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後,奄奄一息的趙國,為何還能把燕國打得無還手之力?

用戶65996267


看這麼多回答貌似沒一個說在正點上的,也是醉了!

為何趙國面對燕國在長平打敗之後還能打敗燕國,原因除了哀兵必勝外就是趙國奇葩的國家三元化政治中心三元化!

先說歷史,公元前251年,也就是長平之戰,邯鄲保衛戰之後九年左右,趙國發生了三件事情,後來影響深遠。

第一:趙孝成王任命名將廉頗做了相國,並封信平君,也就是說幼稚的趙孝成王,終於明白了廉頗的重要性,這是後期打敗燕國的關鍵。

第二:燕國派慄腹訪邯鄲,獻五百金做趙王的酒資,假意達成燕趙盟約,為背後一刀做準備。

第三件:燕國背信棄義,派出兩路大軍合計約50萬人大舉攻擊趙國(誇張)

促成這一切的原因不過是燕相慄腹,在訪問趙國時,看到經長平之戰慘敗的趙國,士兵多為老幼,於是野心膨脹想一舉吞併趙國。

可是這燕相慄腹絕對不是一個合格的間諜,他的情報失誤讓燕國大軍萬劫不復。

隨後燕國大軍兩路來襲,趙孝成王派廉頗率八萬精兵在邯鄲北迎擊燕相慄腹,又讓樂乘以五萬精兵到北方代郡抵擋燕將卿秦。

趙國大勝,殺慄腹,虜卿秦,不僅如此還趁勝追擊,包圍燕國國都。

燕國偷雞不成蝕把米,要不是秦國幫忙,估計燕國就完蛋了。

那麼為何看上去元氣大傷的趙國會如此英勇?

這和趙國特殊地理環境有關,簡而言之,趙國有三大政治中心,只要一個在,趙國就不會滅。

他們分別是南方中心國都邯鄲,西方中心堅城晉陽,北方中心邊疆代郡,打下邯鄲沒什麼,趙國不會亡,打下這三個中心趙國才會滅亡,這也是後來趙國即使邯鄲被秦國攻破依然復國的關鍵。(趙國邯鄲被攻破後在北地代郡復活)

因為趙國有三條命!

而趙國三大政治中心形成,既有歷史因素也有人文因素,最關鍵的是地理因素。

趙國在三家分晉之後其實很苦逼,領土隔絕,還有魏國領土亂入,怎麼看都不像一個完整的國家,也因此趙國曾經想過和魏國換地,不過這協議一直沒達成,不僅國家分裂,就連地形也不好,太行山脈也亂入將趙國分割成了三個獨立區塊,一個是晉陽太原地區,一個是代國地區,還有個就是國都所在地的太行山以東邯鄲地區。

那個時候也沒有什麼過山隧道,這地理隔絕就造成了文化分裂,趙國能成一個完整國家不分裂已經是奇蹟了。

而這一切離不開趙國各代君主的努力,當年趙氏還是晉卿時,趙簡子就派家臣董安在太原盆地修築了晉陽城。晉陽城以城池高大堅固著稱,也是當時戰國第一雄城,後來三家分晉之前的六卿鬥爭(趙氏孤兒事件延續)。要不是晉陽城夠堅固,趙氏早就被滅了,也不會有後來的趙國。

因為晉陽的存在,趙國一開始就有了二箇中心,邯鄲和晉陽,之後趙國又不斷擴張土地,趙襄子北上滅代戎國,將代郡納入趙國,於是趙國就有了三個中心,“晉陽+邯鄲+代”。

最後確定趙國都城是在趙敬侯時期,之後趙國就不斷髮展,趙武靈王時期,因為胡服騎射改革,趙國國力大增,終於消滅夾在邯鄲與代郡中間的中山國。

就此趙國終於在地理上成了整體,不過這個整體只是領土範圍內的,不是地理範圍內的,因為太行山還在。

這三大政治中心,好處是讓趙國難以被消滅,壞處是趙國政治格局分裂,政變情況比較多。

而燕國間諜慄腹,失敗就失敗在於,他看到的邯鄲慘狀只是趙國一個政治中心的情況,連番大戰的趙國雖然慘,但是晉陽、代地這兩個政治中心其實依然完整。

趙國實力猶存,再加上長平之戰,邯鄲之戰後,七八年趙國在諸侯幫助之下,其實已經恢復了大量國土,人口損失雖然大,但是戰鬥力猶存。

秦國則因為和趙國大戰,也是無力東顧,這個時候,上天也給趙國降下了一位奇才,那就是後來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李牧。

李牧的崛起讓趙國有了中興的希望,如果將李牧僅僅當做戰將,是對他的侮辱,李牧還是一個優秀的地方行政長官。

趙國連番大戰實力消弱,國家財政困難,於是趙孝成王開始下放權利,就這樣李牧成了雁門、代郡總指揮,手裡不僅有軍事權,還有行政人事權。

有這樣的好政策,李牧將自己經濟方面的才幹也表露無遺,他在邊疆鼓勵經濟發展,鼓勵邊民兼營田畜。

並將自己屬地變成了商貿中心,以軍隊力量保護商貿發展,在資金充足之後,一次性解決了匈奴問題。

最後在李牧領導之下,趙國北地軍團最高峰時期軍力居然有二十餘萬。

你們說李牧是不是人才,國家沒錢養不起兵,於是放權,這李牧居然不要國家一分錢,在邊疆鼓勵生產,鼓勵貿易,最後給國家節約了軍費還訓練出了一隻強軍。

因為李牧的出現,和他那20多萬精銳部隊,趙國又一次崛起,度過危機的趙國,因為代地板塊實力暴漲,重新成為山東六國中的頭號強者。

看完這一切,在看燕國慘敗還看不明白嗎?

當然板塊因素只是趙國勝利的原因之一,還有不少其他因素,比如趙國是個尚武之風盛行的國度,國家人人皆兵是常態,而且都很狂熱,之谷燕趙之地出雄兵也是有歷史原因的。

而且趙國軍事將領的能力也不是燕國可以比,廉頗李牧那可都是戰國名將,燕國,除了燕昭王時期的樂毅還有名將嗎?

所以說,燕國伐趙就是腦袋發熱不自量力的決定,反而是趙國後期不斷攻擊燕國,要不是秦國牽制,燕國早就完蛋了!

最後總結一句,戰國七雄,最可惜的就是趙國,他們也有統一天下的機會,而且不止一次,第一次就是趙武靈王時期,如果趙武靈王不退位,專心攻擊秦國,戰國格局絕對不一樣,第二次就是長平之戰,如果趙國勝利,最後誰統一猶未可知啊!


阿斗不傻


長平一戰,趙國有將近50萬將士長埋黃土,趙國經歷如此鉅變,接下來能再參戰的軍隊已經寥寥無幾,以至於後來秦國大軍開到邯鄲,趙國老弱病殘羸弱之兵僅僅湊齊了20萬人馬。

這都虧了廉頗堅壁清野,才得以湊齊。

廉頗憑藉20萬老弱殘兵能夠抵擋45萬秦軍精銳之師的連番攻擊,除了廉頗戰略得當,趙國人破釜沉舟、眾志成城外,魏國、楚國的支援也很重要。

趙國人上下捨生忘死,顯示了他們別具一格的人文氣質,他們的血氣方剛,他們的精神昂揚都表現出來了。

如果不是大勢所趨,加上秦國在制度上已經遠遠走在東方六國前面,趙國憑藉其尚武的精神、百姓的堅強,不說一統天下,也定然能夠長期立於不敗之地。

可是燕國偏偏不信這個邪,長平之戰後,燕王急忙命令丞相慄腹為大將,要趁火打劫。

公元前251年,燕國大舉攻伐趙國。

樂間是名將樂毅的兒子,他勸說道:“雖然趙國與秦國連年征戰,國力耗損,軍民大傷,但無可厚非的是這樣的做法讓趙國百姓熟悉了軍事,全民皆兵,而且燕國伐趙,名不正言不順,勢必士氣大損,而趙國軍民皆哀,哀兵必勝。”

可是燕國君王見到如此千載難逢的機會,他怎麼能放棄做一回漁翁呢?

燕王沒有聽,派出60萬大軍,主將慄腹率領40萬攻打鄗城,副將卿秦率領20萬攻打代城。

廉頗、樂乘遂和趙王商議決定主動出擊、各個擊破。趙國剛剛遭遇大戰,損兵折將,能夠正面抗擊燕軍的兵馬真的不多。

但是廉頗認為這剩下的軍隊只要略加調教就一定能成為一隻視死如歸的軍隊,無往不勝。

燕軍驕傲之兵,加之落井下石的做法為人所不齒,士氣大受影響,還有長途跋涉,人困馬乏,趙國以逸待勞,可以一戰。

趙孝成王緊急派出25萬大軍,由廉頗和樂乘分別阻擊慄腹和卿秦。

縱觀當時趙國和燕國的形勢,他倆關係一向不錯,兩國在軍事上還有過合作,將領們都能夠互相幫助禦敵,此次伐趙,燕國軍隊中許多將士都不能理解這種做法而心生懈怠。

同時慄腹用兵不善,趙國此時最怕60萬大軍鐵板一塊,但慄腹卻將大軍分兵幾處,希望能同時出擊,全面攻取趙國。

從趙國方面來看,廉頗等將領都是從連年戰爭中滾爬出來的,邯鄲一戰就很好的見證了趙國軍力的強勢和將領的才華,這一點燕國都難以企及。

果然,燕軍大舉進攻時,廉頗率領大軍以逸待勞,迅速出擊,全軍上下同仇敵愾,人人奮勇衝殺,趙軍很快就將燕軍打敗,主將慄腹被斬殺。

副將卿秦聽說主將被殺,頓時軍心大亂,樂乘當機立斷全力出擊,就像已經排練好了似的,燕軍兵敗如山倒,幾乎沒懸念,卿秦被俘。

燕國兩路大軍敗亡,對於趙國來講影響力巨大,為了擴大戰果,廉頗率領大軍乘勝追擊500裡,甚至一度圍困燕國都城,最後燕國割讓15座城池求和才算了事。

此次戰役使得趙國內外交困的情況得到了喘息的機會,讓其他國家重新認識到了趙國,國際地位有所回升。

經歷長平之戰,趙國軍隊視戰爭如夢靨,這次大勝一定程度上恢復了趙國的自信。

更為重要的是,通過此役,趙國中一大批優秀將領得以脫穎而出,如,李牧,樂乘,龐煖等人,趙國不至於在軍事上出現斷層。

趙國在廉頗的帶領下,多次擊退各國進攻,國力得到複數,終於從內外交困中走出來了,經受住了有史以來最大的挑戰,出現了短暫的輝煌。




談閒士


眾所周知,長平之戰以前,趙國國力強盛,甚至可以說和秦國勢均力敵,但是歷史總是有趣的,兩國堵上了身家性命最後以白起殺神坑殺四十萬人(有點誇張),趙國慘敗結束.這次大戰過後趙國可以說像一箇中年壯漢生了一場大病一樣奄奄一息.但是為何還能短短几年後就把一個一直韜光養晦的燕國打的抱頭鼠竄? 很簡單,即使一個壯漢大病初癒,但是他還是有底子的,揍一個糟老頭還是綽綽有餘的.



下面就來具體分析下:

1.趙國屬於馬背上的國家,從建國就開始打仗,眾所周知趙國是從晉國分裂出來的一個國家,燕國是西周王室親自冊封的大諸侯國,趙國成立之時燕國就已經有了六百多年的歷史,燕國以自己的王族血統傲視天下,趙國則相信武力,六百多年的老王國,勢必思想陳舊,迂腐孱弱,引以為傲的就是血統,但是趙國一直在打仗,兵多將廣,從下面的地圖也可以看出來趙國的地理位置,被各國包圍,那天天睡覺都不踏實,隨時做好戰鬥的準備,加上胡服騎射以後,人人精明能打,再看燕國地理位置,真好,除了趙其它人都打不著,一天天也沒有仗打,士兵們基本天天喝酒吃肉,打起仗來你說一個滿身肌肉的人厲害還是一個被酒色掏空身體的人厲害?



2.燕趙開戰時的人員任用

燕國:宰相慄腹 大將卿秦

趙國: 名將廉頗 樂乘

慄腹 這個人嘛真的不是一個合格的間諜,但卻是一個合格的滅國宰相,要不是他去人家趙國視察一番看到全是老弱病殘的怎麼會野心勃勃慫恿燕王吞併趙國,落井下石一般都沒好下場,

廉頗: 這個在戰國那可是響噹噹的名將,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能且一頓吃三頓),其用兵之道堪稱無雙

結局我們都知道了:廉頗率八萬精兵在邯鄲北迎擊燕相慄腹率領的40萬(誇張)又讓樂乘以五萬精兵到北方代郡抵擋燕將卿秦帶的20萬大兵。趙國士兵葉問附體,那真的是差點端了燕國老巢,要不是秦國出手,滅國都有可能

3.趙國曆史和燕國曆史

本人比較替趙國可惜,戰國時期,真的是可以一統天下,但是歷史就是有趣的,風雲變幻後人只有興嘆之力,

趙國的建國伊始就是分晉,分晉以後竟然四面受敵,難能可貴的是出了一個明君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改革讓趙國自此在七大國中有了話語權,還有一個國家的強盛文武必須雙全且齊心協力,將相和,但是比較可惜的是趙武靈王當時退位了沒有專心對抗秦國,在與燕國的大戰中 戰國名將李牧脫穎而出一度成為了趙國的中興之將,趙國在各代發展之中軍事力量政治力量代表人物一直都有.


再看燕國: 除了燕昭王那一代勵精圖治,任用了樂毅,大勝齊國讓燕國在七國面前抬起了頭,後邊前邊再也沒有什麼大將能人,就像一個昏聵的君王,竟然還要野心勃勃去攻打趙國

兩者的戰鬥力好比白起對趙括一般.


歷史總是讓人精彩之餘憑空多一些興嘆,但這就是它的魅力!


鍾躍民


分為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軍事原因。趙國雖被坑殺四十萬青壯年,但北部的李牧騎兵軍團絲毫沒受影響,因為李牧軍團常年駐守趙國北部邊疆,是為防範匈奴人南下,而且這個精銳兵團主要是在武器質量、兵員素質、戰馬能力等方面都是百裡挑一;

第二,戰略戰術原因。據《戰國策》記載,燕王喜派相國慄腹為趙孝成王賀壽,慄腹回來向喜報告:趙民其壯者皆死於長平,其孤未壯,可伐也!而後又問樂間,樂間道:不可戰!但姬喜一意孤行,群臣也覺得可以伐,燕逐起兩路大軍,其中一支四十萬大軍由相國慄腹率領攻鄗,另一支由慶秦二十萬大軍攻代。趙以廉頗八萬軍擋慄腹,以樂乘五萬擋慶秦,燕人大敗。

第三,經濟原因。趙國有邯鄲平原,太原盆地等糧食主產區,而燕國可耕地卻很少,經濟決定政治,所以燕國會敗,至少拖不起持久戰。

總結以上三點我們還可以得知,當時燕國統治集團內部意見不統一,而趙國面臨亡國之難全民思想統一;趙國處在四戰之地,兵員驍勇善戰,可謂全民皆兵,而燕處蠻荒之地,基本無甚戰事,軍備相對於趙國廢馳一些;趙國是正義的,而燕國是邪惡的,正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勝利的天平已經開始傾斜。





北疆刀客


瞭解一個國家,就如同瞭解一個人,需要考察他的來龍去脈,弄清楚前因後果。趙國雖有長平之戰之恥,但趙國之前的國力,可是讓六國都甚為忌憚的,並不在秦國之下。

謀兵之勝,在於良將,在於明主,也在於全國人們的精神風貌。可惜良將難得,明主更難得。

趙國出現了一個曠世明君——趙武靈王。當時趙國國力孱弱,又受到中山之敗的恥辱,全國上下一片沮喪。此時趙武靈王開始了影響深遠的“胡服騎射”——趙國放棄了中原人寬衣博帶的裝束,改用金身窄袖,皮帶束身的輕便服裝,讓士兵在戰爭中更加靈活。以前是以步兵為主,改制後以擔任騎兵戰術為主,配合弓駑兵。

這場改革讓趙國建立起中國第一支制式騎兵部隊,讓其他諸侯國大為驚駭,而趙國更是一躍成為關東六國之首。

搞笑的是,趙武靈王還親自喬裝改變,去查看秦國地形,可見其人的野心與謀略。

趙國最大的優勢在於將相和,有很多大將,良相對趙國忠心耿耿,比如肥義、樓緩、藺相如、虞卿、趙勝、趙奢、廉頗、李牧等。

趙國還有一個優勢,趙國人剽悍,人人都是死士,戰鬥力是很可怕的,不亞於後來的秦兵。

當時趙國和秦國實力抗衡,或者秦國還稍遜一籌,秦王曾經派人偷襲趙國但沒成功,秦國越發覺得必須除掉趙國這個隱患,才能讓秦國脫穎而出。

如果不是悲劇般的長平之戰,讓戰神白起與紙上談兵的趙括對上,秦國能不能戰勝趙國還真不一定。趙括不能算是一個名將,因為他缺乏實踐,而白起絕對是戰神級別的——這說明良將對各國局勢對比起著最關鍵的作用。

燕國曾經有樂毅,也是個很厲害的人物,燕昭王時期為了復仇,也跟趙武靈王一樣勵精圖治,他的辦法不是改革,而是招攬人才,在人才庫裡就有一個叫樂毅的——諸葛亮時常自比管仲、樂毅。

樂毅幫燕國刷新了名次,讓弱小的燕國北起河北宣化,南至今天韓國首爾,達到歷史最大的疆域,可惜燕昭王死後,他的兒子燕惠王什麼也不懂,讓紙上談兵的騎劫代替樂毅,中了田氏代齊裡“田單”之計策,樂毅害怕被殺,逃亡趙國。

而齊國趁機收復了七十餘座城池,燕國的實力大減。

燕國攻打趙國,就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下進行的,當時燕國內部混亂,外無良將,全憑君臣在朝廷上一拍腦瓜,異想天開,說幹就幹。

樂間是樂毅的兒子,他試圖勸阻燕王,他說:“現在攻伐趙國,是趁人之危,名不正則言不順,何況現在趙國軍民皆哀,哀兵必勝。”

燕王根本不聽他那一套,因為他早就讓丞相慄腹去趙國,趁著趙王做壽送禮了——實則探聽虛實。

慄腹回來後說,趙國沒人了,除了老人就是半大的孩子,廉頗老了,國內無良將,此時攻伐必然對燕國大有好處。(趙氏壯者皆死長平,其孤未壯,可伐也)。

長平之戰四十萬年輕男子都被埋了,剩下的老人(古代40歲就是老人了)和孩子(13歲到18之間的),由他們臨時組建的軍隊駐守趙國,簡直是不堪一擊,這不是送上門來的點心嗎?

樂間再三勸阻,說不行,燕王也是沒腦子的,居然大怒說:“你就是因為你父母的墳在趙國,怕我掘了你家祖墳。”樂間也不好再勸。

老臣將渠抱住燕王的腿哭著說:“不信不義,出兵必敗,大王燕國有禍事了,我這樣留住你是我對燕國的忠心。”燕王怒了,下令把將渠囚禁。

於是從全國竭力蒐集了60萬軍隊,還有臨時組成的雜牌軍,湊夠了數目,給慄腹四十萬,給卿秦二十萬,兵分兩路,勢在必得。

趙國這邊得到消息,廉頗對趙王說,我只向你舉薦一人,只要他能率兵,我們必勝。趙王問,誰?廉頗說,雁門守將李牧。

慄腹雖然有點本事,但他個性貪婪,好佔小便宜,從他建議燕王進攻趙國一事就可看出。卿秦才能平庸,不是廉頗、李牧的對手——再次說明名將對正常戰役起至關重要的作用。

廉頗率五萬軍隊駐守鎬邑,也就是慄腹駐守的地方,李牧在代邑對抗卿秦,卿秦才能平庸根本不是李牧對手,很快被活捉了,至於慄腹,雖然有點才能,但架不住廉頗有勇有謀,而趙國的士兵也真的如同樂間預言的那樣——哀兵必勝。

他們因為戰爭,都失去了自己最重要的親人,其心情可想而知——恐怕跟著去死的心都有了,一支不怕死的軍隊,加上明將運籌帷幄,必然能激發出人最大的潛能,這樣的軍隊戰鬥力是可怕的。

慄腹和卿秦被解決後,廉頗、李牧乘勝追擊,追擊到燕國國都,嚇得燕王趕緊割地求和,燕國慘敗。這次不義之戰以燕國慘敗,而齊國國際地位和軍事實力回升為最後的結局,而這次戰爭的種種前因後果,值得我們深思和借鑑。


靜說歷史


趙國在長平之戰後一年的時間又經歷了邯鄲之戰,在這兩場戰爭中,趙國元氣大傷,輕壯幾乎一空,趙國岌岌可危,但在這種時候,趙國仍然將圖謀不軌的燕國打的滿地找牙。

戰爭過程

邯鄲之戰結束五年後趙孝成王過壽,燕國派出丞相慄腹前來祝賀,實際上是來打探趙國虛實,畢竟趙國虛弱,不止燕國,大家都想咬一口。慄腹回國後,向燕王喜說趙國虛弱,國中幾乎都是半大孩子,可以攻打,燕國朝堂一片贊同之聲,除了樂間反對,但被燕王無視,燕國發兵六十萬攻打趙國。

燕國軍隊分為兩路,一路由丞相慄腹帶領,攻打鎬邑,一路由燕國將軍卿秦帶領攻打代邑。趙國派出了廉頗、樂乘組合,廉頗守鎬邑,樂乘守代邑,就這樣兩方對上了,戰爭形勢最先在代邑發生改變,樂乘擊敗並俘虜卿秦,緊接著廉頗就在鎬邑打敗並殺了慄腹,廉頗乘勢進兵,包圍燕國都城,燕國割讓五城趙軍才作罷退走。

作戰意識不同

對於趙燕兩國來說,雙方對於此次戰爭的態度不同,趙國作為一次衛國戰,而燕國是當做一次痛打落水狗的機會,而態度的不同對戰爭雙方的意志也有著重大影響。

趙國自長平之戰失敗後,全國上下陷入一片悲痛之中,畢竟長平之戰失去的四十萬幾乎涉及到趙國全國的每一戶家庭,所以當秦軍再度攻擊邯鄲城時,趙國雖然此時國力衰微,但全國百姓眾志成城,反秦意志極其堅決,最終才能堅守邯鄲城,等來了魏、楚兩國的援軍。當燕國來襲時,趙國明白這是燕國趁人之危,邯鄲之戰剛剛過去不久,趙國上下堅定一戰的情形剛去不遠,對於燕國的侵略,趙國自然會堅定意志,奮勇殺敵。

燕國對於此次戰爭的態度並不堅決,可以說只是想趁著趙國虛弱撈上一筆。燕國朝堂上定議攻趙時,燕國就有不同聲音。在戰爭過程中,燕軍在代邑失敗,廉頗偷襲慄腹,雖然慄腹穩住了陣腳,但燕軍內部還是不很穩定,以至於慄腹謀劃好了攻擊方案卻被叛徒出賣,廉頗將計就計,誘敵深入,一舉殺了慄腹。

主帥的能力不足

燕國的丞相慄腹其實並不是一個草包,他少年時曾經在齊國的稷下學宮學習,和趙國最後的名將龐暖是朋友,他還曾經輔佐燕王打敗胡人,拓地千里。

慄腹在和趙國的戰爭中,慄腹一開始也並沒有什麼重大失誤,但他的隊友卿秦在對上樂乘卻是個豬隊友。卿秦兵敗被俘,燕軍士氣受到打擊,當天夜裡廉頗就突襲燕軍,慄腹帶兵撤退,收攏殘兵後和廉頗連戰三次,竟然士氣大振,這其中固然有趙軍軍力下降,戰鬥力已經大不如之前的原因,畢竟曾經的趙軍能夠和秦軍作戰不落下風,但慄腹的才華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雖然慄腹有才華,但是他對比身為戰國四大將的廉頗又差得遠。廉頗最擅防守,慄腹攻不下廉頗,在隊友兵敗後,自己軍心大亂之時被廉頗找準機會打敗,雖然後來收攏了敗兵,有了謀劃,但還是被久經戰事的廉頗輕鬆拿下。一頭獅子帶領一群羊也能擊敗一頭羊帶領的一群獅子,況且燕軍還不是獅子。

戰爭開始前燕國對於此次戰爭的意識就不足,燕國只是覺得趙國國中兵力不足,有機可乘,準備並不充分,趙國在經歷過邯鄲之戰後基本人人都經歷過戰火洗禮不能小瞧,燕國雖然有人看出問題,但無奈燕王不聽。到了真正面對趙軍的時候,慄腹卿秦又根本不是廉頗樂乘的對手,所以燕國才會在趙國虛弱之時進攻卻仍然落得個慘敗的下場。


天天故史匯


長平之戰後趙國能打敗燕國,最主要是有廉頗、龐煖、李牧這三個人。

長平之戰​前期主將是廉頗,秦國用了反間計,趙國才用趙括換了廉頗,導致趙國45萬大軍損失殆盡。長平之戰後,趙王意識到廉頗的重要性,又重新啟用廉頗,燕國攻打趙國時,趙國主將是廉頗。兩軍對壘,不在於兵多兵少,而在於主將的能力。廉頗作為戰國四大名將之一,領兵打仗難有敵手,大敗燕軍之後又圍攻燕國都城,致使燕國割地求和,趙國的實力又增強一些。

​龐煖是趙國四朝主將,不過只在趙武靈王時期略受重用,後來一直不受待見,等於蹉跎了半輩子。廉頗後來在攻打魏國時,趙王又聽信奸臣讒言,派樂乘代替廉頗主將位,廉頗一怒之下帶兵攻打樂乘,徹底得罪趙王只能逃到魏國,後又去齊國。趙國失去廉頗這位大將,只能起用已經年過古稀的老龐煖,龐煖帶兵又大敗燕國。

​李牧也是戰國四大名將之一,早期主要是抗擊匈奴,廉頗和龐煖都不在以後,趙國只有李牧這一個名將。李牧後期回朝,在抗秦和攻打燕國都有很大功勞,趙國後來全靠李牧撐著,李牧一死,沒多久趙國就滅了。



古今歷史大雜燴


長平之站以後,趙國的確受到了極大的打擊,近五十萬的大軍全部被秦軍坑殺,可以說的上是真正的奄奄一息,然而就是這樣的一個趙國卻能將燕國打的毫無還手之力,小編以為有一下幾個原因:

第一,趙國雖然損失幾乎全部的精銳,但是真正的厲害的大將——廉頗卻還在。放眼望去,此時的趙國有廉頗、樂乘這種BOSS級別的將領,而燕國卻根本沒有可以與之匹敵的將領,燕王派出的統兵之人並沒有認識到雙方之間的優劣,本可以60萬大軍全軍壓上的,卻偏偏分兵給了趙國機會。

第二,戰國時期征戰講究的師出有名,雖然當時禮樂崩壞,可是師出有名這一點卻保留了下來。燕國此時乘著趙國長平之敗的機會趁火打劫,在道義上落了下風,不得人心。

第三,趙國雖然損失五十萬精銳,可是卻在廉頗的帶領下以二十幾萬臨時拼湊起來的雜牌軍隊抵擋住了秦軍四十多萬大軍的進攻,保住了趙國。此時的趙軍人數雖少,可是軍隊的氣勢卻正盛,燕國此時的進攻等於是在揭所有趙人的傷疤,趙軍自然個個奮勇殺敵。

第四,趙王經過長平之戰之後意識到了廉頗的重要性,對廉頗很是信任,也放心的將大權交給他。我們知道這種君臣的信任是很難得,這可以讓廉頗沒有了任何的掣肘,可以全心全意的對付燕國。

第五,實力上的差距。戰國七雄之中,燕國的實力是最弱的,雖然現在趙國實力受損,可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再加上燕趙兩國年年征戰,可是燕國卻敗多勝少,趙國將領對燕國的作戰能力和方式都很是瞭解。

綜上,這些原因最終合在一起造就了燕國被打算趁火打劫卻最終大敗而歸。

如果你認為還有其他的原因,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大家一起交流!!!

記得點擊一下關注哦!!!


小黃鴨邀您看影視


話說秦趙長平大戰,趙國四十萬降卒在手無寸鐵的情況下,被白起坑殺,秦、趙原本旗鼓相當的局勢,經此一戰,國力衰微。這一戰,加速了秦並天下的野心。

九月之後,秦昭王又發動了滅趙的又一場戰爭“邯鄲之戰”。面時殺氣騰騰,氣勢洶洶的秦國大軍,趙國危在旦息。平原君趙勝向魏國信陵君魏無忌求援。魏無忌聯合楚國擊敗了圍困邯鄲的秦國大軍。疲弊之極的趙國,得到了暫時的喘息。


數年之後,平原君趙勝去世。廉頗接替趙勝出任相國。燕國派慄腹來與平原君弔喪,並送趙王五百金,約定為兄弟之盟。

慄腹本以為趙王會厚贈自己,沒想到趙王只是如常禮回贈。這讓慄腹非常不爽。回到燕國,時燕王喜說:“趙國經長平之敗,強壯的人都死了,國中只剩老弱殘幼。廉頗已老,加上平原君剛死,正是滅趙的天賜良機”燕王喜是個無腦的人,原本派慄腹出使趙國,是為了與趙結盟。這邊送去金銀,回頭過來又聽信了慄腹的鬼話。準備伐趙。他召昌國君樂閒來問伐趙之事。樂閒是戰國名將樂毅之子。樂閒說:“趙國東鄰燕國,西接秦土,南面與韓國、魏國交錯,北面連著胡貊。四面受敵,其民習兵尚武,不可輕伐。
燕王說:“我以三倍的兵力去伐趙,怎麼樣?”

樂閒說:“不行”。燕王說:“那麼以五倍的兵力可以了吧?”樂閒不再回答。燕王大怒,說道:“你阻擋寡人伐趙的目的,是因為你的父母祖宗的墳墓在趙國,所以不想讓寡人攻趙”。一幫群臣附和吹捧下,燕王興師,殺向趙國。

燕國大夫將渠聽到燕王出師的消息,連忙趕來,對燕王說:“大王切勿被眾言迷惑。這裡剛剛與趙國結為兄弟,卻因使者回報而伐趙。這樣不信不義。出師必然無功”。燕王不理,剛要登車,將渠抱住燕王的腿哭泣道:“老臣之所以留住大王,是對大王的忠心。大王不聽,燕國將有禍來了”。燕王火冒三丈,命人將將渠囚禁。

燕王兵分三路,浩浩蕩蕩,奔趙國而去……

趙王接到戰報,召集群臣計議。老將軍廉頗說:“燕王乘我喪亡兵敗之際,興不義之師來犯,我們把國中年滿十五歲以上的人全部召集,舉國上下同仇敵愾。慄腹乃貪婪無厭之輩,原無謀略之小人。樂閒、樂乘,本為樂毅之子,出於無奈前來,必不盡心。另一個慶秦,乃是無名之輩,老臣舉薦一人,燕軍立破”。
趙王忙問:“老將軍舉薦何人?”廉頗說:“老臣舉薦之人,乃是雁門守將李牧,他可為將率軍抗燕”。趙王以廉頗為大將,率兵五萬迎敵慄腹。李牧為副將,率兵五萬抵敵慶秦。

在廉頗與李牧的指揮下,趙國士兵英勇奮戰,生擒燕軍主將慄腹,副將慶秦為李牧斬首。而樂閒、樂乘果不出廉頗所料,率軍投降趙國。廉頗、李牧乘勝追擊,長驅直入,把燕王包圍在中都。燕王無可奈何,只得向廉頗求和。

至此,燕王喜發動的不義之戰,以慘敗告終。


子衿書法


戰國中後期隨著魏、楚、齊等國的相繼衰敗,秦國逐漸形成了一家獨大之勢,彼時關東六國唯一能與秦國一戰的就是趙國。

自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改革之後,趙國不但擁有了強大的騎兵部隊而且名臣輩出,在藺相如、趙奢、廉頗等人的帶領下,趙國幾乎以一己之力對抗強秦,不過在長平之戰後趙國慘敗元氣大傷,僅僅一年後秦軍捲土重來圍困趙國都城邯鄲,趙國面臨生死存亡,索性楚、魏兩國大軍救援,趙國續上了一口命,避免了亡國之恥。

連經兩次劫難,趙國元氣大傷,鄰國燕國也沒閒著,趁趙國國力衰落之際,開始挑釁,據《史記》記載“秦圍邯鄲,武垣令傅豹王容蘇射率燕眾返燕地”,此時趙國無暇顧及,也就順其自然了。

公元前251年燕國相慄腹出使趙國帶回一個好消息,“趙王壯者皆死長平,其孤未壯,可伐也。”燕王從其計出舉國之兵攻打趙國,結果趙軍以少勝多,燕相慄腹也在亂軍中被殺,趙將廉頗乘勝追擊險些將燕滅國。

此後燕國又趁秦、趙打的不可開交的時候多次出兵趙國,結果都遭遇了趙國的頑強抵抗,燕國屢戰屢敗,燕名將劇辛也被俘殺。

為何看似奄奄一息的趙國能夠屢次擊潰燕軍呢?

首先、不得不說的就是綜合國力,趙國在戰國後期一度是關東六國之首,而燕國在七雄中始終是打醬油的角色,雖然也有樂毅伐齊,秦開破胡的靈光一現,但是綜合國力在七雄中仍是下游。趙國雖然長平大敗但是多年的積累還是能憑藉綜合國力和燕國一戰。

其次,燕國輕敵,慄腹只看到趙國無兵可用,並未看到廉頗,樂乘名將仍可一戰,廉頗採用各個擊破的策略大敗燕軍,迫使燕王割地求和。數年後,不長記性的燕軍捲土重來又被趙將龐煖、李牧等人依舊連敗燕軍,正可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通過幾次燕、趙之戰,趙國重新樹立了在七雄中的地位,也使得趙國有了短暫的中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