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邊的人,就是你的潛意識

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自己。

----張德芬

01

你的配偶是你的潛意識

我們都稱配偶為另一半,是因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定義自己為半個人:如果我們是女性,就自動壓抑了自己男性的特質;如果是男性,就壓抑了自己女性的特質;或者相反。於是,我們就開始尋找可以和自己互補的人,和他們組建家庭。

但是,在婚前,大家都極力展現自己美好的一面。婚後,當真實的對方暴露在自己眼前時,就爭吵不斷。

儘管衝突不斷,卻怎麼都分不開。與其說是跟配偶衝突,不如說是和自己的潛意識衝突:從潛意識裡面,無法接納自己的那個模樣。

只有接納自己的那個特質了,夫妻關係才能和諧。

你身邊的人,就是你的潛意識

02

你的子女是你的潛意識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幾乎是所有父母的願望,有需求就有市場,所以才有各種各樣的培訓班、輔導班、興趣班,壓得孩子喘不過氣來。正如電影《起跑線》上說:“與其說是孩子的起跑線,不如說是家長的。”

這種行為,說白了就是把孩子當作自己的替身,替自己完成自己沒有完成的使命。

但是,現實是:我們絕大部分人只是一個平凡的普通人。孩子也一樣,當孩子表現得非常普通時,就觸動了我們那顆不甘平庸的心,無法原諒孩子的平庸,甚至不惜犧牲親子關係,就為了逼孩子能更優秀一點,這樣往往事與願違。

接納自己平凡的樣子,才能放過孩子。

你身邊的人,就是你的潛意識

03

你的父母是你的潛意識

許多人很討厭自己的父母,提到原生家庭,就是一副受害者的模樣,彷彿自己現在的境地全部都拜父母所賜。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人都是環境的產物。父母也受他們特定的年代和生活環境的影響,不可能和自己一樣的認知。

認為自己是對的,父母不對,才會試圖改造父母,說明自己的潛意識害怕錯誤,並對錯誤無法容忍、無法原諒。

其實每個人都會犯錯,自己只有接受了這個事實,才能和父母和解。

你身邊的人,就是你的潛意識

04

你的兄弟姐妹是你的潛意識

一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同一對父母生的孩子,性格差異可能非常大。這是因為每個人都只“繼承”了一部分,而壓抑了另一部分。如果把兄弟姐妹合在一起,就會比較接近“家族性格”。

由於每個人都只繼承了一部分,壓抑的部分就體現在別人身上,所以兄弟姐妹互動為潛意識。

如果兄弟姐妹關係和睦,說明每個人都接納自己沒有(其實是壓抑)而對方有的部分,接納差異。如果兄弟姐妹水火不容,說明每個人都不接納自己的潛意識。

你身邊的人,就是你的潛意識

05

你的同事是你的潛意識

工作中,我們會發現,有的同事自己就是沒有來由的不喜歡,不論他做什麼,自己就是看不慣;雖然領導非常和藹可親,但是自己就是唯唯諾諾,不敢接近。

職場其實是原生家庭關係的延續:你對某位同事的厭惡,源於你對自己兄弟姐妹的嫉妒;你對領導的唯唯諾諾,來自你對父母的小心翼翼。

如果要在職場上如魚得水,還得深刻覺察自己的潛意識,對那些負面關係進行徹底梳理,和它們說再見,才能輕裝前行。

我們身邊的人都是自己的潛意識,都是自己的鏡子,照出了我們本來的模樣。與其說是周圍的人給我們不痛快,讓我們討厭,不如說是我們自己討厭自己、不接納自己。

此時,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和自己和解,接受自己本來的樣子。當我們不再抗拒,就會發現外在一切都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