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溪的这个古建筑群你知道吗?

贵溪市,地处江西之东北,信江之中游。贵溪自唐永泰元年(765)建县以来,历经千年风雨,留下了灿烂的历史文化,贵溪的古村落文化尤为厚重。今天为小伙伴介绍的是——耳口乡曾家古村。

走进曾家古村,踏着青石板,感触着历史的苍老和岁月幽深。那一条条弯曲小巷,默默叙说着流年往事、人世沧桑。村中古井,任日月的光华流逝,却依然喷涌甘泉。曾在祠堂,屋顶的瓦片层层堆叠,仿佛还能听到古戏的锣鼓声。书香古村,进士屋前旗杆立,经学书院人才出......饱经沧桑的古村娓娓叙述着她的前世今生。

贵溪的这个古建筑群你知道吗?

曾家古村位于贵溪市耳口乡耳口村曾家村小组,始建于清乾隆三十至五十间(1765-1785)。是鹰潭地区唯一保存最好、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徽派清代建筑群。2003年,曾家古村与婺源江湾古村一道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命名为“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贵溪的这个古建筑群你知道吗?

务义港曾姓村民是北宋时期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的后裔,与曾国藩是同宗一脉。相传清雍正年间(1723-1735),江西吉安的曾先公逃荒流落到此,在财主家做长工,后生曾柏仕、曾云仕和曾在仕三兄弟,一次,曾云仕在山上放牛睡着了,梦见仙人指点他所睡之处是一块风水宝地,死后若葬于此,其子孙后代一定兴旺发达。曾云仕死后,他的子孙按照梦中所说将他葬于睡处,果真繁衍发迹,人丁兴旺。如今,曾云仕的坟墓还在,山上还长有三株百年古松。

贵溪的这个古建筑群你知道吗?

月亮窗

曾家古村依山而建,高低有致,纵行四排,整齐有序。整个建筑群的布局呈现“品”字形,分别为曾氏公祠、鱼塘花园、经学书院、住宅四大部分,占地面积达6.4万平方米,当年有84户428人。古村内住宅建筑群总占地面积4.4万平方米,初建时有42栋510间,后来扩建到68栋712间。

贵溪的这个古建筑群你知道吗?

百年茶花树

住宅依山傍水而建,层叠而上,外部依山势圈以围墙,给人以整体山庄观感。山庄大门坐北朝南,门前大路以花岗岩石块砌成台阶,沿山庄外横向而上,顺应民俗传统所说的“迎日而上”。至大门前,石阶大路拐弯90°,正对大门,上有一个六米见方的平台,大门呈“八”字形,对着东南方向,两旁各有三个直径一米高达的花岗石旗杆墩,旗杆墩呈“品”字形摆列,从平台再上六层台阶始为山庄大门。建筑群的住宅格式一般为六榀三进两舍和七榀三进两舍,占地面积500-800平方米。

贵溪的这个古建筑群你知道吗?

古民居房梁


贵溪的这个古建筑群你知道吗?

排水孔

贵溪的这个古建筑群你知道吗?

旗杆座

古村内建筑群既有优雅高楼台阁,也有王府式的递进大厅,还有两厅并列的宽敞平方,形式上求同一,存别异。在建造技术上的主要特色是,四周墙壁的高度超过屋脊,各栋房屋虽然互不相连,但广开小门自由来往,这对万一发生火灾,防止火势蔓延作用很大。据村民回忆,古宅曾经发生过几起火灾,都只是烧毁了着火的房屋,没有殃及紧挨旁边的房屋。在整座山庄古宅总体布局上,古宅建筑风格给人以美感,形成偏东南方向梯形递进式布局,即便于屋内采光,同时又顺应了“紫气东来”的传统说法。

贵溪的这个古建筑群你知道吗?

古民居

贵溪的这个古建筑群你知道吗?

会友堂

至今保存完好的曾在公祠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是曾氏家族第三代所建,公祠南北长44米,东西宽26米,高8米,建筑面积1144平方米,内有100根木立柱和两根直径0.5米的整条青石圆柱落地支撑,祠内分戏台、酒楼、观厅、神堂、茶室五部分。建筑中的梁栋多饰以文彩,予以雕琢,形象逼真,其中有巨龙吞云吐雾、昂首腾飞的油墨画。

贵溪的这个古建筑群你知道吗?

古戏台

贵溪的这个古建筑群你知道吗?

天井水缸

相传曾氏为祭祀祖先,于乾隆四十年间始建曾云公祠,祠堂竣工之时,村里三天大摆宴席,宴请全村男人。而村中一名曾氏寡妇,家中十分富有,却无权参加这个盛大的庆典,由于丈夫的去世,她本人就十分悲痛,又遭同族冷漠,她对封建社会的男尊女卑制度十分愤慨,于是倾全家之产,在村口边于曾云公祠遥遥相对处,建造曾在公祠,其规模远超曾云公祠。祠堂竣工之日,曾氏寡妇大摆宴席庆祝,但她不分男女老少,宴请十天,好不热闹。

贵溪的这个古建筑群你知道吗?

2010年,贵溪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争取到江西省文物抢修保护项目资金六十万元,对曾家古村进行过修缮,才使曾家古村更真实、更完整的呈现在世人面前。穿行在幽静的古村中,寻找这数百年古村的岁月痕迹。抚摸雕花的门窗地板,赤脚踏在铺成花纹的鹅卵石路面,回味古村的渊远历史,流连忘返。

贵溪的这个古建筑群你知道吗?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