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盟军推迟开辟第二战场,真是英美要消耗苏联实力吗?另有原因

二战盟军推迟开辟第二战场,真是英美要消耗苏联实力吗?另有原因

1941年12月7日,在二战苏德战场打得最紧张时刻,处于旁观者的美国也被日本偷袭珍珠港拉入战火,虽然英国高兴丘吉尔兴奋地喝了一大杯香槟,可苏联却高兴不起来,因为斯大林一直要求盟军在西线开辟第二战场,以缓解苏军在东线的压力,但丘吉尔却以各种借口搪塞,甚至专门飞到莫斯科作解释工作。因为这事,亲苏派把他说成是英美有意消耗苏联实力。实际上,英国跟美国也都有各自的难处,特别是英国,因为在法国开辟登陆场的事,还做了一些试探性的尝试。我们一起来看看,丘吉尔为何极力推迟开辟第二战场,到底有哪些难言之隐?

面对美国加入二战,英美也想找到一条尽快打败轴心国的办法,但本土优先的现实迫使他们先要自扫门前雪

对于美国加入二战,当初望眼欲穿的是丘吉尔,由于一战盟友和有政治同盟经济互补的关系,他们一直有着密切的合作。因此,当珍珠港事件发生后,丘吉尔在高兴的同时,也为后续的军事斗争做着考虑。

二战盟军推迟开辟第二战场,真是英美要消耗苏联实力吗?另有原因

可以说,罗斯福和丘吉尔在战略眼光和顾全大局上要照斯大林开阔一些,这不仅仅是英美同时面临两线甚至是三线作战。对于英国来说,他要面对的是本土和非洲以及东南亚殖民地的争夺。而对于美国来说,他的范围更要宽泛一些,除了应对太平洋上与日本的利益争夺,还要帮助英国打击非洲和法国的德意联军,而且在亚洲战场上,美国也在通过物资和志愿者的方式帮助亚洲战场,

但这并不是说苏联不重要,毕竟苏德战场牵扯的是轴心国的最主要兵力,但英美自家门口的事没有打扫干净,怎么可能去管苏联的事呢,就算是要管,本国的民意也是考虑因素之一。

有了以上这个考量,英美不得不先解决自身问题再分担苏军压力。

二战盟军推迟开辟第二战场,真是英美要消耗苏联实力吗?另有原因

面对西线德军构筑的重重堡垒,英美也想趟出一条登陆的有效办法,但尝试的结果却是大败而归

虽然丘吉尔一直在想法跟斯大林解释不能迅速开辟第二战场的理由,但英美并没有闲着。对于英国来说,从敦刻尔克大撤退的耻辱到德军轰炸东京的残酷,英军还想报北非惨败隆美尔手下之仇,谁都想尽早结束这场可恶的战争。但是英国也有自己的难处。

首先,从开战以来,英军一直处于下风,就没有打过一场有影响的胜仗,张伯伦留下的绥靖政策后遗症并没完全消除,英国失败情绪和害怕德军的情绪一直存在。

其次,面对德军在西线构筑的坚固堡垒,英国还没找到一条合适的登陆方法。由于一战后期,对于登陆作战,还没有哪支军队在这方面作过研究和有成功借鉴。

二战盟军推迟开辟第二战场,真是英美要消耗苏联实力吗?另有原因

第三,最关键的一条,英军不是没有行动,也开始了一次登陆尝试,但是失败了。1942年8月,盟军在法国的第厄普试探性的进行了一次登陆尝试,但是盟军7000多人命丧海滩,几十艘战舰和106架飞机葬身大海,这次惨痛教训让英美感到,防守海岸的德军非常严密,没有一个好的进攻方案,根本就不能贸然登陆。

虽然有这些不利因素,英美还是想了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他们在西西里岛搞了一次大的登陆作战,这次战役成功的好处,不仅缓解了苏军东线战场的压力,也是给斯大林一个交待。同时,这次登陆还为后续诺曼底登陆作了铺垫。

二战盟军推迟开辟第二战场,真是英美要消耗苏联实力吗?另有原因

面对德军对大西洋堡垒寄予厚望,盟军终于找到一条开辟第二战场的途径,诺曼底登陆使德军失掉一条胳膊

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战,盟军在北非战场取得了较好的战绩,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也扭转了海上战局,而苏德战场的形势也在向好的方向转变。英美首脑认为自家门口的雪打扫得差不多了,开辟第二战场的时机也成熟了,于是,一个呼之欲出的方案出台,这就是诺曼底登陆作战。

诺曼底登陆作战的成功,源于两个主要原因,一是盟军经过第厄普和西西里两次登陆尝试,逐步摸索出了一条打击德军海岸防御的有效办法。另一个原因是德军在西线的大西洋堡垒并没有设想的那么坚固,即使隆美尔接任5000公里海岸线的防御,他这个B集团军司令官的职务也是有名无实,一些兵力都抽调到东线跟苏联作战去了,防守海岸的都是些新兵和体弱老兵,加上德军缺乏防御资源,甚至连水泥都供应不上,盟军的登陆胜算大增。

二战盟军推迟开辟第二战场,真是英美要消耗苏联实力吗?另有原因

因此,当我们现在回过头来探讨盟军为何推迟开辟第二战场原因时,却并不象有些人想的那样,战场环境瞬息万变,有些事情根本不是战略意图能左右得了的。但是,有些人说丘吉尔罗斯福两人,是否在二战中利用德军来消耗苏军实力的事,因为没有真凭实据,不好妄加猜测,就算丘吉尔在战后准备进攻苏联的计划解密,那也不能说明什么,毕竟,是同盟国的共同力量打败了轴心国。

更多资讯请关注岛主说事,喜欢本文的读者请点赞、收藏和分享一下吧!

参考资料:《二战全史》《第二次世界大战风云录》

精彩推荐: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