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史記▪沈大師傳

新史記▪沈大師傳

沈大師者,名沈巍,蘇滬人也。壯為滬一小吏,性儉,嘗患世人奢靡費良物,惜之,常拾之於穢存處以複用。同儕聞之,深以為恥,往往遠之。難見容,終以“沈氏癔矣,難勝府吏行”含祿見棄。親友聞之,亦以為羞,皆避之。

是故,絕牽念,去俗為,雖衣衫襤褸往來於喧囂鬧市不以為羞;即蓬頭垢面穿行於穢物置所無以為憂。往來拾掇棄物,逐一為類,擇其材而為盡用,可衣者衣之,可食者食之,可易者易之,以此自存。巷陌行人,或以丐者視之,然毫無惻隱行;尋常過客,或以癔者待之,然全無憐憫為。其心知之不言。

新史記▪沈大師傳

性嗜書,雖聒噪喧譁不以為擾,縱熙攘擁堵無以為亂,有會意處,竟日長思,終日不倦。棄物所得,皆易以為書。邇來,二十又六載矣。

己亥歲,三春初至,萬物始新,一巷陌行人,聞之誦《左傳》及《尚書》於市。論經濟、談掌故、縱述天下事宜,後更以一言以蔽之,曰“善始者眾,善終者寡”。其人駭然,以為少林隱僧復生,當屬驚世大才。遂推之於抖音(抖音者,當世視頻之翹楚也,觀者甚眾)。

一時天下震動,席捲網路。趨之若鶩者,如影相隨,紛至沓來,紛紛然,皆以大師稱之。一眾向若清高仙子華衣麗服者,為睹大師一真容,竟亦甘至穢存所。其求知乎,抑慕名乎?一行彪形大漢體態粗獷者,為慕大師才識,自任護守之任,左右居之不離。其逐利耶,抑攬譽耶?

新史記▪沈大師傳

甚者,一奇女子,更以身相許,願終伴大師,慨然以“師孃”自居。盛名之下,百態出焉

天下之人,無不慕名而至其所。每現身,往往簇擁而行,以至巷道阻塞,無以相通。每言辭,皆若聖人臨世,施恩澤露,眾生仰慕,感恩稱頌不已。初,其尚與慕名者暢言,言《三國》,述《左傳》,侃侃而談,恰若向日,平心靜氣。後,頗覺名利擾人,言於眾人曰“欲名者,名不見聞;不欲名者,名見於天下,何其無奈耶!”又曰“吾終願歸昔日,重守初心,無為人知!”然觀之者,不為所動,猶如水爭相湧至,但恐落人後。

太史今潤曰: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雖難辭其理,當不應過實。吾人置身塵世,若雜染難淨,名利燻心,縱潔衣淨服蔽體,猶不若蓬頭垢面清。(曾今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