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問劉伯溫誰能當丞相,說出楊憲、汪廣洋和胡惟庸三人後,為啥無一例外全都慘死?

核宇


朱元璋和劉伯溫的軼事得有好幾籮筐,說個幾天幾夜也說不完,不過,劉伯溫在朱元璋打江山的過程中確實也發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鄱陽湖一戰,朱元璋親上舟船督戰,卻沒想到自己被陳友諒給盯上了,如果不是劉伯溫及時預料到危險,拽著他換船的話,他在鄱陽湖上便已經被陳友諒的飛砲給炸成了肉泥,哪還會成為明朝的開國皇帝?

所以,朱元璋一直很看重和尊敬劉伯溫,稱呼劉為“老先生”,還常常對人說:劉老先生真是我的張良呀!

只不過,劉伯溫也很瞭解朱元璋的為人,所以一聽朱元璋說自己是張良的時候便明白了朱的意思——張良在幫劉邦打下了江山之後,選擇了激流勇退,明哲保身,老先生呀,你看著辦吧。

這也是後來朱元璋想升一升劉伯溫的爵位,劉伯溫卻說什麼也不肯接受的原因,實是不敢接受。

後來,李善長被罷相之後,朱元璋找來了劉伯溫,對他說:“老先生呀,咱想讓楊憲接李善長的班,你看如何?”

劉伯溫一聽,心中一個咯噔,皇帝怎麼突然問我這事?楊憲平時對他挺好,想來皇帝也知道這一點,所以他也不敢昧著良心說楊憲的好話,當然他也不願這麼說,所以只好坦言:“楊憲這個人呀,雖有宰相之才,奈何卻沒有宰相之氣量,所以,他不適合當這個宰相。”

朱元璋聽了劉伯溫的話,似乎也覺得有點道理,點了點頭,又問:“那麼,汪廣洋怎麼樣?”

劉伯溫還是搖了搖頭:“汪廣洋此人心胸之狹隘更甚於楊憲,更不適合當宰相。”

汪廣洋有這麼糟糕?朱元璋繼續問:“楊、汪不行,那胡惟庸呢?”

朱元璋心想,胡惟庸此人頗有才能,讓他當宰相的話總該合適了吧?誰知劉伯溫仍然搖頭說道:“這宰相猶如是駕馭一輛馬車的車伕,讓胡惟庸當這輛馬車的車伕的話,我怕他會弄斷馬車的車轅。”

朱元璋聽了,心裡有點不高興了,這也不行,那也不行,是不是隻有你能行了?所以,他順口說道:“看來,咱的宰相,沒人能比老先生更適合了!”

劉伯溫一看朱元璋誤會了自己的意思,恐怕也有試探之意,所以急忙擺手:“不行不行,我太嫉惡如仇了,又不喜歡處理繁雜事務,讓我當宰相,恐怕會辜負皇上您的期望。更何況,天下何患無才,只要認真尋找,總能找得到人才。只是,您方才所說的楊、汪、胡三人確實難當宰相一職。”

可是,朱元璋並沒有聽劉伯溫的勸,先後讓他們當了宰相,當然,楊、汪、胡三人最後的下場也都很悽慘。

楊憲在升任中書右丞之後,意圖更上一層,所以總想著將李善長給拉下來。

他一邊使勁抓中書省的權,一邊又不忘彈劾中書左丞汪廣洋“奉母無狀”,如此一來,楊憲等於是同時得罪了李善長和汪廣洋。劉伯溫說楊憲沒有氣量也沒說錯,汪廣洋本已被貶回鄉,誰料楊憲還是不放過他,再一彈劾,朱元璋直接將汪廣洋貶到海南去了。

李善長一看時機到了,便上書彈劾楊憲,說他“放肆為奸事”。

楊憲最後被誅,究竟是犯了什麼事誰也不知道,李善長的彈劾起了什麼作用也沒人知道。

楊憲伏誅之後,汪廣洋被召回了南京,在李善長因病辭去相位之後,被朱元璋升為右丞相。

但是,汪廣洋這個人的能力有限,雖然身居右丞相之職,卻沒有幹出一點成績,朱元璋看不下去了,你既然沒這個能力,也別賴在這個位置上了,於是汪廣洋便被貶去了廣東任參政。

汪廣洋被貶到廣東以後,朱元璋又覺得自己對不住汪廣洋,所以又一道詔書發到廣東將汪廣洋召回了南京。

1377年,朱元璋突然又讓汪廣洋當了右丞相,此時的左丞相是胡惟庸,所以朱元璋讓汪廣洋當右丞相,或許便是想利用汪的資歷去制衡胡惟庸,只可惜汪廣洋只顧吃喝玩樂,沒起到這個作用,不論朱元璋怎麼訓斥也沒用。

1379年,突然有人翻了舊賬,御史中丞塗節突然上書說劉伯溫是胡惟庸毒死的,但是汪廣洋知情不報。

朱元璋一看瞬間怒了,問汪廣洋有沒有這回事,汪廣洋又不傻,當然說沒有,可是朱元璋不信呀!於是,汪廣洋又被貶往海南,只是船才走了沒多久,朱元璋突然又追究起汪廣洋當年在江西包庇朱文正、在中書省任上不揭發楊憲罪證之事,在半路上賜死了汪廣洋。

1373年,汪廣洋被貶到廣東,右丞相一職空了出來,朱元璋左思右想也不知道應該讓誰當,所以只好空著,這一空便是半年之久。半年之後,經李善長舉薦,朱元璋任命胡惟庸為右丞相。

所以,在1373年這一年,等於是汪廣洋在給胡惟庸騰位置,後來胡惟庸升任了左丞相,又等於是變相地將右丞相之位還給了汪廣洋。

只是汪廣洋此人無所作為,胡惟庸以左丞相之位身居朱元璋這個皇帝一人之下,權焰之盛,即便是朱元璋也有所忌憚。

胡惟庸後來意圖謀反不成,被朱元璋給殺了,朱元璋也藉著胡惟庸案的良機廢除了丞相制度,擺脫了相權對皇權的束縛和威脅。

胡惟庸一案,前前後後有3萬餘人受牽連而被誅,更是讓人唏噓不已。

楊、汪、胡三人的被誅,也可見當年劉伯溫對他們三人的評價之準,朱元璋不聽勸而用了這三個人,誰又知道是有意還是無意?


吾與吾國


如果說,歷史上那個朝代的丞相最坑爹,那麼必然屬明朝的丞相!

中國的丞相制度,追溯歷史可有上千年之久,於是才有了相權和皇權爭鋒,於是才有了於中央集權之下的權利制衡出現!

一般而言,存在制衡就有鬥爭,相權皇權鬥爭幾乎貫穿中國歷史各個較為開明的漢族皇朝!

皇權和相權的鬥爭其實是從來不斷的。

比如漢朝時候為弱化相權,施行的三公制度,就是將相權一分為三,比如唐朝時期的中書省和三省六部制度施行,將相權一分為六,還有宋代的樞密院設置莫不如此!

皇權和相權就如一對好基友一樣,有時候互相需要有時候又互相嫌棄!

於明朝而言,其實也如此,明朝自朱元璋南京建國始,也施行丞相制度,不過時間很短,短到不過13年,就因胡惟庸案徹底廢除丞相制,目的無非是朱元璋不想受相權約束而已。

原因很簡單,他是勞模,他想掌控一切,於控制慾而言,朱元璋無疑是中國歷史上控制慾最強皇帝。

而這段對話,就出自朱元璋和劉伯溫的對話中!

當時掌控朝堂的除了皇帝還有最高行政機構中書省。中書省,設左右丞相,於朱元璋一朝而言,右丞相位置都很固定就是徐達,而這個左丞相則在存在的13年中不斷變動。

從開國功臣李善長、到特務出生的楊憲到汪廣洋,直到最後慘死的胡惟庸。

左丞相輪軸轉,右丞相從不變!

原因也很簡單,左丞相主管政治工作,對皇權威脅更大,右丞相更多是擺設。而且徐達更聰明,長期外派地方駐守,也不插手中央行政,朱元璋當然對他更放心!

那麼題目中朱元璋問劉伯溫時候的政治背景到底如何就值得深究了!

當時情況是,李善長是中書省最高領導,左丞相,百官之首,不過在他任職時間內,以李善長為首的淮泗集團開始越發壯大,勢力越來越強,隱隱有掌控朝局的實力。

這政治格局,當然讓控制慾極強的朱元璋不滿。雖然他也是淮泗集團出生,但是當上皇帝的他,就不再是政治勢力的帶頭人而是國家的掌控者!

面對這樣形勢,其實朱元璋問劉伯溫意見是有意為之!

為的就是讓劉伯溫出頭扶持出一個可以與淮泗集團對持的新集團出現。

讓他們內鬥,自己好控制,目的明確!

不過劉伯溫面對這樣的誘惑,並不上套,原因很簡單,他太瞭解朱元璋了!

這也是後來劉伯溫得以善終的原因!

那麼他是如何說這個問題的,面對朱元璋提的三個人,他分別給了段評語!

朱元璋第一個問的是楊憲。

這人私下裡是劉伯溫好友,也是劉伯溫浙東集團的人,和劉伯溫有師徒之名。

面對這樣一個候選人,劉伯溫的回答是:

“楊憲有宰相之才,無宰相之量,不能大用”。

這話何解:其實就是告訴朱元璋,你能不害人不,這楊憲,雖才華出眾,但因為長期從事特務工作,養成尖酸刻薄性格,讓他上位就是害他,他上臺最有可能,就是和李善長為首的淮泗集團激烈鬥爭,你希望如此你就讓他上吧!

劉伯溫的話中有話,朱元璋那有不明白,於是他又問了另一個人,就是才智謀略不在劉伯溫之下的汪廣洋。

而劉伯溫的回答,也簡單明瞭

“汪廣洋比楊憲還要心胸狹隘”。

這樣評價的目的,不過是告訴朱元璋,這個人不是不合適,而是不和時!

這話何解,原因不過是,心胸狹隘之人都無黨羽,他要做什麼,沒有人幫襯,鬥不過淮泗集團,所以他不是好選擇!

朱元璋一看,這也不行,於是就問了第三個人,胡惟庸!

劉伯溫的評價很精闢:

這胡惟庸是“譬之駕,懼其僨轅也”

意思就是說,胡惟庸,才幹不怎麼樣,太幼稚了,如果他上臺,這丞相制度估計要被玩壞!

朱元璋見這四個人,除了李善長劉伯溫沒評價,其他都評價了,都不適合,這不正是自己想要的嗎?

於是就最後問了一個人選,那就是劉伯溫自己!

作為最瞭解朱元璋心思的劉伯溫,那有不知道朱元璋想法的道理,你不就是要廢除丞相制度嗎?

如果我拉桿子上架,最後等著我的不就是去官革職,甚至被殺嗎?

於是態度堅定的辭去了這個任命,不僅如此還要求退休養老避過這場政治鬥爭!

事情果如劉伯溫所料,這三個人按照評價順序一個個上臺!

首先,是李善長的退休,這就是朱元璋佈局的第一步,讓淮泗集團的首領回家休息,目的除了讓他們群龍無首失去主心骨之外,還可以讓他們更加膨脹,給他們犯錯的機會!

李善長一走,上臺的就是這肚量不大,又不屬於淮泗集團的楊憲。

肚量不大,決定了他的行事作風那是風風火火,睚眥必報。不屬於淮泗集團則讓他成了朱元璋的打手,去進行政治鬥爭!

那知這楊憲鬥爭過頭,引發眾怒,最後被淮泗集團集體反擊,最後弄出個罪名,就這樣不明不白的被殺了!

引發眾怒後一個丞相就被殺。

這再次證明了淮泗集團的強大,而政治鬥爭的勝利也讓淮泗集團眾人更加膨脹!

於是朱元璋又用了下一個人,那就是更不適合當丞相的,肚量更小的汪廣洋。

可是這汪廣洋也不傻啊。

看見前任楊憲,一出手就是殺招,最後鬥爭過頭,自己誤了自己的卿卿性命,那有不吸取教訓的,於是上臺之後那是謹小慎微,一點把柄都不留,反正就是不做事!

這朱元璋一看,我讓你上去鬥,你跟我無為而治,我要你又何用?

於是當了丞相沒多久,就給個由頭,將汪廣洋給流放了,估計這汪廣洋也沒想到自己會是這樣的結局,這就是不懂帝王心思的禍啊!

不過就算他懂也活不長,因為打手還是要死!

汪廣洋也不頂用,那麼誰才最合適,還是讓胡惟庸上臺吧,他能毀滅這個制度!

於是,淮泗集團當時領軍人物胡惟庸上臺了,這胡惟庸就是一個職場初哥,人雖然聰明,但是於政治鬥爭一途而言,其實並不聰明。

他一看自己集團越發坐大,就越發的張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讓他有點飄飄然!於是就開始不斷作死,不斷培植勢力,不斷拉幫結派,最後一個利益集團誕生,而且開始威脅皇權!

上帝欲使其毀滅,必先使其瘋狂!

而這就是朱元璋要的結果,那就是讓他們瘋狂起來,最後一網打盡!

隨後就是著名的胡惟庸案出現!

被提拔到最高位置的胡惟庸,並不瞭解朱元璋,也不懂朱元璋到底要的是什麼。

或者說他懂,但是也不得不為之!

最後,在狂妄中犯下錯誤,然後被安下謀反的罪名,凌遲處死,和他一起陪葬的還有那無數丞相制度的支持者,無數淮泗集團的中堅力量!

三萬多人頭顱滾滾,見證了丞相制度的毀滅!

其中最可惜的就是李善長了!

一個在家安度晚年的人,最後也因為一句錯話,成了刀下亡魂!

胡惟庸案之後,掃蕩了對自己威脅最大的勢力集團“淮泗集團’的朱元璋下令

“子孫不許重設丞相,臣下有言復立丞相者,凌遲處死”。

而對所有丞相都有諫言的劉伯溫,則在家鄉安靜的看著這一切!

直到壽終正寢!

而和所有丞相都是同列的右丞相徐達,也在家安靜的看著這一切!

直到壽終正寢!

燒鵝之說,子虛烏有,別提野史!

劉伯溫並沒有害他們,只是他知道朱元璋的心裡,僅此而已!


阿斗不傻


都說劉基“料事如神”,實際上,朱元璋才是明朝政局中智商最高的那一個。智慧如劉基、劉善長,統統被朱元璋玩弄於股掌之中。朱元璋與劉基討論”誰適合丞相”的事,並不是要聽取他的建議。而是朱元璋計劃下一盤大棋,試探劉基是不是自願成一顆棋子。

明朝立國後,先是繼承元朝制度,朱元璋分別讓李善長和徐達做了左右丞相。但是隨著時間推移,君權和相權得鬥爭,就在朱元璋和李善長之間發生。當然不是李善長和朱元璋得私人恩怨,他們私交甚至很不錯——就是因為千年來的丞相制度,天然就會分走權力,對君權形成制衡。

從乞丐到皇帝的朱元璋,跟豪族世家出生的皇帝不一樣,他不懂得權力共享,他的執念就是——把所有權力都抓在手中,由此,明朝的皇帝集權達到了帝制歷史上的巔峰。他如何做到呢?

朝廷內部,以李善長為首的淮西集團,以劉基為首的浙東勢力。兩派的黨爭,這個契機,被朱元璋敏銳地抓住,進而實施皇帝集權計劃。

利用黨爭,駕馭臣子,歷來是帝王術的最高境界。玩好了,從此高枕無憂,垂手而治;玩栽了,朝堂就此混亂不堪,君臣身敗名裂。無疑,朱元璋是此中高手。

在兩派黨爭中,朱元璋先是幫著劉基打壓李善長,殺掉了淮西派李彬,這一下激起淮西派激烈反彈。劉基也把坐不住了,只好自請辭職。劉基的死黨楊憲,繼續帶領浙東派向李善長髮動攻擊。浙東派一時似乎佔了上風,李善長似乎在丞相位上待不住了——這是朱元璋的生死棋局正式開幕。

朱元璋貌似跟劉基討論丞相人選,實則試探劉基,逼劉基做出選擇。

朱元璋看似隨意一問:“如果撤了李善長,你來接替咋樣?”
劉基不上鉤:“李善長就不錯。”
朱元璋又換了個問法,:“讓楊憲上,咋樣?”
“楊憲有做丞相的才幹,沒有做丞相氣量。”劉基答。
“那麼,汪廣洋咋樣?”
“淺薄狹隘,連楊憲都不如!”
“那胡惟庸可以吧?”
“這人有能耐,怕是將來收拾不住,要翻車。”
“那這丞相的位置,就剩你最合適了。”這才是朱元璋最壓軸的一句話。
劉基的回答是:“臣嫉惡如仇,又不耐煩繁瑣事務,恐怕會辜負皇上,天下何患無才,皇上耐心物色就好。”

這次對話,朱元璋發現劉基不願意替自己淌渾水。那麼他的政治生命基本上快要終結了。劉基估計是看清了朱元璋嘴臉,跟他混沒好果子吃,變相請求退休。

雖然,劉基不合作,但是朱元璋得到了劉基對三人的看法。朱元璋故意將劉基不看好的三人:楊憲、汪廣洋、胡惟庸推上了丞相位。貌似沒有采納劉基建議,實際上是採納了——朱元璋就是要讓這三人把丞相的位置搞臭。

尤其是胡惟庸上臺後,朱元璋就故意放縱他。人們以為朱元璋是寵信胡惟庸,實際上是要“捧殺”他。朱元璋嫉惡如仇、嚴厲苛刻的個性,有官員貪腐60兩就殺頭,連女婿都殺。是什麼理由讓他放縱胡惟庸為非作歹、無法無天?因為劉基說過,胡惟庸會翻車。

看結局就知道,胡惟庸幫皇帝把朝裡的刺頭收拾完了,胡惟庸也就臭名昭著了,那麼他的使命也就到頭了。然後,朱元璋就給胡惟庸栽贓一個謀反的罪名。

藉著“胡惟庸案”,朱元璋氣勢洶洶殺人,殺了十年,順便在這個節點喊出“再也不準設丞相!”誰要是反對,分分鐘就是胡惟庸同黨。再說了,人心惶惶、人人自危的情況下,誰又敢反對呢?三個丞相的慘死,全是朱元璋為廢除丞相制度做鋪墊。


爾朱少帥


洪武二年,朱元璋秘密召見他的“諸葛亮”——劉伯溫,朱元璋做了皇帝一年,對現在的朝廷布局不太令自己滿意。

這次談話的內容,就是商量如何改組國家的中央政府。


朱元璋問了劉伯溫三人,結果這三人都被坑了

明初承元制,以中書省為最高行政機關,以左右丞相為百官之首,處理政事(明制,左丞相為尊,右丞相實際為副丞相)。而左右丞相之下,又設左丞、右丞,官職也和左右丞相一樣都是以左為尊。

而此時的右丞相徐達正在北伐殘元勢力,負責國家大事的只有左丞相李善長一人。朱元璋先問劉伯溫要如何改組,就是問他如何安排左右丞相和左右丞這四個帝國最高權力職位。

劉伯溫第一個說的就是左丞相李善長,他乃開國元勳、勞苦功高,自然是不能動的;第二個則由朱元璋所提:親信楊憲,此人是劉伯溫的好朋友,是同一個利益集團,可即便如此,劉伯溫還是實事求是地說:“楊憲有宰相之才,無宰相之量,不能大用”;而第三個也是由朱元璋所提:同樣也是親信,且韜晦謀略不下於劉伯溫的汪廣洋。

而劉伯溫依舊回答:“汪廣洋比楊憲還要心胸狹隘”,接著第四個,就是日後引發大案的胡惟庸,他是李善長同鄉,很得朱元璋歡心,不過劉伯溫卻說他“譬之駕,懼其僨轅也”(初生牛犢,恐怕會弄壞車轅和木犁)。




那既然劉伯溫對後面三個人都不滿意,朱元璋就想讓他來做丞相,可劉伯溫深知急流勇退之道,堅決不從。所以最後朱元璋還是安排了楊憲三人入主中央權力機構:徐達、李善長繼續留任,汪廣洋為左丞,楊憲為右丞。

不過劉伯溫的眼光確定毒辣,上述幾人基本上都沒有好下場:在升任左丞的當月,楊憲被誅殺,“中書左丞楊憲有罪誅”;李善長於洪武四年退休養老;洪武五年,右丞相徐達也回家榮休;洪武十二年,升任右丞相,後被流放的汪廣洋被處死;同年,跨級升職的左丞相胡惟庸被殺,並在數年後引發多達三萬人被殺的“胡惟庸案”。

胡惟庸被殺後五天,朱元璋下令廢除中書省,也就是永永遠遠取消了丞相制度。並下令“子孫不許重設丞相,臣下有言復立丞相者,凌遲處死”。

李善長、楊憲、汪廣洋、胡惟庸四人,其實都是朱元璋改制的犧牲品。為了廢除中書省和君主集權,徹底改制,朱元璋必殺此四人,甚至可能還包括了徐達:至今還有不少言論認為,右丞相徐達也是由於吃了朱元璋送來的燒鵝,毒瘡發作而死。


一貳一橙


朱元璋問劉伯溫:“咱決定改組中書省,你覺得咋樣啊?”

劉伯溫答到:“應該改組,應該改組······”

朱元璋說:“咱選了三個人,你聽聽,徵求一下你的意見。”

劉伯溫趕緊說道:“不,我請皇上不要徵求臣的意見······”

話剛說到這兒便被朱元璋打斷道:“不成,咱一定要聽聽你的想法。”

劉伯溫遵旨後,朱元璋接著說道:“第一位是楊憲,第二位是吏部尚書汪廣洋,第三位是中書省的參知胡惟庸。”

這三人顯然在劉伯溫眼裡都不能算是宰相的最佳人選,為何呢?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楊憲雖有才能,但是卻無宰相的氣量。汪廣洋偏狹淺薄,連楊憲都不如。至於胡惟庸,此人才能也有,氣量也有,但是卻是一個恩怨必報,心性暴躁的人,這樣的人很難控制,所以也不能擔任宰相大任。”

朱元璋千辛萬苦定的人選,沒想到卻被胡惟庸三言兩語給否定了,心裡也有一點小小的不痛快,便接著問道:“那你覺得誰能擔任呢?”

胡惟庸回答道:“臣認為還是李善長比較適合。”

(······)

對於劉伯溫的進言,朱元璋感到大為詫異,但同時也對劉伯溫生了嫌隙,特別是當朱元璋說要讓他擔任相國之位時,劉伯溫百般推脫,稱自己擔任不了這個職位,自己只能歸隱田園,回老家養老。換句話說,劉伯溫知道急流勇退的道理,如果他還待在朝中,不僅沒有什麼好的地位,反而最後還會惹來殺身之禍。但是朱元璋自然也知道劉伯溫的心思,心裡便更討厭他了。

但是後來我們也知道,朱元璋所說的這三人,最後下場基本上都很慘。劉伯溫認為的李善長下場同樣也悲慘。

首先來說楊憲,洪武元年(1368年)的時候擔任中書省參知,洪武二年遷升為左丞。但是此人在擔任中書省執政時,便大肆罷免原來的官吏,只任用其親信,不僅如此,還殺害了御史官劉炳。當然了,最後他也為其行為買了單。後被李善長劾“放肆為奸事”,最終被朱元璋所殺。

其次便是汪廣洋,此人本事元朝時候的進士,文筆很好,朱元璋還稱讚他:“處理機要,屢獻忠謀”,甚至還將其比作劉備的諸葛亮,劉邦的張良。可見其深有謀略。後來明朝建立之後,汪廣洋也官累自廣東行省參政、右丞相職務。只可惜,在洪武十二年(1379年)的時候,也被朱元璋賜死了。

而最後這個胡惟庸就不用說了,因為我們已經對他太熟悉了,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死,正是宰相制度的終結。

他們都是些開國功臣,朱元璋為何要殺他們呢?其實原因有很多,但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皇權衝突”。什麼意思呢?

也就是說,在獨裁君主制下,如果個人乃至以個人為中心的集團(朋黨)的權力和皇權形成對抗,或者威脅到皇權的正常運轉的話,那麼,為了鞏固皇權,獨裁者們便會將這些個人也好,集團也罷都會給剷除乾淨。反過來,皇權的鞏固關係到皇權的延續,如果其他外在權力將皇權置之度外,甚至會形成對抗關係的話,那麼其結果就可想而知了。

總而言之,朱元璋為了鞏固皇權,就必須將這些障礙清理乾淨。當然了,這其中也有這些人的個人原因!


方圓文史


劉伯溫是個高人,博學強記,還精於象緯之學,和諸葛亮一樣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於世,有“前朝軍師諸葛亮,後朝軍師劉伯溫”的說法,劉伯溫在民間有這麼高的地位,跟他的能力有關係,而朱元璋問劉伯溫誰能當丞相,在說出三個人後,劉伯溫都一一作了否決,最後這三個人都慘死在朱元璋手上,可見劉伯溫有識人之明。


朱元璋說劉伯溫“吾之子房”確實不為過,劉伯溫對朱元璋來說是起到了張良對劉邦的作用,就是在迷霧中作出正確的選擇,最終按這個選擇走向正確的方向,有時候很多人在人生選擇上作出錯誤的判斷,選擇了錯誤的方向,導致一子錯滿盤皆落索,留下諸多遺憾。

劉伯溫被朱元璋請到應天府(今南京)當謀臣後,就和朱元璋分析了一下形勢,向朱元璋提出各個擊破,避免兩線作戰的策略,在陳友諒氣勢洶洶的時候,朱元璋的帳下大將有的勸朱元璋投降,有的勸避其鋒芒,朱元璋難以選擇,而劉伯溫提出利用陳友諒的驕氣,來個誘敵之計,再將其重創,跟朱元璋說了幾句切中要點的話後,使朱元璋堅定信心,向著劉伯溫定下的策略前進,把內部看法不一、不利於團結的危險化解。


劉伯溫不僅在幫助朱元璋開國的時候能夠出謀劃策、切中要害,在看人方面也有獨到之處,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後,李善長當了第一任中書左丞相,徐達當了中書右丞相,這兩個都是淮人集團的,不過徐達不居功自傲,在朱元璋面前恭敬謹慎,從不亂說話,深得為臣之道,處理問題又不偏不倚,沒有過失,明初五位丞相只有徐達能得以善終!

而李善長外表寬厚溫和,內心卻愛嫉妒,待人苛刻,在和劉伯溫爭論法令的時候,居然辱罵劉伯溫,也因為劉伯溫是浙東集團的主要人物,李善長處處排擠劉伯溫,對於同是淮西集團的胡惟庸多有提攜。

在李善長辭官回鄉的時候,朱元璋對於丞相一職有三個人選,其實朱元璋心中的最佳人選是劉伯溫,只不過劉伯溫知道“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以自己嫉惡如仇不耐處理雜事為由拒絕,對於朱元璋提出的楊憲、汪廣洋、胡惟庸三個人,劉伯溫都準確說了他們的缺點,也說了這三人不適合當丞相。


楊憲和劉伯溫的私交很好,還是朱元璋的情報人員,辦事幹練,是朱元璋的親信,能力也很強,劉伯溫在三個人中對楊憲的評價應該算是最高的,說楊憲有丞相的才能,只不過沒有丞相的器量,沒有容人之量私心太重,而楊憲後來也如劉伯溫評價的一樣,在當上中書右丞沒多久,就開始對李善長和汪廣洋下手,一直想要扳倒枝繁葉茂的李善長和擋在他前面的左丞相汪廣洋,汪廣洋在楊憲的奏劾下被放逐回鄉貶到海南。

而楊憲和李善長的差距還是太大,在明初李善長的地位可不是隨便什麼人能比的,功臣排第一,六公排首位,徐達還排在他後面,年祿達四千石,劉伯溫才240石,可見李善長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楊憲算是以卵擊石,楊憲在中書省執政後,罷去舊吏,任用親信,專決省事,殺侍御史劉炳,彈劾汪廣洋和李善長,這些種種讓朱元璋很失望,最後被李善長反劾“放肆為奸事”,在成為中書左丞的當月,就被朱元璋殺了。


對於汪廣洋,劉伯溫的評價是器量比楊憲還狹窄,對於胡惟庸則是不客氣了,說丞相好比駕車的馬,而胡惟庸當丞相的話會將馬車弄翻。汪廣洋總體上來說,在丞相位置上是和稀泥,沒什麼建樹,只是隨波逐流,保持官位而已,被朱元璋貶了幾次提了幾次,多次告誡都不改,胡惟庸則是博得朱元璋歡心後,開始膽大妄為,很多事情不報告給朱元璋自己就做了決斷,很多奏章被胡惟庸截留,生殺廢黜大事掌握在自己手中,很多人競相奔走其門,賄送金銀財寶給他,有架空皇權之嫌。

對於朱元璋來說,自然不允許有人架空皇權,也看到幾個丞相對於他來說並沒什麼好處,於是想到了廢除丞相制度,想要廢除丞相制,以貪汙罪來定胡惟庸的話,只不過殺他一個,只有事情鬧大了才好藉機廢除丞相制,最後胡惟庸造反罪名成立,牽連了很多人,受胡惟庸案餘波,被誅殺了三萬餘人,汪廣洋則是受胡惟庸毒死劉伯溫案牽連,被朱元璋賜死。


劉伯溫說這三個人都不適合當丞相,自然是劉伯溫的識人之明,而朱元璋還是讓他們三個人當了丞相,也不知道是不是朱元璋為了廢除丞相制下了一盤大棋,只有朱元璋知道了!


摯潷畫畫紅塵


文獻記載,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後,其最高統治集團內部分為兩派:以李善長為首的淮西(安徽西部)集團和以劉伯溫為首的浙東(浙江東部)集團。

淮人集團的核心人物李善長不僅是朱元璋的老鄉,還很早就追隨元璋,元璋起兵之初就任幕府書記,元璋稱吳王時任他為右相國,後登基稱帝時封其為左相國、左丞相,朱元璋曾點贊他“論功當屬第一”。李善長與明太祖朱元璋是兒女親家,其子是明太祖的駙馬都尉。李善長為相後喜用淮人,他的同鄉、親戚胡惟庸被他從一介小小縣令一路提拔至丞相尊位,接了他的班,兩人先後掌相權長達十七年。李善長、胡惟庸在位期間極力排擠非安徽籍人士,除非你是淮人,否則不許掌實權。浙東集團的中心人物劉基(字伯溫)也是明朝開國功臣,是朱元璋最為倚重的親信謀士,元璋曾對太子朱標說:“我到婺州時,得了處州 。它(處州)那裡東邊有方國珍,南邊有陳有定,西邊有張士誠,劉伯溫那時挺身來隨著我......鄱陽湖裡到處廝殺,他都有功”。在與陳友諒、張士誠的鏖戰中,劉伯溫都積極獻計獻策並被元璋採納,且有奇效。後來,劉伯溫設計出一套軍衛制,為建立大明軍隊做出了重大貢獻。他還親自參與組織、設計、修建了南京(元稱應天府)城牆與明宮,也算功勳卓著吧。

朱元璋登基後大封有功之臣,立有大功的劉基只封誠意伯,年祿二百四十石。李善長則封韓國公,俸祿四千石。好在劉基一向淡泊名利,沒有計較。

《國初事蹟》記載,朱元璋曾到汴梁(今開封)慰問北伐諸將,丞相李善長和御史中丞劉伯溫留守南京,李善長的心腹中書省都事李彬犯法,善長出面為他求情,嫉惡如仇、執法如山的劉伯溫不給面子,堅決向元璋彙報,獲元璋批准後將李彬處死。淮西集團素與浙東集團(核心人物除劉基外,還有宋濂、葉琛、楊憲等大儒)有矛盾,一向視其為眼中釘,加上這次劉伯溫執意將淮系干將李彬誅殺,更加深了這種仇恨。洪武四年,屢受明槍暗箭偷襲、預感到山雨欲來的劉伯溫索性告老辭官(有史料說遭李善長威逼)歸裡,到原籍浙江青田武陽鄉下閒居去了。

《明史·劉基傳》記載,在此之前,朱元璋曾和劉基商量丞相的最合適人選,彼時有人正攻訐李善長,劉基卻不念舊怨,說李是淮系元老勳貴且為大明立下過汗馬功勞,而且他處事公正,能協調諸將的關係。元璋訝異道:“他多次要加害於你,你怎麼還替他說好話?我看丞相還是由你來做吧”。劉基很清楚在淮人一手遮天的情況下,自己很難站住腳,更別說有施展才乾的空間了,於是說自己生性骨鯁剛直,口無遮攔,難以調和諸將,予以婉拒。元璋見他再三辭謝,遂作罷。

元璋又問:“楊憲、汪廣洋、胡惟庸這三人如何”?楊憲是朱元璋的親信,也是劉基的好友,但劉基卻說楊憲雖有相才,但器局、肚量偏狹,不能容人,汪廣洋有些能力,也有智謀,但識見偏淺,沒有登高望遠之能,胡惟庸更不行,德才均不配位,丞相好比馭者(車伕),胡惟庸不但駕馭不了馬車,恐怕連車轅都會被他毀掉。

《明史》對上述三人的評價都不低,可在劉伯溫眼中,除李善長外,其他三位都不是相才。山西人楊憲辦事幹練,長於外交,江蘇高郵人汪廣洋以書法和智謀著稱於世,胡惟庸則起自基層,在地方上摸爬滾打多年,熟悉明王朝的基層情況,古人云:“宰相必取於州郡 ”,胡惟庸應該是做丞相最合適人選。可劉伯溫認為三人都不適合做丞相,尤其是胡惟庸。

其實,朱元璋找劉伯溫諮詢丞相的最佳人選,自有其難以明說的深意。自古以來,皇權和相權的博弈就是封建政治無法迴避的矛盾焦點,皇權獨大時,宰相只能做幕僚長,皇權衰弱時,宰相就會大權獨攬,成為實際意義上的“無冕之王”。彼時的朱元璋,對獨斷專行的李善長日益不滿,已有換相的意思,但他還需忍耐,因為他還沒找到一個能完全替代李善長的人選。但他心裡已有三個人選。如今,他把這三人一一列舉給慧眼如炬的劉伯溫。這是朱元璋一箭雙鵰之計,一是想聽聽劉伯溫這位高參對三人的真實看法與評價,第二隻能想不能說:這三人是除李善長外對皇權最具威脅的人,必須早做防範,為下一步徹底廢黜相權做好鋪墊。

朱元璋沒有細問劉伯溫對三人尤其是對胡惟庸的惡評思路從何而來,劉伯溫也沒具體解釋。自己心目中三個丞相人選都被劉伯溫給否定了,這讓元璋多少有些難堪,但還有更復雜的情緒只有他自己知道。

數年後,胡惟庸專權,他早就恨劉伯溫說他的壞話,於是找由頭在朱元璋面前攻訐,說劉基在家霸佔有王氣的吉壤作墳塋,最終削奪了劉基的俸祿。本已辭官回家養老的劉基惶恐異常,只好親赴南京請罪,不敢回家 ,憂憤成疾,胡惟庸特意差遣醫生來給他治病,吃了藥,病勢反而愈發沉重,於洪武八年不治死去。胡惟庸案發後,有人告發,說劉伯溫是被胡惟庸下毒害死的.....

史載,明初第一任左、右丞相分別是李善長和徐達,李善長為人處世異常謹慎小心;徐達則長期在外統兵征戰。他二人都沒有和朱元璋形成大的矛盾衝突,但相位傳到胡惟庸時,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

《明史》載,胡惟庸是大明頭號開國功臣李善長的女婿。在李善長的提攜下,他從一個小縣令一路扶搖直上,很快當上了左丞相,在朝中大權獨攬,獨斷專行,官員的升遷、任免、獎罰大事,都自作主張,不向元璋請示;他還將不利於自己的奏書全數扣押;他大開競奔之門,大肆賣官鬻爵;他聚斂瞭如山的財貨;他培植親信,遍樹黨羽,排斥異己,稱霸朝堂。胡惟庸如此囂張跋扈,不僅危及明王朝的安定,而且和權力慾望極強的朱元璋也必然會發生尖銳衝突。胡惟庸“謀反”案發後,朱元璋順藤摸瓜,借題發揮,將三萬餘人羅織進“胡黨”並全部誅戮殆盡,連位居“勳臣第一”,早已年邁退休在家的李善長以及全家70多口男女老幼也一齊被殺。在此之前的洪武二年,任中書省執政的楊憲因“專決省事,罷黜舊吏,更用親信,殺侍御史劉炳,彈劾右丞相汪廣洋”被李善長奏劾“放肆為奸事”,被元璋處死。而受封忠勤伯,曾擔任右丞相的汪廣洋,在洪武十二年時因受胡惟庸案牽連(有人告發他與胡惟庸合謀毒死劉基)被元璋賜死。之後,朱元璋廢除了中書省、罷去了丞相,經過一番改革整頓與無情鎮壓,朱家皇權得到最大程度的強化。

【插圖源自網絡】

【寫作不易 嚴禁剽竊】


鐵馬冰河wu


劉伯溫在朱元璋建立大明的過程中出謀劃策,確實有過不少功勞,但是別看他飽讀詩書,肚內有乾坤,也未必都能揣測到朱元璋的用意,朱元璋在徵詢他誰能當丞相的這番談話中,其實心中已拿定主意,無非只是想看看劉伯溫對三人的觀點,以視對他的重視。


起初朱元璋本想讓劉伯溫當丞相,此人有政治根基 ,又思想活絡,與楊憲同屬浙東集團,如果他當丞相,可以有利鉗制和均衡以胡惟庸為首的淮西集團。可是劉伯溫明白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於是他選擇了急流勇退,不失為一個明智的辦法,但對於朱元璋這樣一個不按常理出牌的君王,即使他拒絕當丞相也不能善終。


劉伯溫拒絕當丞相後,朱元璋也沒有強求,畢竟強扭的瓜不甜。他問劉伯溫楊憲此人如何?本想劉伯溫肯定會支持,可是劉伯溫說楊憲此人能力是有,但度量太小,不能成事。又問汪廣洋如何?還不如楊憲,懦弱無能。那胡惟庸呢?年輕後生,羽翼太豐,怕會適得其反。


劉伯溫分析的自是有幾分道理,但他沒明白朱元璋的心思。當時明朝的黨派紛爭很嚴重,尤以我前文交代的浙東集團和淮西集團為甚,朱元璋早想從制度上進行改革,徹除此患,穩定政權。但這得有一個恰到時候的契機。


要想讓其滅亡,必先讓其瘋狂。朱元璋任用了上面所說三人為中書省丞相,果不其然,楊憲一得勢就穩不住了,這正好給朱元璋殺他的理由。汪廣洋被胡惟庸壓制的死死的,純屬廢人一個,朱元璋便以不作為的藉口把他也殺了。就剩胡惟庸了,讓他先使勁的蹦噠,明朝四大案的罪魁禍首就是他,結局可想而知。不但落了個滿門抄斬,還給朱元璋充分的理由消除了對他有威脅的人。

隨後朱元璋宣佈取消丞相制度。至此就是朱家人說了算,再不會有黨派滋生的土壤。

圖:來源網絡


唯戀無名


楊憲、汪廣洋、胡惟庸,都是朱元璋向劉伯溫諮詢的丞相人選,但三人最後都慘死,說到底還是三人沒有意識到朱元璋的可怕,成為朱元璋剝奪相權的犧牲品。


朱元璋建立大明後,把最重要的丞相位置給了第一功臣李善長。最初,君臣合作十分默契,但後來朱元璋開始翦滅功臣,削奪相權,李善長成為首當其衝的目標。

朱元璋抓住機會,準備廢掉李善長,這時劉伯溫站出來幫李善長說話,他勸朱元璋說李善長雖然有過,但他德高望重,功勳蓋世,能調和諸將,主持大局,別人替代不了。

朱元璋很奇怪,劉伯溫和李善長關係並不好,還要替他說話,便告訴劉伯溫說:“李善長經常在朕面前說你的壞話,你還設身處地為他著想?其實,朕想改任你為丞相。”

劉伯溫何許人也,立刻明白朱元璋這是拿話試探自己,他抓緊跪倒在地,表明心跡:“皇上,這萬萬不可,臣沒有宰相之才,不能服眾。更換丞相如同更換樑柱,必須用粗壯結實的大木,如用細木,房屋就會立即倒坍。”

朱元璋心想算你劉伯溫有數,於是作罷。


後來,李善長離職,朱元璋又問劉伯溫,誰是合適的丞相人選。

老朱先問了楊憲如何,能不能做丞相。

劉伯溫和楊憲關係不錯,但楊憲是特務出身,靠著監視群臣,打小報告獲得朱元璋信任,劉伯溫委婉地表示:“楊憲有丞相之才,卻無丞相之量,他不適合做丞相。”

朱元璋頷首,又問劉伯溫:汪廣洋如何?

劉基答:“他的氣量還不如楊憲”。

朱元璋又說了一個:“胡惟庸如何?”

劉伯溫回答道:“丞相就是駕車的馬,我怕胡惟庸會把車開翻。”

朱元璋一看三個都不行,意味深長地說:“看來丞相一職只有你最合適了。”


劉伯溫一看老朱又來這一套,趕緊回答說:“我肯定不行。天下何患無才,只要皇上留心物色,一定會有合適人選,但臣認為這幾個人確實不適合。”

其實以朱元璋的脾氣性格,他心裡早有人選,劉伯溫的意見左右不了他的決策,所以楊憲、汪廣洋、胡惟庸後來都被他任命為丞相,但這三個人最後又都被他整死了。

劉伯溫說的不錯,楊憲沒有宰相的氣量,他在洪武三年(1370年)七月被朱元璋提拔擔任中書左丞,便不自量力,開始跟李善長、胡惟庸等淮西派明爭暗鬥,結果當月就被朱元璋殺了,連一個明確的罪名都沒有。



汪廣洋曾和胡惟庸同時為相,一個是右丞相,一個是左丞相,汪廣洋頗有自知之明,知道玩弄權術,自己玩不過胡惟庸,只能隨大流,結果因為不作為被老朱擼下來。

過了幾年,汪廣洋被重新啟用為右丞相,但他一如既往隨波逐流,根本牽制不了胡惟庸,後來胡惟庸涉嫌毒死劉伯溫,朱元璋遷怒汪廣洋,新賬舊賬一塊算,把汪廣洋直接賜死了。可以說汪廣洋死的比較冤,他的死只是因為沒有達到朱元璋的期望。

至於胡惟庸,靠著李善長推薦,加上自己的手段,贏得朱元璋的信任,先是幹右丞相,後來幹左丞相,甚至獨相過一段時間,可以說是朱元璋面前的一大紅人。

但隨著權力越來越大,胡惟庸也開始膨脹了,所作所為逐漸超出朱元璋的容忍範圍,老朱需要的是老老實實聽話,戰戰兢兢做人,凡事請示彙報的“庸人”,而不是能力超強,權力慾極大,凡事獨斷專行,甚至架空皇帝的“能臣”。很不幸。胡惟庸碰觸了朱元璋的底線,甚至有了圖謀不軌的行跡,最後不但自己被幹掉,還株連一大片也是自作自受。

不論是功高蓋世的李善長,還是不自量力的楊憲,不論是碌碌無為的汪廣洋,還是得意忘形的胡惟庸,不論這幾個丞相有多大的過錯,最終都難逃朱元璋的一刀。

這充分說明朱元璋針對的不是坐在丞相位置的這個人,而是丞相這個位置和權力,因為他認為丞相的相權是對皇權的分割和制約,而他想把所有權力都集中在手裡,所以在連續幹掉整垮四個丞相後,朱元璋終於有充分廢除丞相,實現了大權獨攬的目標。

所以說這幾個丞相的慘死,雖說跟他們的個人表現有關,有的還是咎由自取,但根本而言,他們都是朱元璋剝奪相權的犧牲品。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洪武2年(1369年),朱元璋問劉基如果李善長不當丞相,誰適合當丞相?這是一個巨大的坑,不聲不響地就給劉基挖好了。

換到任何一個人必然中招。在這個年份裡,任何人都沒有意識到巨大的風險即將降臨到每一個實權派頭上,包括劉基在內。


朱元璋提了三個人,分別是楊憲、汪廣洋、胡惟庸。楊憲是劉基的“浙東集團的嫡系人馬”,也是後來劉基“離職”是唯一佈局朝堂的人。劉基的評價是“有才能,沒氣量”。而對“中間派”汪廣洋的評價是能力氣量都不如楊憲。而對“小人”胡惟庸的評價是,這是個能讓大明翻車的主。原話是“譬之駕,懼其僨轅也”。

朱元璋說提這個你不滿意,提那個你有問題,這樣你覺得你自己可以勝任麼?在此前若干次談話,朱元璋的口吻是一樣的,並沒有讓任何人感覺到危險。

此前在採石磯之戰的時候,劉基也拍過桌子,拿類似的話懟過朱元璋。但是這一次劉基突然劉聞到了一絲殺機。


劉基抬頭看到朱元璋並不是十分好看的臉色,心裡突然就有了一絲慌亂。劉基意識到這絕對不是一個隨便聊聊的問題,於是堅決說自己不行,打死也沒那個能力。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很快就證實了劉基的判斷。接下來果然李善長“靠邊站”,在丞相這個職位上,正是朱元璋例舉的幾個人。從洪武2年到洪武13年,這是個漫長的過程,但同時也足見朱元璋對於廢丞相一事籌劃已久。


用楊憲、汪廣洋和胡惟庸這些有性格缺陷的人的目的非常明確,那就是要徹底將丞相這個位置樹敵、搞臭、逼到死角,為自己順利廢掉丞相制度做準備工作。


早在朱元璋還是吳王的時候,實際上還是在“山寨”元朝的舊制,就在帳下設立了左、右丞相的職位;而且也是按照元制,以右為尊。

當時朱元璋就考慮到丞相制度在歷史上的重要性,而且當時戰時形勢也的確屬於合作期,所以左右丞相的人選必然是自己鐵子,一個李善長,一個徐達。其實選徐達做左丞的時候,就考慮到以武制文。當朱元璋作出這個決定的時候,嚇得徐達連頓飯都沒吃得好。

其中原因在於徐達實在是太瞭解朱元璋這個人了。做事要麼不做,要做就容易把事做絕。


到建立明朝之後,朱元璋還是中規中矩設立刻中書省,左、右丞相仍為中書省的長官,只是開始陸續恢復漢制,以左為尊。仍然上陣鐵子兵,左丞相李善長,右丞相徐達。

徐達畢竟武將,大都督府還有一堆事情呢,北伐重擔還在肩上,所以這個右丞相只是掛了個名而已。徐達遠遠地躲著朝局走。


但是李善長就不一樣了,那是真正的蕭何,朱元璋的大管家。所以不管李善長願不願意,圍繞著他成長起來的淮西集團在日益膨脹。實際上淮西集團本身就是朱元璋的鐵血班底。但是大明建國後,性質就變了,因為相權在傳統制度裡,是獨立一極的權力。他和朱元璋的皇權是相互合作又相互制約的。


而且淮西集團勢力之大,已經不僅僅涉及中書省,還包括大都督府。這讓朱元璋寢食難安起來。於是朱元璋給了弱小的浙東集團一點點權力,讓御史臺負責監督百官(這也就是後來的言官制度)。

但是李善長並沒有明白朱元璋的用意,反而認為是劉基這幫臭文人想搶班奪權了。想要撼動巨大的淮西集團,簡直痴人說夢。於是在“李彬案”上,這兩派人馬就結仇了。此後多年,兩派鬥法,讓朱元璋穩穩地掌控朝局。


然而“浙東集團”實際上也只是棋局的一部分而已。因為朱元璋就是要用浙東集團的鮮血羅織淮西集團的罪名。最終朱元璋處決胡惟庸和汪廣洋的罪名除了謀逆外,就是“毒殺”劉基。汪廣洋更是被指責在“毒殺”劉基案中沒有作為。

而劉基實際上是早在洪武2年那次談話時,就看透了朱元璋心思的,所以早於洪武4年就回家養老了。但是怎奈不死,不死就仍然會被裹挾到朝局之中。洪武8年,已經行動不便的劉基參加了元旦早朝,因為仍然能寫會畫,但是正月裡就一病不起了,而胡惟庸奉命去探病,探完病,劉基也就徹底告別人間了。答應宋濂家人編的宋濂作品集還未完成就一命嗚呼了。


而朱元璋廢除了丞相制度外,對淮西集團的血洗和追殺一直持續到洪武23年,已經退休多年的李善長也沒有逃過這一劫。所以最終善終的惟有在丞相位置上的毫無作為的徐達,而徐達曾經是朱元璋的救命恩人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