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州陳姓述略(第二章)

第一節 武威陳氏源流及族譜考述

20世紀初,著名史學家梁啟超在《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中,對開發譜牒資源的價值亦作了精闢論述:“我國鄉鄉家家皆有譜,實可謂史界瑰寶。將來有國立大圖書館,能盡集天下之家譜,俾學者分科研究,實不朽之盛業。”孫中山先生曾經在有關宗族的講話中說過“中華民族由宗族的團結擴充到國家民族的團結,這是中國人才有的良好傳統觀念,應妥加運用。”一代偉人毛澤東早在1957年成都政治局擴大會議上談到研究歷史時,亦曾講到“蒐集宗譜、家譜加一研究,可以知道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也可以為人文地理,聚落地理提供寶貴的資料。”所以,研究譜牒文化不僅是國人和宗族的需要,也是弘揚和發展中華傳統文化之需要。

筆者多年走訪武威“三縣一區”城鄉村落、社區,實地考察,蒐集整理新老家譜,收穫頗豐。本文參考清代以來姓氏譜牒文化標誌人物“關隴大家”——張澍所著《姓氏尋源》等相關史料,就武威陳氏一族源流及族譜略述鄙見,或者對讀者瞭解陳氏源流與族譜不無裨益。

(一)、陳姓起源

《魏書·官氏志》雲:“自古天子立德,因生以賜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諸侯則以家與諡,官有世功,則有宦族,邑亦如之。姓則表其所由生,氏則記族所由出,其大略然也。至於或自所居,或以國號,或用官爵,或用事物,雖緣時不同,俱其義矣”。

據《中國姓氏源流史》和相關姓氏研究專著及史料記載,綜合起來中華陳姓源流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1、陳姓最早出自姚姓或媯姓,舜帝的後裔。舜,也稱虞舜,黃帝(少典之子)八世孫,生於姚地,以地取姓為姚。據《通志‧氏族略》記載:周武王滅商朝紂王以後,建立周朝。武王為籠絡天下,找到舜的三十四世後人媯滿,特封媯滿為諸侯,並把大女兒太姬嫁給他,封國於—陳(今河南省淮陽縣),諡號稱為胡公,在這個地方,建立了“陳國”。舜帝的後裔滿的子孫有以國為姓的,即成為陳姓的由來。

以國為姓,受姓始祖是胡公滿。胡公滿傳至10世孫媯完,陳國內亂,陳厲公的兒子媯完怕株連自己,出奔到齊國,以故國為氏,稱陳氏,陳完一支在齊國落了戶,把自己的姓氏也由陳改成了田,到十代孫田和時,廢齊康公而自立為齊太公,並受到周王朝和諸侯列國的承認。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田代齊姜”。公元前221年,齊王田建時,齊國為秦所滅。齊王田建亡國後,子孫紛紛改姓避難,舜帝一系又經歷了一次大分化。田姓今在中華大姓中列第34位。齊王田建三子:升、桓、軫。升、桓改姓為王氏,其後代即漢代王莽一族,此為王姓的一大發源;軫奔楚為相,後遷入潁川(今河南長葛)。田軫複姓陳。自秦漢以來,由田姓複姓歸宗的潁川陳氏一支,在中國歷史上十分顯赫,繁衍極盛,播遷極廣。

2、出自於陳國公族後裔。陳國在媯滿死後,陳胡公滿的子孫,除陳完這一支主系外,還有三支。一是陳哀公之子媯留,避居陳留(今河南開封縣陳留鎮);二是陳湣公之長子陳衍。避居陽武戶牖(今河南蘭考縣東北);三是陳湣公次子陳全溫之後的陳引奇,居於固始(今河南固始縣),後因無子,便以潁川陳寔為嗣子,遂融入潁川陳氏。

(按):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江州義門陳”,其始祖即為陳胡公滿第62世。唐中和四年(884)僖宗首次旌表江州陳氏,並賜聯“九重天上旌書貴,千古人間義字香”,予以褒揚。至道二年(996)太宗御封“真良家”,次年又賜聯“萃居三千口人間第一,合爨四百年天下無雙。”自此,歷代名宦、騷人墨客盛讚“義門陳”,留下詩文墨寶,不計其數。

3、劉氏改姓陳,《通志‧氏族略》記載:廣陵陳氏,實為劉氏。陳矯,東漢廣陵東陽(今安徽天長)人,曹魏名臣,本姓劉氏,因過繼與外祖父家為嗣而改姓陳。

4、隋朝時文帝楊堅有一心腹大臣陳茂,本是河東猗姓人,冒姓陳氏。隋將領陳永貴,原是隴右地區胡人,龜茲王帛氏之後,姓白,甚得楊堅寵信,封北郡陳公,便以封號中陳字為姓氏。

5、浙江海寧陳氏,原系曹姓,因娶陳氏之女為妻,有子便隨母姓,後成為海寧望族。

6、西晉末年陳元達,原姓高,佔因卜者說他生辰八字妨忌父親,便改高姓為陳姓

7.南北朝時北齊清河王高嶽之後,幾經陵谷變遷,成了普通百姓,傳到第十四代元朝高諒時,因窮困潦倒,入贅於陳氏之家,改為陳姓。

8、侯莫陳氏改姓。據《魏書‧官氏志》記載:北魏時期鮮卑貴族侯莫陳氏隨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孝文帝實行孝文漢化改革,易胡姓為漢姓,於496年把侯莫陳氏改為單姓陳氏。

9、

元末明初,陳友諒與朱元璋逐鹿天下,陳友諒祖上原本姓謝,因贅於陳家,改姓陳。

10、陳姓疍民與墮民。疍民或說疍戶,指在廣東、福建、廣西沿海港灣和內河從事漁業或水上運輸的居民,多以船為家。其中:有陳友諒敗兵為明所驅迫者,便以陳為姓。關於墮民,一說明初俘陳友諒之部,編之為丐戶;一說明太祖滅陳友諒,俘其子孫九族貶入墮民,賤樂戶,不與齊民齒。但保留家族系統稱號,仍然姓陳。

11、女真族陳氏,據《漢姓女真姓的對照和說明》可知女真皇族完顏氏中,有的在金末已改為陳氏。

12、明初太祖賜西域胡人某為陳姓,其孫陳友,官至右都督,爵封武平伯、武平候。後追贈沔國公,諡武僖。又有成祖時滅安南國黎朝,國王黎季釐寒流筆大多移居中國,其子改名陳澄,仕明,官至工部尚書,子孫也以陳為姓;劉矯後裔有改陳姓的,史稱廣陵陳氏。

13、蒙古族陳氏。據《續通志·氏族略四》載:陳氏,明太祖朱元璋賜給降明的蒙古貴族的姓。如恰恰賜名陳守忠,哈哈賜名陳元等。考其明代載入史冊的著名十八家蒙古家族亦都屬賜姓。其中有三家即為甘肅河西人。恭順侯吳允誠和伏羌伯毛忠兩家即世居武威。

A、恭順侯吳允誠(1357-1417),蒙古族。原名把都帖木兒,原居甘肅塞外塔溝地(今酒泉、張掖屬地),官至平章。永樂三年,與其黨倫都兒灰率妻子及部落五千、馬駝萬六千,因宋晟來歸。帝以蒙古人多同名,當賜姓別之。尚書劉俊請如洪武故事,編為勘合。允誠得賜姓名,授右軍都督僉事。

B、伏羌伯毛忠(1394-1468),蒙古族,字允誠,初名哈喇,扒裡扒沙(今古浪縣大靖鎮)人。曾祖哈喇歹,洪武初歸附,起行伍為千戶,戰歿。祖拜都從徵哈密,亦戰歿。父寶以驍勇充總旗,至永昌百戶。忠襲職時,年二十。膂力絕人,善騎射。常從太宗北征。宣德五年徵曲先叛寇,有功。八年徵亦不剌山,擒偽少師知院。九年出脫歡山,十年徵黑山寇,皆擒其酋。各進一官,歷指揮同知。以功封忠伏羌伯。

C、順義伯羅秉忠(?-1480年),蒙古族,初名克羅俄領佔,沙州衛(今敦煌市)都督僉事困即來子也。兄喃哥既襲父職,英宗覆命秉忠為指揮使,協理衛事……。

(按):據清儒張澍著《涼州府志備考》之《明故恭順伯吳公神道碑》記載:“公本河西大族,居亦集乃,仕元受王封,其族位候伯者,累累有之。初名把都帖木,永樂乙酉秋,率眾部來歸,太祖嘉其款誠,賞賚優厚,遂賜名,擢右軍都督僉事,錫以誥命,俾居於涼”。又據《涼州府志備考》載:毛忠字允誠,先世蜀人,後徙居武威。曾祖哈剌歹,洪武初率眾歸附,遂隸籍涼州。吳、毛二人《明史》、大明一統志《皇明功臣封爵考》有傳,文多不錄。

14、滿族陳氏,滿族陳氏有兩種情況:一是後金努爾哈赤統治時居住在東北的漢族陳氏被強迫改為滿族陳氏;二是本系滿族姓氏改為陳氏,仍屬滿族。據《清朝通志·氏族略八》滿洲旗分內高麗姓載:“陳氏,世居平壤地方,巴顏鑲藍旗包衣人。天聰時來歸,其曾孫二達色任護軍。”其後多由高麗人(其祖上多為漢人)融入滿族。劉慶華《滿族姓氏錄》載,世居東北張當地方的陳佳氏,後改為陳氏。其實陳佳氏因明代居於遼東,後為金國努爾哈赤所統治,被逼改為雙字,滿族姓陳佳,即陳家的同音字。

15、哈尼、侗、土家、布依、京、羌、回、苗、壯、黎、彝、朝鮮、白、畲、瑤、高山等民族均有陳姓。

(二)、武威陳氏源流

據考武威的陳姓,也和其他姓氏一樣,大多都傳說是“來自山西大槐樹下的”。即明洪武三年(1371)大規模實行移民屯田政策,遷徙至武威的。其實當時 “山西大槐樹”不過是一處明朝政府移民的集中點,移民祖籍不全是來自山西的,還有其他地方的,只是後人不知其祖先最初是來自哪裡?故而沿其一說。而經筆者考證:武威即有從山西移民過來的;也有經商或做官來武威徙居的。如涼州區和平鎮陳家南園陳氏始祖陳萬順,民間俗稱“陳百萬”的,即是於北宋末年從天津經商賺了錢之後徙居此地,繁衍至今有數千人;涼州城內海子巷原有一陳家四合院,門眉書“太丘風範”,其先亦是從山西經商來武威定居的。再如“至明宦遊於涼遂入籍武威卜居城東北大柳樹”之陳氏,其祖先世代為官;以及於清乾隆年間從江西宜黃繞道四川、甘肅岷縣後徙居武威大柳鄉橋坡村(今陳沛一支)陳氏。還有涼州區康寧鄉龍泉村陳氏“自大明隆慶年間,其始祖陳校系南京應天府鐵牛巷人也,遷於涼州府距城西北之清水河,轉徙於懷西鄉堡躲難坪遂家焉”。迄今該村尚有陳姓人口2000餘人。還有涼州張義堡陳氏始祖陳良於清乾隆年間自雜木渠下壩二畦肩挑伯、仲二子,從川入山,墾荒為生,迄今已260餘載,傳十一代,繁衍350餘人口。

至於民勤陳姓,據《陳氏宗譜》載:始祖圮,原籍江南江陵應天府,洪武四年(1371),隨馮勝將軍徵西而來,因功獲指揮將軍,後易兵為民。始祖初居頭壩青松堡地(今薛百鄉境內),後被風沙裹壓,復遷於高家大門。乾隆元年,因柳林湖開墾,大舉又復遷於柳林湖。因此,川居一半,湖居一半。以陳玘為始祖,至今已歷23世。現多居於薛百、泉山、紅沙梁、東湖、西渠等鄉鎮,擁有6000餘人。

另有古浪、天祝(含永登部分)陳姓,據考大多是從武威遷徙出去的。如清朝康熙七年古浪陳氏始祖陳天福、陳天傑兄弟二人即是從武威陳家南園遊至大靖南山小直溝落足,歷300餘年,衍十四世,傳子孫1600多人。另外,還有在元末明初及清朝、民國時期因各種原因分別從江西、江蘇、山西、北京、天津、山東萊州府、鉅野、河北保定、安徽廬州府合肥縣等地遷徙至武威三縣一區的,等等。

(三)、武威陳氏人口

根據2010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和我國戶籍管理部門“全國公民身份信息系統”(NCIIS)表明:陳姓為當代中國第五大姓。約佔全國漢族人口4.53%。另據中國史學家李棟明在《東方雜誌》發表的一篇有關“姓”的論文上指出,陳姓是全球華人十大姓之一。從人口總量來看,全國陳姓人口約有7000萬人。南方地區多陳姓。其中:廣東為當代中國陳姓第一大省,該省陳姓人口占全國陳姓總人口的比例高達14.7%;其次為四川、福建,三省陳姓人口合計可佔全國陳姓總人口的33%。甘肅僅佔全國陳姓總人口的4.2%。

據初步調查,在甘肅省境內的陳姓為第七大姓,人口大約為108.9萬人。其中:蘭州市為10.2萬人;白銀市為6.5萬餘人;臨夏市為2535人;金昌市永昌縣為5262人;武威市境內陳姓人口大約為7-8萬人。

另據清乾隆年間纂修《武威縣誌》記載:以陳氏命名的堡子、寨子、莊子即有百十多個。其陳姓人口,清乾隆年間僅在武威大河驛從事鏢局行業的習武之人,即由初時的一千多人,後來發展到上萬人。據傳:乾隆二年,清政府修築“滿城”(今炮校)時,即有防範陳姓武人之用意。清同治八年(1869)陝、甘造反回民洗劫涼州區東河鄉陳家寨中,陳氏滿門遇難,三百餘口人一時化為灰燼,其“陳家破寨子”之名亦由此而來。所幸當年因外出留有活口一老一少,繁衍至今人口方達千餘人。由此可見陳氏人口繁衍史於一斑。

又據民勤陳氏家譜記載:民勤陳氏祖籍江南金陵應天府。先祖於明洪武四年隨馮勝將軍徵西,因功獲指揮將軍,久宿青松堡(薛百鄉境內),後人陳玘世襲指揮,民勤陳氏乃以陳玘為始祖,至今已歷23世。現多居於薛百、泉山、紅沙梁、東湖、西渠等鄉鎮,有6000餘人。

建國以後,特別是武威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隨著歷次鄉鎮行政機構改革,僅涼州區現37個鄉鎮,449個村民委員會,有陳姓人口的鄉鎮、村組即分別有27個鄉鎮,60多個村委會。以陳姓命名的寨、堡、莊、村等仍有78個。據不完全統計,涼州區陳姓人口至少有3萬人以上,民勤、古浪、天祝平均至少有1萬人以上。武威陳姓人口按7萬人計,佔全市總人口181.51萬人的4%左右。故今陳姓人口在武威亦為前五大姓之一。

(按):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支持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我國新的《百家姓》順序已經新鮮出爐。新順序是:李,王,張,劉,,楊,黃,趙,周,吳,徐,孫,朱,馬,胡,郭,林,何,高,梁,鄭,羅,宋,謝,唐,韓,曹,許,鄧,蕭,馮,曾,程,蔡,彭,潘,袁,於,董,餘,蘇,葉,呂,魏,蔣,田,杜,丁,沈,姜,範,江,傅,鍾,盧,汪,戴,崔,任,陸,廖,姚,方,金,邱,夏,譚,韋,賈,鄒,石,熊,孟,秦,閻,薛,侯,雷,白,龍,段,郝,孔,邵,史,毛,常,萬,顧,賴,武,康,賀,嚴,尹,錢,施,牛,洪,龔。

(四)武威陳氏族譜

自公元2008年至今十年多來,經筆者對武威市“三縣一區”(涼州、民勤、古浪、天祝)部分陳姓人氏調查考證,武威陳姓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文革”之前,大多都有宗譜、族譜、家乘及像贊、軸屏等存世,後因眾所周知的原因,幾乎被焚燬殆盡。“嗚呼,譜也者何罪之有,竟塗毒而至於斯,豈千百年人間未有之不幸也歟?”今吾邑譜牒界人士每每發出如此感嘆。是故,武威倖存於世的古譜現已寥寥無幾,至今能看到的10多部《陳氏家譜》大多都是近三十多年來續修、創修或重修的新譜。如民勤縣薛柏鄉更名村(含金昌市部分陳氏)、民勤縣“光裕堂”、柳林湖;古浪縣小直溝、圈灣、西溝口、石頭溝、打拉水等鄉村;涼州區高壩鎮東鄉、西鄉、十三里村,河東鄉陳家寨村,洪祥鎮陳爾村,大柳鄉王城堡,張義堡羊戶臺、中路、磨莊子等均有續修、新修族譜。

然考其陳氏古譜,惟涼州區康寧鄉龍泉村和東河鄉陳家寨村分別有大清咸豐和道光年間的宗譜、族譜倖存於世。前者有清道光四年(1824)武威縣儒學生員劉文熺所撰序文,武威縣儒學生員王守域、涼州府儒學生員張汲三和光緒二十二年(1896)涼州府儒學廩膳生員王鏡如等人先後撰寫的懿行贊言;後者有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湖公四世孫陳重仕所撰譜序,民國二十七年(1938)武威修志會分纂萬壽宮小學校長唐發科、清涼州府儒學廩膳生員武威修志會分纂魏廷賢二人撰書的懿行贊言(八扇蒲黃色軸屏)。其中,東河鄉陳家寨村所存古譜僅為半本殘譜(《陳氏世系家譜》第二卷),且基本為先人畫像和生卒年神主,所幸有序文(按:是文原列家譜二卷末,當為譜跋)。其始祖湖公畫像身著黃色對襟官服,胸前繡有“皇恩浩蕩”四字,是否為朝廷所賜“黃馬褂”,我等不敢妄斷;但他頭戴紅頂黃翎官帽,想來生前至少在官府做事,且榮獲朝廷恩遇。否則,後人畫像絕不敢如此膽大妄為,“皇恩浩蕩”亦豈能隨便一繡!

另外,涼州區永豐鄉陳家北坡子亦有先人畫像和民國十二年(1923)清授修職郎吏部侯銓儒學訓導崔文煜、前清武威縣儒學武生王耀武二人為陳氏先人撰寫的懿行贊言(八扇蒲黃色軸屏);民國十五年(1926)甘肅省立第二師範學校畢業愚晚馬萬選、清授修職郎吏部候銓儒學訓導許應甲為五和鄉五和村陳氏畫像譔書懿行贊言;張義堡陳氏也有嘉慶二十年(1815)原涼州府武威縣儒學生員楊國霖、增廣生員趙國聘撰書的懿行贊言(八扇蒲黃色軸屏)等等,文多不錄。據考,也有陳姓自己人為其祖先撰寫的像贊詞,如民勤“一鄉之望”陳碩元即為祖父撰有像贊詞等。又考其以上為陳氏撰寫譜序和懿行贊言的賢達人士,大多為時任武威地方政府官員和同邑鄉紳、文人學士等。

另據《中華尋根網》稱:“《甘肅武威本堂陳氏家譜》,陳鴻泉纂,1944年木活字本,藏於武威博物館。”然經筆者實地詢問:武威市博物館館長黎大祥言稱:“絕無此譜,若有也不會在網絡上發佈。”故此譜之說,蓋不足以信,姑且擱起。

而今尤為一提的是,涼州區康寧、東河二鄉倖存於世的兩部陳氏古譜,以及屈指可數的幾家像贊軸屏等,現已成為武威陳氏珍貴的譜牒歷史文獻。清道光戊戌年張澍自刻刊本《姓氏尋源》及其“姓氏五書”更為當今姓氏學之瑰寶,亦為後世本土學者研究中華姓氏文化乃至中國史和社會學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注):1、儒學生員:是一種身份,介於官、民之間。“所謂生員,既可指中央國子監的‘國學生員’,更應指明代地方政府學校的學生,是一級科名的擁有者,俗稱‘秀才’。就功能與等級而言,它不同於舉人、進士這些較高的科名。生員這種科名的獲得,除了說明擁有者具有一定的學術成就的聲望之外,也是讀書士子日漸狹窄的仕進之途的開始。他們隸屬於本籍的地方學校,並以其本人的學生身份而接受學校教官的約束,地方有司的提調,以及提督院道官員的考試。除了例外的薦舉、捐納二途之外,地方儒學的生員並無出仕的資格,卻可以通過出貢成為國學的生員而做官,甚至具有參加鄉試的資格。生員不是官,卻是四民之首,依照制度規定而享受準官僚的禮遇,社會地位與庶民迥然有異。”(陳寶良:《明代儒學生員與地方社會》,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北京。1—2頁。)

2、廩膳生員:科舉制度中生員名目之一。通常簡稱廩生。明府、州、縣學生員最初每月都給廩膳,補助生活。名額有定數,明初府學四十人,州學三十人,縣學二十人,每人月給廩米六鬥。清沿其制,經歲、科兩試一等前列者,方能取得廩名義。名額因州、縣大小而異,每年發廩餼銀四兩。廩生須為應考的童生具結保證無身家不清及冒名頂替等弊。《明史·選舉志一》:“提學官在任三歲,兩試諸生。先以六等試諸生優劣,謂之歲考,一等前列者,視廩膳生有缺,依次充補,其次補增廣生......繼取一二等為科舉生員,俾應鄉試,謂之科考。其充補廩、增給賞,悉如歲試。”

3、鄉紳:是中國封建社會一種特有的階層,主要由科舉及第未仕或落第士子、當地較有文化的中小地主、退休回鄉或長期賦閒居鄉養病的中小官吏、宗族元老等一批在鄉村社會有影響的人物構成。

第二節 陳姓郡望、堂號

一、郡望

潁川郡:秦時置郡。秦王政十七年置郡。以潁水得名,治所在今河南禹縣。相當於今河南登封、寶封以東,尉氏以西,密縣以南,葉縣、武縣以北的地區。此支陳氏,其開基始祖為齊王建三子陳軫。

汝南郡:漢高帝置。治所在上蔡(今河南省上蔡)。郡治相當於今天河南省中部偏南和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區。

下邳郡:東漢置郡,治所在下邳(今江蘇省睢寧西北)。轄地北至江蘇邳縣,南至安徽嘉山,東至江蘇漣水、淮安一帶。

廣陵郡:西漢置國,東漢改為郡。治所在廣陵(今江蘇省揚州)。

東海郡:秦置郯郡,後改稱東海郡,置郯縣,屬徐州刺史部,為縣、郡、刺史部治所。治所在郯(今山東省郯城北)。

河南郡:漢高帝置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省洛陽)。

武當郡:北魏置郡,治所在湖北省均縣西北。這一支出自陳寔之後。

新安郡:晉時由新都郡改置,相當於今天的浙江淳安以西,安徽新安江流域,祁門等地。隋代玫歙州置,後來移到了歙縣。

廬江郡:漢名舒,屬廬江郡,隋初皇置廬江縣。治所在舒(今安徽省廬江)。轄境相當於今天安徽省長江以北廬江一帶。

馮翊郡:漢武帝置郡,治所在臨晉(今陝西省大荔)。此支陳氏,出自陳宣帝之子沅陵王陳叔興之後。

京兆郡:漢時置郡,治所在長安(今陝西省西安)。此支陳氏,出自唐代遷居京兆的陳寔後裔陳忠之後。

二、堂號

三恪堂:恪是尊敬的意思,又是客人的意思。周武王滅紂後,把夏禹之後封於杞,商湯之後封於宋,虞舜之後封於陳。稱為三恪。表示他們是周朝的客人,不是臣子,格外地尊敬他們。

德星堂、德聚堂:源自太丘長陳實子侄,同以孝賢聞名,當年訪名士荀淑父子,正值德星聚,德星乃一歲星,歲星所在有福,故取堂名曰德星。太史為此上奏曰:“德星聚奎,五百里內有賢人聚。”族人遂有以“德星”或“德聚”為堂號。

此外,陳姓的主要堂號還有:“澠武堂”、“潁川堂”、“四勿堂”等,以及以上十一個郡望均可為陳姓的堂號。

三、堂聯

潁川世澤;太丘家聲。

(上聯典出舜之後媯滿,周初封於陳,春秋陳國,建於潁川。下聯典出東漢陳寔,為太丘長,人稱陳太丘。)

慈訓杖下;懿範堂前。

(全聯典出宋陳堯諮以善射自矜,其母怒以杖擊諮,後堯諮政績顯著。陳安節之妻王氏以厚貲嫁小姑,鄉人稱為陳堂前。)

元龍豪氣;華嶽希夷。

(上聯典出三國陳登,字元龍,有威名。許汜言:元龍湖海之士,豪氣未除。下聯典出五代陳摶,隱居華山,宋太宗賜號希夷先生。)

名高七彥;才擅六奇。

(上聯典出東漢陳琳,為建安七子之一。下聯典出漢陳平,六出奇計,助高祖得天下。)

昌期五世;望重三君。

(上聯典出《左傳莊公二十五年》:懿氏卜妻敬仲,其妻佔之曰吉,是謂鳳凰于飛,和鳴鏘鏘,五世其昌,並於正卿。下聯典出東漢陳寔,與其子陳紀、陳諶並著高名,時號三君。)

濟時偉略;經國文章。

(上聯典出東漢陳琳,為曹操書記室,軍國書檄,多出其手。下聯典出東漢陳登,具豪氣,有濟時偉略。)

繩其祖式;貽厥孫謀。

(臺灣省金門縣陳氏家廟聯)

張楚開紀元;文佳第一人。

(上聯典出秦末農民起義領袖陳勝,曾建國號張楚。下聯典出唐朝農民起義女首領陳碩真,曾號文佳皇帝。)

同安出英豪;集美獻愛心。

(上聯典出清末抗英將領陳化成,福建省同安人。下聯典出近代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福建省集美人。)

鼎甲綿綿接武;春魁世世光宗。

(上聯典出宋代陳文忠、陳文肅兄弟,先後中狀元。下聯典指明代狀元陳安、陳循、陳謹等。)

亭臺不落匡山後;策杖曾經工部來。

(引自唐代詩人陳子昂讀書檯聯。上聯典指李白,匡山在四川江油縣西,李白曾在此讀書。下聯典指杜甫,策杖,即拄杖。工部,指唐代大詩人杜甫。)

九重天上旌書貴;千古人間義字香。

(唐僖宗李儇賜江蘇江州義門陳氏聯)

三君翊漢光喬梓;三阮扶唐駕竹林。

(此聯為陳姓宗祠潁川堂聯。上聯典指東漢陳寔及其子陳紀、陳諶。下聯典指唐陳政及其子陳元光。)

筆新墨奇避亂草;光遠正大輔中山。

(上聯典指明陳洪綬。下聯典指近代陳少白。)

天下太平無一事;山中高臥有千年。

(引自五代宋初道士陳摶華山廟聯。)

水能性淡為吾友;竹解心虛是我師。

(引自清代文淵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陳元龍自題聯。)

高隱獻詩,唐祖稱善;少年博學,張華惜才。

(上聯典出五代南唐詩人陳貺,居廬山近四十年,授官固辭。下聯典出魏、晉間史學家陳壽。)

義聚三千餘人,世間第一;居同五百多載,天下無雙。

(此聯為江州義門陳氏宗祠聯)

箕裘全子,袍笏文孫,潁川郡鳳毛世胄;南國旌旄,東宮衣缽,李唐時虎拜龍庭。

(此聯為臺灣省臺北市全臺陳氏宗祠聯。)

唐朝高僧玄奘——陳褘

(陳有順)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