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和姜維都知道黃皓誤聖聽,為何都沒有除掉他呢?

祖居譙城


姜維、諸葛瞻父子等人都想殺黃皓

想殺黃皓的不止姜維,還有諸葛瞻、諸葛尚父子,還有很多正直之士。姜維跟諸葛瞻關係並不好,但他們都恨黃皓:

黃皓屢屢弄權,設置操作以閻宇代替姜維,姜維厭惡黃皓擅權,建議後主誅殺黃皓,被拒絕。姜維恐懼,帶兵到沓中屯田,實為避禍。

諸葛瞻臨終嘆息道:“我內不能除黃皓,外不能制姜維,抵抗鄧艾又失去戰機,有何面目見皇上和臣民呢?”

諸葛瞻戰死後,諸葛尚嘆道:“父子荷國重恩,不早斬黃皓,以致傾敗,用生何為!”衝入敵陣戰死。

黃皓弄權是因為劉禪

黃皓是劉禪寵幸的人,姜維要殺黃皓,無論怎麼解釋都是對劉禪的不敬。歷史上,皇上所寵幸的,要麼是大臣、要麼是外戚、要麼是太監。劉備去世很突然,沒來得及將權力做好交接。

諸葛亮生前,所有政事都歸諸葛亮裁決,劉禪沒有權力,大臣都聽諸葛亮的;劉禪在軍中唯一有恩的是趙雲,一直未獲諸葛亮重用。劉禪生母去世早,他的妻子就是張飛的兩個女兒,實力也比較單薄,沒有強有力的外戚可以依靠。諸葛亮死後,權力歸蔣琬。作為一個皇帝,寵幸太監太容易理解了,歷史上這樣的例子很多很多!

董允去世後,無人能管住劉禪,也就無人能管住黃皓

歷史上的黃皓“便辟佞慧”,聰明、陰險,害人不顯山露水。黃皓前期並不敢弄權,原因是諸葛亮的親信董允,是蜀漢“四英”(一說是四傑,包括諸葛亮、蔣琬、費禕、董允)之一,一身正氣,經常對黃皓嚴厲訓斥。

董允不僅把黃皓管得很死,連劉禪的私生活都管得很死。劉禪想找幾個年輕貌美的女子補充後宮,董允說:“古者天子后妃之數不過十二,今嬪嬙已具,不宜增益,終執不聽。”董允是道德楷模,動不動拿劉備、諸葛亮的語錄教育劉禪,劉禪毫無辦法。

公元246年,諸葛亮去世3年後,董允去世,黃皓開始有權力;到公元258年,黃皓開始獨攬朝政。


老丈人話古今



中國歷史上有一奇觀,就是宦官(太監)專權。比如東漢末年的十常侍(十個太監)亂朝,十常侍和外戚大將軍何進的矛盾直接讓東漢王朝進入了尾聲。

今天要說的這個人叫黃皓,黃皓是三國蜀漢後主劉禪身邊的太監,從劉禪登基到投降鄧艾的四十年間,黃皓一直陪伴劉禪身邊。之所以黃皓能夠讓歷史記住,在於這個人很壞,可以說是頭頂生瘡腳底下流膿壞透頂了的一個人。蜀漢政權的覆滅和黃皓後期專權有莫大的關係。

那麼,諸葛亮和姜維為何不除了黃皓這個禍害,而放任黃皓危害蜀漢政權呢?

諸葛亮時期的黃皓

據說黃皓此人不但陰險而且聰明,劉禪登基的時候,只有十七歲的黃皓開始相伴左右,因為會拍馬屁,能揣測劉禪的心思,深受劉禪的寵信。


諸葛亮主政時期的黃皓,經常教唆劉禪在宮中鬥蛐蛐,鬥田雞,要麼安排劉禪蒙著眼晴和宮女玩老鷹抓小雞的遊戲,他還特意讓人四處搜刮奇石珍玩來滿足後主的好奇心。

諸葛亮在劉備死後,為了劉備三顧茅廬和白帝城託孤的知遇之恩操碎了心。先是領兵七擒七縱南蠻孟獲,平定了蜀漢的西南大後方,接著六出祁山伐魏,奪得隴西大片土地。此時諸葛亮的主要精力放在和曹魏的對抗中,對於劉禪的所作所為也只是規諫。“親賢臣,遠小人”就是諸葛亮上書給劉禪的名篇《出師表》中的句子。只不過這裡邊的“小人”是諸葛亮對劉禪的一種提醒,並非專指黃皓。這個時候的黃皓只能幹一些取悅劉禪的勾當,還入不了諸葛亮的法眼。

董允時期的黃皓

諸葛亮死後,他生前的親信董允是劉禪的近臣。董允為人正直,他和費禕等人一直遵守諸葛亮的遺願來輔佐劉禪。有一次劉禪在黃皓的鼓動下,想蒐羅一些美女來擴充後宮,董允知道後極力勸阻,說:臣聞上古天子最多才有十二個嬪妃,陛下難道要超過他們嗎?劉禪沒有辦法,有關美女入宮的打算只好取消了。


董允的時候,因為黃皓經常給劉禪出餿主意,受到董允的訓斥,黃皓懼怕董允,時常有所收斂。其時黃皓只是一個小小的黃門丞,劉禪為了讓黃皓替自己辦事方便,在黃皓不斷的請求下準備給黃皓加官,結果可想而知,又遭到董允反對而作罷。董允在位期間,黃皓官品一直不過黃門丞。董允此人比較仁慈,只要能控制住黃皓作惡,他並沒有殺死這個人的打算。

姜維時期的黃皓

董允去世後,陳祗接替侍中之位。黃皓和陳祗相互扶持,陳祗不再排斥黃皓,因此黃皓得以參與朝政。黃皓開始培植親信,打壓異己。


公元258年陳祗病死,黃皓一躍成為中常侍、奉車都慰。朝中大臣紛紛依附結交黃皓,只有羅憲不肯獻媚,黃皓借劉禪之名,把羅憲逐出朝堂貶為巴東太守。

魯王劉永(劉禪弟弟)看到黃皓把持朝政,心生不滿。黃皓在劉禪面前搬弄是非,以致劉禪和劉永十多年老死不相往來。

姜維在外帶兵,黃皓想讓自己的親信閻宇代替姜維,他在劉禪跟前煽風點火陷害姜維,姜維知道後讓劉禪下令殺死黃皓以正視聽,劉禪因為離不開黃皓所以沒有答應,只讓黃皓給姜維賠禮道歉了事。姜維當時差一點就想一劍砍了黃皓,殺死一個黃皓對姜維來說不難,但是打狗還得看主人,沒有劉禪發話殺死皇帝的親信那就等於是謀反了,姜維卻不屑為了黃皓這個小人背上謀反的罪名。事後姜維怕受黃皓報復,只好帶兵去沓中屯田以避其禍。可見此時的黃皓有多厲害,連姜維也不得不避開他的鋒芒。

司馬昭處死黃皓

《三國志》陳壽道:祗死後,皓從黃門令為中常侍、奉車都尉,操弄威柄,終至覆國。


鄧艾偷渡陰平奇襲蜀漢,劉禪投降。鄧艾聽聞黃皓惡行,將其囚入大牢。黃皓以黃金珠寶收賣鄧艾的人,又被放了出來。蜀漢滅亡後黃皓又被司馬昭所獲,司馬昭為了籠絡人心,下令將黃皓凌遲處死。

黃皓之禍,說到底是劉禪縱容的結果。當初有諸葛亮、董允約束劉禪,危害還不明顯。董允死後,諸葛亮對劉禪的影響已經降到微乎其微,劉禪親自主政,這才給了黃皓弄權的機會。然而世上善惡到頭終有報,黃皓最終還是難逃被處決的命運。

本人頭條號《走著聊著》,歷史領域創作者,歡迎點擊加關注!歡迎轉發、留言!


走著聊著


黃皓是後主劉禪的貼身宦官,跟隨劉禪40年。不管劉禪是不是皇帝,整個蜀國有能力除掉黃皓的永遠只有4個人:分別是劉備,關羽,張飛,趙雲。劉關張去世後只剩下趙雲一個人有能力,有膽量除掉黃皓, 除了上述4人之外,包含諸葛亮和姜維在內的任何人都不行。




第一:為什麼關羽張飛可以殺黃皓?

劉備,關羽,張飛三人桃園結義生死一體,關羽張飛二人把劉禪及當成主子又當成子侄。黃皓是劉禪的貼身宦官,對於關羽張飛來說也就是自己的家奴。所以關羽張飛兩個人可以殺黃皓。劉備就更不用多說了。

第二:為什麼趙雲也可以殺黃皓?

劉禪和趙雲的關係是最鐵的。他們既是主僕,也是君臣,還是至親。趙雲兩次捨命救劉禪,這份感情從劉禪小時候就建立起來了,一旦黃皓危及蜀漢政權,趙雲將黃皓殺後,劉禪不會對趙雲產生疑心。但趙雲肯定不會這麼做。

第三:為什麼諸葛亮殺不了黃皓?

劉備死後,劉禪繼位。以父事諸葛亮。按說諸葛亮是有能力殺掉黃皓的。但諸葛亮不敢。因為諸葛亮知道在劉禪心中屬於自己人的只有兩位:趙雲和黃皓。諸葛亮也知道劉備在託孤時,通過趙雲李嚴等人來制約自己。所以他不敢。

第四:為什麼劉禪這麼信任黃皓?

劉禪17歲繼位,父親死了,二叔(關羽)三叔(張飛)也死了。遍觀蜀國朝野內外,除趙雲外,沒有一個可以讓自己相信的人。而趙雲是軍隊將領不可能時刻待在他身邊。孤單一人的劉禪在皇宮中,恐怕連吃飯喝水都要小心翼翼,只有從小跟隨自己的黃皓值得信任,黃皓是個宦官,宦官唯一的大樹就是背後的皇帝。所以黃皓對劉禪絕對是忠心耿耿的。

董允死後,劉禪逐步提高黃皓的官職,讓他制約朝中的文臣武將。黃皓跟了劉禪40年(223-263)。前20年他要協助劉禪對抗諸葛亮,後20年他要協助劉禪對抗姜維。他很忙。


少校柳下惠


在諸葛亮時期,朝廷裡可能還沒有黃皓這個人,一個小太監是不會引起任何人注意的。而到了姜維時期,黃皓已經是權監了,地位難以撼動。

而在諸葛亮到姜維這中間,其實隔了蔣琬和費禕這兩段時期,黃皓就是在這段時期裡成長起來的。

諸葛亮時期,黃皓籍籍無名;利用蔣琬和費禕的空檔,黃皓迅速成長,到了姜維時期,黃皓早就是“立皇帝”了

諸葛亮北伐時,給劉禪留了一大批處理內政好手:郭攸之、費禕、董允等,還告誡劉禪要“親賢臣、遠小人”。“賢臣”都知道是指上述幾人,而“小人”呢?諸葛亮沒指名道姓,但他後面又說了“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

東漢桓、靈兩朝是宦官亂政最嚴重的時期,靈帝時甚至還有“十常侍”這樣的亂政團隊,所以諸葛亮所說的“小人”,指的就是宦官。但他只認為宦官會導致亂政,卻不清楚會是哪一個宦官。

畢竟皇帝身邊的太監不可能只有一兩個人,就算蜀漢國土面積小,但數百上千的宦官配置也還是有的。在諸葛亮時期,黃皓還是一個小人物,不可能攪風弄雨,再者,除非諸葛亮取締掉宦官一職,否則還能讓皇宮內沒有太監嗎?

諸葛亮死後(238年),這時候的劉禪也長大(三十一歲),開始自攝朝政了,這時候的黃皓就開始受寵了。不過由於諸葛亮生前留下的董允,所以黃皓雖然得到了劉禪的寵愛,卻一直無法染指朝政。

而蔣琬當政期間(238年—246年),這時期因為有董允在,蔣琬主力又放在了內政和對曹魏的軍事上,所以對劉禪也不怎麼管了(也管不了,劉禪都三十歲了,還是皇帝,管不了了)。可後面蔣琬、董允都死於公元246年。



蔣琬死後由費禕接任,董允死後由陳祗接任,費禕是個老好人,他制不住魏延、楊儀,同樣也制不住陳祗和黃皓。在費禕輔政期間(246年—253年),他的精神全部放在了姜維身上,而在劉禪的身邊,因為費禕信任陳祗,所以安排了陳祗接替董允,守在劉禪身邊。只可惜的是,陳祗和黃皓狼狽為奸,蛇鼠一窩。

費禕死後,姜維接管大將軍一職,而經過劉禪的多次分權之後,此時的內政也輪不到姜維操心,而由陳祗和黃皓負責,他們想出了一個“妙招”:全力支持姜維北伐,讓姜維無暇顧及內政。本來姜維是一個打仗能手,卻不善於搞內政,現在有人替自己“分憂”,又能讓自己沒有後顧之憂地專心興復漢室,這買賣自然就成交了。

陳祗死後,黃皓正式獨掌內政,官位也一路飆升,而這時的姜維在外,諸葛瞻、董厥在內,黃皓居中,各自負責,互不干涉。蜀漢在這時候已經是一個分裂的國家。

而諸葛瞻在臨死前所說的那句“內不能除黃皓,外不能制姜維”,其實這確實是諸葛瞻的過錯,他知道劉禪寵幸黃皓,也知道黃皓遲早會害死蜀漢,可他卻沒有出面去控制黃皓,反倒是一個勁兒地去和姜維作對。

所以黃皓專權,罪不在諸葛亮和姜維,前者不知黃皓,後者已無權控制黃皓。也不在蔣琬、費禕、諸葛瞻等人。要真論起來,黃皓能“誤聖聽”的主要責任人還是劉禪,若不是他的庇護,又怎麼會讓董允、費禕、諸葛瞻等人投鼠忌器呢?黃皓又怎麼可能得到陳祗、閻宇等人的附和呢?歸根結底還是劉禪的緣故,實在是怪不到諸葛亮和姜維頭上。



狐史首丘


因為題主的時間線出現了一定的錯亂……

諸葛亮是什麼時候死的?

公元234年。

黃皓是什麼時候開始專權的?

景耀元年,……宦人黃皓始專政。(《三國志·後主傳》)

景耀元年是公元258年。也就是說,黃皓在政壇上能夠一展拳腳的時候,諸葛亮已經死了二十多年了。

所以諸葛亮肯定是不會除掉他的,時間對不上。

至於姜維,他的權力沒有想象中那麼大……他肯定是蜀國後期軍界第一人不假,但並沒有達到諸葛亮的那種地步。

姜維確實是想除掉黃皓的,但黃皓這時候的勢力已經很大了,別說除掉他,姜維如果不小心,自己還有反過來被他除掉的可能。所以後來姜維乾脆都不回成都,躲到沓中駐軍去了。

所以姜維是想除掉黃皓,但有心無力。

維本羈旅託國,累年攻戰,功績不立,而宦官黃皓等弄權於內,右大將軍閻宇與皓協比,而皓陰欲廢維樹宇。維亦疑之。故自危懼,不復還成都。

——《三國志·姜維傳》

華陽國志曰;維惡黃皓恣擅,啟後主欲殺之。後主曰:"皓趨走小臣耳,往董允切齒,吾常恨之,君何足介意!"維見皓枝附葉連,懼於失言,遜辭而出。後主敕皓詣維陳謝。維說皓求沓中種麥,以避內逼耳。

——《三國志·姜維傳》裴注


北門猿


黃浩不是諸葛亮安插的人麼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