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六君子”中最年轻一位,最有机会逃走,被杀后妻子服毒自杀


“戊戌六君子”中最年轻一位,最有机会逃走,被杀后妻子服毒自杀

1898年9月28日,慈禧太后以光绪皇帝名义,发布诛杀“戊戌六君子”的上谕,“康广仁、杨深秀、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等大逆不道,着即处斩,派刚毅监视,步军统领衙门派兵弹压。”当天,“戊戌六君子”在北京城老百姓的围观下被砍了头。

从此,“戊戌六君子”成为历史教科书中因改革而牺牲的光辉形象。事实上,“六君子”人生际遇大不相同,比如刘光第并不是“康党”,结果也被杀了。今天笔者给大家介绍“戊戌六君子”最年轻的一位,林旭。

“戊戌六君子”中最年轻一位,最有机会逃走,被杀后妻子服毒自杀

林旭被杀时年仅23岁,其他五人的年龄分别是:杨锐41岁、刘光第39岁、谭嗣同33岁、康广仁31岁。林旭,字暾谷,福建侯官(今福州)人,父母早亡,依靠叔父养育成人。林旭年少时就有“神童”的美誉,他在乡试中考取了第一名。

1894年甲午战争后,日本强迫清廷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国人群情激愤。次年,康有为发动各省应试举人1300多人的“公车上书”,强烈反对签订“马关条约”,提出“拒和、迁都、变法”的主张。

“戊戌六君子”中最年轻一位,最有机会逃走,被杀后妻子服毒自杀

“公车上书”的行动,让林旭对康有为产生的崇拜心理,拜康有为为师,专治“义理经世之学”。1898年6月,总理衙门大臣荣禄听闻林旭有才,希望能将他召入幕府。林旭就此询问康有为的意见,康有为告诉他:“就之何害,若能责以大义,怵以时变,从容开导其迷谬,暗中消遏其阴谋,亦大善事也。”

不久,光绪皇帝宣布变法维新,让群臣举荐各种人才。林旭的机会来了,翰林学士王锡藩以林旭“才识明敏,能详究古今,以求致用,于西国政治之学,讨论最精,尤熟于交涉、商务,青年卓荦,其才具实属超群”,将他举荐给光绪皇帝。

“戊戌六君子”中最年轻一位,最有机会逃走,被杀后妻子服毒自杀

林旭确实有才能,变法期间他被光绪任命为军机章京上行走,参与变法事宜,“凡建一策,僚辈不能决者,旭大呼奋笔拟稿以进。”就在林旭准备一番作为时,慈禧太后发动了“戊戌政变”,光绪皇帝被囚禁瀛台。

光绪大感事情不妙,他曾让林旭带着密诏给康有为,让他出京。也就是说,林旭完全可以逃走,但是林旭在完成这一任务后,自己竟然没有逃走。当时很多维新人士都希望袁世凯能率兵进京保护光绪,结果林旭用东汉末年何进、袁绍诏董卓进京救驾一事强烈阻止。

“戊戌六君子”中最年轻一位,最有机会逃走,被杀后妻子服毒自杀

林旭被俘后,“美秀如处子,在狱中时时做微笑”。当得知将被杀害后,他在狱中留下一首绝命诗,“青袍饮泣知何报?慷慨难酬国是恩。我为君歌千里操,本初见者莫轻言。”林旭遇害消息传到家乡福州后,妻子沈鹊应悲痛欲绝,最终服毒自杀。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