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佩:两弹一星元勋夫人,中年丧夫,晚年丧女,最应该追的星是她

李佩:两弹一星元勋夫人,中年丧夫,晚年丧女,最应该追的星是她

如果说郭永怀先生用生命换来了国家的振兴,那么,李佩先生则默默地在讲台上站了一生,倾其所有,换得桃李满园。——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副书记马石庄评

李佩先生被称作“中科院最美的玫瑰”、“中关村的明灯”、“年轻的老年人”、“中国应用语言学之母”。

1

1918年,李佩先生出生在北平无量大人胡同的一个书香门第,祖籍江苏镇江,取名李佩珍。

李佩:两弹一星元勋夫人,中年丧夫,晚年丧女,最应该追的星是她

李佩先生一家合影 左一李佩先生

李佩身为家中长女,备受父亲的宠爱。虽然父亲早年在英国留学多年,但是思想上却还是十分的封建。

用李佩先生的话:自己的父母“完全是旧社会的人”。

李佩回忆说:

“封建在我们家里表现主要是,第一,如果最后一个孩子不是男孩,家庭人口数可能还要增加,这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中国古老传统;第二,家里的男女界线是很严格的,女孩子不能上大学,这就是为什么我小时候的反抗力就那么大!”

在母亲的支持下,李佩的“抗战”取得了胜利。

李佩先先后在北京慕贞小学、培元小学、教会学校贝满女中读书。

并于1936年9月,李佩考入北京大学经济学系,随后就把“李佩珍”这个名字俗气的名字改为“李佩”。

随着抗战的爆发,被迫停课在家。

李佩:两弹一星元勋夫人,中年丧夫,晚年丧女,最应该追的星是她

少女时期的李佩

1938年的一天,3名北京大学的女学生站在天津一家外国轮船公司的售票口,要买3张去香港的筒仓票。

售票的船办打量她们后说:“你们3个女学生能住大筒仓吗?那可是男女混杂的。”

3个女生面面相觑,犯难地摇摇头。

那个船办又说:

“这样吧,你们要是能凑出80元钱来,我就和船务打个商量,让他把自己的房间让给你们。

她们赶紧点头,如数递上了钱。

这3个女生就是不仅“偷”走了家里的全部现金,还给父亲留下一张500大洋的借条的李佩和两位女同学。

李佩:两弹一星元勋夫人,中年丧夫,晚年丧女,最应该追的星是她

李佩(左)

最终她们进入云南西南联大。

临行前,她在同学家给父母留下字条,请同学的父母在她们上船后将字条交给自己的父母。

2

1947年,李佩赴美国康奈尔大学工业与劳工关系学院学习工商管理继续深造。

在康奈尔大学一次演讲中,李佩结识了在西南联大的学长和一生的爱人郭永怀。

李佩:两弹一星元勋夫人,中年丧夫,晚年丧女,最应该追的星是她

郭永怀何许人也?

当时,郭永怀作为“航空之父”流体力学大师冯·卡门的博士毕业生,康奈尔大学的年轻教授,并且还是研究生院三大创始人之一

1948年的春天,两人在纽约附近小镇绮色佳的市政厅结婚,便有了这对才子佳人,这段爱情佳话。

李佩:两弹一星元勋夫人,中年丧夫,晚年丧女,最应该追的星是她

李佩和郭永怀结婚照

随后定居美国,并在康奈尔大学语言学系教授中文。

郭永怀被美国康奈尔大学聘为了终身教授,开出了很高的薪资;

不仅如此,美国方还给郭永怀和妻子、女儿安排了别墅,他们的吃穿用度,一切都是按照最高标准配备的。

李佩:两弹一星元勋夫人,中年丧夫,晚年丧女,最应该追的星是她

郭永怀一家

在康奈尔,李佩结识了郭永怀的很多同窗好友,钱学森和夫人蒋英、林家翘和夫人梁守瀛等人都成了她一生的朋友。

李佩:两弹一星元勋夫人,中年丧夫,晚年丧女,最应该追的星是她

3

新中国成立后,迫切想回国的钱学森,郭永怀等科学家们,因受美国禁令的原因,被迫等待。

1956年,美国政府取消禁止中国学者出境的禁令,郭永怀一家收到了一封来自国内的信:

快来,快来!请兄多带几个人回来!

写信的就是历尽千难万险,刚刚回到祖国的钱学森。

同年9月,郭永怀和李佩携5岁的女儿郭芹,启程回国!

李佩:两弹一星元勋夫人,中年丧夫,晚年丧女,最应该追的星是她

临走前,烧毁了所有的研究数据和未发表的讲义等,这些都是十数年的心血;还把他们的小汽车送给了送别他的朋友。由此可见,回国的决心,对于美国,没有丝毫留念。

郭永怀应钱学森邀请出任中科院力学所副所长,负责人造地球卫星设计院的领导工作。

李佩担任中科院行政管理局中关村西郊办公室副主任,先后推动成立了中关村第一所幼儿园和第一所小学

李佩先生后被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担任外语教研室英语教师。

李佩:两弹一星元勋夫人,中年丧夫,晚年丧女,最应该追的星是她

郭永怀、李佩夫妇和女儿郭芹在北京的家中

4

浩劫来袭,李佩先生生活和精神受到极大的冲击。

丈夫郭永怀因承担重要工作而受到特别保护;

女儿郭芹只有17岁,被视为狗崽子,去了内蒙古农区插队;郭芹曾恳求父亲利用在部队的工作关系让她去参军,但郭永怀拒绝了。

李佩则被诬蔑为“美国特务”,随后被隔离审查长达6年多。

更大的打击,随之而来。

李佩:两弹一星元勋夫人,中年丧夫,晚年丧女,最应该追的星是她


1968年12月5日凌晨5点,首都机场附近一声巨大的轰响,郭永怀乘坐的飞机不幸坠毁。

59岁的郭永怀和他的警卫员牟方东两个人紧紧地抱在一起,用身体保护着这份用于热核导弹研制的绝密资料。

当他们被找到时,尸体都已经被烧焦了,但两具尸体的胸部中间的保密公文包还完好无损。

飞机坠落前,郭永怀还在大喊:“我的公文包!”

当天李佩一句话都没说,只是静静的站在阳台上,望着远方。晚上,也彻夜未眠,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的,未流一滴眼泪,只是偶尔发出阵阵叹息声,克制到令人心痛。

12月25日,郭永怀被授予烈士称号。当天的在追悼会上,接受政治审查的李佩,孤零零的一个人坐在长凳上,没有一个人坐过来安慰,也没人敢这么做。

处理完郭永怀的后事,李佩仍然在单位接受审查,初中毕业的女儿郭芹自愿回到吉林白城插队的地方。

在女儿成长的最重要的十年里,却经历了父亲逝世、母亲被隔离审查,女儿的痛都看在李佩的眼里,她比女儿更痛苦。

5

1974年起,李佩因英文教学重获启用,焕发新生,两年后,被调回北京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任外语教研室负责人,负责筹建外语教研室。

1980年,她参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李政道创立的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项目(CUSPEA),8年间帮助915位优秀物理学生赴美留学;当初在美国部分大学的推荐信中,英文水平证明书中只要有李佩的签名,都会得到认可。

她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外语教研室第一任主任,革新研究生英语教授,被誉为“中国应用语言学之母”。

1987年,李佩退休了,她高兴地说,坐公交车可以免票了,但是工作从未放下。

70多岁学电脑,近80岁还在给博士生上课,90岁开设了600多场比央视“百家讲坛”还早、规格还高的“中关村大讲坛”,她请的主讲人也都是各个领域的“名角儿”,黄祖洽、杨乐、资中筠、厉以宁、饶毅等名家,都登过这个大讲坛。95岁的时候还在组织学生把钱学森用英文发表的论文高质量地翻译成中文。

她拒绝了数不清的“会长”头衔,没人数得清,中科院的老科学家,有多少是她的学生。甚至在学术圈里,从香港给她带东西,只用提“中关村的李佩先生”,她就能收到了。她的“邮差”之多,级别之高,令人惊叹。

李佩:两弹一星元勋夫人,中年丧夫,晚年丧女,最应该追的星是她


在钱学森的追悼会上,有一条专门铺设的院士通道,裹着长长的白围巾的李佩被“理所当然”、“舍我其谁”地请在这条道上。有人评价,这个只有几十斤重的瘦小老太太

“比院士还院士”。

她被称作“中科院最美的玫瑰”、“中关村的明灯”、“年轻的老年人”。

6

更大的湍流发生在1997年,唯一的女儿郭芹病逝了。世上只剩下她一个人,孤零零的。

忍着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可没人看到年近八旬的李佩先生流过一滴泪。

几天后,她像平常一样,又拎着收录机给博士生们上英语课去,只是这么多年来,女儿的那台钢琴,她从未让人碰过。

李佩:两弹一星元勋夫人,中年丧夫,晚年丧女,最应该追的星是她

晚年,李佩先生将郭永怀先生荣获的“两弹一星”元勋金质奖章,捐赠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档案馆永久保存。

还将将毕生积蓄,分别捐献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设立的郭永怀奖学金。

李佩:两弹一星元勋夫人,中年丧夫,晚年丧女,最应该追的星是她

2017年1月12日1时26分,99周岁的李佩先生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病逝,留下遗言:

“想与老郭埋在一起”。

2018年7月,国际小行星中心正式将编号为212797号的小行星被永久命名为“李佩星”

相关人物阅读: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