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若事與願違,請堅守本心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這首《春曉》常年佔據兒童詩歌啟蒙排行榜前三。

而它的作者就是孟浩然,與詩佛王維並稱“王孟”。

孟浩然的一生不太跌宕,總是處在外出旅遊和回襄陽老家的循環中。他一生打卡了眾多景區,也留下了很多耀眼的詩作。

李白曾為他寫過一首《贈孟浩然》: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

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狂放不羈的詩仙都來為他打榜助陣,由此可見孟浩然的聲名之盛。

然而,李白只看到了孟浩然“隱”得瀟灑,卻沒料到他“棄仕”背後的無可奈何。

孟浩然:若事與願違,請堅守本心

01 文而不仕

689年,孟浩然出生在襄陽的一個書香世家,雖不是大富大貴,家境卻也算得上殷實。

古人取名字往往意義深遠。譬如,李白母親生產前曾夢太白星,所以李白字太白;王維母親信佛,所以王維字摩詰(維摩詰是著名佛教居士,也用來指潔淨無垢的人)。

而孟浩然這個名字,來源於孟子“我善養吾浩然之氣”這句話中的“浩然”二字。一則是希望他想孟子一樣光耀門楣,二則也是盼他心中正直清明。孟浩然的身上被寄予了沉甸甸的期望。

孟浩然出生那會,正是武則天稱帝的前後,時局動盪。孟浩然自小便飽讀詩書,也因此深受儒家思想的薰陶和影響。

孟浩然以武周名不正言不順為由,放棄了參加科舉考試的想法。徒有一腔報國熱情,他卻沒有辦法說服自己的內心。假如當初放下對武周的憤恨,積極準備入仕,說不定孟浩然的一生早已改變。

儒家一向倡導審時度勢,“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孟浩然不想違拗自己的初心,於是選擇了閉關修煉,靜等李唐的迴歸。

18歲那年,武則天被逼退位,唐憲宗李顯登基。孟浩然覺得時機已到,就報名參加了考試,並在襄陽縣試博得第一。

本以為最好的時代已經來臨,自己終於可以報效國家,造福百姓。縣試不久,卻傳來了皇帝昏庸、韋后專權,匡復李唐的一代名相張柬之被流放冤死的消息。

孟浩然一顆剛點燃的心再次寂滅。

他覺得當今無道之世,奸佞橫行,國風淫靡,已經讓他屈心抑志,心灰意冷。他決意不去參加接下來的州試了,罷考就罷考吧,人活一世,不就是求個安心嘛,一昧地委曲求全又有什麼意義呢?

文而不仕孟浩然,因此得名

孟浩然:若事與願違,請堅守本心

02、為愛夜奔

因為罷考,他與父親已經生了嫌隙。畢竟曾是縣試第一,功名已經遙遙在望,光耀門楣的夙願卻怦然破滅。

至此,他便開啟了遊山歷水的生涯。

也是這個時候,他邂逅了一生摯愛韓襄客,一個從郢城到襄陽賣藝的歌女。

他說:“只為陽臺夢裡狂,降來教作神仙客。”(孟浩然《贈韓襄客》)

她回:“連理枝前同設誓,丁香樹下共論心。”(韓襄客《閨怨詩》)

才子佳人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然而,韓襄客歌女的身份卻讓他們之間橫著一座大山。不顧父親的阻攔,壓抑不住內心思念的孟浩然,夜奔入郢城,並在韓襄客家中與她結為連理。

人情禮法都擋不住,她成了他的妻子,他成了她的夫君。

有時候我常想,同樣是受儒家思想的影響,為什麼面對仕途他選擇文而不仕,而面對愛情,他卻選擇對抗禮法呢?是報效家國的決心不夠,還是愛情的吸引力太強?

後來我才明白,孟浩然的一切選擇不過是順從本心,不願意為混亂的皇室效力是文人的驕傲,而不顧禮法娶妻卻也是心之所向,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孟浩然:若事與願違,請堅守本心

03 隱居鹿門山

婚後的孟浩然住在韓襄客家,依舊是手不釋卷。後來,妻子懷了孕,他便動身返回襄陽,希望能勸說父親接納韓襄客。

然而,事與願違,父親無論如何都無法接受這個事實,甚至還放出話說,就算是到死,他也不會認同韓襄客的存在。

此時的孟浩然處境艱難,與父親徹底決裂。家裡住不得,又無法直面妻子殷切的眼神,無奈之下,他想到了歸隱鹿門山

直至妻子臨盆之際,孟浩然才返回郢城一家團聚。兒子孟儀甫的出生,加上妻子無法加入宗譜,讓他內心痛苦不堪。身為七尺男兒,他卻連給妻子和兒子一個安定溫暖的家的能力都沒有,這對孟浩然的心理,無疑是一個極為沉重的打擊。

朝廷依舊混亂,孟浩然一邊隱居鹿門,一邊洞察著時事。這一時期的孟浩然,

表面上是歸隱,實際上是蓄勢待發,積極地尋求入仕的機會。他也曾四處奔走,拜訪大咖,積攢人氣。

在那個時候的唐朝,想要做官除了考試這一條路外,還可以選擇參軍建功,或者是名人舉薦。

我們熟知的《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就是他的求官之作。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滿腹才華有何用,依舊無法為他帶來做官的好消息。

這個時期的孟浩然,肯定是抑鬱的,身邊的文人多多少少都曾有過一官半職,就算是被貶也好,也好歹在朝廷有個容身之地。而自己呢,豪情萬丈卻半生慘淡。

他會為曾經的決定悔恨嗎?

也許會吧。

也許在妻兒無名無份的時候就後悔了吧。

孟浩然:若事與願違,請堅守本心

04 做官無望

大唐詩人千千萬,人人都懷揣著入仕的夢想,孟浩然也不例外。但他卻是唯一一個終生沒有謀得一官半職的詩人。

39歲那年,孟浩然參加科舉,他落第了,卻結識了王維。

當時王維在宮中任樂署,見他悶悶不樂,便邀請他入宮做客。不料,唐玄宗卻突然到來。孟浩然不敢輕易面聖,於是躲了起來。王維卻大方地向玄宗舉薦了孟浩然,玄宗也曾聽過他的名氣,便召他前來,命吟詩一首。

孟浩然一激動,就吟了這首《歲暮歸南山》。

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

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

白髮催年老,青陽逼歲除。

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

一句“不才明主棄”惹惱了玄宗,明明是你孟浩然自己考不上,怎麼就成了我拋棄你了?玄宗拂袖而去,孟浩然也從此上了做官的黑名單。

如果他當時吟的是“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也許就會得到重用了吧。

可惜,覆水難收。孟浩然黯然辭別王維,踏上了回襄陽的路。

孟浩然:若事與願違,請堅守本心

05 歸隱田園

得罪了皇帝,此生做官無望,孟浩然心知肚明。回鄉的途中,他感慨萬千。

生而為出仕,卻因求仕顛簸半生,最後還是一無所獲。既沒有給妻兒求得名分,也沒有給予他們應得的陪伴,得不償失啊。

想著想著,豁然開朗。何不效仿陶淵明?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

放下了,也就灑脫了,這份瀟灑在他晚期的詩裡可以看到。

移舟泊煙渚, 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 江清月近人。

這首《宿建德江》清新自然地表達了他恬淡閒適的心情。

還有這首《過故人莊》,頗有陶淵明《歸園田居》之風。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菊花正盛,綠樹成蔭,青山如黛,如此良辰美景,三五朋友相聚,對酒當歌,從詩詞歌賦,談到人生哲學。

這樣的時光,怎能不讓人沉醉?

孟浩然一輩子都在求仕與歸隱之間對抗,最終卻遵循本心,歸隱田園。

51歲,孟浩然長眠於鹿門山,從此與青山綠水為伴。據說,他臨死之前還在和朋友開懷暢飲。

孟浩然雖然離開了,可他的詩歌卻流傳千年,至今仍有多首詩被選入教材。雖說王維在山水詩歌上成就卓著,但孟浩然才是唐朝寫山水田園詩的第一人,同時,他也是倡導“興象”的第一人(也就是寫詩要情景交融)!

孟浩然:若事與願違,請堅守本心

結語

縱觀孟浩然一生,其實不難發現,他一生都在堅守本心,做真正的自己。

年少的文不為仕,是因為時局動盪,不願委屈心意,糊塗為官。

為迎娶韓襄客,違拗父母,罔顧禮法,是明白真心難尋,真愛難得。

為出仕四處奔走,是因為父親病逝,還未來得及還妻兒一個名分,此時只剩為官請誥命這一條路了。

仕途無望,選擇歸隱田園,是因為他終於看透俗世,希望通過陪伴來彌補妻兒。

他,一直都在為了心中所需而努力。就算是事與願違,他也一直在堅守著最初的期望

孟浩然:若事與願違,請堅守本心

我們生活中要面臨的問題,也許更多。親情,友情,愛情,事業,每一項都能讓我們深陷其中。

這個充滿慾望的社會里充斥著各種惡魔的誘惑,成長的道路上判腳石不斷。我們是否能夠明辨黑白,戰勝坎坷,從而達到心裡的期盼呢?

如果不能達到目標,最終事與願違,我們又是否能保持一顆平常心,坦然面對生活中的起起落落呢?

面對挫敗,蘇軾從容吟道:“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王維亦有“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泰然自若。

因而,我們應當學習孟浩然,若事與願違,就堅守本心。

願我們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豪邁,也有“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的淡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