人人都学到大知识厉害了,开化了,马上上层人还统治个屁啊,


逍遥竹艺阁


大家好,我是晨曦小荷,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中国的《易经》可能隐藏超级科学吗?你怎么看?我想先下结论:《易经》是我们中国较远古时代一本集大成的知识书籍,里面包含了很多那个时代我们中国土地上人们对自然和对社会的认知,简单说就是一本远古时期的“科学书籍”。为什么加引号,是因为科学也是不断被证伪的过程,也许我们今天的一些认知在不远的将来也会被证明是错的。很显然易经里的知识与我们现在的科学知识比较来说,显得相对肤浅,但是他所蕴含的哲理却又是深刻的。因为科学非常依赖实验和仪器。这是远古时期人们无法做到的。只靠冥想是很难有绝对的稳定创新。这是第一点认识。

第二点,就是如果我们的文明不受外来文明的干扰,相信也能创造出灿烂的文明,这个源头就有易经的功劳。而如今的中华文明是兼收并蓄。那么更能结出耀眼的果实。洋为中用,中西结合,取长补短,这是我们文明的生命力表现。

第三点,不要过于神话《易经》,我们对先贤要有应有的尊重,那是对知识本源的一种顶礼和敬意。但是固步自封是不可取的,就是先贤也希望我们站在他们的基础上去攀缘,而不是在故纸堆里一味的考据,那是盲目和可悲的行为。学生一定不能超越老师吗?能超越老师的学生,才是最好的学生。

第四点,《易经》里有用的成分要积极的吸纳,不好的成分要剥离。囫囵吞枣是有害的。其实何止《易经》,中国瑰宝很多,譬如中医,有没有能人异士去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来继承和发展呢?难道非要等着外人来做这个事情?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一定要有。

结束语:不管愿意不愿意承认,我们中华几百年来,灾难深重,《易经》真如此厉害,统一地球貌似几千年前就可以完成,何必子孙后代如此遭罪?所以不要过度追捧也不要过度的贬低,用现在科学的眼光和技术手段来继承和发展才是关键。知识就是力量,你没力量,看到易经也是白看,继而被假科学们欺骗,把鬼神之说愈演愈烈。

<strong>

一家之言,多有偏颇,希望能给朋友们一点启示。

如果您同意我的观点,请点击关注和转发,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