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至老县城村

老县城村位于周至县境内,原为佛坪县县城,始建于清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

境内保留有许多清代遗迹,诸如用卵石堆砌成的老县城城墙,大监佛庙、城隍庙和文庙等建筑基址以及清朝时遗留下来的赌场客栈等等,更有清代的石碑、石刻二百多件。

“西安的香格里拉”,周至县老县城村是距离西安最远的一个村落,总共只有38户人家。清朝道光五年(1825),割周至南及洋县东北地设佛坪厅,厅治设佛爷坪(今周至县厚畛子乡老县城村)。 [1] 这里曾经也是繁盛一时,但因为地处三县交界处,有点“三不管”的味道,所以土匪猖獗,一度十分混乱,民国11年(1922)3月,郧天禄匪众袭县城佛爷坪,在财神岭杀死交接任的两位县知事车正轨、张治,致使县太爷都无法忍受,民国15年,佛坪县将县衙迁到了袁家庄(现在佛坪县县城)。

而原址留下的一些古老遗迹,也还是因为年代久远且未受到重视,而日渐消失在山群中。后因行政区划变迁,老县城回归周至县。

周至老县城村

老县城地处秦岭山脉中,四面环山,有片未曾开发过的原始森林,据说其中金丝猴、羚牛、豹子等常有出没,设有太白山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栖息着30余只大熊猫,同时还拥有冷杉、竹叶草等珍稀野生植物。

我们在行车途中也常见野鸡、小松鼠等窜于路边,很有原始山林的感觉。老县城民风非常淳朴,村中家家户户之间都非常熟悉,颇有“日不闭户,路不拾遗”之古风。

周至老县城村

当地盛产汉白玉,在离县衙遗址不远的地方就有一座白云塔,塔分四层,六面都雕有不同佛像,其整体都是由上等汉白玉砌雕而成,据说是当地一位得道高僧的塔墓。另

有文庙遗迹前神道上的三龙戏珠浮雕石刻在全国更是独一无二,它集虎、狮子和麒麟于一体,三者皆为朝天*吼的造型,其细腻流畅的刀法和传神的神态令人叫绝。

有山就必有水。在老县城的旁边就有一条顺山而下的小溪流,清澈见底。即使在八月的炎夏,溪水也清凉沁骨。在傍晚时分,与朋友一起在溪边随意择石而坐,背后山谷中有不知名的鸟叫声时时传来,前方农家乐的主人已经在为我们准备起了晚饭,炊烟从屋顶上袅袅升起,夕阳已将身边一切都染成了金黄色。朋友说,你看,这不正就是那句“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象,难怪这里得了个陕西“香格里拉”的美称。

当地的主要收入来源还是农作物,地里的玉米、麦子较多。其次就是旅游了,每家都有当地政府发放的农家乐的牌子,另外还常向游客兜售一些当地的香菇、芸豆、蜂蜜等等。沿途常可以看到蜂箱。此外,猕猴桃也是当地一大特产。作家叶广岑在周至县当县委副书记的时候,就曾作为周至县猕猴桃的形象代言人,带着猕猴桃去到长沙等地“叫卖”,并进而推广周至文化。她后来写就的长篇文化散文《老县城》,更是将周至县推向了全国。许多游客就是因为读了这本书,而专门前来体验周至的风情与文化。

周至老县城村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