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谈家风:“精忠报国”四个字,我从那个时候一直记到现在

习近平谈家风:“精忠报国”四个字,我从那个时候一直记到现在

在习主席的办公室书架上,总是摆着这样一张照片:他牵着母亲的手陪老人散步。

习近平谈家风:“精忠报国”四个字,我从那个时候一直记到现在

这是习主席陪母亲齐心散步。来源:新华社

在良好家风的熏陶下,习主席一直非常孝敬父母,重视家风,而这与他的成长经历密不可分。

母亲齐心非常注重家庭教育。在《我的文学情缘》中,习主席写到,自己五六岁时,母亲就给他讲精忠报国、岳母刺字的故事。“我说,把字刺上去,多疼啊!我母亲说,是疼,但心里铭记住了。‘精忠报国’四个字,我从那个时候一直记到现在,它也是我一生追求的目标。”

齐心还专门召集家庭会议,要求其他子女,不得在他工作的领域,从事经商活动。受家庭耳濡目染影响,习主席秉承家风,对家人要求也非常严格。他担任领导干部后,每到一处工作,都会告诫亲朋好友:“不能在我工作的地方从事任何商业活动,不能打我的旗号办任何事,否则别怪我六亲不认!”

习主席受父亲习仲勋的影响也极大。在写给父亲的拜寿信中,习主席提到家教与家风:“父亲的节俭几近苛刻。家教的严格,也是众所周知的。我们从小就是在父亲的这种教育下,养成勤俭持家习惯的。这是一个堪称楷模的老布尔什维克和共产党人的家风,这样的好家风应世代相传。”

习近平谈家风:“精忠报国”四个字,我从那个时候一直记到现在

1975年,习仲勋和齐心与儿女在洛阳红旗照相馆合影。后排左起:儿子习近平、女儿习安安、女婿吴龙。来源:《习仲勋画传》

家风的“家”,是家庭的“家”,也是国家的“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两相依。

注重家庭、注重家风,是习主席和他的家庭的底色,也深深烙在习主席治国理政的思想和实践中。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在多个场合语重心长地强调家风的重要性。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2015年新春团拜会上,习主席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他引用唐代诗人孟郊的诗作《游子吟》指出,“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代诗人孟郊的这首《游子吟》,生动表达了中国人深厚的家庭情结。

习近平谈家风:“精忠报国”四个字,我从那个时候一直记到现在

习主席插队时母亲齐心为他缝制的针线包。来源:《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对此,习主席高度重视,反复告诫。

2015年2月27日,习主席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时强调,各级党委(党组)要重视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把它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定期检查有关情况。2016年1月12日,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习主席指出,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在管好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2017年12月25日,习主席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强调,要管好家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坚决反对特权现象,树立好的家风家规。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主席在重庆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再次强调,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防止“枕边风”成为贪腐的导火索,防止子女打着自己的旗号非法牟利,防止身边人把自己“拉下水”。

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12月12日,习主席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指出,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2017年6月23日,习主席参加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时指出,要发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引导人们自觉承担家庭责任、树立良好家风,强化家庭成员赡养、扶养老年人的责任意识,促进家庭老少和顺。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让我们努力践行和传承好家风,为国家发展、社会和谐发挥“家”的正能量!

作者 | 李倩

来源 | 学习军团(ID:xuexijuntuan),综合央视网、解放军报

感觉不错点“在看”,转载请注明出处!

监 制:王士彬 张晓辉

编 审:胡君华邹 菲

责 编:杜海丰 赵晓嫚

习近平谈家风:“精忠报国”四个字,我从那个时候一直记到现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