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李政道,丘成桐,王貽芳主張建造大型對撞機,而楊振寧極力反對?

科教發達地區


大型高能粒子對撞機所發現的新型粒子真的靠譜嗎?我看不一定!

我們知道,高能粒子對撞機可以加速粒子的運轉,甚至加速到接近光速,然後讓粒子之間相互碰撞擠壓,產生很高的反應能量,從而更好地研究粒子的規律。而現在世界上最厲害的高能粒子對撞機是由瑞士日內瓦歐洲核子研究中心所研究出的大型強子對撞機,簡稱LHC,長達27公里,其已經運行了有十年之久,並且通過它也取得了許多重大的科學發現,特別是在2012年,發現了之前預言的希格斯玻色子,它是粒子物理標準模型的最後一塊拼圖,所以,我國物理研究所以王貽芳為首的物理學家就希望建造一臺能夠與LHC相媲美的超級對撞機,叫做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

雖然說高能粒子物理學界在上世紀和本世紀初發現了62種基本粒子,但未必都靠譜!

62種基本粒子:

  一、輕子 (12種){輕子主要參與弱作用,帶電輕子也參與電磁作用,不參與強作用。}

  01、電子

  02、正電子(電子的反粒子)

  03、μ子

  04、反μ子

  05、τ子

  06、反τ子

  07、電子中微子

  08、反電子中微子

  09、μ子中微子

  10、反μ子中微子

  11、τ子中微子

  12、反τ子中微子

  二、夸克 (Quark,層子、虧子) (6味×3色×正反粒子=36種)

  13、紅上夸克

  14、反紅上夸克

  15、綠上夸克

  16、反綠上夸克

  17、藍上夸克

  18、反藍上夸克

  19、紅下夸克

  20、反紅下夸克

  21、綠下夸克

  22、反綠下夸克

  23、藍下夸克

  24、反藍下夸克

  25、紅粲夸克

  26、反紅粲夸克

  27、綠粲夸克

  28、反綠粲夸克

  29、藍粲夸克

  30、反藍粲夸克

  31、紅奇夸克

  32、反紅奇夸克

  33、綠奇夸克

  34、反綠奇夸克

  35、藍奇夸克

  36、反藍奇夸克

  37、紅頂夸克

  38、反紅頂夸克

  39、綠頂夸克

  40、反綠頂夸克

  41、藍頂夸克

  42、反藍頂夸克

  43、紅底夸克

  44、反紅底夸克

  45、綠底夸克

  46、反綠底夸克

  47、藍底夸克

  48、反藍底夸克

  三、規範玻色子(規範傳播子) (14種)

  49、引力型-中性膠子(Ⅰ型開弦) 上夸克-上夸克

  50、引力型-中性膠子(Ⅰ型開弦) 反上夸克-反上夸克

  51、磁力型-中性膠子(Ⅰ型閉弦) (反)下夸克-(反)下夸克

  52、磁力型-中性膠子(Ⅰ型閉弦) 夸克-反夸克

  53、陽電力型膠子 上夸克-下夸克

  54、陰電力型膠子 上夸克-下夸克

  55、陽電力型膠子 反上夸克-反下夸克

  56、陰電力型膠子 反上夸克-反下夸克

  57、光子(光量子)

  58、引力子(還是一個假設)

  59、W+玻色子

  60、W-玻色子

  61、Z玻色子

  62、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

以上62種粒子不見都得靠譜,鄭重懷疑有些未必是基本粒子,特別是高能粒子加速(接近光速)撞擊下發現的粒子,有些說不定是宇宙超微粒子暗物質中的無名粒子,在加速撞擊干擾過程中被改變了存在的空間態從而被發現,也有可能是對撞機隧道內從外界或隧道本身闖入的未知粒子,還有一種可能粒子加速撞擊後結構破壞分裂粒子並與其他粒子產生磁電吸引結合現象組成新的結構粒子,以上假設懷疑都有可能,因為目前我們對粒子的最終結構和數量並未完全撐握,對對撞機隧道內的粒子物質(暗物質闖入)及實驗環境條件(地磁電磁以及設備及觀測裝置本身)無法真正撐握控制,所以我懷疑對撞機中發現觀察到的未必就是被加速的粒子結構中發出的一部分,可能跟加速和對撞的粒子毫無關係!


論道一壺茶


楊老曾經撰文講述過自己反對的理由。

實際上從上世紀八十年代楊振寧就反對造大型對撞機,當時是在美國,而結果就是美國的大型對撞機項目爛尾,當然爛尾不是因為楊振寧的反對,而是因為預算越來越大,最終美國國會終止了建造,代價高昂。而在2016年,楊老專門撰文給中國大眾解釋過為什麼他反對中國自己造大型對撞機。

圖示:大型對撞機的確是人類工程的傑作


主要理由有七條,我把和大眾關係比較密切的幾條,稍加闡釋,若有不當,是我個人理解失誤,與楊老無關。

1、楊老認為應該把錢更多地投入到環保問題,教育問題,醫藥健康問題,畢竟中國還不是發達國家。建造大型對撞機這樣的奢侈項目,性價比太低。

2、大型對撞機的花費絕不止三百億人民幣,據楊老的估算,起碼要花上千億人民幣,簡單說就是把三百億人民幣換成兩百億美元可能才是真實造價,這方面美國已經有過教訓,匆匆上馬的對撞機項目因預算不斷膨脹,最後被取消了,但前期投入都白費了。

1989年美國想建當時世界最大對撞機,最初預算為30億美元,但後來達到80億美元,1992 年國會終止了此計劃,白白花了約30億美元,得到一個爛尾工程,這說明一件事,造大型對撞機就是個無底洞,不是小錢能搞定的,300億人民幣根本不可能搞定世界最大對撞機項目。


雖然這個項目號稱是國際合作,但中國必然會佔大頭,會出最多的錢。那麼中國現在有這麼多錢,來投入這樣一個大型科研項目嗎,此外,建成以後的維護和使用費用也將是一個巨大的負擔。

3、建造大型對撞機項目必然擠壓其它科研項目的撥款,畢竟科研經費的總額是有限的,用來建大型對撞機了,其它項目經費必然被壓縮甚至取消,比如中國天眼花銷2億美元,中國航天工程迄今累積花銷也才40億美元,和這類項目對比,您就會發現花兩百億美元造大型對撞機實在太奢侈了,我個人更支持航空航天相關的大項目

4、大型對撞機是否能真的推動基礎物理學大突破?楊老個人認為,盛宴已過——The party is over。即能用對撞機做出的重大成就,已經被前人做出來了,再繼續建造一個更大的對撞機,意思不大,不會有什麼重大突破。(當然,要是能造一個太陽系那麼大的對撞機,可能真會有重大突破,這是我說的,不是楊老說的,因為要有這麼大的對撞機,那物理學家真可以模擬下宇宙創生了)。


此外,有人還說,中國缺乏大型對撞機制造和研究粒子大型對撞實驗的技術、工程人員和科學家,所以該大型項目,很可能就是一個為他人作嫁衣的大型項目,無法拉動國內產業鏈,也無法促進國內科學發展,九成都得承包給外國人,連最終的實驗和數據分析也同樣如此。從循序漸進的角度看,應該先參與此類項目的國際合作,把從基建到設備到科學家都培養一批之後,再來說這事兒不遲。當然,這個觀點是對是錯,這就不是那麼好判斷了。


總之,這事兒吧,吃瓜群眾還是繼續吃瓜就好,這事兒太專業了,不是一般人能判斷的。

我贊同一個說法,有大科學家反對,有大科學家支持,對於一個大型科學項目來說,永遠都是一件好事不是一件壞事。


歡迎關注裸猿的故事,謝謝點贊,追蹤前沿熱點科學新聞,專注於健康和人類行為心理相關科學問題


裸猿的故事


為什麼李政道,丘成桐,王貽芳主張建造大型對撞機,而楊振寧極力反對?

在討論這個話題之前,我們先簡單瞭解下中國計劃建造的CEPC(高能環形電子對撞機),CEPC計劃是中國科學家在2012年提出的,旨在高能粒子物理領域發現未知粒子以及探索宇宙早期演化與尋找暗物質和反物質丟失的真正原因,另外研究真空穩定性等多項未解的科學問題和尋找新的粒子物理規律!

CEPC分兩個階段,分別是CEPC和SPPC,如下圖:

上圖是高能環形電子對撞機(CEPC)和雄心勃勃的升級版超級質子對撞機(SPPC)示意圖!CEPC建成後的周長將達到史無前例的100千米,遠超歐洲強子對撞機LHC的規模27千米,將取代LHC成為有史以來最強大的科學裝置!按照項目規劃,CEPC工程將耗資約360億元人民,建設與運行週期約15-20年!預計將在2030年左右建設完成!

在剛過去的4月29日中國科學院大學楊振寧與國科大學生的交流會中,他又一次堅定且毫不遲疑的就一位同學提出求證是否反對CEPC計劃時,給予了非常肯定的答案!他持有2016年時的反對立場並沒有改變!理由有如下幾點:

一、認為CEPC耗資太過龐大,可能超過200億美元,這將擠佔其他項目的費用;

二、未來主導大概率並不是中國人,非常有可能為人作嫁衣;

三、粒子物理的黃金時間已過,剩下的深度挖掘空間已經缺乏;

四、高能物理的方向不能僅侷限於粒子物理,比如弦理論等;

......

這裡有完全站得住腳,但楊振寧總結的那句話頗具爭議:“The party is over”!盛宴已經結束,剩下殘羹冷炙不值得花如此大價錢去挖掘!但丘成桐,王貽芳認為粒子物理並沒有走到盡頭,而是認為此時上CEPC是正當時!理由如下:

一、CEPC的造價並不如楊振寧預計的那樣超過200億美元 一期會先執行CEPC,如果CEPC有發現新的物理現象,那麼接下來會將升級版的SPPC(質子對撞機)提上日程,後者造價約1000億人民幣,兩者合計確實會接近200億美元,但這是兩個階段!

並且這個計劃可大大提升中國在超導材料領域的製造技術,也將極大的促進基礎科學領域人才的培養,並且部分資金也可以來自國際合作等,因此這個資金問題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嚴重!

二、另一個理由是擠佔其他項目的費用 目前中國基礎研究費用佔研發費用比重約5%,而發達國家一般是15%,增長空間巨大,另外這個建造費用90%會在國內採購與製造,基本就是用來拉動內需了!

三、目前已知粒子物理的標準模型中存在的問題,大都與希格斯粒子有關,因此解開粒子物理更深層次的秘密必定隱藏在希格斯粒子中 CEPC的理論測量精度能達到1%左右,比LHC高出10倍,因此確認希格斯粒子的性質成為打開新的粒子物理世界的大門!如果能確定希格斯粒子與真空相變的關係,那麼宇宙大爆炸的秘密也許可以揭開!

......

因此王貽芳院士認為CEPC“正當時”也是有相當理由的,在這個加速器工程中,確實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CEPC已經進入實質性的建造階段,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在2030年我們就能見到超過大家想像的、直徑超過100KM的巨型環形加速器,當然距離《三體》中環太陽軌道加速器也許還非常遙遠,但這已經是我們能人類有能力做到的最龐大的加速器了!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很多人覺得楊振寧到老年了才回來是回來養老佔便宜的,其實這種想法真的是無知的一種表現,楊振寧的成果和地位就不用多說了,楊振寧跟錢學森是同一個時期的人,一起出國深造留學,這是1945年的事情了,當時的國民黨蔣介石在那個時候已經在計劃讓國內的一些人才出去學習一些科學技術,用於回來發展自己的原子彈,但是由於美國對先進技術的封鎖,國內留學生沒有能接觸到核心的領域。

最後楊振寧改學理論性物理學領域,而錢學森選擇了實用性物理方面,在後來發生的解放戰爭國民黨敗退臺灣,身為國民黨高級將領女婿的楊振寧由於政治方面的原因沒有回國,在那個年代的政治身份可是非常敏感的,因為楊振寧的國內老師一個無黨派學者被劃定為反動派,在晚年的時候流落街頭,而在這種背景下楊振寧曾經在回國的條件上提過要見自己導師一面被拒絕,這種背景下他沒有選擇回國也不奇怪。

再者錢學森學的是實用性物理方面的知識,對發展原子彈和火箭很有幫助,而楊振寧學的是理論性物理,在1957年的時候獲得諾貝爾獎的時候國家的確是邀請他回國,由於自己的政治身份不一樣,加上那個時候美國方面對他沒有一絲放行所以沒有回來,而錢學森的回來其實已經大費周章了,美國方面也是很無奈,而對於楊振寧我們沒有多餘拿得出手的條件跟美國人談,這是歷史方面的原因,並不是說你想回來就可以回來的,政治身份影響很大,加上成就和影響力的對方不放手。

當然楊振寧並不是到80歲才回國的,而是在中美關係正常化的時候他就已經多次回國了,而且還跟我們的一些領導人有過會面和交談,而且從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就已經開始為我們國內物理知識方面做一些貢獻了,陸陸續續直到2002年的時候才正式定居北京,在清華北大這些學府掛職受教,只是這些事情現在的許多人根本不知道,因為不瞭解歷史所以不知道這些,就認為楊振寧沒有為國家做任何貢獻。

而在楊振寧改回中國國籍以後就說明了國家認可楊振寧的貢獻,這些貢獻一般人根本不會知道,畢竟他這種身份其實就算不回國在美國也一樣獲得非常好的待遇,而國家為什麼會接受他還給他這樣的待遇和身份地位,就說明了他其實並不是一般人說的沒有一點貢獻,畢竟他曾經的歷史政治背景,想要改變其實並不容易,沒有突出的貢獻想要獲得認可而不被一大群人反對那是不可能的,為什麼國內學術界沒有人反對,足以說明了他在國內並非一無是處並非沒有一點貢獻,只是這種貢獻是隱形的而已,從國家對他的態度就可以看出來了問題,根本不用懷疑。

迴歸到這個問題的本身,首先楊振寧在物理方面的成就那是沒話說,是國內無人能及的,對於大型對撞機這種用於研究新型物質的機器設備,其實本身跟楊振寧的專業方向是類似的,屬於理論物理方向,而這個東西在幾十年前歐美國家都已經在玩了,在上個世紀美國對對撞機的實驗非常多,到後來由於投入巨大也沒有獲得太突出的成果而選擇了廢棄。

現在美國的對撞機基本上都早已經廢棄不用,現在世界上最大的對撞機是德國西門子公司製造的,而我國並不是沒有對撞機,在北京就有投入建造了一臺小型的對撞機,投入巨大但是到目前為止並沒有獲得什麼實驗成果出來,而現在一些科學家又想花大量的財力去建造世界上最大的對撞機,這個做法有點跨大步了,小的都沒有研究出來一點成果就急於投入幾百億美元去建造一個最大的,這種做法本來就非常的衝動,畢竟你要有拿的出有說服力的東西來再說投入建造啊,但是什麼也拿不出就靠一張嘴巴。

畢竟這麼大的投入是需要一些實際的成果來做說服力的,問題是我們的科學傢什麼也拿不出,北京的那臺小型對撞機使用了那麼久,研究出什麼來了嗎?而楊振寧的意思反對那麼大的投入去建造一個他國研究多年都沒有什麼實際效果的東西,還不如把這些錢用在一些新的領域去研究和發現,對於這種說法他是從科學專業的角度去看待問題的,而我們國內的專家是從集體利益的角度去看待問題的。

立場不一樣所以觀點不一樣,國內的專家想要的是國內建造出來比別人更好的,就像現在的世界上最大的天眼貴州天眼,投入那麼多但是現在卻成為了旅遊景點了,而且現在好像也沒有發現什麼宇宙中新的東西,這個天眼到現在為止並沒有起到當初要求建造時說的那樣的成果,其實為什麼那麼多人反對其實就是害怕變成闌尾工程,一些人只是在意建造的過程而不去注重結果,最終導致勞民傷財,其實建設科學用的東西我們不反對,我們擔心的是一些人利用科研的名義中飽私囊,因為這種事情有非常多的現實例子,而現在的一些科學亂像也讓很多人看清了現實。


無法超越的足跡


與蓬勃發展的其他科學領域不同,高能物理學的發展依賴於大規模的科學設施,而在過去30年裡,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擁有世界上最大、最先進的對撞機——大型強子對撞機(LHC),吸引了6500多名粒子物理學家為其工作,佔世界總數的一半,併成功地完成了在粒子物理學領域的幾乎所有重大發現。2012年7月,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宣佈發現了長期以來廣受追捧的希格斯玻色子,即所謂的“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被認為是解釋其他基本粒子為何具有質量的關鍵環節。一年後,這一發現獲得了諾貝爾獎。受到成功的啟發,中國以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王貽芳為核心的物理學家分別提出了他們自己的下一代對撞機,以詳細研究希格斯玻色子。

2016年,高能物理所提交的一份關於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CEPC)的初步概念設計報告,以確保其在“十三五”規劃(2016-2020)中獲得8億元人民幣的研究經費。然而,這一提議未能通過最高經濟規劃機構國家發改委的審查。但該研究團隊獲得了科技部3500萬元人民幣的資助,國家發改委的決定意味著,該需要等到2020年“十四五”規劃才有機會獲得大規模的國家資金注入,因此2019年的現在這個爭論再次引爆。

建造大型對撞機的支持者的主要理由。

高能物理學依賴於大型對撞機,建造大型對撞機將會大大加深對宇宙的理解,誰建造了最大的對撞機,誰就將成為粒子物理學的國際領導者。在目前世界上只有一臺最先進的對撞機,吸引了一半粒子物理研究人員,如果一個國家建造一個,其他國家將不得不改變原來計劃,因為建造兩個超級對撞機毫無意義。

在高能物理學界之外,反對超級對撞機項目的聲音越來越大;楊振寧極力反對當下建造大型對撞機的理由。

  • 建設大型對撞機成本太高,美國大型對撞機建設預算估計為30億美元,中途增加到80億美元被迫放棄終止浪費了約30億美元。中國超級對撞機的建設加上維護成本預算高達200億美元,超級對撞機的建設將大大擠佔基礎科學、生命科學、凝聚態物理、天體物理等學科的經費。我國仍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許多迫切的需求如環境、教育、醫療和健康問題急需解決,這筆錢最好花在刀刃上。

  • 高能量物理學的重大成就對人類生活短期內好處不明顯,超級對撞機也不一定能在高能物理學上取得更大的進步,因此建造超級對撞機是一場豪賭。
  • 成果歸屬問題。中國高能物理學家缺乏引導或領導該領域研究的能力,國內高能物理學領域人才比例低,超級對撞機的設計和運行90%以上將由非中國人來完成,即使有諾貝爾獎級的成果,也不一定會是中國人。

無論結果如何,這場辯論都是中國科學的進步,將使重大科學決策更加透明。


科學閏土


楊年紀大了,該退休了,雖然他取得過很輝煌的成績,但他只代表過去式。楊的說法缺乏大格局,還停留在上個世紀,他的主張裡面有兩大漏洞。第一,認為中國仍然是那個窮國家,其實,中國只要拿出一個城市修地鐵的錢,就200億美元了,這點錢對於中國來說是沒問題的,我們援助非洲的錢都比這多多了。第二,說西方國家沒搞出什麼成果,就認為中國也搞不成,其實不然,不試試怎麼知道呢?難到凡事都要讓西方人搶先嗎?何況高能物理與一個國家的軍事,能源,科技,政治都是有關係的,試試又何妨?就算是沒能在物理學上有突破,至少是在工程學上有了突破,我就不信了,幾個院士認可的項目,做完會沒有成果?沒準西方不亮東方亮呢。物理學本來就是實驗科學,做做實驗設備怎麼了,沒實驗設備,談什麼物理學的發現。平攤到每個中國人頭上,還不到15美元,不到100人民幣,如果需要社會籌款的,我捐1000!打王者榮耀花的錢都不止這些。菸民們一年交的稅錢都夠修好幾次了。搞!一定要搞!21世紀是中國世紀,楊老了,看不到這點。


DC9395


我們需要對撞機,這是不該遺落的大國重器。

這兩天關於中國是否需要建設新一代對撞機的討論成為了新的熱潮,為什麼會熱,是因為一位偉大的科學家發表了他反對的意見。於是乎,典型的中國式爭議又在新的問題上開張。我們需要聽從一代偉大的學者,還是應該去迎接一個偉大的大國重器。



楊振寧先生反對對撞機的觀點非常簡明。第一,未來在高能物理上難有重大突破,第二,這東西太貴要兩三百億美金的建設費用,不如花在別的研究上面。而絕大部分參與者的觀點,也圍繞著這兩個問題,在高能物理研究上是否會有未知的收穫,而兩三百億美金是否太貴。

我想在楊先生的兩個觀點以外,換個角度思考一下對撞機的建設是否是中國的需要。

首先,中國是一個大國,這個大,既有人口、地域的因素,更有政治、文化的因素。由於各種因素,中國與西方必然存在長期的文明競爭,目前我們看到,西方與中國之間的技術交流越來越被封鎖,而且已經向基礎科學研究方向蔓延。中國為什麼在工業方面建設成為全世界唯一一個完全不缺門的工業體系,實際上就是因為西方對中國的封鎖如影隨形,任何一箇中國有缺陷的工業部門都會被針對,最後只能搞到中國在每一個方向上都或多或少的填補了空白。而科技方面,我們當然做不到在每一個方向上都能世界第一,但是對於中國來說,也不能有太多的科研方向是完全缺門,落後太多的。

高能物理其實是一個非常敏感的研究方向,由於高能物理與核技術有較高的相關性,一直是西方封鎖中國的方向。由於目前世界最強的對撞機在歐洲,中國學者如果要參與世界最高級別的科研項目,是否會受限制是個很難保證的問題。事實上,從這次黑洞照片的項目來看,中國科學家參與了對黑洞的觀測,但是並沒有參與到數據處理和圖片合成的工作中,而在整個項目中,最重要的兩部分,就是觀測設備和數據合成,是否中國科學家能力有限無法從事此項工作呢?實際上中國在圖像數據處理領域一直有很高的水平,無論是高科技的衛星圖像處理,還是日常的視頻監控人臉識別,對於中國來說都不是問題,但中國科學家卻不能參與黑洞觀測的數據處理工作,由此可見一斑。

因此,我們必須要明白,中國在各類科研項目上都應該具有世界頂尖的實力,決不能因為某個領域外國領先,未來可挖的東西不多而放棄,那是一個非常投機取巧的判斷。而高能物理依然是物理學中間一個非常重要的方向,而且與原子能等領域都有關聯,在這些領域,我們不能指望完全依賴外國共享科研成果,也不能指望去使用外國建設的大型科研設備,例如強子對撞機,我們要在這個方向上構築我們自己的科研能力,就必須要自己建設這個方向的基礎科研設備,也就是對撞機,這是不能討價還價的。



第二,是不是做不出突破性的成就,這個方向就不重要呢?科學研究是一個龐大的領域,就如同一顆大樹,有主幹,有分支,也有葉子,要成長為一棵大樹,自然缺一不可。對於世界性的科學家來說,誰都想成為發掘出主幹的那一些人,例如牛頓、愛因斯坦,但是,能夠做出這樣的科研成果的鳳毛麟角。在很多領域,真正有作用的往往是各個分枝上的細枝末節,這些成果同樣需要有科研人員去探索,需要有科研設備去支撐。

要能夠將一顆大樹的枝枝蔓蔓填滿,就必須從主幹出發,逐個攻克,及時別人已經領先把這個領域做出來,也需要在這個領域進行重複,以掌握原理和方法,這才能在某些前人沒有涉及的領域填補空白,找到屬於自己的科研路線。這種做法雖然無法被萬眾矚目,卻是科研工作必不可少的內容。我們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但是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總得有個梯子吧。就如同對撞機這樣的大型科研設備,就是保障我們真正能夠理解和攻克科學原理的階梯。

第三,大型科研設備,可以大大的提升中國作為製造業大國的實力。中國的製造業大而不強,缺乏承擔高端頂尖設備的能力,而且這種能力需要在某些設備和項目中得到鍛鍊和培育。在中國EAST託卡馬特核聚變實驗裝置中,中國突破了很多設備製造的空白,立刻就在國際ITER核聚變裝置的項目中得到了報償,拿下了很多訂單,這就是大型科研設備建設項目帶來的好處。在EAST項目之前,從來沒有人制造過如此龐大的大型超導線圈,超導應用基本都在實驗室中,而EAST項目的建設,讓中國掌握了大型超導線圈的製造能力,而這個技術在對撞機中同樣用到。再例如長春光機所為大型天文望遠鏡加工的碳化硅反射鏡,同樣的技術,在芯片生產的EVA光刻機中也是核心技術,這就為中國的半導體產品增加了技術積累。

而大型對撞機的研製,也必然會為中國的製造業水平提升,提供一個非常重要的機會,在這個過程中,會有成千上萬的供應商在每一個環節提供大量的零部件,而在這些工作完成之後,在這些領域將有一大批中國的製造業廠商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其實在很多時候,一個企業的提升,往往欠缺的就是一個機遇,而當大型對撞機這樣的項目向這些廠商提供訂單的時候,這個機遇就來到了。



對於中國來說,200-300億美元,大致在2000億人民幣以內,分散到整個建設期,一年也就不過兩百億左右的水平。這個對於中國龐大的國民經濟來說,並非是一個難題。但是,中國在經濟遇到瓶頸的時候,往往採取國家投資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的模式對經濟進行補償和刺激,這種模式在近些年提供了大量的基礎設施造福老百姓,同時也培育了大量建築業和重工業的生產企業。但是近些年,這個模式也逐漸遇到瓶頸,一方面中國基礎設施已經是世界最先進的最優質的,已經缺乏提升空間,另一方面,由此帶來的房價高漲等問題,也成為了中國經濟的麻煩。

但是,在大型科研裝置方面的投入,同樣也可以刺激經濟發展,同時將資本輸入到真正的高科技製造業當中,培育中國頂尖製造業廠商,積累世界頂尖的技術,這是非常好的方向。曾經,我們沒有這麼多資本,而且,老百姓的基本生活需要也是更加急迫的問題。但在今天,我們更加需要提升中國的科技能力,為未來在歷史長河中的世界競爭,鋪就崛起的道路。

我們尊重楊振寧先生,也體諒他作為一個對國家負責任的愛國科學家所給出的寶貴建議。但是,我們更加要看到,對撞機給中國帶來的,不僅僅是突破性科研成果的盛名,而是為中國成為科技領先國家,鋪下一塊沉甸甸的的鋪路石。

按:本文作者為 ,文章為個人觀點,歡迎大家積極討論。


懷疑探索者


4月29日楊振寧在中國科學院大學做講座,現場一位來自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研一學生提問:“我想代表我所有的同學再問您一次,您現在對我們建造CEPC的想法有沒有改變?”

這位學生未來要從事CEPC(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的預研工作,很可惜楊老給他潑了一盆冷水。楊老明確的表達了自己的態度,不建議中國建造CEPC。

楊老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時候就曾明確表達過自己的觀點,在一次國際性的研討會上談高能物理、談大型對撞機的時候楊老只給了一句話:“The party is over.”也就是“盛宴已過”。在2016年的時候也公開發表文章,敘述了反對建造CEPC的七大理由。

這七大理由的核心觀點就是:建造CEPC投入巨大,會壓縮其他領域的科研資金。即使建造成功後很可能運行及分析都會由90%的非中國人來主導,這就是為他人做嫁衣。我國建造的天眼投入大約2億美元,這麼多年的載人航天總投入大約40億美元左右。而建造一個CEPC投入將近200億美元,值得嗎?

而堅持建造CEPC的是中科院高能所所長王貽芳院士,在5月2日王貽芳院士就在媒體上回應:高能物理研究:盛宴正酣。粒子物理標準模型隨著希格斯粒子的發現粒子普已經完備,接下來對希格斯粒子性質的研究及對粒子物理標準模型的重新認識都將加深我們對物質世界的認識,這些工作中大型對撞機是核心設備。如果現在不去建造CEPC,那就是一步慢步步慢,最終在此領域被拉開距離。

作為吃瓜群眾,你們站誰?



科學黑洞


配圖為麥克斯韋試驗裝置

4月29日,楊振寧在國科大明德禮堂,再一次明確表示:不支持中國建超級對撞機!

支持建的,最能打動人心的一個理由是高能所長王貽芳講的"建超級對撞機就是搞基礎科學,而科技的發展不能沒有基礎科學!",(其原話如下:一,急功近利是中國人骨子裡的想法,短時間改不了,所以我才願意拿出更多時間做科普,號召國家將更多的資金投資到基礎科學研究當中;二,中國不能永遠只享受別人的文明成果,否則中國永遠是一個二流國家。)這話咋一聽上去確實有道理,但仔細一推敲就會發現問題,如果說超級對撞機"撞"出來的才是基礎科學的話,那麼在沒建超級對撞機的今天,也即現在就等於是沒有基礎科學了,那麼事實果真如此嗎?

大家知道樓房沒有地基就建不起來,科技沒有基礎科學也發展不了,但是在沒有建超級對撞機的今天,中國的神舟上天了丶北斗導航衛星組網成功了丶領先世界的5G通信成功商用了丶隱形戰機殲20成功試飛並批量裝備部隊了……所以基礎科學不但有,而且相當完備!

把建超級對撞機項目說成是搞基礎科學,實在是難以自圓其說,他不過是某些人的一廂情願罷了,超級對撞機項目頂多算是科學探索路上的一個小實驗罷了,在科學探索的路上各種試驗成千上萬,而有巨大價值的科學發現的,卻微乎其微,正因如此,科學探索實驗裝置一般都是極其簡陋的!如引發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電"的發現,就是法拉第丶麥克斯韋、赫絲在1846至1864年間用簡陋的實驗裝置發現的,又如引發核工業革命的放射性物質一一鈾的發現,也是居里夫人用簡陋設備煉製瀝青時發現的等!

真正值得鉅額投資的,是科技開發!!比如航空發動機的研發、芯片的研發丶隱形飛機的研發、人工智能、生物製藥,基因編輯等科技開發,這些科技項目實用性強,成功率高!

把科學探索當成科學技術開發來做,是完全違背科研規律的錯誤之舉!如果任由這種錯誤發展下去而不糾正,一個試驗項目浪費幾十億甚至上千億人民幣,十個項目就是上萬億,100個就是十萬億……而科學探索路上,各種沒有價值(也即失敗)的試驗將會有成千上萬個!

如此錯誤之舉,縱有雄厚的家底也會被拖垮,超級對撞機該不該建,相信大家也會有自已正確的選擇!



元琴1998


我以小人之心分析下。

為什麼在位的科學家支持。大項目呀大項目。1000億呀1000億。這麼大的項目想想都激動,能在我的引領下建設,(ಡωಡ) 意思就是那個意思。

領先全球的科學項目,肯定能出N篇論文。

名與利雙收。所以大聲呼籲,國家需要,趕超,發展,領先,等等,不上就對不起全國人民對不起黨是對科學進步的壓制。

為什麼有人反對?因為沒有利益相關,所以可以找出事物的反對面比較得失。

當年黃萬里反對建三峽水庫。有人極力贊成建,功勞大,政績高,並且,利已子女。

當然,嘛都不懂的吃瓜群眾該幹嘛幹嘛。拍桌子一簽字說上,肯定有上的道理,證明高瞻遠矚雄心偉大;事情重大再緩緩再仔細論證論證,說明謹慎簡省節約不勞民傷財千古聖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