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著名的賣國賊,割讓領土給契丹人,其實戰略用意無比陰險

歷史上著名的賣國賊,割讓領土給契丹人,其實戰略用意無比陰險

燕雲十六州

後唐清泰三年(936年),石敬瑭在唐末帝李從珂削藩政策逼迫下起兵反叛,進而遭致後唐朝廷重兵圍剿,困於晉陽城。走投無路的石敬瑭選擇求助於契丹,其條件便是金帛賄賂。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原本就有南進野心,自然不會放棄這個機會。

然而,石敬瑭的救命稻草因幽州節度使趙德鈞的介入而險些喪失。原本應該奉後唐詔令,配合張敬達平滅石敬瑭的趙德鈞,卻在關鍵時候想趁機擴大地盤,甚至想援引契丹軍南進河北,進而聯手滅掉後唐,再挾契丹兵威,稱帝中原。

如果契丹支持了趙德鈞,那麼石敬瑭就被拋棄了。在幽州、河東兩方勢力皆可增加金帛以競價的方式贏取契丹支持的情況下,石敬瑭所面臨的外圍形勢較之趙德鈞的遊刃有餘顯然不佔任何優勢,並不具備與趙德鈞打持久競價戰的實力和資本,張敬達大軍的持續攻城也迫使石敬瑭必須速下決斷,這時唯有兵行險著、出其不意,給出耶律德光無法拒絕、趙德鈞又無法匹敵的邀約籌碼,方能挽救目前內外交困的險惡處境,為自己贏取一線生機。

歷史上著名的賣國賊,割讓領土給契丹人,其實戰略用意無比陰險

石敬瑭

困守孤城的石敬瑭,又能拿出什麼籌碼吸引耶律德光呢?金銀玉帛這些物質財富,石敬瑭肯定難以勝過趙德鈞。在常規籌碼喪失競爭力的情況下,割讓土地成為石敬瑭思慮範圍之內唯一能勝過趙德鈞的最終選擇。於是乎,史上令石敬瑭揹負千年罵名的“幽雲十六州”割讓方案出爐了。

在得知趙德鈞遣使赴契丹求援之後,石敬瑭又派出心腹文臣桑維翰出使契丹,開出了令耶律德光難以拒絕的誘惑力條件:若契丹履行初約助其攻唐稱帝,在原有給予金帛重賂、約為父子之國的盟好內容之外,另行割讓幽雲十六州之地與之。

“幽雲十六州”後來成為天水趙宋王朝糾結了一百餘年的領土問題,也是民族主義歷史敘事中的國恥象徵。但是,何謂“幽雲十六州”,是有必要首先講清楚的。“幽雲十六州”在唐末的概念主要是兩塊:一塊是幽州地區所轄屬州,另一塊是雲州一帶所轄各屬州,包括燕(幽)、薊、瀛、莫、涿、檀、順、雲、儒、媯、武、新、蔚、應、寰、朔,共十六州。

歷史上著名的賣國賊,割讓領土給契丹人,其實戰略用意無比陰險

契丹軍隊

從地理上講,幽、薊、瀛、莫、涿、檀、順七州位於太行山北支的東南方,其餘的雲、儒、媯、武、新、蔚、應、寰、朔九州在太行山的西北。對於契丹而言,獲取這兩大塊區域,是其南進河北和進取河東的跳板;對於中原後唐政權而言,自然是防禦契丹的屏障。

石敬瑭割讓這些地方是否說明其甘心賣國呢?仔細分析一下,並非那麼簡單。幽雲十六州中,僅僅只有云、應、朔、寰、蔚五州屬河東,也即所謂的“雁門關以北諸州”,為石敬塘所控。另外的十一州均屬“盧龍一道”,為幽州節度使趙德鈞所控。石敬瑭向契丹許諾割讓趙德鈞的地盤,自然沒有隨意兌現的能力,若要兌現,就需要契丹自己與趙德鈞兵戎相見。

石敬瑭承諾割讓幽州地盤,無異於將趙德鈞集團的勢力連根拔起,給予趙德鈞以致命痛擊,使其瞬間喪失與石氏河東集團競爭的政治資本,陷人進退兩難的境地。於趙德鈞而言,如果不願割地,只能選擇聽從後唐李從珂詔令,與契丹及石敬瑭兵戎相見,陷入危險的兩面作戰之境;如果選擇束手割地,那就等於喪失經營多年的地盤,也沒有了與契丹盟約的政治籌碼,完全淪為依附傀儡。

歷史上著名的賣國賊,割讓領土給契丹人,其實戰略用意無比陰險

耶律德光

幽雲十六州的兩個板塊比較之下,幽燕一帶人口稠密,物力雄富,割據幽州的劉守光曾言:“我大燕地方二千里,帶甲三十萬,東有魚鹽之饒,北有塞馬之利。”相比之下,雲州等地向來戶口稀少,最盛時亦不過二萬,尚不及幽州一州的三分之一。

另外,從戰略地位上講,雲、朔等州在雁門關以北,若說河東之屏障在雁門關,那麼雲、朔諸州只能算是河東屏障的屏障。退一步講,即便雲州地區為契丹所有,河東尚能憑藉雁門天險據守。胡三省為《資治通鑑》相關內容做注的時候曾言:

人皆以石晉割十六州為北方自撤藩籬之始,餘謂雁門以北諸州,棄之猶有關隘可守。漢建安喪亂,棄阻北之地,不害為魏、晉之強是也。若割燕、薊、順等州,則為失地險。然盧龍之險在營、平二州界,自劉守光僭竊,周德威攻取,契丹乘間遂據營、平。自同光以來,契丹南牧直抵涿、易,其失險也久矣。

說的直白一點,石敬瑭割讓幽州確實是等於將河北國防全部撤掉,契丹進而可以長驅直入,但是這種割讓是空頭支票,因為地盤是趙德鈞的,契丹要拿,必須自己打。石敬瑭割雁門以北雲州諸地,則是不得已的一種退守,雲州沒有,還有雁門關。

歷史上著名的賣國賊,割讓領土給契丹人,其實戰略用意無比陰險

石敬瑭甘當兒皇帝

從戰略角度看,不摻雜任何意識形態,石敬瑭的這種割讓方案其實非常高明,成功地挑撥了趙德鈞與契丹的關係,又獲得了強有力的援軍盟友。耶律德光垂涎幽州已久,自然果斷拋棄趙德鈞,選擇石敬瑭。當然,除了割讓領土之外,還有向契丹稱臣並稱兒,這也就成為歷史記憶中的國恥符號。

"


分享到:


相關文章: