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層高樓“掛了”299處違建 城管部門將用2個月時間全部拆除

位於漢口京漢大道大智路輕軌站旁的新鴻基花園,是一座有著20多年曆史的33層大樓,該樓曾是京漢大道沿線的地標性建築之一,但目前該棟大樓外牆上盡然“掛了”299處違建,面積近3000平方米,使大樓失去了往日風光。

33層高樓“掛了”299處違建 城管部門將用2個月時間全部拆除


5月6日,經過近一年的準備,江岸區球場街道辦事處在江岸區城管執法大隊及公安部門的支持配合下正式啟動對新鴻基花園299處違建吊腳樓的拆除。

33層高樓“掛了”299處違建 城管部門將用2個月時間全部拆除


5月7日,記者來到現場,看到圍著新鴻基花園四周已用腳手架和竹跳板搭建一道寬寬的防護帶,以保障行人安全通行,而從33層樓頂放下的4個用於拆違的吊籃內正有工人進行拆除施工。

圍著大樓記者轉了一圈,記者發現整個樓共有6個採光井,每個採光井內從五樓開始向上(五樓以下為商業門面)都搭建有各樣的“空中樓閣”,有的兩戶之間共同搭起,有的則是一戶獨自建成,閣樓直接懸掛在半空,記者見到這些違建都是直接在空中架起鋼管,再在鋼管上鋪木板或現澆混領土搭建而成,由於缺少必要的維護,且經過經年累月的風吹日曬,不僅大煞風景,還有嚴重的安全影患。

通過街道辦事處相關人員記者瞭解到,新鴻基花園於1998年底交付使用,整個樓體呈三角形共33層,樓體的3個外立面有6個通風井,每一層都有十餘戶居民,一共有業主400戶,其中房屋戶型最大的有百餘平方米,最小的約50平方米。

大樓居民薛師傅告訴記者,雖然大樓曾風光一時,但有很多戶型面積十分狹小,加之房屋採光通風不好等原因,交付後不久就有居民為擴大房屋使用空間,將房屋外牆拆除,直接在天井內私自搭建,用於居室或是廚房及晾曬使用。

由於大樓天井內的違建吊腳樓不僅有礙市容觀瞻,還存在安全隱患,不少居民曾進行投訴,街道、房管及城管部門期間也曾多次進行整治,但因業主拒不開門的種種原因收效一直不大。

2018年5月,為徹底拆除該棟大樓違建吊腳樓,球場街道辦事處先後利用三個月時間,對大樓違建情況進行詳細調查,並利用告示欄張貼告示、逐戶發放宣傳單等方式對違建當事人宣傳相關法律法規,動員居民參與自拆。今年3月,球場街道辦事處再次協調城管執法部門辦對整棟樓宇進行了航拍,查缺補漏核實違建處數,並於今年3月底前,完成了287戶違建當事人的執法文書下達工作。

5月6日,在完成前期各項執法及施工安全準備工作後,在球場街道辦事處的組織下拆違施工隊伍進場,利用一天的時間,將4個用於拆違的施工吊籃安裝調試到位。

5月7日,對新鴻基花園299處違建拆除行動正式啟動,在拆除現場,記者看到大樓靠京漢大道、球場路的四處天井違建從五樓開始同步拆除,現場負責的街道辦事處相關人員告訴記者,由於新鴻基花園緊鄰京漢大道、輕軌站點,為保障住戶、行人及車輛安全,拆除行動將由下向上逐步展開,且採取“拆除一處,封閉還原一處”的方式進行,拆除的建築垃圾也將通過吊籃全部轉運到地面及時清除,預計正個拆除行動將在6月中下旬全部結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