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莆田人,迎娶了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影后

这个莆田人,迎娶了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影后
胡蝶,民国第一美女,红极一时,横跨中国默片时代和有声片时代的电影皇后。她的浅笑和舞姿令人着迷,一对招牌式梨涡倾倒众生。1935年,经历6年之久的恋爱之后,莆田人潘有声迎娶这位风华绝代的影后,关于他们的故事,跌宕起伏,银幕之后,这位莆田人和影后的人生宛如一部传奇。

1、相识--是刻意安排,也是缘分使然

<strong>

这个莆田人,迎娶了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影后

胡蝶身着工装裤,脚踩黑色长筒靴

1929年,胡蝶21岁,她和相恋几年的男友林雪怀解除了婚约。在堂妹胡珊的邀请下,和阮玲玉参加一个朋友的私人舞会。在胡珊的促成下,胡蝶和潘有声在那晚成了舞伴,彼时,潘有声还是一个茶叶行的老板。根据不少记载,他们彼此不但"一见钟情",还大有"相见恨晚"的人生感慨。

经过几次接触和了解,他们坠入爱河,胡蝶究竟看上了潘有声什么呢?她在后来的回忆录中写道:“他是个干事业的人,做事情扎扎实实,待人诚恳,讲信用,肯动脑筋,肯钻研,如他做茶叶生意,对茶叶就很有研究,他只要稍一品茗,就可以说出茶叶的产地、品级。”更可贵的是,他身上有一种温文尔雅、朴实略带羞涩的气质。

恰巧胡蝶也是一个很温顺的低调女子,她不追求大富大贵,名门望族,只希望过一种平凡快乐的日子。

2、6年马拉松的恋情,步入婚姻

这个莆田人,迎娶了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影后

1935年11月23日胡蝶与潘有声结婚照。

胡蝶与潘有声从恋爱到结婚经历了6个年头的"马拉松"般的漫长岁月。

起初,潘有声并没有大张旗鼓地向蝴蝶展开情感攻势,而是同她保持着一种君子之交的关系。又因为胡蝶在电影上的追求,片约不断和出国访问,潘有声在生意上的忙碌及想要建立更雄厚的家庭基础。在6年之后,两人才成婚。

1935年,27岁的胡蝶和潘有声在上海圣三一教堂举行了隆重的婚礼,从这一刻起,他们开始了一段真挚而又凄苦的情感之旅。战争与逃亡,权势和高压,他们的婚姻在乱世中经历了种种磨难。

3、回福建探亲,却与莆田“失之交臂”

这个莆田人,迎娶了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影后

1936年2月胡蝶与潘有声合影,陈仲生摄影

第二年元宵节后,新婚的胡蝶随丈夫潘有声乘轮船由上海回福建谒祖探亲

去了福州,是因为潘有声当时也在福州仓前山开了家福胜香茶行。当时也是“兴化帮”在福州上下杭辉煌的时候。胡蝶的福州之行,为避免记者和影迷的打扰,不仅行踪保密,而且没有下榻在潘家的商行,而是借住在仓山槐荫里的许宅。可后来还是被影迷认出,《华报》马上在显著位置发表了“欢迎辞”。

这个莆田人,迎娶了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影后

福州兴安会馆合影留念

在福州呆了10天之后,本打算去兴化省亲,但因潘有声的老家南坛附近常有土匪出没,取消了行程。于是兴化旅省同乡会便在福州兴安会馆为他们举行了盛大的欢迎宴会。今天我们依然能从泛黄的老照片中感受到当时的盛况。

4、生逢乱世,颠沛流离

这个莆田人,迎娶了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影后

1936年他们在家中招待黄柳霜

婚后,两人的感情得到了深华,一对恩爱的夫妻,多么希望“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可在那个年代,这事是如此的奢侈。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发生了,城门失火会殃及池鱼。无奈之下,胡蝶便随潘有声及家人离开上海到香港避难,做一个真正的家庭主妇。不过期间,蝴蝶先后拍了《绝代佳人》《孔雀东南飞》等影片。

这个莆田人,迎娶了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影后

胡蝶肖像照

1941年圣诞节前后,岂料香港也沦陷了,一位日本人上门邀请胡蝶赴东京拍摄一部名为《胡蝶游东京》的纪录片,宣扬所谓的“中日友善”。因为不肯出演,蝴蝶撒了一个巧妙的谎,说自己怀孕三个月了,暂时去不了。

心知不是长久之计,为了躲避日本人的追捕,她委托朋友将行李运回内地,潘有声和蝴蝶则空手逃往“大后方”重庆。

5、高压和强权之下,落入军统头子的魔掌

这个莆田人,迎娶了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影后

戴笠和胡蝶

潜逃回重庆之后,发现拖朋友带回的30件行李不翼而飞,里面有他们的所有家当钱财,此时他们失魂落魄,不得不四处求人,希望能找回那30余箱财物。

就在苦寻财物不得的节骨眼上,一位大人物走进了她的生活,酿就了她一生难以倾诉的隐痛。他便是有着蒋介石的佩剑、中国的盖世太保之称的“军统”头子、国民政府军统局局长——戴笠

戴笠对胡蝶仰慕已久,借此机会,拉进与胡蝶的距离。后来,潘有声因为藏枪支被警察下抓了,胡蝶心急如焚,只有去找戴笠帮忙营救,其实这是戴笠自导自演了一出戏,故意陷害。

戴笠凶狠的名声在那时可谓名震天下,在他的威胁之下,为了保全胡蝶和子女的生命安全,潘有声被迫到云南做生意。随后,戴笠用权谋和高压强行霸占了胡蝶。

三年之后,因戴笠飞机失事,胡蝶再次回到潘有声的身边。三年的血泪,三年的屈辱,

他们终于重获自由。

6、重获自由,过上相濡以沫的生活

这个莆田人,迎娶了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影后

1960年代胡蝶与著名编剧、制片人朱旭华合影

抗战胜利后,胡蝶,潘有声及家人先后回到上海。

第二年,潘有声决仍回香港发展生意

,全家又迁居香港,筹办兴华洋行,其中一项业务就是经营"蝴蝶牌"热水瓶,胡蝶协助丈夫做生意。

这对患难夫妻,经历了人生的大风大浪之后,更懂得关爱对方,呵护彼此,潘有声凭着自己多年的经验,在生意场上如鱼得水。两人重新过上了相濡以沫的生活。

可两人重逢的美好时光仅仅维持了六年,潘有声患病离世,对胡蝶犹如晴天霹雳,但为了家人,她是硬挺过来。

7、他们的爱情是一段传奇的历史

这个莆田人,迎娶了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影后

胡蝶与潘有声

1975 年,蝴蝶告别影坛,移居加拿大,并改名为潘宝娟,以潘为姓表达了她对亡夫潘有声的怀念之情。

1981年,胡蝶偕同儿媳回香港,将潘有声的骨灰移葬于温哥华风景如画的科士兰公墓,并为自己在潘有声墓旁购置了一处地方,以便有朝一日能在世界的那一面向潘有声倾诉30多年来的思念之情。

1989 年,蝴蝶去世,临终前她只说了一句话:“蝴蝶要飞走了。”一代影后,终于翩跹成一个美丽的背影,而他与潘有声的爱情,也成了一段传奇的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