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有多有情就有多無情,有多善良就有多冷酷

張幼儀、陸小曼、林徽因:徐志摩的三個女人中,有一條海豚


徐志摩,有多有情就有多無情,有多善良就有多冷酷


才子徐志摩的生命中,有三個著名女人。

髮妻張幼儀被徐志摩拋棄,只好獨自於痛苦中狠狠復原,修煉成強悍。

徐志摩追求不成的林徽因,成了他一生的紅顏知己,心中永遠的硃砂痣。

而陸小曼,則是與徐志摩彼此沉淪、傷害、毀滅的一對。

三個女人一臺戲。徐志摩作為個體,魅力四射,作為詩人,才華橫溢,作為朋友,感情真摯,但是他把他這場情感大戲,卻唱成了一場重感冒。

高燒的同時,寒氣重重。無論如何都治不好,時不時又可致命。致自己的命,也致別人的命。

“徐志摩的文名幾乎被他的風流韻事所掩。”這是梁實秋當年所說。

“志摩感情之浮,使他不能成詩人,思想之雜亂,使他不能成為文人。”這是愛徐志摩的朋友們,當年所下的結論。

最終,就連曾最支持他與陸小曼結婚的胡適,終於也不得不說,徐志摩“終於免不了慘酷的失敗。”

一個人如何開局,往往便如何終局,才子徐志摩終其一生,其實既不得佳人,也不得佳命。

這正應了梁啟超很早就對他發出的警示:“嗚呼,志摩,可不懼耶?可不懼耶?”

恩師之言,猶如杜鵑之啼,徐志摩可不懼耶?世人可不懼耶?

1

徐志摩夠狠,張幼儀夠悍


徐志摩,有多有情就有多無情,有多善良就有多冷酷


世人每提及徐志摩對張幼儀的態度,總愛說起初就陌生而冷淡,這其實並不確切。

徐志摩1920年來到倫敦僅二個月,就曾因思念妻兒,幾次給父母寫信抱怨:

“……從前鈖媳尚不時有短簡為慰,比自發心旅歐以來,竟亦不復作書,兒實可憐。大人知否?即今鈖媳出來事,雖蒙大人慨諾,猶不知何日能來?……”

他是心急火燎,望眼欲穿。

張幼儀晚年談起徐志摩,也曾說:

有人問我認不認為徐志摩的要求離婚是革命性的,我的回答是不。

因為他有女朋友在先。

如果他是一開始就跟我離婚,我才會認為他是依自己的信念行事,他和我離婚是壯舉。

他們的婚變,的確因徐志摩移情別戀而起,世人所謂的“愛與自由與美”的化身,那是人工過頭,摻了假的。

婚姻從牽腸掛肚開始,一到絕情,就全盤都忘,沒有過去。

愛與不愛之間,冰火兩重天,拿一個人的血淚,去做另一個人的獻禮,那幾乎如一將功成萬骨枯。

當時的徐志摩,有多有情,便有多無情,他走向的正是這種極端。

他從感嘆於生命的不可思議開始,再到“徽徽(林徽因),許我一個未來!”那就對張幼儀,只有一個絕情碾壓。

他於深情絕情之間,破釜沉舟,拆起牆來絕無慢慢拆除,給人喘息的道理。他愛得熱烈,毀得冷酷,專打要害,專找死穴,用的還是炸藥包。


徐志摩,有多有情就有多無情,有多善良就有多冷酷


張幼儀來倫敦,本也想學些東西,但是她卻只能在陌生的異國,被圈在家裡,做家庭主婦,而且還時常見不到丈夫的面。

1921年8月份,張幼儀再次懷孕,徐志摩冷酷決絕地說,去打掉!

9月份,徐志摩請一位女士來家做客,故意問張幼儀,你怎麼看她?張幼儀不知是計,脫口而出:人很好,只是小腳與西服不搭配。徐志摩立刻說:“我就知道,所以我要離婚!”

這讓張幼儀如遭雷擊。

一週後,徐志摩突然離家出走,再也沒有回來。他走時,對張幼儀的生活未做任何安排。

徐志摩,始終、完全,沒有顧忌妻子的憤怒、受傷、痛苦,甚至生死,他就是這樣,遺棄了懷孕的妻子。

張幼儀當時的確曾想帶著孩子一起死,但是她想到徐志摩這樣做,簡直就是安著讓她死的心,反而堅強起來。

一個人活著,無非是為自己,為自己所愛所恨的人,張幼儀是憑著這份愛恨、剛強,才爬出黑暗。

她生下孩子,發憤讀書,回國後,成了上海銀行的副總裁,雲裳服裝公司的總經理。她活得精彩,也選擇了原諒,但這絕不代表徐志摩可以原諒。

徐志摩的離婚,不但傷害了妻子,傷害了無辜,他的孩子、家人,和朋友,也同時傷害了他自己。

他父親至死,都不肯原諒。

但這不重要。

重要的是——

得到男人、女人,不是出路,失去男人、女人,不是末路。

男人、女人去了,你也得活,你愛到極高,失去再多,也還是得活。

你不立,誰立你?你不彪悍,誰能讓你彪悍?

2

林徽因:我只要對得起人


徐志摩,有多有情就有多無情,有多善良就有多冷酷


1920年,跟隨父親旅歐的林徽因,不過十六七歲,但已經風姿非凡。

徐志摩一見驚豔,隨即神魂顛倒,目為理想女神。

愛情的力量是偉大的,足以讓天地變色,人變色,徐志摩就是在那時,忽然發現了康橋之美,個人氣質、文風,也發生了巨大變化。

但這也讓他對另一個女人更加殘忍。

1922年2月24日,張幼儀終於在德國生下了第二個兒子彼得,徐志摩聞訊,立刻在3月初趕到了柏林。

他不是來看妻兒的,是要張幼儀在離婚手續上簽字,他甚至是在朋友家見的張幼儀。

他說,我沒時間等了,你必須現在簽字。

張幼儀簽了!徐志摩隨後在他那著名的康橋,將一首名為《笑解煩惱結》的詩,與他和張幼儀的離婚通告,刊登在報刊上。

離婚為清除道路,登通告為打通道路,移情別戀的人,總一手鮮花怒放,一手刀光寒冷,然而,這一切只是徐志摩一廂情願而已。

徐志摩對林徽因的追求,不但林梁兩家反對,就是林徽因也避之不及。

林長民、梁啟超關係親密,兩家早有婚約,這是第一條。

第二條:林長民、梁啟超都既是新派,也很傳統,西服與長衫之間的道德觀相當協調。

他們一面看重兩家的親誼,一面反對包辦,一面在極力促成,一面也讓林徽因、梁思成自然發展。有婦之夫徐志摩的追求,在他們看來,既不道德,也有損他們的臉面。

而林徽因的原因,就更加複雜。

林徽因並非不喜歡多情浪漫、瀟灑風趣、白麵高才的徐志摩,但她是大家閨秀。有婦之夫的追求,她從感情上絕難接受。


徐志摩,有多有情就有多無情,有多善良就有多冷酷

(林徽因與父親林長民)

林徽因雖然留洋多年,但骨子裡卻始終中派。

她後來在加拿大結婚,穿的是自己設計的中式婚服,辦的是中西合璧的婚禮,她後來曾給胡適寫信說:

“我的教育是舊的,我變不出什麼新的人來,我只要‘對得起’人——爹孃、丈夫(一個愛我的人,待我極好的人)、兒子、家族,等等,後來更要對得起另一個愛我的人,我自己有時的心,我的性情便弄得十分為難。”

那另一個愛她的人,當然就是深情而剋制的金嶽霖。那是她與丈夫共同的朋友,甚至家人。而那個“對得起”人,便是林徽因一生選擇的根本。

美麗而善良的林徽因,就因為這,不但不能對不起父母、家族、梁啟超、梁思成,也不能對不起張幼儀。

林徽因的母親一直被父親冷落,她深知被遺棄女子的苦痛。

更重要的是,任何浪漫的真相,說穿了都是虛幻,這一點林徽因一生都看得清楚。

當年看上去冷靜、自信、獨立、倨傲,甚至毒辣、涼薄的才女張愛玲,不也曾為了一個胡蘭成低眉垂首,卑微到塵埃裡?她是到遍體鱗傷,才逐漸迴歸本色。

而林徽因,卻拒絕情感揮霍,拒絕沉溺,始終理性,她留在世間的只有美麗和尊嚴。

當年陷入出軌風波、苦惱不堪的沈從文,有一天曾專門求助於情感經歷豐富的林徽因。

這位體弱多病,而又生氣勃勃,情感熱烈,而又智慧理性的“民國第一才女”,驚異之餘(她想不到於沈從文這樣的人也會出現這種問題),給出的答覆精彩極了。

如果讓我在“橫溢情感”和“僵死麻木的無情感”中選一個,那我選第一個,沒有情感的生活簡直是死!

把道德放大了講,請別裁判或裁削自己。

衝突時,揀最想的做。你最想做的,最顧不得旁的犧牲的,就是你最想做的。你既會去做的,那就是不可免的,那就做後不必後悔,別盡著罪過自己。

但是——

任性到損害旁人時如果你不忍,你就根本辦不到任性的事。

如果你做得到殘忍,也就用不著過分去糾正。

——那麼,林徽因這話反過來說,顯然就是:

感情上的事說不上對錯,你可以“橫溢情感”,可以拒絕無愛婚姻,可以任性,可以殘忍,但前提是,你過得去自己那一關。

人不是隻有自己,只有放肆的情感,過不去,就得收。林徽因,恰恰不能任性,不能殘忍。

3

林徽因,是情感大海中的一條海豚


徐志摩,有多有情就有多無情,有多善良就有多冷酷


林徽因在徐志摩離婚後,迅速回國,開始了與梁思成的交往。

兩個人彼此瞭解之後,互相鍾情,很快陷入熱戀。當1922年10月,徐志摩追過來時,他們已經是形影不離的情侶。

但是徐志摩卻不管不顧,依舊在熱烈追求,這弄得梁啟超實在看不下去,只好寫信奉勸。

做人,“萬不容以他人之苦痛,易自己之快樂。”“茲事蓋可遇不可求。”“嗚呼,志摩,天下豈有圓滿之宇宙?”

梁啟超可謂苦口婆心,然而徐志摩怎聽得進去?不過他的回覆拋開情境來看,倒真是千古名句。

“人誰不求庸德?人誰不安現成?人誰不畏艱險?然且有突圍而出者,夫豈得已而然哉?”

“我將於茫茫人海中訪我惟一靈魂之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他看上去是真要“甘冒世之不韙,竭全力以鬥”,以“求良心之安頓”、“人格之確立”、“靈魂之救度”了,但他到底在梁思成面前敗北。

梁思成與林徽因有一段時間經常去北海松坡圖書館約會,徐志摩也經常跟去糾纏,於是梁思成只好在門上大書了一張英文紙條:情人不願受干擾。

徐志摩的退出,正因為這張紙條,但是這後面,他還曾死灰復燃。

林長民、梁啟超無論徐志摩如何,都始終對他很好,1924年泰戈爾的訪華,本是這兩位大師主持的講學社促成,但他們卻委託徐志摩負責招待。

泰戈爾來華期間,京城名流雲集,這讓負責翻譯、招待的徐志摩和林徽因大放光彩。人人都稱他們為金童玉女之外,很多人還曾將大鬍子的泰戈爾、光彩奪目的林徽因、郊寒島瘦的徐志摩,共贊為“好一幅三友圖”。


徐志摩,有多有情就有多無情,有多善良就有多冷酷


泰戈爾的祝壽會上上演的泰戈爾名劇《齊德拉》,由徐志摩扮演愛神,林徽因扮演齊德拉,名流們無不叫好。如此頻繁的往來,如此一種氣氛渲染,如何能讓徐志摩不再次情難自已?於是他又一次野馬脫韁。

他甚至曾央求泰戈爾為他說合,但是卻被泰戈爾婉轉推脫。

此事風傳,曾惹起軒然大波,以致梁思成的母親和姐姐都對林徽因產生了強烈的反感。最終,梁啟超只好決定讓梁思成、林徽因出國留學,而林長民則不得不與徐志摩進行了一次長談。

這也許就是促成林徽因出國前,與徐志摩見面,彼此有了明確態度的原因吧。

當年的林徽因難道就沒有糾結?

不然,她為何會在見面後的那首《那一晚》中,留下“那一晚我的船推出了河心”等句?

但是不管怎樣,他們終究還是決定“分定方向”,“各自取個生活的模樣”了。

林徽因絕不肯放縱情感,徐志摩這次也說到做到,儘管他在分別之際,仍舊在火車上急就了這樣的句子:“我的眼前又黑了……”

也儘管他一生難以忘情,最後的空難,是因為要去聽林徽因的演講。

情感婚姻的建設與破壞,自有它的遊戲規則,對了是幸福,錯了是深淵。

人生分野,原不過是長夜的聲聲嘆息,和海面上海豚的驚豔之舞。

為呼吸,也為捕獵,海豚完美的流線體型,和掌動力的尾鰭、掌方向的胸鰭、掌平衡的背鰭,那正是直面生存的進化傑作。

誰從四肢健全的陸地動物進化為極致的海洋動物,會沒有一波波難言的疼痛?林徽因的生命中,恰也曾有過真正的意亂情迷。

但是她終於剋制了自己,只求對得起金嶽霖。

林徽因,正是情感大海中的一條海豚。

4

陸小曼:你若坐飛機死了,我就做風流寡婦


徐志摩,有多有情就有多無情,有多善良就有多冷酷


香港女作家李碧華對徐志摩的看法冷酷如手術刀,她說:

“他愛的不是‘某個女人’,而是‘心中的理想’。一旦成功了,馬上就有幻滅感。”

如果真是如此,那徐志摩的這種悲劇性格,便又成另一種,有多有情,便多無情。

但是這對徐志摩是否絕對公允呢?

林徽因與梁思成去了美國,中國因此有了兩位了不得的建築藝術大師。

而徐志摩,卻在苦悶中,又走向下一場浪漫。這場浪漫是真正致命的。

徐志摩與陸小曼開始的時候,陸小曼還為人婦。這個美麗的才女同時是一位社交名媛。

她風情萬種,遊戲人生,既能寫文寫詩設計時裝,卻也留戀歌舞,崇尚享樂,豔名遠播。她一生經歷的男子,軍官、詩人、戲子、名流、世家子弟無所不包,真正是不虧自己。

陸小曼當時的婚姻並不幸福,她與徐志摩正是同病相憐,一對浪漫多情的才子佳人相遇,火花四濺,當然任什麼都擋不住。

徐志摩與陸小曼的結合,絕不容於傳統道德和世俗眼光,他們是靠了自己的決絕,和朋友們的幫助才成功的,這其中出過大力的包括大名鼎鼎的胡適。

梁啟超堅決反對這場婚姻,但是終於卻不過胡適的一再勸說,去主持了徐志摩的婚禮。然而,他在婚禮上卻給了徐志摩、陸小曼大大的難堪。

他的婚禮致詞前所未有,完全是責任的訓斥,他說:

“徐志摩,你這個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學問方面沒有成就。你這個人用情不專,以致離婚再娶。以後務要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徐志摩、陸小曼,你們聽著!你們都是離過婚,又重新結婚的,都是過來人!這全是由於用情不專……我送你們一句話,祝你們這次是最後一次結婚!”


徐志摩,有多有情就有多無情,有多善良就有多冷酷


這些話說出,所有賓客無不失色,陸小曼滿眼淚光,幾乎暈倒,徐志摩無地自容,趕緊扯老師的袖子:請先生給弟子留點面子吧。梁啟超這才罷休。

其後不出梁啟超所料,這兩個人的婚姻果然很快就出現裂痕,只不過這次真不怪徐志摩。

陸小曼揮霍成性,浪漫成性,還愛上了噴雲吐霧,徐志摩北京上海到處兼工,將每月的600元工資只留30元,也滿足不了陸小曼的需要。他甚至去做過地產生意。

更重要的是陸小曼還脾氣不好。

陸小曼在徐志摩生命進入倒計時的時候,也曾與徐志摩有過一場衝突。

1931年11月上旬,陸小曼接連十幾封電報催徐志摩回上海,不過為徐志摩能回來做蔣百里房屋出賣的中間人,獲取利益。

12日,徐志摩回家看到陸小曼又在噴雲吐霧,就苦口婆心,一口一個愛地勸她注意身體,但是陸小曼勃然大怒,劈手就把煙槍砸了過去。

徐志摩所幸躲得快才沒有受傷,但眼鏡卻掉到地上,摔碎了。

陸小曼那時候就已經跟翁瑞午關係密切,很多朋友早在勸徐志摩離開,但是當這次陳定山問他為什麼不離婚時,徐志摩說:“瑞午不是好人,我要保護她!”

徐志摩對張幼儀是冷酷甚至殘忍的,對陸小曼卻異常善良,愛與不愛之間,徐志摩一面善良,一面冷酷,他有多善良,便有多冷酷。

只不過世間事往往古怪,你善良以待的,卻未必善良還之,你冷酷以待的,卻可能是那個你最該善待的人。

人是複雜的,陸小曼在她老死之時,曾希望葬在徐志摩身邊,她對他未必不愛。但是她在徐志摩這次坐飛機離開前,卻說了一句:“你若坐飛機死了,我就做風流寡婦。”

文壇名士,公子哥兒徐志摩,是曾為了她疲於奔命的!

陸小曼大概完全沒有想到,她將真的再也見不到這個一直呵護她的丈夫了吧?

問世間情為何物?有誰知曉。

5

一場奇情,一段佳話


徐志摩,有多有情就有多無情,有多善良就有多冷酷


徐志摩幾天後趕赴北京,是為了給紅顏知己林徽因的建築藝術演講捧場。他的愛,最終算是整個地獻給了林徽因。

徐志摩之死,真正說來,那不過是一場空難而已。感情糾紛是感情糾紛,並怪不得任何人。

但是這件事到底給林徽因等人帶來巨大的傷痛,也為後人製造了許多話柄。

徐志摩已逝,但他的人生並沒有散場。

徐志摩的情感經歷,一言難盡,所幸這其中還有二道亮麗的色彩,這便是受盡折磨,而最終強悍的張幼儀,和美麗善良而理智的林徽因。

後者在中國建築和文學藝術上的成就不必多說,她和丈夫梁思成,還是國徽和人民英雄紀念碑的主要設計者。這兩個人在抗戰期間的表現,也是非常感人的。

林徽因當年在學識淵博、天真爛漫、樂觀幽默的著名哲學家、邏輯學家金嶽霖的追求下,曾一度動心,她其實也“出過軌”,但這是一段佳話。

多年留洋的林徽因情感豐富,崇尚自由,但也坦誠如孩子,決不做欺瞞、苟且之事。她當時曾毫不避諱地告訴丈夫:“我苦惱極了,我同時愛上兩個人,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這句話徹底把梁思成驚倒,他苦思一夜,第二天哭著告訴林徽因:“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選擇老金,我祝你們幸福。”

梁思成哭,林徽因也哭,而後,林徽因就把這話告訴了金嶽霖。金嶽霖一聽就說:“思成是真正愛你的,我不能傷害一個真正愛你的人,我退出。”

但金嶽霖卻因此終身不娶。

金嶽霖是率性而為之人,他對林徽因的痴戀也世間少有,但他在可能傷害到別人的時候,卻寧願犧牲自己。

他的追求本因為懷疑梁思成不如自己情深,一旦認同,立刻放手。

他的愛本因欣賞而起,那他之後就只做賞花者。

愛會令人忘我,也會令人不顧他人,後一點,林徽因、梁思成同樣做不到。

他們都不會像徐志摩那樣恣肆情感,死纏爛打,有我沒你。

林徽因收心之後,與丈夫的感情越發深厚,梁思成更與她一起,接納了那個崇高的護花使者。他們是最好的朋友,猶如家人。

這三人的胸襟氣派善良純真,舉世罕見。

“如果你同時愛上兩個人,那就選擇第二個吧。因為如果你真的愛第一個,你就不會選擇第二個。”

約翰尼德普的這句話太武斷了吧?

一起生活的人,總不免會有摩擦,會有審美疲勞,新人未必就比舊人好。

多年患難與共的林徽因與梁思成的婚姻,恰恰證明,他們是最合適的一對。天知道梁思成曾對林徽因有過多少包容與呵護!他才是事業家庭兩不誤的偉丈夫。

一場奇情,一段佳話,交友當交金嶽霖,嫁人當嫁梁思成,娶妻當娶林徽因,這三個人不愧為邏輯學家、建築師。

這世上,人人自為因果,自為命數,也人人互為因果,互為命數。

圖/網絡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