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思考力-改善思維模式的科學方法

結構思考力-改善思維模式的科學方法

結構是萬物之本,物質有結構,思考也同樣存在結構。人們看待事物的角度、思考的出發點、問題見解都是思考結構的反映,由於學識、生活經驗、思維方式不同,因此對同一事物的看待角度與得出的結論自然也有所不同。


思考結構的三點缺欠

在做決策時,不同的思考結構使人們的注意力自然地被某些不同方面所吸引,同時會淡化甚至忽略其他方面的問題。雖然思考結構的存在可以幫助人們在複雜的世界裡高效思考,但還存在著三個弊端:

第一,思考結構非常隱性地存在於人們的認知模式中,很難被覺察。人們需要刻意去覺察,顯性化思考結構,才能夠發現看待世界的正確視角。

第二,思考結構往往是不健全、不完整的。思考結構產生於每個人的主觀意識中,容易產生偏差,不能審視到全部事實。

第三,思考結構很難改變。一旦習慣了某個思考結構,人們會對其產生依賴情感,就會按照對應的特定視角審視問題。其他的視角則會被切斷,需要通過很長時間進行有意識的努力、理性地干預,才可能改變。

比如,當火車鐵軌被髮明出來時,很多人絞盡腦汁地解決如何讓火車安全地在鐵軌上行駛的問題,所以把鐵軌的邊緣加上鋼邊以防火車在行駛過程中滑落;然而,之後有人打破了思考結構,換了一個視角——如何能讓車輪更牢固地抓住軌道。所以,現在我們看到的並不是軌道鑲有鋼邊,而是火車輪的邊緣呈凸出狀。

將思維形象化

思考結構根植於過往的學習、職業經歷甚至文化背景,決定了人們對外界的看法。比如,有人習慣從產品經理角度看問題,有人習慣從營銷、心理學、科學家等不同角度看問題,這些視角往往在幫助我們快速決策問題的同時造成了很多偏見和盲點。

如何避免思考結構帶來的偏見和盲點?經過多年的研究實踐,我們發現,如果要清晰梳理思考結構並有效表達,需要通過結構思考力“理解、重構、呈現”三個方法,更全面、清晰地看待事物,改善思考質量。同時,從結構的視角對思維模式進行調整,使思考匹配當前環境,將形象化工具運用於表達、思考與解決問題,實現結構思維形象化,結構思考力三層次模型也因此誕生。


第一步是理解。通過一定的方法覺察自己與他人思考結構的存在,然後評估這樣的思考結構是否符合現有客觀環境,做到隱形思維顯性化。

第二步是重構。當現有思考結構不符合客觀環境時,需要針對眼前問題重建合適的思考結構,雖然是臨時思考結構,但能有助於解決問題,做到顯性思維結構化。

第三步是呈現。當已重構出新的思考結構後,需要運用形象化的方式呈現出現有的思考結構,從而以更直觀的方式讓自己和對方理解,做到結構思維形象化。

應用模型改善思考方式

理解:接收信息解析結構

在理解環節,掌握方法幫助自己覺察並評估思考結構,為未來重構更清晰、全面、廣闊的思考結構奠定基礎。

比如,某石油公司面臨一個問題:一個儲油罐被建在了即將新籌建的輸油管道上,不知該如何處理。經過多次會議,公司最後提出了三個解決方案:第一,用大型起重機把儲油罐移走;第二,改變輸油管道的建設路線;第三,把儲油罐拆掉,在其他地方再建一個。然而,通過分析發現:第一個方案風險太大,第二、第三個方案成本太高,因此都不可行。

可以將上述思考過程進行復盤,通過理解的方式,對所有人的現有思考結構進行覺察和評估,具體結果見圖表2:

結構思考力-改善思維模式的科學方法

圖表2 輸油罐問題的覺察評估結果

重構:重建結構匹配環境

理解環節已清晰分析了當前的思考結構,如果現有的思考結構不健全或不符合當前客觀環境,就需對其進行重構。後來,有人用一個新穎的方式解決了儲油罐的問題:在儲油罐周圍建一個填滿水的大水池,把儲油罐放入水池裡,移動到合適的地方。

重新從結構的視角評估,理解環節中的三種分類並不清晰,可針對儲油罐和管道兩個方面重新劃分,而針對儲油罐又可以劃分為搬走和拆掉兩個方法,在搬走中除了起重機外,還可考慮其他安全的方法。在新的視角下能找出很多創新解決方案,得出圖表3:

結構思考力-改善思維模式的科學方法

圖表3 輸油罐解決方案結構圖

呈現:展現重構後的結構面貌

為了讓信息更直觀地傳遞給對方, 將理性干預後的思考結構更好地應用於思考、表達和解決問題,我們往往需要把已經結構化的內容,用更形象化的方式進行呈現,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圖示化表達,能夠更加直觀、生動地體現信息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