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给俄罗斯足够的资金,其可以生产出一艘核动力航母吗?对此你怎么看?

lmy0817


即使给俄罗斯足够的资金它也未必能建造核动力航母,并不是因为核动力设备对俄罗斯来讲有多困难,而是航母的复杂制造工程已经不是俄罗斯能掌握的了,或者说俄罗斯造船业连建造大型战舰的能力都没有了,要不然也不会花费12亿欧元去购买法国的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

(9年前的俄罗斯确实造不了西北风这样的攻击舰)

早在2010年俄罗斯就提出购买2艘西北风两栖攻击舰,比弥补俄海军两栖作战能力的不足,这可是12亿欧元啊!按照今日的汇率也是13.5亿美元呢,有这笔钱为什么不自己开工建造呢?唯一的解释就是俄罗斯国内制造业不具备这样的实力。而两栖攻击舰和航母一样具备机库、弹药库、燃料库、舰岛和直通甲板,舰载设备也包括升降机、隔热甲板,不同之处是航母没有内置船坞、两栖攻击舰没有外飘的甲板,但一般都认为两者在技术上没有太大差距。换句话说:俄罗斯有12亿欧元都不能建造两栖攻击舰,充分说明给它再多资金也造不出核动力航母。

(在浮动船坞中维修的库舰)

自从苏联解体至今,俄罗斯已经有将近30年没有建造大型战舰了,它连建造航母最起码的大型船坞都没有。举例说明,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大修使用的是浮动船坞,而在突发事故导致船坞沉没之后,航母的维修工作基本暂停了!位于摩尔曼斯克附近的第35修船厂紧急申请预算,将船厂内的两个小船坞拆解合并,新建一个大型船坞出来,以满足库舰后需维修工作的需要。这足够说明俄罗斯造船业缺少的不仅仅是钱,还有重建制造业基础设施、振作制造产业等一系列工作要做,除了资金它还需要时间。

(计划拆回的小型干船坞)

必须强调的是,9年前的俄罗斯不能建造两栖攻击舰,不代表它今天也不能,过去几年里俄罗斯地缘环境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刺激普京及时调整策略对国内制造业加大帮扶力度,截止到目前图-22、图-160轰炸机和北风之神级、亚森级核潜艇,还有拉达级、阿穆尔级、华沙之歌级常规潜艇先后被制造出来,尤其是22350型、20380型护卫舰的批量生产最具有标志性意义。

(普京视察土星联合集团)

它们使用的燃气轮机原本依赖乌克兰的曙光-机械设计科研生产联合体提供,但在2014年之后进货渠道断裂,普京立即亲自视察土星科研生产联合体公司发表演讲,承诺加大对国内企业的投入振兴自己的制造业,如今在俄罗斯北方造船厂、圣彼得堡造船厂内有多艘护卫舰在建,它们都使用本国的动力产品,这证明与航母配套的相关制造业正在被激活。拒不完全统计,在过去9年不到的时间里,俄罗斯共计进行了1000个以上进口替代项目,逐步刺激国内的制造企业复苏,今天的俄罗斯正逐渐找回超级大国的工业实力,它需要的除了金钱之外还有时间。

(正在吊装的RITM-200核反应堆)

那么今天的俄罗斯能否建造核动力航母呢?笔者认为,它国内的工业链条还是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尚需要一定时间积蓄力量。我想特别强调的是,在核能领域俄罗斯一直走在前列,以刚刚下水不久的北极号核动力破冰船为例,这艘排水量3.35万吨的巨舰安装有2台俄制RITM-200核反应堆,技术来源于核潜艇,单台功率可达60兆瓦,而尼米兹级航母使用的2台A-4W反应堆功率也只是95兆瓦左右,多台联动的RITM-200核反应堆完全可以驱动10万吨的航母,也就是说俄制核动力航母至少不会出现法国戴高乐号那种心脏病问题。


兵器世界


东方中华不败为你解答

如果给与俄罗斯足够的资金的话,理论上是能造出一艘核动力航母。

毕竟,苏联解体前夕已经在建“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航空母舰。

“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航母,核动力设计、蒸汽弹射技术、满载排水量为八万吨。


其吨位和建造技术直追美国的“尼米兹”级航空母舰。

这说明,苏联的海军舰艇的建造技术也是很牛的,一个从七十年代才开始发展航母的国家,到八十年代末时便拥有如此牛的技术水准,科技实力之雄厚也由此可见一斑。

但由于人所共知的解体原因,这艘仅仅完工百分之三十的伟大工程便由此胎死腹中。

与此同时,后来成为我国首艘航母“辽宁”舰的“瓦良格”号,已完成百分之六十八还要多。



苏联解体后的俄乌两国围绕着黑海舰队的瓜分争得不可开交,对于这艘即将完工的瓦良格号航母俄乌两国都垂涎三尺。

当时的俄罗斯总理切尔诺·梅尔金依仗国大财厚,问尼古拉耶夫造船厂的厂长马卡洛夫;这艘航母如果完工的话,还需要大约多少资金?

马卡洛夫简明直接的说了这样一番话:有多少钱也建不起来了!

怎么可能呢?

梅尔金问:你们不是把库兹涅佐夫海航母舰成了么?

他以为是马卡洛夫想利用瓦良格号的机会漫天要价,就问他还需要什么条件。

马克卡洛夫斩钉截铁的说:我要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我要苏联中央政府、我要苏联国防委员会的六千家科研机构和一万多家配套厂家,我需要一个伟大的祖国。

这已经不再是有多少钱的问题了,问题的问题是你有多少钱也建不起来了。

苏联解体之后,各个为造船厂配套的科研机构和材料工厂都分布在各个共和国之内,即便是生产工厂没有停工,但缺乏一个统一调配的组织机构,再也无法组建一艘完整的大型航母了。

而现在的俄罗斯相比于刚解体时的苏联看上去并没有好多少。

在苏联时期,大型的船只是在乌克兰的黑海沿岸的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建造,而潜艇大部分是在北德文斯克造船厂建造生产。

这么说吧,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可以生产核潜艇,而北德文造船厂却不可以生产大型航空母舰。

而且即便是北德文造船厂可以拥有生产大型航母的能力,它在一时之间也造不出航母。

这是因为造船厂并不具备航母需用的各种材料,它需要由全国各地的各种厂家为它配套。

但现在的俄罗斯应该是还不具备这种能力,给了它足够建造航母的钱,它在临时也建不起来。

钱不是主要的,只有具备了各种为它配套的生产厂家才是最重要的。

而现在的俄罗斯缺乏的恰恰正是这些。

因此,按现在的情况来看,即便是有了钱俄罗斯一时半会也造不出航母。


东方评史


蟹妖
“库兹涅佐夫”和“瓦良格”同框的盛况今后30年也不会在俄罗斯出现!原因是苏联解体之后建造这两姊妹的“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归属乌克兰,并且在今年7月份该厂已经破产了!其实即便是没破产凭俄罗斯现在的国力也买不起6.5万吨级别的航空母舰、上面的舰载机、新一代的护卫航母的舰艇。

俄罗斯在这些年造船工业没有任何发现,其历史上船舶制造业也是弱项,由于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大部分的管辖海域不是处在寒冷的北极圈附近就是海水较浅和航道狭窄区。这种地方根本不利于船舶的建造,因为寒冬零下十几二十几度谁出去在户外施工?而造船又是一个相对周期较长的工业,一干就是二三年的时间(21世纪之前都是这样)所以世界上大部分造船厂都选择在温带海域,这样才能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施工;而浅水区不能建造大船……弄不好会搁浅的这道理谁都懂,所以也不适宜建造大船。俄罗斯历史上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只有一个还算是在温带区的“尼古拉耶夫斯克”船厂,几乎所有的大型水面舰船都在这里建造……就这么一下子没了,基本上使俄罗斯的造船能力退回到了二战之前!

前两天发生严重沉没事故的俄罗斯PD–50浮动船坞,它的沉没使俄罗斯大型舰船制造和维修能力进一步下降!

造船工业是一个经验积累的工业,要想设计和建造出先进的舰船,唯有一个办法就是大量的投钱多多的建造,在一个型号的使用基础上改进,直到这个舰型的改进余地被“榨干”…… 然后在研发新的舰型,周而复始良性循环,除此没有他法!同时造船工业还是一个综合性非常强的工业,世界上所有的重工业、电子,通讯工业在这里都能找到,而核动力航空母舰还涉及了更多的核工业和航空工业……并且这些工业还要在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

这还是在硬件方面,建造核航母还需要大量的熟练技师,人在建造航母的工程上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没有人没法设计与建造……据称航母系统的建造所涉及行业(产业链)的人加一起有1000万之巨,而不仅仅是造船厂那几个人!这已经形成一个工业链条,哪个环节出问题也就直接影响航母的设计乃至建造,这些不是有充足资金就能解决的了的。

俄罗斯新一代核动力航空母舰的3D图片,该型航母目前仍然处在模型状态,连最基本线型图纸都没有。

俄罗斯又建造核动力水面战舰和破冰船的经验,但是长期的技术停滞和船厂没有再建任何5000吨级别的战舰,这些核技术和制造经验的价值已经大幅度贬值了!1970年代末的技术水平不可能适应21世纪的要求,而俄罗斯的核潜艇建造虽然继续,但核潜艇用反应堆与水面舰船用的反应堆是两回事儿,法国当年建造“戴高乐级航母”的时候想“投机取巧”,使用了“凯旋级”核潜艇的反应堆稍加改造用在了航母上,可惜反应堆功率太低,使“戴高乐号”难以维持28节的航速……而美军的核航母的反应堆则完全是单独设计的。所以,俄罗斯想要仿效“戴高乐号”的做法是不明智的!

总之,俄罗斯目前缺设计技术、缺场地、缺施工人员,就算是有钱也不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建成核航母。

工业生产就是这样,不进则退!长期不建造海军舰船就会出现技术断层和人员的缺失,这种情况已经发生在英国皇家海军身上了,1990年代初英国的“特拉法加级”核潜艇全部服役之后,英国海军因为“冷战”结束长期不建造核潜艇,等到想建造“机敏级”核潜艇的时候,连图纸都画不全了!最后只得找美国进行技术援助……到施工阶段更是出现了人员短缺……英国的事情也传染到了俄罗斯,从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没有建造以上5000吨级别的,符合21要求的新战舰,海军水面舰船仍然在使用苏联时代的遗留物,堂堂“红海军”沦落到让人唏嘘的底部!


在高大巍峨的基洛夫核动力巡洋舰的猎猎军旗下,光荣级瞬间气势就矮了半截!但是,这两型苏联的遗产到现在已经服役差不多40年了,已经到了服役的黄昏……估计俄罗斯海军在它们退役之后也就再也没有核动力水面舰艇和巡洋舰这个舰种了!


皇家橡树1972


这不是钱的问题。记得当初俄罗斯也很想要瓦良格号航母的,于是和乌克兰政府商量。乌克兰政府要俄罗斯按整艘航母的造价付钱,俄罗斯只愿意付未完工那32%的钱。因为在苏联解体的时候,瓦良格已经完工68%了,俄罗斯政府认为,瓦良格是苏联政府拨款建造的,当时作为苏联一部分的乌克兰也是同意了的,现在分家了,应当只收未完工部分的钱。双方就在这价格问题上谈不拢。1994年,俄罗斯总理切尔诺.梅尔金访问乌克兰,双方又谈到这事。在乌克兰总理库奇马(后任总统)的陪同下视察尼古拉耶夫造船厂。接待他们的是马卡洛夫厂长。马卡洛夫参与过苏联第一至第四代航母的建设。他听完这两位总理的来意后,直截了当明白无误的告诉他们:瓦良格永远建不成了。两位总理很奇怪,问他你不是把库滋涅佐夫号建成了吗?怎么建不成瓦良格号?它们可是同一级别的姐妹舰啊!他们以为马卡洛夫是想利用瓦良格号漫天要价,就问马卡洛夫,你要什么条件,说吧!马卡洛夫也不客气,说我要苏联中央政府,要苏联国防委员会及下属九个部委,要苏联的6000家科研单位和一万多家配套工厂,一句话,我需要一个伟大的祖国。但现在这个祖国已经不存在了。听完马卡洛夫的话,大家都沉默了。因为苏联解体,将一个原本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国家拆得七零八落,瓦良格号确实是永远也建不成了。

普京上台后,也数次雄心勃勃的说要造航母。记得2001年的时候,他说要建4艘6万吨级的,2015年服役。后来俄罗斯海军司令又说要建8万吨的,核动力的,计划2019年服役。如今又传出话来说要建10万吨级的风暴号航母,还是核动力的,要安装电磁弹射器的,要装激光武器,定向能武器,计划是2025年下水。可这些雄心勃勃的航母计划也就是个计划而已,永远变不成真实的。为什么?首先,俄罗斯人根本就没有造航母的经验。前苏联的航母全都是由位于乌克兰黑海岸边的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建造的。俄罗斯更擅长的是建核潜艇。以前和乌克兰关系好的时候,两国合作还能建个现代级导弹驱逐舰。现在两国关系弄僵了,俄罗斯沦落到只能造800吨级的小型导弹护卫舰了。其次,俄罗斯又没有完整的工业体系,缺乏配套设施,缺乏人才,它拿什么来造航母?而完整的工业体系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成的,有些技术和设备你有钱也未必买得到——更何况俄罗斯现在还没钱。


血染战旗红


小编觉得俄罗斯要是有足够的资金,登陆火星都不是问题!俄罗斯是一个科研高度发达、教育异常先进的国家,中国大量的留学生首选的就是俄罗斯!


要知道,苏联在1920年开始现代化大学教育改革的时候,美国连自己的空气动力试验机构都没还有呢!毫不客气的说,美国是吸收了被两次世界大战吓走的欧洲精英,才有了今天科技、军事、文化最强的地位。


俄罗斯继承苏联大部分的衣钵,只是由于本世纪之后俄罗斯反复受到经济问题的困扰,很多工业企业都衰落了。苏联解体至今刚好过去一代人的时间,换句话说苏联留下的科研实力和教育根基还是有的,它欠缺的只是激活这种潜力的资金而已!


苏联时代全世界有一般的科学家都在苏联搞科研,这些人以及他们创造科研单位大部分都在俄罗斯。有了足够的人才,再加上苏联留给俄罗斯的机械制造企业,以及分布于“圣彼得堡”、“摩尔曼斯克”、“阿尔罕格尔斯克”等地的造船企业,建造一艘现代化的核动力航母不算什么!


很多人以为苏联打造一艘瓦良格号航母,动用了全国600多个科研单位的专家,20000万多架工业企业,以及超过7000个制造工厂,这些设施大部分都不在俄罗斯,而是距离俄罗斯近在咫尺的“顿涅茨工业区”和“第聂伯河工业区”,这两个地区都在“乌克兰”。


但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因为上述两个地区都位于以俄族人为主体的东乌克兰,只要普京有足够的“面包加黄油”,连人带工厂甚至是整个东乌克兰的土地,都能轻而易举的拿回来。这样一来再需要几年的光景就能恢复前苏联的造船工业。


俄罗斯现在没有承担航母建造的造船业吗?当然是没有的!早在2013年之前俄罗斯刚刚推出新一代航母建造计划之时,俄海军就不得不找到“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合作,由后者承建航母船体和有关设备,俄罗斯除了能提供舰载机和核动力设备之外,能做的并不多。


但是有了钱就不一样了,中国从白手起家到两弹一星也在十多年光景;改革开放至今也在30年而已;辽宁号从无到有之是16年的努力结果而已!这样看来有坚实工业、科技基础的俄罗斯,想恢复建造航母的能力最多4年!如果直接从乌克兰手里抢估计连2年都用不到。


这一切的基本前提就是“钱”。普京在吞并克里米亚时爆发遍布全国的反对油性,原因就是俄罗斯人担心西方的经济制裁会影响自己的生活,手里的钱才是决定人民是否忠诚的直接原因。同样的道理,决定乌克兰人民加入哪国国籍的也是钱。普京要是有了足够的钱夺走乌克兰的工业就是弹指一挥间。


俄罗斯一年的GDP峰值只有18000多亿美元,只比我们的广东省多一点点,这点钱给公务员发放特权之后能用来投资工矿企业的少之又少!能造航母的企业长期没有订单就只能转行做别的了,例如著名的俄罗斯“破冰船”。


这可是至今都在持续生产的王牌产品,原因就是俄罗斯特殊的环境用得上,在波罗的海也很有市场。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破冰船很多都是核动力的,排水量也都是几万吨,除了没有小平顶之外和航母没什么两样,由此可以怀疑:俄罗斯造不出航母真的是因为没“钱”吗?


利刃军事


可以,

第一是足够的资金,足够!

第二是时间,

有了这两条,

第三,俄罗斯的核动力航母就可以鸣笛远航了,

题主未提及舰载武器,就不画蛇添足了。

问题是: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俄罗斯不可能凑巨资去做这件事,它已经无力无心争霸;

中东地区的富国不会帮忙出钱的,况且,它们已经不那么富有了,

有能力的排名前一,二的国家,能袖手旁观,就是很大的善意了,

所以:问归问,答归答,这事至少在十年内不存在,你超前了。


bindong1


科学家一辈子不如演员一阵子……为什么出国留学的回来的很少?……上学上不起!研究生毕业了还要自己辛苦的找工作!


一生平安73921051


生产核动力航母需要资金技术人才,苏联解体能够生产核动力航母的人才早己散了,再想恢复制造核航母的能力是很困难的事,况且俄罗斯穷兵黩武,哪里会有那么大气力生产核动力航母。俄凭借核武美国就不敢肆意妄为,美国只能小打小闹持续不断地消耗俄罗斯,美国佬也心虚害怕万一演变成核战同归于尽。


8910用户


目前还是不行,至少5年内不行。

材料很多没有,或没有生产,

核心的芯片没有,全靠购买,但人家未必会给。

基础设施也没有,造航母得有重型起重机,目前仅中国有,但中国未必给。

人员也没有,表现在原有的技术骨干已经老去,年轻一代尚未培养。

技术还停留在过去,没有更进一步的研究,特别是分段制造,技术尚不成熟。

舰机没有,基本用的都是过去的旧机器,新的没有。

对于俄罗斯还说,两个字形容。。。。没有


春风花雨


中俄两国目前虽是战略伙伴,但是要回答‘如果俄罗斯有足够的财力能否自造航母’这问题。确实有点伤俄罗斯的自尊,但又不得不说。俄罗斯的民族还是值得世界人民赞扬的。说到自造航母。俄罗斯目前还不行。因为制造航母它不是某个系统或者某个企业能够完成的。航母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国家科技和国防强大的体现。

因为苏联的解体导致原苏联造航母的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归了乌克兰所有。俄罗斯国内也没听说过有能力造航母的造船厂。所以说就目前来看,就算有了足够财力俄罗斯也造不出航空母舰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