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了,棲霞街!

最近,小編收到一條信息說,棲霞街周邊一排門市房屋頂咋沒了?

再见了,栖霞街!

大約半個月前,棲霞街附近的延安街是這樣的。

再见了,栖霞街!

今天是這樣的。

再见了,栖霞街!再见了,栖霞街!

這一帶的商鋪大部分都已搬離。在一間門市房外貼著一張通知書,其中寫道“棲霞街已列入威海歷史文化街區改造工程”。

再见了,栖霞街!

看來,這條隱藏在高樓大廈間的百年老街,要煥發出新的魅力了!

再见了,栖霞街!

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可能只聽祖輩人提起過“棲霞街”,但你肯定不知道100多年前的它,就是威海的商業中心。

小編蒐集了眾多史料,試圖還原棲霞街當年的繁華盛況。

再见了,栖霞街!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威海街頭。

百年前的威海商業中心

不同於其他老街,棲霞街是威海至今唯一完整保留的百年老街。棲霞街說是街,其實是一片街區,包括世昌大道以北、新威路以西、東城路以東、東方賓館以南的區域,至於街名的由來,最早是何人所提?如今已無從查考,但是,據說,凡以“棲霞”為名的街區,過去大都是古往繁華去處,南京、天津等大城市都有棲霞街。

世事滄桑,老街仍保持原有格局:一條長約200米、寬不足10米的街道貫穿東西;街南一條巷道向南延伸百米,街北一條石巷深幾十米又橫出一條東西巷。主街東西的盡頭,皆是一面臨街房。建築結構多是黑磚瓦的四合院。當年的繁華無處尋覓,只有街區出口正東,一處繁華熱鬧的商廈掩映著這裡的冷清。

據威海市檔案館現藏史料記載,光緒十三年(1887年),隨著北洋海軍在威海正式成軍後駐紮威海劉公島,威海衛城東門外的海灣沿岸也開始熱鬧起來。自北向南,陸續有飯店、旅社、當鋪、商號等各式建築出現。隨後,民居也開始增多。

再见了,栖霞街!

俯瞰棲霞街。

不過棲霞街建造之初的用途並非民居,而是統一開發的商業用房。據威海建築設計院的專家許虹介紹,棲霞街的房子高低、形制整齊劃一,應為同一時期的集中建設。而且很大一部分房屋均為南北走向,東、西開門,人們俗稱廂房,屋內空間比較狹小。

這裡的建築與坐北朝南的北方民居傳統有很大區別。有些房屋觀其結構明顯屬於倉儲功能的庫房。“這些特點明顯說明,整個棲霞街當年應為統一規劃和開發的商業區。”許虹說。

上世紀30年代,威海衛城全景。

米字旗下的商埠區

而說起棲霞街,就不得不說100多年前威海屈辱的歷史。甲午戰爭後,威海先為日本佔領,三年後,英國取代日本租借了威海衛。起初,英國政府只是把威海衛作為遠東水兵避暑之地,由英國海軍部管理,後被這裡的環境所吸引,遂把威海衛納入與香港同等地位開發。由於當時的威海衛只是一座村莊般的小城,城內疏於管理,所以,英國人決定將開發的重點設在威海衛東城牆外側與東海岸之間的地區,將之命名為愛德華商埠區,分三大區域實施開發。

再见了,栖霞街!

圖片來源:威海市檔案局留存檔案,山大法學院資料室複印留存

先期開發城東北部的東碼頭區和行政區,建成官邸和兵營,開辦學校、醫院和民宅,形成商埠中心,就是如今的海港碼頭往東北到黃泥溝村一帶;

接著向南開發體育區,利用老城與東海之間開闊平地,就是如今的昆明路和寶泉路之間的地帶,建成當時中國為數不多的運動場,稱之為大操場,在中國開了足球運動的先河;

再往南就是以現如今的棲霞街為中心的文化娛樂中心,這個區域是當時商埠區中最熱鬧的商業區,呈現出一派燈紅酒綠的景象。至1930年,威海衛收回時這裡已初具規模。

再见了,栖霞街!

棲霞街大眾劇院,1982 年拆除。

1949年之前,棲霞街設有紅燈區、遊藝社、茶社、大劇院和醫院等,是典型的東西方文化交融的產物,成為這一時期威海政治、經濟、文化的縮影。當時的棲霞街是一個雜色斑駁的地方,販夫走卒、車伕賣匠、鄉下財主、豪商富賈、買辦官吏、三教九流、五行八作,潮水般往這邊湧,街上總是人來人往,摩肩接踵,市聲如沸;店裡總是顧客盈門,嘈雜喧囂,業務繁忙。

英租時期,威海人譚松濤還在棲霞街西側開辦了亞洲醫院。“亞洲醫院是棲霞街裡的地標性建築,它的建築風格受到當時洋務運動的影響,屬於比較簡約的歐式新古典主義風格。”許虹介紹說。雖然年代久遠,亞洲醫院的裝飾有損毀,但基本上保持了大體的風貌。

如今,這裡成為了口腔診所,主人鞠學蘭一位70多歲的老人。

再见了,栖霞街!

在原亞洲醫院原址上,是鞠學蘭口腔診所。

再见了,栖霞街!

鞠學蘭口腔診所的主人——鞠學蘭。

在她記憶中,診所對門是打首飾的,斜對門做皮鞋。做皮鞋這家僱了三四個夥計,什麼樣的皮鞋都會做。“當時這周圍可熱鬧了,燈紅酒綠,北面是戲園,打開窗戶能聽見鑼鼓聲。還有商店、茶館、自行車鋪,和平里和秋花裡住著舞女,她們常來亞洲醫院看病。”這番描述如開啟了時光機,往事歷歷在眼前復活了。

再见了,栖霞街!

現在診所牆上的這座壁櫥保持了一百年之前的格局,當年擺放著人體模型。

1949年建國之後,一切封建腐朽文化娛樂設施概被取締,棲霞街也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英國殖民者早已銷聲匿跡,而居住在這裡的居民也大多屬於威海地面上的富足人家。在老威海人的印象裡,那個年代,能在這片“風水寶地”擁有住宅的,可算得上當地的“土豪”。

再见了,栖霞街!

當地居民的老房契。

棲霞街曾數次更名

棲霞街上的幾條街巷隨著歷史的變遷數度改名。從1898年到1930年,英軍統治威海衛32年。此間,這片街區的名稱帶有明顯的殖民地特色。比如:布朗路、勃倫特路、新路等。威海衛收回之後,管理公署對棲霞街的路、街、巷的名稱進行了整頓。

1932年,將三條東西向街道分別命名為迪化街、綏遠街、青雲巷。將南北向的四條街巷命名為新大陸、棲霞街、致祥巷、大吉巷。其他還有青雲裡、吉祥裡、清華里等。

而棲霞街自形成之後,在城市的不斷演變中,面貌全非。隨著周圍主幹道的拓寬,東部的街區也不斷被拆除修整為街道。如今這個街區原來的10個街巷的名稱,經過合併刪減只剩下了棲霞街、延安街和井岡山路三個。“棲霞街”則成為人們對這片街區的總稱。

當時居住在這一片街區的老鄰居們關係融洽,民風淳樸,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前,圍繞著棲霞街這片街區還有眾多的單位和企業,造鐘廠、橡膠廠、新華書店、交通飯店等,鱗次櫛比。

如今的棲霞街己是破爛不堪,早已沒有了當年繁華的影子,但仍然保持著傳統的民居風格:青磚黑瓦,馬頭山牆,一條街上整整齊齊一溜兒木窗,一溜兒窗搭子貼著窗的兩邊,一溜兒掛在街牆上。交街曲巷,裡走外拐,院落又極深。

棲霞街除了一部分公房出租給了經濟困難的市民,私房也被業主們轉手出租,有人在這裡開雜貨店、浴池,還有旅社。棲霞街的居民以外來人口居多,其中有不少是在東城路擺地攤的商販們。

高高的建築物像一座座屏障,隔離了外面的繁華。100多年來,棲霞街靜靜地在這裡看著威海日新月異的變化。如今,到了讓世人重新認識它的時候了。

再见了,栖霞街!

角落裡隨手放置的福字,也許正預示著棲霞街嚮往的重生,讓我們共同期待。

你記憶裡的棲霞街是什麼樣子的?一起懷念一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