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若不是歷盡滄桑,哪來的雲淡風輕


孟浩然:若不是歷盡滄桑,哪來的雲淡風輕

文 | 美物計

曾經,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以為孟浩然是一個以山水田園為樂的不世出之人。

畢竟連李白都為之傾倒,“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困了累了,就“春眠不覺曉”;想喝酒了,朋友就經常“邀我至田家”;想來場走就走的旅行,就“煙花三月下揚州”……

令人很是豔羨。

但每多瞭解一些,就越發明白,果然天地為局,眾生為棋。每個人都有著不為人知的苦衷。

孟浩然:若不是歷盡滄桑,哪來的雲淡風輕

01


大唐開元十六年(728年)。

40歲的孟浩然,第一次來到了長安。

在這個傳說中遍地是詩人的大都市裡,向來自信滿滿的他,心情有些沉重。

老家襄陽的人都知道,曾經一句“文不為仕”,他被視為異類。

而今,他自食其言,為了給家人一個交待,還是來長安參加了科考。

然而,又落榜了。

離家時,母親、弟弟、還有他那仍然沒有名分的老婆孩子都滿含著期待,他若這樣回去,該以何顏面?

他想回去,可理智又告訴他,哪怕還有一線機會,他都該留在長安。

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
空堂坐相憶,酌茗聊代醉。
——孟浩然《清明即事》


眼看花開花落,草長鶯飛,連蝴蝶都已成雙成對,前路茫茫的他,只能在客棧的大堂裡,以茶代酒,回憶往昔。

他很想問自己:

曾經罷考私奔都不帶猶豫,怎麼就走到了去留兩難?


孟浩然:若不是歷盡滄桑,哪來的雲淡風輕


02 曾經熱血少年

長安五年(705年),對於李唐王朝來說,是一個值得高興的年份。

這年正月,以宰相張柬之為首的朝廷要員,發動兵變逼武則天退位,李氏江山匡復,改元神龍。

對於遠在襄陽的孟浩然來說,同樣很高興。

首先,作為張柬之的同鄉,他與有榮焉;

其次,作為孟子的後人(“浩然”兩字就出自《孟子》中“吾善養吾浩然之氣”一句),他們家向來以孔孟之道傳家,這下,他終於可以名正言順的參加科舉了。

於是很愉快地報了名,並在來年的縣試中,輕鬆上榜。

還有幸拜訪了已經告老還鄉的張柬之。

那時他十七八歲,最美好的年紀,躊躇滿志,意氣風發。

他以為好不容易匡復的大唐也該如此。

然而,很快發現,並不是。

張柬之是被逼離開朝堂,中宗李顯昏懦,皇后韋氏還想著成為第二個武則天。

而在孟浩然等待府試開考的日子裡,自回襄陽就忙著築堤洩洪沒怎麼休息過的張柬之突然遭到流放,八十二歲的老相國就這樣含冤死在了異鄉的黃塵古道上。

聽到消息,孟浩然感到憤怒,憤怒後又很是失望。

然後做了個全家都反對的決定:罷考。

他勢孤力薄,也許改變不了什麼,但有一分熱,就要發出自己的一分光。

不是所有人都無動於衷,不是所有人都只會沉默。

他的父親卻覺得他太不成熟,竟拿前途兒戲,兩人見面就吵。

認識的、不認識的,親戚長輩甚至當地官員,也都跑來對他百般相勸。

他還是毫不鬆口,甚至放言,讀書只為明智不為入仕。

鬧到最後,他搬出家,住到了鹿門山。


孟浩然:若不是歷盡滄桑,哪來的雲淡風輕



03 曾經痴情公子


19歲時,孟浩然遇上了韓襄客,

一個從郢城到襄陽賣藝的歌女。

才子,佳人,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一個說:“只為陽臺夢裡狂,降來教作神仙客。”(孟浩然《贈韓襄客》)

一個說:“連理枝前同設誓,丁香樹下共論心。”(韓襄客《閨怨詩》)

無奈,不能朝朝暮暮。

孟家雖非大富大貴之家,但在襄陽當地也是有頭有臉的書香門第,斷不能容一個歌女入門。

可誰的初戀願輕言放棄呢?

苦苦相求不成後,孟浩然徹底離家出走,跑到韓襄客老家郢城,與韓襄客拜堂成親。

白居易有句詩,“聘則為妻奔是妾,不堪主祀奉蘋蘩”。

那個年代,不得父母認可的婚姻,到底不算是明媒正娶,入不了族譜。

但兩人,還是一個嫁了,一個娶了。

自此,韓襄客成了孟浩然的妻子,孟浩然成了韓襄客的丈夫。

縱然,可能沒有名分。

遇見你之前,我沒有想過結婚。遇見你之後,結婚我沒想過別人。

在一起,比什麼都重要。


孟浩然:若不是歷盡滄桑,哪來的雲淡風輕



04 人生最怕來不及,人生難免不如意


26歲那年,孟浩然的父親去世。

至死,他都沒有原諒兒子。

曾經以為一輩子還很長的孟浩然突然發現,原來人生真的會來不及。

他還沒來得及與父親和好,就永遠失去了父親;

他的妻兒還沒有見過家人,就徹底失去了被認可的可能。

守孝三年後,孟浩然決定結束自己在鹿門山的山居歲月。

“左右林野曠,不聞城市喧”

“垂釣坐磐石,水清心亦閒”

……

這樣恬靜、美好的生活,確實讓人貪戀。

然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和宿命。

父親希望他光宗耀祖的心願未成,他不能繼續讓他含恨九泉;

而妻兒想要被認可,還可以通過一紙誥命。

當時正好處唐明皇李隆基上位初期,百姓安居樂業,大唐欣欣向榮。

而除了參加科舉,去邊塞建功、給人當幕僚,或是經舉薦得皇帝賞識“暮登天子堂”,都是進入仕途的門路。

對於說過“文不為仕”的孟浩然而言,賢達舉薦無疑是最理想的方式。

那時他雖有些敏感,卻不失自信。


孟浩然:若不是歷盡滄桑,哪來的雲淡風輕



得知助唐明皇誅殺太平公主的有功之臣、前丞相張說到嶽州(今岳陽)公幹,途經襄陽,孟浩然慕名拜訪。

雖相差二十多歲,對彼此才華的欣賞,還是讓二人成了忘年之交。

其後,他們一起同遊,共賞湖湘勝景。

過洞庭湖時,孟浩然帶著無限感慨,向張說贈詩一首: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這首詩,也就是教科書裡必背的《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只可惜,當時張說自己與皇帝都有嫌隙,舉薦一事暫時擱淺。

難道必須走科舉這條路嗎?

彼時仍自信條條大道通長安的孟浩然,依舊放不下內心的矜持。


孟浩然:若不是歷盡滄桑,哪來的雲淡風輕


05 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裡都是流浪

724年,孟浩然終於等到了一個機會。

這年,自認將大唐帶向盛世巔峰的李隆基,打算泰山封禪,以標榜自己的文治武功。

當然也有人反對,但很剛的李隆基直接來了個不答理,帶著自己看著順眼的一套班子從長安遷到洛陽。

而為了作好前期準備工作,群策群力,還下達了招賢海內的公告。

一時間,眾多文人名士彙集洛陽,洛陽瞬時成為政治文化中心。

其中,就有孟浩然。

不過比起洛陽的繁華熱鬧,他好像更愛洛陽的文氣。

在這裡他結識了一群朋友:賀知章、張九齡、王維、綦(qí)毋潛、包融、袁仁敬……

洛陽訪才子,江嶺作流人。
聞說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孟浩然《洛中訪袁拾遺不遇》


比起謀求仕途,他好像也更熱衷於走山訪友。

不知道是不是還是因為不夠用心,待在洛陽三年,孟浩然的仕途依然一片渺茫。

眼見皇帝都封完禪又搬回長安去了,沒有理由再待在洛陽,於是應朋友之邀,孟浩然打算南下去吳越一帶,在大好山川裡好好想想。


孟浩然:若不是歷盡滄桑,哪來的雲淡風輕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旅行中,孟浩然收穫迷弟李白一枚。

兩人一起在溧陽度過一段美好時光。

壯夫或未達,十步九太行。

與君拂衣去,萬里同翱翔。
——李白《遊溧陽北湖亭望瓦屋山懷古贈同旅》(選)


一個豪傑不發達的時候,本來就是越走越難。

不過,管他呢,咱們一起拂衣而去,萬里翱翔,豈不更美!

孟浩然畢竟已經嘗過人生百味,過了年少輕狂的年紀,當然不會這樣想。

不久,他便和李白互訴別情,一個往北尋找自己的江湖,一個往南越過千帆後再回到出發的地方。

40歲前夕,孟浩然回到妻兒所在的郢城家中。

遠遊經海嶠,返棹歸山阿。
日夕見喬木,鄉關在伐柯。
愁隨江路盡,喜入郢門多。
左右看桑土,依然即匪他。
——孟浩然《歸至郢中作》


做想做的事,走想走的路,那是青春,

做不想做的事,走不想走的路,才叫生活。

都說四十不惑,是成是敗,都作最後一博吧。


孟浩然:若不是歷盡滄桑,哪來的雲淡風輕



06 假裝喜歡的樣子,真的很累

結果,都知道了。

很多時候,事情並不會盡遂人意,他落榜了,還走到了去留兩難。

說不難過是假的,可不知為什麼又有點釋然。

當時長安有很多文化聚會,就在這個空檔,朋友眾多的他受邀參加了秘書省的聯句活動。

酒過三巡,一人一句詩。

而當孟浩然緩緩道出:

微雲淡河漢,疏雨滴梧桐。


全場突然鴉雀無聲,很快活動結束。

據與孟浩然同時代的王士源說:舉坐嗟其清絕,鹹閣筆不復為繼。

作為一個落榜生,孟浩然的才子之名終於大範圍傳播開來。

而讓他最終名揚天下的,是與唐玄宗的一次正面接觸。

那天,王維見孟浩然一個人,便邀請他到自己的官署去坐坐。

誰也沒想到,兩人談到盡興之時,唐玄宗突然到訪。

聖顏不是隨便見的,一個不小心都可能獲罪。為了不連累王維,孟浩然就躲了起來,但還是被發現了。

好在當時玄宗心情不錯,因為很多人在他面前提過孟浩然的名字,就問了句:最近可有什麼新詩?

這可是在皇帝面前的表現機會,多少人求之不得,答得好了平步青雲也不是不可能。

但孟浩然唸了首《歲暮歸南山》:

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

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

……


還沒念完,唐玄宗就讓他打住:“你自己不想做官,怎麼能怪到我頭上?

(“卿不求仕,而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新唐書·文藝傳》)

然後,甩袖離開。

孟浩然知道,自此,他都將與仕途無緣。


孟浩然:若不是歷盡滄桑,哪來的雲淡風輕


為什麼放棄大好機會?

他也不說清,也許從張柬之死於異鄉開始,也許在一次次應酬俗務時看過太多虛偽的假面,也許皇帝封禪時好大喜功的樣子與想象中求賢若渴的明君相去甚遠……

總之,他感到厭倦,他不喜歡,一個衝動,就變成了這樣。


07 人生最曼妙的風景,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


雲捲雲舒,花開花落。

孟浩然回到鹿門山已有七年。

期間,讓李白都想結識的韓朝宗(“生不用封萬戶,但願一識韓荊州”)好不容易說服唐玄宗再見他一面,結果被他放了鴿子。

“你和韓先生有約啊!”

“酒都喝了,哪有閒功夫擔心他”

(或曰:“君與韓公有期。”浩然叱曰:“業已飲,遑恤他!”)

期間,開元盛世最後一位名相張九齡擔任荊州刺史時,請他去做自己的幕僚,他去了沒幾天又跑了回來。

可這些都比不上他的鹿門山。

水接仙源頭,山藏鬼谷幽。
再來迷處所,花下問漁舟。
——《梅道道士水亭》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廓外斜。
——《過故人莊》


成功也好,失敗也罷,

現在的日子讓他卸下了所有煩惱,輕鬆而自然。

如果每天都不開心,那活著是為了什麼。


孟浩然:若不是歷盡滄桑,哪來的雲淡風輕



七年裡,也有很多朋友來看他,他會領著他們看看自己種的滿園瓜菜,然後賓主盡歡。

李白來了說: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

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他很想說,那是你沒見過掙扎中的我。

不過,也只是笑笑。

人生各種滋味,總要自己嘗過。

最後一次,是王昌齡來。

那時他大病初癒,大夫說:要忌酒,要忌口。

但朋友千里迢迢來看你,怎能掃興?

大夫也常誇大其辭的嘛!

正好酒菜裡還有一道他特別喜歡又好久未吃的河鮮,於是食指大動,在眾人的勸阻下還是吃了幾口。

該喝的喝了,該吃的吃了,該見的朋友也見了,十分滿足的孟浩然在送走王昌齡後,幸福的躺在床上,未成想舊瘡復發,再也沒有起來。

留下一箱詩稿,訴說著他在鹿門山平凡的幸福。

留下一句只願葬在鹿門山的遺言,坦然離去。


孟浩然:若不是歷盡滄桑,哪來的雲淡風輕


08 不是隻有驚天動地的人生,才需要努力


數年後,《孟浩然集》天下流傳,四卷,存詩218首。

在追逐功名利祿的世界,他一生布衣,沒有活成世俗意義的成功。

在庸常的物質生活之上的精神世界,他活成了永恆,散發著寧靜又平和的光芒。


孟浩然:若不是歷盡滄桑,哪來的雲淡風輕



記得一段話:

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

不是隻有驚天動地的人生才需要努力,平凡的幸福也需要不凡的努力!


孟浩然:若不是歷盡滄桑,哪來的雲淡風輕



世間的幸福有兩種:

一是知道要什麼;一是知道自己不要什麼。

如果都不知道,那就堅持。

因為有時候不是知道自己要什麼再去堅持,而是堅持了以後,才會慢慢清楚自己要什麼。

世間的勇氣也有兩種:

一是勇於爭取自己想要的,一是勇於放棄自己不想要的。

如果還是無法抉擇,那至少可以選擇一個好心情。

漸漸看開了,也就放下或柳暗花明了。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