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太子朱标不早逝,燕王朱棣会造反吗,最后他举兵造反朱允炆的理由是什么?

资讯生活ln


我是方圆,文史专栏作者,欢迎关注我;



首先我得答案是——不会。

为何呢?理由如下:



第一,朱标是嫡长子

在古代,皇位的继承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选贤不选长”,另外一种则相反,“选长不选贤”。第一种的话相对来说要好一些,因为它着重考虑的是继承人的才能,说白了就是谁有能力,皇位就是谁的!但是这种方式也能常常使皇子们为了争夺皇位而不择手段。

所以周代以后就开始了“嫡长子继承制”。当然了,在古代众多朝代中,也并非都是嫡长子继承皇位,例如唐太宗就不是长子。但是在明朝时期朱元璋所考虑的,当然是长子继承。

而朱标是自己和马皇后所生的长子,其地位可见一斑。而朱棣并不是嫡出,所以自然不是考虑的对象。在皇位继承这件事上,其地位就高于朱棣,人们对他的认可度也比较高。



第二,朱元璋赋予给朱标的认可度

我们都知道,朱元璋从很早的时候就将朱标拟定为自己日后的最佳继承人,从小便开始培养其朱标。在朱元璋心里,朱标才是日后大明帝国的皇帝,而朱棣只是自己的第四子,虽然他具有雄才大略,但其本身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还是没有朱标高。

早知道,朱元璋认可也就是大臣们的认可。所以,朱棣就算是再有本事,他也无法撼动这个当了几十年储君的大哥朱标。



第三,朱棣和其他两位哥哥形成的关系

我们可以做个假设,如果朱棣真的取代了朱标,那个他的两个哥哥,秦王和晋王会怎么样呢?他们会不会也和朱棣一样发兵反叛,去和他争夺皇位呢?

你还别说,这种情况还真的就存在。

在朱允炆继位以后,朱棣一开始也没有发生变乱,而是表现得十分乖巧,但是他的两个哥哥死后,他便发动了“靖难之变”。所以从这里我们能看到,朱棣和两位哥哥之间是存在平衡的,但如果这个平衡一旦被打破,那么朱棣便有了起兵的理由和勇气!



综上所述,朱标若顺利继位,那么朱棣则不敢起兵反叛。


方圆文史


前言,如果朱标不早逝,燕王朱棣不会造反,即便会造反,成功的机会微乎其微,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朱标和朱允炆不同,朱标优势太多了。


一,如果朱标不早逝,朱棣会造反吗

1..首先,朱标是嫡长子,有嫡立嫡,无嫡立长,朱标是根正苗红的嫡长子,而且还是朱元璋亲自培养的接班人,13岁时,朱标被封为太子,开始了长达25年的储君生涯,因此朱标有绝对的正统性,皇位怎么轮也轮不到次子朱棣,因此这点来说,朱棣造反名不正言不顺。

2.其次,25年的储君生涯,使朱标积累了大量的人脉关系,这点是朱棣不能比拟的,毕竟,朱元璋是把朱标当做接班人在培养,朱标成年以后,朱元璋给予了朱标大量处理政务的机会,而且朱标不仅是在军中有很高的威望,在朝廷上也很受百官的尊敬。

综上所述,朱标无论是在皇位继承上,还是在能力经验上都是朱棣所不能比拟的,因此,只要朱标这个老大哥在,朱棣想造反还得掂量掂量,即便强行起兵,等待他的只有灭亡。


二,朱棣举兵反朱允炆的理由

可惜,很多事情没有如果,事实就是朱标的早逝,朱允炆的继位,加快了朱棣造反的进程,如果说反朱标名不正言不顺,那么,反朱允炆可谓是理由充足。

1.首先,朱标是朱元璋长子,有嫡立嫡无嫡立长,长幼有序,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朱棣既非长子又非嫡子,你反朱标名不正言不顺,无人支持,相反,朱允炆确是隔代皇位相传,也就是说,朱元璋没有把皇位传给自己儿子而是直接传给了皇太孙朱允炆。朱元璋对外发布的圣旨写得很清晰“皇孙世嫡,富于年龄,正位储极,四海系心”,但是,作为次子的朱棣可就不满意了,兄终弟及,他认为皇位怎么轮也轮不到隔代的朱允炆。


2.急于削藩逼迫了朱棣提前的造反

明朝的藩王制度一向是个诟病,尤其是朱元璋早期分封的诸王,不但有三卫的府兵,甚至还有封地的财政,政务管理权,藩王权利的巨大给朱允炆执政登基造成了一定的麻烦,朱允炆因此决定消藩,并且毫不手软地向他的叔叔们举起了屠刀,几位势力较小的藩王先后被削,被贬庶人。朱棣一看形势不对,于1399年,朱棣起兵造反,打着“诛齐黄,清君侧,靖国难”的口号,最终靖难成功。


3.朱允炆的能力比朱标,朱棣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如果说朱标还健在的话,朱棣不敢造反的原因除了正统以外,朱标能力出众,早早就替朱元璋处理政务,在军中,在朝中有很高的威望,一旦朱棣造反,必将群起而攻之。相反,朱允炆年纪尚幼,资历不足,在军中朝中也无威望,而且朱允炆书生气十足,也没有治国经验。相反,朱标过逝以后,朱棣少了一个强大的对手,对于书生气十足的小辈子侄,还是十拿九稳的,况且,朱棣有勇有谋,相当善战,此消彼长,朱允炆和朱棣对比差距明显。《奉天靖难记》中记载,太祖谓“异日安国家,必燕王也”,这一句很明显了,朱元璋对燕王朱棣评价甚高。


唯恋无名


如果太子朱标不早逝,燕王朱棣不会造反,他最后举兵造反朱允炆的理由是“诛齐黄,清君侧”。臣子起兵对皇帝造反的行为在任何朝代都是死罪,甚至诛灭九族,对于朱棣这样聪明绝顶的人来说,没有较大的胜算,他是不会挺而走验的。我们来看他为什么能在朱允炆即位造反,而如果朱允炆的父亲朱标在就不会造反?

一个小绵羊皇帝和他的狮子叔叔

客观的来讲,朱允炆绝对不算昏君,他宅心仁厚,登基之始,他就改革法律,发展经济,对明太祖朱元璋之前所实行的严厉的法律制度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因此,如果假以时日,也不排除他能成为一位有位之君,可惜,他遇上了他的叔叔。

如果说朱允炆是一只小绵羊,那么他的叔叔朱棣就是一只孔武有力,随时张着血盆大口的狮子。公元1398年,二十一岁的朱允炆即位为帝,那一年朱棣38岁。他们的综合实力对比如下

1、军事上朱棣身经百战,朱允炆未曾单独领兵。

朱棣是徐达的女婿,20岁的时候就被朱元璋派往北方,多次参与军事行动,两次北征,将蒙古军队打的落花流水。可以说,在军事能力上所经历的锻练和受到的教育在当时整个大明则是无出其右者(徐达那可是大明开国元勋,战神一样存在的人物,对自己的女婿的培养自是不遗余力)。反观朱允炆,这个从小在皇宫长大的孩子,军事技巧肯定有所学习,但实战经验几乎为零。

2、政治能力,朱棣久经磨练,朱允炆温室中的花。

朱棣7岁的时候才被父亲赐名,他在小时候算不上朱元璋最宠的儿子,这也养成了他好胜,认真学习本领的决心。在他从17岁被朱元璋派到安徽去磨练,再到20岁驻守南京,最后到1399年起兵造反,已经有22年的从政经验了,几乎等于朱允炆的年龄。因此政治能力上朱棣再一次完败朱允炆。朱允炆因为父亲的缘故,朱元璋固然对他十分喜爱,并用心较他,呵护备至,但过犹不及,导致朱允炆个人实际锻炼的机会不多。

3、经济等综合能力朱允炆占优,但他能否打好这一副不算太好的牌?

事实上朱允炆登基后,管辖整个明朝疆域,人力和物力这些是朱允炆最大的资本,他拥有全国之力,比只占据北京的朱棣综合实力强了很多倍。也就是只要朱允炆能坚持几年,稳打稳扎,还是有对抗朱棣的资本的,但可惜他在一开始就犯了错误,接连打出了几张臭牌。

朱允炆在错误的时机打出一副臭牌

如果朱允炆注意采取如下策略,我想,朱棣谋反的可能性是否会降低,

其一,坚决不放朱棣的几个儿子,或者将朱棣先调到南方去任藩王。

说朱允炆是一只小绵羊,盖因为他在明知面对一头狮子的时候,还把自家的大门打开了。本来朱棣有几个儿子都在京城做人质,但是当朱棣一装疯卖傻后,朱允炆一时冲动,心软竟然把朱棣的儿子放回到朱棣的身边,让朱棣无后顾之忧。

其二,在落实削藩的时候,他将实力最强的朱棣放在最后,让朱棣有了更多的准备,以及赢得更多的支持。

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在面对比较严峻的形势下朱允炆提前胆怯了,他怕朱棣不服气,率先动手。他先找各种理由取消了几个实力较弱的几个藩王的封号,这样一方面为朱棣积极准备赢得了时间,同时为自己树立了更多的敌人。如果朱允炆一开始就对准朱棣,这时候朱棣谋反,朱允炆完全可以命令其他藩王进攻朱棣,最后来坐收渔人之利。

其三,个人意志不坚定,政令反复,为兵家大忌。

在与朱棣的三年战斗中,为了不给朱棣提出的“诛齐黄,清君侧”落下口实,朱允炆曾经将“齐黄”二人罢免,可当看到战争稍微占优了,局势还没有根本好转,就又将二人官复原职。这样被朱棣抓住漏洞,制造了朱允炆被“齐黄”所蛊惑的舆论,做为叔叔的他,是来教育朱允炆,拯救朱允炆和大明朝廷的。在政治舆论造势和斗争中朱允炆被朱棣完败,导致了他最终的失败

如果朱标在,朱棣失去造反最有利的机会和舆论优势

朱标是朱元璋最喜欢的儿子,据记载,他是一位聪明仁厚的太子,如果他在位,朱棣造反的机会几乎为零或将付出得不偿失的成本,因此朱棣就不可能造反了,主要有如下原因:

1、朱标在,朱棣造反舆论处于不利位置。

朱棣造反一方面利用了朱允炆不是皇长孙(朱标次子)即位,不合祖制;另外,他还说朱棣不把父亲病情告诉他,听信小人谗言(诛齐黄),如果朱标在,这些都没有存在的根据。朱标是皇长子,长兄为父,朱棣在他面前失去了舆论主动权。

2、如果朱标在,政治能力不比朱棣弱,甚至更强,这一点朱棣又少了胜算。

1398年,如果朱标在,当时应该是44岁,一方面,他当了多年太子,在朱元璋指点下,政治经验比朱棣只会强不会弱;另一方面,在朱标朝廷的威望经验也强,人心的凝聚力也非朱棣可比。

3、军事能力上朱棣可能有优势,但不足以扭转政治和经济上的劣势。

朱棣所处的环境毫无疑问他是朱元璋最会打仗的儿子,但是,此时明朝的军队是他的三倍以上,经济有全国之力,朱标只要稍加运用,恐怕朱棣就难以取得成功。

  • 综上,战争主要打的是经济实力,政治舆论,军事实力。而后者往往来源于前面两个的支撑,如朱标在,老谋深算的朱棣看到自己几乎处于全部劣势的时候,他是不会造反的;而朱标不在,朱允炆又接连打出了臭牌,朱棣造反在预料之中。

新玉说史


老天给大明制造的痛点,让朱标早逝,如果朱标不早逝,那么明朝的历史完全会被改写。朱棣百分之九十九是不敢对大哥呲牙的,剩下的那百分之一的几率是朱棣真傻了才有可能扯旗造反。

朱标不死,随老朱打天下的功臣最少也能活下来七七八八,如果有朱标和这七七八八的功臣在世,再给朱棣100个胆子他也不敢反。

结果朱标早逝了,朱元璋为了孙子朱允炆扫清了可能会存在的障碍。发动了胡蓝两案,明初的功臣基本算是绝种了。最出名的刘伯温、徐达、李善长、刘基、胡惟庸、蓝玉、叶升、冯胜、宋濂、傅友德等人全灭,仅剩汤和等小虾米能幸免于难。这些死去的人也算是都为朱标陪葬了。

胡惟庸案,朱元璋以“擅权植党”、“枉法诬贤”牵连被害者多达三万人,不过胡惟庸案里面多为文臣,武臣并没有杀多少。可能老朱觉得对武臣动手更要缜密,过了没两年,爆发了“蓝玉案”,这次共牵连一万五千余人,蓝玉案大部分都为武臣。

朱标不死,这些打天下的功臣朱标能镇住,朱元璋也不会不惜摊上这个狡兔死走狗烹的骂名杀人。而这些武臣里面,随便调出一两个,领个十来万军队,朱棣也就凉凉了。估计也就跟明武宗时期,宁王造反一样,还没怎么着呢,就被南赣巡抚王阳明一个文臣给搞定了。


《朱棣靖难檄文》
(明成祖朱棣 公元1399年)
盖闻书曰:不见是图。又曰:视远惟明。夫智者恒虑患於未萌,明者能烛情於至隐。自古圣哲之君,功业著于当时,声明传于后世者,未有不由于斯也。今事机之明,非若不见,而乃不加察,请得以献其愚焉。
我皇考太祖高皇帝,当元末乱离,群雄角逐,披冒霜露,栉沐风雨,攻城野战,亲赴矢石,身被创痍,勤劳艰难,危苦甚矣。然后平定天下,立纲陈纪,建万世之基。封建诸子,巩固天下,如盘石之安,夙夜图治,兢兢业业,不敢怠遑。不幸我皇考宾天,奸臣用事,跳梁左右,欲秉操纵之权,潜有动摇之志,包藏祸心,其机实深。刀构陷诸王,以撤藩屏,然后大行无忌,而予夺生杀,尽归其手,异日吞噬,有如反掌。且以诸王观之,事无毫发之由,先造无根之衅,扫灭之者,如剃草菅,曾何有然感动于心者!诸王甘受困辱,甚若舆隶,妻子流离,暴露道路,驱逐穷窘,衣食不给,行道顾之,犹恻然伤心,仁人焉肯如此?
夫昔我皇考广求嗣续,惟恐不盛,今奸臣欲绝灭宗室,惟恐不速。我皇考子孙,须几何时,已皆荡尽。我奉藩守分,自信无虞。不意奸臣日夜不忘于怀,彀满以待,遂造显祸,起兵见围,骚动天下,直欲屠戮然后已。谓以大义灭亲,不论骨肉,非惟杀我一身,实欲绝我宗祀。当此之时,计无所出,惟欲守义自尽,惧死之臣,以兵相卫,欲假息须臾,然后敷露情悃,以祈哀愍,冀有回旋之恩,滂沛之泽。书达阙下,左右不察,必求以快其欲。

古语云:困兽思斗,盖死逮身,诚有所不得已也。都督宋忠,集兵怀来,尅日见攻,乃率锐兵八千御之,兵刃才交,忠即败北,遂生擒之,全其首领,待之如故。当冀左右易心悔祸,念及亲亲,哀其穷迫,重加宽宥,使叔有更坐之望,下无畏死之心,如此则非特叔之幸,实社稷之幸。
昔者成周隆盛,封建诸侯,缔八百余年之基,及其后世衰微,齐桓、晋文成一匡之功。虽以秦楚之强,不敢加兵于周者,有列国为之屏蔽也。秦废封建,二世而亡,可为明鉴。今不思此,则宁有万乘之主,孤然独li于上,而能久长者乎?诗曰:'价人维藩,太师维垣,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无俾城坏,无独斯畏。'谨以是为终篇献。万一必欲见屠,兵连祸结,无时而已。一旦有如吴广、陈胜之窃发,则皇考艰难之业,不可复保矣。敷露衷情,不胜恳悃之至。苟固执不回,堕群邪之计,安危之机,实系於兹。

很长一片靖难檄文,大致意思就是说明朱棣讨伐朱允炆的理由:我朱棣没有大的错误,并且也没有真的想反,这完全都是你朱允炆逼的,朱元璋在世时,风调雨顺,朱元璋刚死,你就开始裁撤诸位藩王,以莫须有罪名滥杀叔父辈。朱元璋在世时唯恐子孙不够多,而到了你朱允炆手里,就开始大肆杀害宗室,违背了朱元璋的意愿。你朱允炆还听信身边奸臣的意见,希望你能迷途知返,避免我大明二世而亡等等。


最后来说,就是朱标的死造成了这场动乱,朱标不死,老朱不会杀这么多功臣,朱棣也不敢造反,老老实实的在北京当个藩王了事。相信大明在朱标的带领下,不会比朱棣时代更差,并且明朝没有这次劫难的话,说不定会更加强盛。


梦回伍千年


如果你是朱棣,看到朱允炆的削藩大业,你还会淡定吗

历史经常会开玩笑,比如朱元璋一直准备把皇位传给最喜欢的儿子朱标,但是朱标却死在了朱元璋的前面。而朱元璋的孙子朱允炆,一上台便实行削藩大业。有的人认为朱棣作为臣子不应该造反,但是当你看了朱允炆的削藩措施之后,也许你也会不淡定了。

很多人都会假设如果朱标继承皇位,朱棣便不会造反。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如果有如果,历史便不是历史。当然按照朱标的性格和生前对待臣子、兄弟间的宽容性格,朱标所获得的支持要比朱允炆要多得多,而且也不会对待藩王如此狠心,朱棣应该不会造反,或者造反成功的可能性太小。而朱棣之所以造反朱允炆,主要原因就是朱允炆的削藩太过狠毒,直接威胁了朱棣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朱元璋得天下之后,对开国功臣大肆屠戮,收回来的兵权又赏给儿子们。朱元璋对待自己的亲人倒是挺好,认为这样兵权不会旁落。但是朱元璋却忘记了,子孙之间也并非铁板一块,也会造反夺权,而这正是朱允炆所担心的问题。

朱允炆想把各个藩王手中的兵权收上来,加强皇权统治,这种想法本无可厚非,但是朱允炆错就错在不分轻重,心急火燎。刚一上台,自己根基尚不稳固,还没有威望呢,便开始对自己的几个亲叔叔下手,连着收了几个藩王的兵权。

如果说,藩王交权之后,自己依然是可以乐享荣华富贵的王爷,朱棣还不会造反。但是被夺去兵权的几个藩王,要么被逼自杀,要么被贬成平民,一无所有。这样的削藩,让谁不害怕?想当年,朱元璋立藩王的本来目的是为了让藩王领兵镇守边疆或者京城有难时及时勤王,但是朱允炆这些措施,却导致了藩王们人人自危,朱棣造反之时便都支持朱棣而不支持朱允炆了。

最终,朱棣忍无可忍,提前动手,而他的理由也是冠冕堂皇,因为朱元璋曾经留下遗训,皇帝身边有奸臣贼子之时可以清君侧。于是朱棣便以朱允炆身边一帮不懂策略的削藩臣子齐泰、黄子澄是奸臣,谋害皇族国亲为理由,起兵造反,并占领南京。朱允炆不知去向,朱棣自立为帝。


冰哥聊史论古今


风华史为您解答。

由于这是道假设题,我们先看看真实历史,再来评判。

纵观历史,我们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那就是逢藩必反。封建封建,分封建制,汉有七国之乱、晋有八王之乱,唐有安史之乱,清有三藩之乱。反而是没分封的秦、宋、元三朝没有地方割据势力作乱。

朱元璋北驱鞑虏,建立大明后,全天下分封二十五个王,这样就相当于给帝国埋下二十五颗定时炸弹,也可以说朱允炆纯粹是被朱元璋四大坑坑死的,这是其一。

而朱棣起兵造反,在大一统朝代,成功只此一家。与其说朱棣雄才大略不如说建文帝不作死就不会死。朱棣反的根本原因是削藩,但同样是削藩,朱允炆的削法真是极品。

历史上,兵部尚书齐泰提出削藩先取燕王朱棣,可朱允炆就不,他听从翰林学士黄子澄的建议来了个骚操作:先对朱棣亲兄弟周王朱橚下手,敲山震虎,给势力最大的朱棣下马威。

朱棣好歹戎马半生,镇守大明北疆,是吓大的?

当时建文帝派李景隆率军一路向北,明面说法抵御蒙元,却突然折返开封,抓住周王朱橚后就送去云南当野人,过程近似偷袭。耍小聪明失大义,其他藩王怎么想?

朱棣开始其实并没有反的准备和打算。讲真,此人最多骄横,心机还算不上深沉,不然在皇宫后花园也不会戏耍朱允炆,拍他后背说上句你小子也有今天这样的话,要命的是这都给朱元璋看到,最后反而在朱允炆的求情下逃过一劫。

在建文帝再以不足称道的小事削齐王与代王后,朱棣干脆送他的儿子们到南京为质,交出兵权以示顺从。要这是以退为进之策,他现在就不该交出兵权!

道衍和尚是朱元璋指派给朱棣诵经祈福的高僧,这是第二坑。这个道衍却一直劝说朱棣造反,甚至可以说朱棣下定决心起事也有道衍的功劳在内。毕竟风险太大,削藩最多没权,要造反全家老少性命朱棣也不得不掂量。

但朱棣肯定也有布局,比如北方诸将多为其旧部,盘根错节,这是威慑朝廷别乱来的举措,不然后来朱棣起事北方诸将投降者众,而不是诸将应者景从。

直到湘王被逼自焚,朱棣意识到朱允炆是想要命来的,他开始装疯卖傻暗中准备了,这时也是见招拆招,还真没下定决心反。

真正让朱棣下定决心造反是由于北平都指挥使司张信的告密,朝廷要来抓他来了。起事时也比较仓促,王府内人心惶惶并且刚开始仅仅八百府兵!

后来都知道,朱棣打着“奉天靖难”也就是清君侧的理由,这是朱元璋《皇明祖训》给朱允炆下的第三大坑:

如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

如果没这个理由,朱棣起事名不正言不顺。别小看这个,满清入关都要打个帮崇祯报仇的幌子,美国打伊拉克都要找块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遮羞布。这理由非常关键,表明咱们都是帮皇帝或者一起打坏人的,战场上你投降也无损大义,大明百姓抵触情绪少。

关键是朱棣造反众藩王支持,特别是夺了宁王的朵颜三卫。就算这样,三年靖难之役朱棣也多次遇险,结果朱允炆一句迂腐的“勿使朕有杀叔之名”,二军阵前不得伤害朱棣,从而逢凶化吉。

朱棣打仗一冲前面建文军就束手束脚了,再者以一国之力那么大的优势打个藩王都输,只能说天命真不在建文,而朱棣靖难成功确实有不少运气成分在内。

当朱棣登基之后,他继承了朱允炆的削藩,可看看人家是怎么削的?

可不是一个个削,削藩先削权!这才是温水煮青蛙的正确打开方式。众藩王不患寡而患不均,反正咱们都一样倒霉。

那么回到问题,朱标若在,即使同样削藩,可以说朱棣吃了雄心豹子胆都不敢反,为什么?

朱元璋是把朱标当成帝国接班人一样培养,老师是左丞相李善长和右丞相徐达,常遇春、汤和、刘伯温、蓝玉等一大批开国功臣就是东宫或已相当于东宫幕僚,这才真正是含着金钥匙出生,军政都拥有巨大威望,群臣拥戴,占大义纲常。

朱标本人也是相当有能力,朱元璋多疑,但朱标始终是最信任的一个,当然不可能毫无保留信任。朱标二十二岁时就“今后一切政事并启太子处分”,朱元璋在外打仗经月不回,而朱标监国在后方把偌大地盘治理得井井有条,治政手段了得,百姓信服。

朱标多维护自己的兄弟,朱元璋的儿子们皆服这个带头大哥。最是无情帝王家,一个两个不能说明什么,但皆服我宁愿相信朱标本身手腕了得,恩威并重。

很多人说朱元璋和朱标父子二人不和,朱标多次触怒朱元璋。朱元璋好杀,而朱标往往维护这些人,使得朱元璋不快。其实只从朱权以仁厚之名,获得巨大拥护威望这样一个结果来看,这压根就是父子俩演双簧,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朱权要真这么“操蛋”不计后果顶撞朱元璋,依朱元璋的暴脾气不把他削成人彘那也得削太子之位!

蓝玉曾经提醒过朱标要防朱棣,朱标定记在心里,当时不好动作。不过以这样的人物上位,不可能看不到设藩的害处。但以朱标的执政经验、巨大威信和掌控力,哪怕不顾情面直接削,哪怕不用削藩先削权这套,哪怕先不剪除朱棣北方党羽削,试问朱棣又怎敢反?

朱棣也是雄才大略的人物,能看不出造反在朱标面前分明是毫无胜算之举?

又回到真实历史,在朱元璋心目中,武统江山,仁治天下,自己打下的大明还是需要有人守的。

由于朱标早逝,所以朱元璋宁愿选择儒懦的朱允炆而不选择燕王朱棣。朱元璋为保证朱标之子朱允炆上位,担心镇不住蓝玉、冯胜、汤河、傅有德等一大批悍将,大开杀戒,这也侧面说明朱标的能力,但也导致朱允炆靖难中没有什么名将可用,这正是朱元璋给朱允炆挖的最后一个大大的坑!

我是风华史,用心对待每一个问题,皆为原创,曾为一个问题连配62张图。欢迎关注吐槽,俗话说燕过留声,戳个爪印再走哈^^。


风华史


朱标若不早逝,燕王朱棣绝不会造反,也不敢造反,朱标的才华和人品得到各大臣的拥戴和支持,


再说朱标不早逝太祖朱元璋也不会杀那么多开国功臣,杀那么多淮西勋旧只是为了让朱允文坐享太平江山,若汤河,蓝玉。徐达等人还在,燕王朱棣有贼心也没贼胆,为何朱棣会造反,朱允文登基后大行削藩政策,搞个各地皇叔人人自危,不得已朱棣为了自保也得举兵。皇明祖训中提到,若朝中有奸臣作乱,各地藩王可领兵进京,所以朱棣正是抓住这个理由而举兵靖难,已清君侧之理由打入京城,朱棣次子朱高煦也是能干,几次救朱棣于水火之中。建文4年,朱棣登基,改永乐元年,还通过各种方法抹去建文4年历史,所以有了洪武35年之说,朱元璋死于洪武31年。

明朝有作为的皇帝属朱元璋朱棣,后世子孙几乎把大明吃到倒闭。


欧付佛佛佛嗯呢踹呢佛


我想燕王肯定不会造反,而且也不敢造反,朱标是朱棣的大哥,在朝堂之上威望很高,本身也具备一定的军事素养。

而且分封的诸王,包括朱棣都对朱标很服气,即使朱棣胆大包天真的起兵造反,估计很快就会被镇压。

如果朱标不早逝,朱元璋也不会大肆杀戮功臣,那时候朝堂上人才济济,朱棣更不敢反

朱标如果能够顺利继位,那么朱元璋也不会除去像蓝玉这样能征善战的大将,要知道朱元璋早期曾经为朱标留下了一个人才济济的文管武将团队,要不是朱标死了,朱元璋也不会轻易的杀了蓝玉等功臣。

而且朱标治理国家很有经验,他如果下令削藩,肯定不会这么急躁。朱棣当时起兵造反,就是因为已经被逼到退无可退的地步。

毕竟在朱棣之前,已经有五位藩王被削去爵位,还被幽禁南京,而下一个动手的目标就是朱棣,这种情况下朱棣怎么可能不造反,要不然下半辈子只能苟延残喘了。

如果朱标还在,那情况就会不一样,就算是削藩,朱标的手段也会比较温和,不至于激起藩王直接造反,就像是朱棣登基之后,他的削藩方法就很成功。


总的来说,朱标对待自己兄弟不会那么狠心,而且只要不是危急朱棣的生命安全,朱棣绝对不会造反。

朱棣起兵时,打出的旗号为:清君侧,靖国难

不管如何,起兵总要有个合适的借口,朱棣为了让自己的行为看起来有些合法性,就以奉天靖难为借口,朱元璋曾经在《皇明祖训》规定如果朝中出现奸臣,藩王可以带兵入京靖难。

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

朱棣就称建文帝身边的黄子澄和齐泰是奸臣,他起兵的行为是想要匡扶社稷,清剿君王身边的奸臣。

但是藩王要进京靖难,首先要得到皇帝的批准,朱棣自然没有得到皇帝的许可,毕竟这也不过是他用的借口而已。


这就是所谓的:清君侧,靖国难。历史上称这次战役为靖难之役。


东方大史


皇帝是诱人的,宝座是袭人的。汉景帝削藩时,曾有一句名言,削亦反,不削亦反;建文帝削藩时,也一再重复这句话名言;康熙削藩时,也一再复复这句名言。

从某种意义上,不要说朱标活着了;就是朱元璋活着,在诸王势力已形成之际,想削夺他们的兵权,也得小心加小心。因为宗族势力壮大加之权力欲的不断膨胀,温情就显得异常无力,理智也会荡然无存。

马克思曾经说过,资本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会铤而走险;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下任何罪行,甚至冒着被绞死的危险。何况面对的是至高无上的皇权诱惑。历史上无数事例可以证明。汉武帝征战匈奴,所向披靡,骄悍的匈奴闻之色变,但仍然震慑不了儿子的反叛。史载:“太子使舍人无且持节夜入未央宫殿长秋门,因长御倚华具白皇后,发中厩车载射士,出武库兵,发长乐宫卫卒。.....太子立车北军南门外,召护北军使者任安,与节,令发兵。安拜受节;入,闭门不出。太子引兵去,驱四市人凡数万众,至长乐西阙下,逢丞相军,合战五日,死者数万人,血流入沟中。”

唐太宗,一代帝王,开创贞观盛世,海内承平,四海为之臣服。面对帝王宝座,他的儿子齐王、太子李承乾依然敢于造反。史载:“祐与燕弘亮等谋,射杀万纪,支解之。左右劝祐遂发兵,乃募城中男子年十五以上悉发,私署左右上柱国,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托东、托西等王,斥库赀行赏,驱人筑堞浚隍,缮甲兵。”“夏,四月,庚辰朔,承基上变,告太子谋反。敕长孙无忌、房玄龄、萧、李世与大理、中书、门下参鞫之,反形已具。”

建文帝削藩之所以失败,绝不只是因其辈分小,资历浅,威信不足,而是因为其削藩策略不科学,又急不可耐,况功臣在朱元璋时尽失,朝廷对诸王的威慑力不够,这样的削藩策略及节奏,历史上的哪个帝王也无法避免。从这层意义上,朱标不死,如果他敢像建文帝那样急不可耐的削藩,诸王当然会造反了。甚至而言,就算朱标有计划、有策略的缓慢削藩,能不能避免战争,都是个未知数。

西汉初期,诸侯王分封更甚,诸侯王势力远比明朝强大,然经过文帝、景帝、武帝三代帝王艰辛努力,并且付之以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才彻底完成削藩大业,维系了中央集权统治,国家得以稳定统一。

历史的例证不胜枚举,在此不再赘述。历史总是在验证,在权力面前没有亲情,没有对错,只有科学的制度体系下的平衡,只有政治利益体的均衡,才能维系封建家族统治秩序。

朱棣起兵,口号为“奉天靖难”,诛除朝廷奸佞之臣,其实大家都明白,朱棣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宝座。古代中国皇权讲求正统,文人讲求委婉,故此看起来是清君侧,实为清君。靖难之役成功后,建文也因一场大火不知所踪,朱棣便在群臣的配合下,导演了一场历史上经常演绎的劝进大戏,并在祭拜太祖陵前宣布上位,已成就其正统的美名。正因为如此,历史才多了一位开创辉煌盛世的帝王,他创造的丰功伟绩远非正统皇帝所能及。


知天道应民心


1.人世间好多事都是逼出来的。朱棣靖难之役也是不得已。如果朱标继承皇位,以朱标的阅历仁慈和对国情及诸位弟弟的了解,应该不会断然采取消藩政策,至少不会那么生硬地推行消藩政策,朱棣也就没有了‘’清君侧,靖国难‘’的借口,自然也就不会造反了。果真如此的话,明朝乃至中国以后的历史很可能会朝着另一个方向发展。

2.朱标是朱元璋长子,法定继承人,朱棣异母兄。自幼随宋濂学习儒家经典,性格仁慈宽厚,对弟弟们十分友爱,在诸王中威信最高。在朱元璋刻意栽培下,很早就参与国事,是朱元璋心目中皇储第一人。

3.朱允炆,朱标的次子,朱标死后被朱元璋立为继承人。朱允炆登极时年21岁。朱允文年轻,儒雅,腼腆,而他的三位老师,虽都是饱学之士,但都是些书呆子,缺乏实践意识和从事公共事务的经验,也没有领导才能;他们对于问题的分析往往限于纸上谈兵,不切实际。导致消藩失败。

4.其实,朱棣具备造反的一切条件,甚至早就有当皇帝的野心,唯独缺少借口。

首先,实力最强。燕王驻守北平,面对的明朝最大的敌人北元。其军需准备,战争经验,军事才能,军心士气都在诸王之上。其次,建文帝消藩,事实上违背了朱元璋封藩的本意,给造反留下了口实。第三,建文帝对被消藩后贬为庶人的诸王安置不妥,引起皇亲不满和朱棣的恐惧。第四,朱元璋杀功臣,使建文帝手下没有战将,减少了朱棣造反的顾虑。第五,朱棣有勇有谋有野心。第六,朱棣一方上下同心。在这种形势下,朱允炆及其手下文臣,不能审时度势反而一再逼迫,甚至企图暗中抓捕朱棣,致使朱棣忍无可忍,正好以"诛齐黄、清君侧、靖国难"为理由起兵造反。

5.回望朱棣在位的政绩,应该说他功大于过。其在外交、文化、政治、经济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如郑和下西洋,与海外诸国来往密切,明朝形成了万国来朝的局面,弘扬了国威,促进了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以此可见,朱棣具有开阔的眼界和大国君王的风度。他当年造反,未必就是坏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